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3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二)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如果以西方的现代政治观念来衡量,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这些政体的“专制、独裁、落后”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基本状况:除了现代工业必须的资源以外,基本外在于现代经济生活方式的经济结构,以部落为基本组织形态的社会结构,除了宗教,没有现实凝聚力的文化基础,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两种模式,是使该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建设的,最适合的模式。而且,这两种制度模式,也是面对现实的诉求和国际环境,不断进行调整的。一种制度的评判标准,应该在于该制度是否使当地具备基本的稳定和秩序,使人民有一个安定的,在现代化的方向上不断改进的基本生活条件。只要符合了这个标准,就应该承认,这个政治体制,是适应了当地的情况,符合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是一个有政治合法性的制度。以此衡量,我们就应该承认,不论是中东核心地区的伊斯兰君主专制制度,还是相对外围地区的军事强人统治,都是在当地具有政治合法性的制度选择。我们应该抱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那么,为何在今年,却似乎是突然发生了这样的风波呢?简单地说,就是发生了风波的国家,其基本制度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是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这是什么问题呢?
按照现在西方的某种政治正确的标准,这个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归结为“民主与专制”“统治者的利益和民众诉求”之间的不可调和的无解状态。但是,若以此论,那些“海合会”的国家,似乎也应发生骚乱,而沙特阿拉伯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游行,但很快平息下去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会说,是因为沙特阿拉伯有充分的经济资源来赎买某些政治诉求,还有强力镇压的一手,所以和北非那些国家有所不同。这只是表象,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就是:这些海合会的君主专制政体,其能够维持下来,实际靠着两个支撑:第一,就是大量的石油美元;第二,就是有着宗教和地缘战略双重价值支撑的,得到了西方绝对支持的体制正当性。前者不需要解释了。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国家,是体制规定了的世袭制度。不是属于君主的直系血亲的,自然不会惦记“接班”的事情,一旦确立了储君,王室其他成员,也不再有什么念想了。整个权力精英群体,最核心的考虑,就是如何实现整个体制的利益最大化。所以,遇到一些来自权力群体外的政治诉求,其应对的意志是统一而明确的。一般的模式就是:做一些利益的赎买,表达一下“改革”的意愿,加上一定的强力威慑,自然就把风波平息下去了。这是一切体制性权力机制,对于反体制的政治活动的基本模式。只要不想改变体制,就不会有例外。但是,同样的方式,在北非的那几个国家,却都不大灵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需要回顾一下这些国家的历史,再分析一下其体制的现实问题。
当年纳赛尔建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时,不知是否从劳伦斯和列宁两个人那里得到了启发。但其基本理念,却是两个人的思想的混合:阿拉伯民族必须独立,且在不受传统宗教束缚的情况下,以阿拉伯的统一、现代化、社会公正为诉求,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为纽带,谋求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其基本策略,是照搬了列宁的经验。先争取一个国家的成功,再以一个国家掌握的资源,支持其它国家的本党同志的成功,最后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以一个政党为纽带,结成一个新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这样的策略筹划,需要一个现实的,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作为阶段性的激励要素,才能逐步推进。在1950年代,这个目标就是颠覆原殖民地宗主国的扶持的傀儡政权,实现民族政治、经济的真正独立自主地发展。待到这个目标基本实现后,就是反对伊斯兰世界共同的直接的敌人,这就是以色列。  
必须承认,纳赛尔的这个策略,还是很成功的。一群出身部落的,非王室背景的,有着比较先进的世界眼光的青年精英,迅速夺取了政权,在经济文化上推动了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切实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对于掌握着阿拉伯世界核心的经济资源和宗教解释权的海合会国家,并不急于进行“阿拉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以共同的“反以色列,收复圣城耶路撒冷”的诉求为号召,在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伊斯兰中占据了道义制高点。那些富国的资源,不论其统治者是否情愿,都必须被这些世俗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所用。几次中东战争,不论直接的成败得失如何,对于增强这些国家的凝聚力,强势推进现代民族国家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冷战的背景下,这些“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与那些君主专制国家,不仅在体制上是对立的,在冷战中,也是分属极端对立的两大阵营的。纳赛尔制定的策略,不仅“空手套白狼”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也“与虎谋皮”整合了那些“油霸国”的资源,可以说是极为成功的战略运筹。但这种运筹,也是有着自己致命的弱点的。
首先,如果苏联出于策略的考虑,不再支持对以色列的军事斗争,则这一套运筹或者失去运作的空间,无法实施;或者就是埃及凭一国之力,勉强组织起一个联盟,搞一出“一锤子买卖”。这一锤子只要没有砸实,就会无以为继。
其次,不论苏联还是那些君主国,其实从根本而言,并不希望埃及能够真正成功。对苏联而言,在1950年代末,已经和美国达成了“和平共处”的“戴维营精神”。其实质就是,美苏平分世界,长期和平竞赛,把制度对决交给后代去解决。当然,为了安抚各自的军工利益集团,还要时不时进行一下局部的代理人战争。在中东地区,就是时不时支持埃及和以色列打上一仗。但是,这种战争的原则是:只能一次次打成平手,或者及时叫停,不能允许一方彻底消灭另一方。那样的话,不论哪一方做大,都会是背后的超级大国被挤出中东地区的第一步。这对于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是乐见的结果。而如果能不时打一下,对两个超级大国而言,既是可控的,也是自己的军工产品最好的试验场和“火广告”。两个大国可以各自数钱,何乐不为?就阿以双方的实力论,显然苏联方面约束自己的代理人的“任务”更吃重一些。事实上,苏联也很好履行了这个任务。
对那些君主国而言,一直被属于另一个阵营的,和自已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设计的一个集团挟持,显然是一种很不愉快的感受。这种感受,事实上是压倒了自己的宗教圣城被异教徒“抢占”的痛楚的。但是,只要对方一举起道义大旗,它们又只能乖乖接受挟持。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在战事顺利时积极抢风头,希图压倒埃及的地位;在战事不顺利甚至被动时,就先出工不出力地随时准备掉链子了。
因为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事实上纳赛尔的筹划,近乎于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不论公开的任务能否完成,只要能以这个任务继续忽悠着不断圈来资源,使自己国家的国民一次次凝聚和紧张起来,就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的最有利的举措。用网络语言讲,就是不断地“刷经验值”。只要最后民族国家得以稳固地建立起来,就是战略上的成功,起码是所谓的“次优结果”。
应该承认,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埃及完成了这样一个“次优结果”。遗憾的是,苏联在其准备与以色列的决战期间,和埃及发生了决裂。那又是一段很有趣的历史。这里就不赘述了。纳赛尔终于积劳成疾,没有等到最后的决战就去世了。萨达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终于意识到,纳赛尔的战略筹划,已经实现了“次优结果”,而那个“最优”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就力排众议,向以色列伸出了橄榄枝。在这之后,以色列事实上不再有真正致命的安全威胁了。在大松一口气后,美国阵营接纳了埃及,苏联继续扶持新的代理人,进行在中东地区持续的二流武器的实验和展示活动。而埃及则从反以阵营的核心力量,迅速转化为事实上的以色列的盟友。阿拉伯世界在对以色列的斗争中,彻底失去了主动权。那些“民族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进入了一个迷茫期。在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迅速放弃了强硬的反以色列的姿态,向西方释放出了“接轨”的信息。但是,美国对于是否接受这些信号,似乎并不急于做出抉择。直到911事件的发生
22年前,在席卷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西化民主”浪潮的鼓舞下,年轻的历史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完成了自己著名的小册子《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其内容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重复了。针对这样一种“历史的自信”,更有历史感的萨缪尔•亨廷顿,却要泼上一盆冷水。1993年,亨廷顿发表了自己著名的学术演讲《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这里有必要将本人对于该著作的理解,作出一个概述:曾经被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立掩盖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的差异性,导致对于世界发展的不均衡性的根本原因的解释,将被归结为“文明的冲突”。相应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的联合的纽带与斗争的焦点,将由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转向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所决定,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诠释的“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由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的利益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因此,这种“文明的冲突”也是不可调和的。西方及其已经驯服的“外围国家”,选择的文明体系,是为自由市场经济进行论证的“新教文明”,也可以模糊地称为“基督教文明”。而处在赶超阶段的,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和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则会选择与时俱进的不纠缠意识形态是非,而是更注重社会整体功利的“新儒家伦理”。至于那些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过程中又被锁定在无望的产业链最低端的国家,则必然会选择“伊斯兰文明”。之所以对这三种“文明”加上引号,是因为今天各自的阐释,已经与其原典的论述有了一些差异。这里同样不去详述了。
简言之,起码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亨廷顿似乎并不反对福山的判断。即“无意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已经淡出,而现实的市场经济中的利益的考虑,会成为全世界人民主要的关切。但是,与福山的“资本光辉照耀下的四海一家”的乐观相反,亨廷顿认为,这样的利益考量下引发的“文明的冲突”,才是真正的不可调和,甚至是防不胜防的。这将伴随着整个冷战后的全球化进程。在整个1990年代,在新的“三个世界”——发达国家、赶超国家和产业链低端国家——中的前两个国家集团中,基本都是“历史终结派”。当然,因为亨廷顿有“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的头衔,大家对他还比较客气。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而911的几声爆响,又使绝大多数人彻底否弃了福山,推崇起亨廷顿的“老成谋国”了。
911事件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很多国家的处境。中国就不必说了,那些迷茫忐忑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独裁政体,也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在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渊薮的周边,积极配合美国,筑起反恐斗争的第一道防线,从而得到美国和西方的接纳,既保持自己的独裁统治,也得到一些资源的支持,使本国的现代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曾经的英雄,新时代的独裁者,终于焕发了自己的第二春。美国也热情地接纳了他们。但是,随后,美国却展开了自己的新规划。
这个新规划的实质就是,彻底改造伊斯兰世界,使其在经济上摆脱新的“第三世界”的处境,进入依赖西方,同时又能有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的第二集团。在政治上,在这些国家建立起与那种“合理”的社会结构相匹配的政治体制。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除“伊斯兰文明”对“基督教文明”的威胁。
在十年之后,因为这十年发生的情况,我们可以认定这样的战略规划是狂想。但是,客观而言,这是西方在当时的压倒优势下,很容易做出的一个决定。在有压倒优势的情况下,都不去谋求根本的解决之道,难道要等到实力下降再解决?当然,在具体实施这个规划时,由于西方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个战略措施,招来了悲剧性的结局。但是,这是体制的问题,不是战略规划本身的问题。这属于另一个问题,此处不赘。
却说这个战略的实施,需要一个比较有利的突破口。当时最有希望成为这个突破口的,是两个国家。一个是利比亚,一个是伊拉克。结果,大家都知道,伊拉克人民“沐浴到了自由的阳光”。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伊拉克的“条件”太“优越”了。
第一, 伊拉克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才是真正的咬群的骡子。
在埃及主导的对以色列的战争中,伊拉克只是一个配角,搭着车完成了初步的民族国家建设,靠着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换来大量石油美元,在阿拉伯世界中比较好地实现了“民族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但是,在体制上,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阿拉伯君主制国家不满其制度,而西方难免欲侵夺其石油主权。
面对这样的危机,1979年接班的萨达姆,还算眼明手快,抓住了美国欲在海湾地区扶植一个国家,对抗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的战略机遇期,主动发起了对伊朗的战争,既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也名正言顺地敲到了那些君主独裁国家的资金。不论战争本身的进程怎样,只要战争还在打,伊拉克就是稳赚不赔的。
但是,当苏联对冷战取全面收缩态势后,伊朗就无力奉陪了。而西方也被两伊的“水雷阵”“油轮战”搞得头疼欲裂。既然伊朗释放了停战的信号,西方自然要对伊拉克叫停。这样,为了继续紧张状态,保住自己的“民族社会主义”制度成果,萨达姆挥师拿下了科威特,打出的却是“统一阿拉伯,将以色列赶下海”的旗号。这时大多数人才突然想起,他也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导人。但是,此时,海湾已经没有第二个纳赛尔的成长空间了。很干脆地,伊拉克军队被美国挑头的“多国部队”拍了回去。
毕竟是经历了二战和冷战历练的政治家,老布什还是很有分寸的。在伊拉克接受以禁运和禁飞为主要形式的国际监管后,美国放了萨达姆一马。但是,始终有一些势力在鼓噪,应该直接颠覆萨达姆政权。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势力的来头
第二,就是那些急于颠覆萨达姆政权的势力,在01年成为美国的决策层的后台老板了。小布什总统如果想避免重蹈家尊的覆辙,实现连任,就必须满足那些势力的要求。
第三,就是因为当时伊拉克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美国对伊拉克进行改造的难度相对较小,且可以利用伊拉克本国的资源,不需要自己有额外的投入。
第四,就是伊拉克位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地区,一旦改造成功,不仅客观效果更好,而且示范效应也更强。
就是这四点原因,使得伊拉克得以成为美国的战略标靶,萨达姆政权由此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另一方面,除了留下一个制度空壳,美国改造伊拉克的行动,没有任何实际的成果。却由于一系列的丑闻,使美国的政治、经济、道义资源被耗尽,自己的体制的弊端倒是充分呈现了出来。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这样的结局,不应简单归结为战略的失误或曰狂妄,而是应该从美国的体制总结一些深层的原因。
正是由于美国集中全力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处,进而难以抽身,使得那些“民族社会主义”政权感到不再承受什么压力,认为不再有什么力量可以颠覆自己,又没有什么新的制度理想可以追求,于是逐步转向了对家族和小集团的长远利益的考虑。这种考虑的结果,就是这些“民族社会主义”体制,逐步转向了强人家族统治的独裁政体。最典型的,就是埃及。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捐资 +1 学识 +1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5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1-9-13 09:28:0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份量的严肃原创,还请放缓发贴速度,容更多的人把已发的读完、思考.. 发太快,大家会失去读完的信心,您的贴很快就沉底了

    点评

    严重同意!另外,最好注意一下排版。  发表于 2011-10-21 14:50
    支持。好的话题需要更好的讨论。  发表于 2011-9-13 16:15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 00:12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11-9-13 10:25:14 | 只看该作者
    形势不是一般的大好,非常非常好。 写的真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5:40:34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1-9-13 09:28
    这种份量的严肃原创,还请放缓发贴速度,容更多的人把已发的读完、思考.. 发太快,大家会失去读完的信心, ...

    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
    我在这里就是算报到露个脸,是西西河的朋友推荐过来的
    18日开始,要连载一个书稿,每天三帖,5,000字左右,会好一些。希望大家能关注,提出意见和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5:41:07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到底 发表于 2011-9-13 10:25
    形势不是一般的大好,非常非常好。 写的真不错,

    谢谢关注和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20 23:10
  • 签到天数: 52 天

    [LV.5]元婴

    6#
    发表于 2011-9-13 16:1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观天象 于 2011-9-13 16:16 编辑
    听风看雨通三统 发表于 2011-9-13 15:40
    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
    我在这里就是算报到露个脸,是西西河的朋友推荐过来的
    18日开始,要连载一个书稿,每 ...


    去新生报到版发个报到贴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1-9-14 10:34:3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1-9-21 09:29:22 | 只看该作者
    希魔对付犹太的手法行不通
    布什改造也碰壁
    看来西方对伊斯兰只能听之任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9-21 09:55:09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08:57:25 | 只看该作者
    水狸 发表于 2011-9-21 09:29
    希魔对付犹太的手法行不通
    布什改造也碰壁
    看来西方对伊斯兰只能听之任之了 ...

    有时需要的不是办法,而是决心和意志。布什的战略是对的,但美国的战略意志不够坚强。以后,随着危机的加深,也许西方能坚强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1-2 08: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1#
    发表于 2011-12-21 23:23:13 | 只看该作者
    网站三项重要规定,请所有成员严格遵守
    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 ... =8220&fromuid=1

    根据网站新颁布的规定一,以后公开版面不允许单纯的时事讨论贴,因此请将此帖尽快发到自己的日志中,期限到2012年1月31日,届时本版所有时事贴将会被永久删除。时事分类也将会被取消。

    谢谢合作。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4 05:00 , Processed in 0.0418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