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G E! Y9 T2 C H
可不是嘛,5 X' o! ~0 s Y! E' Y) X
龙云下台后关系就恶化了,倒是龙云方面寻相骂的多,云南起义时两人也起纠纷 q2 L+ \* z- e) `# C, s7 }/ s0 y再挖老根,龙云在台上时就有问题了,先是龙云重用老婆的家人,号称舅子党;后来更是刻意培养儿子接班,这个矛盾更不好调解,龙的儿子很不会做,竟然卢汉的汽车也砸,卢气坏了,
4 J& v' \' f% V7 {: f4 X两派争权的反映吧,未必说明王家烈之前的政治有多清明;本来就是一锅粥,多捣一捣,也还是一锅粥。至于万淑芬,也未必有多么能干,小聪明是有的,揽事也得有点本钱不是?但大智慧就实在看不出来了;而且万淑芬对老公也是忠心耿耿的,铜仁系讲到底是宫廷系,拉大旗做虎皮还可以,离开王家烈的支持,就没有独立撑门面的能力了。所以万恶再怎么滔天,王纲也不至于坠地。 2 \2 T. H$ O! [7 ]7 H ( ]* `) e/ d0 `5 J: m$ k* n8 P但贵州既然自己闹桐铜不通,南京就正好谋划江山一统了;当然此等大事,中央国军也没法独逞英豪,还得请老对头中央红军出来帮一把。时值长征红军路过贵州,黔军屡战屡败,焦头烂额之际,中央军又跟脚赶到了,蒋先生遂承毛先生下底传中之惠,轻轻一拨,王先生乖乖下网,省主席、军长双开,只带着一个小老婆,凄凄惨惨离开贵州,去南京当空头参议了。其实结局还可能坏得多的,当时蒋介石手下,就有建议痛打落水狗的;还是蒋介石往大处着眼,说王家烈还算是个老实人,不要太为难他了吧。王家烈遂无性命之忧。 ) Z. P. M$ [6 r$ k. d4 V ; ^ p4 f( r( }* J7 j2 ]- r王家烈能混成一方诸侯,真当他老实把交,也未必合适。但他在同类人物中,确实算是心机比较少一些吧。中央军入黔时,领兵的是薛岳,王家烈闻讯,还带着一群下属,眼巴巴在大路边等候他。薛岳知道自己所要担当的角色嘛,见面说啥好呢?于是看见当没看见,他这支部队的底子,本是北伐铁军,老传统还留了不少,比如官兵的穿戴就差不太多,薛岳便干脆混在行列里闷声不响,从王家烈眼皮子底下走过去了。可怜王家烈直到部队走完了,才意识到薛岳存心避他。9 E- W6 G( i4 P* n f
- \% w: s$ y. q王家烈见中央军来者不善;赶紧去另途来援的滇军找出路。滇军领兵的是孙渡,倒是客客气气见他来者,王家烈就请他向云南王龙云汇报,一旦中央军烧香赶走和尚,恳请云南看在过去一起合伙做买卖的份上,划一小块地方给他,以便率滇军去暂住一时。孙渡嘴上敷衍他,心里直叹气,因为他来贵州之前,龙云早就关照过他了,王家烈若是破产,一定要积极参与清盘,不要手软,有多少家当就执多少家当。 ) O' ~5 W. Z5 c, d: g7 R& w. t6 z' b$ I+ _/ o6 q: J; }- w: Q; i
王家烈不看三色的脾气,到老也没有多少改善。解放后,王家烈因早下台,没有参加以后的内战,所以被列进统战行列,一度担任过贵州政协的副主席。有一次贵州军区来了个新司令,老红军了,老王因为也算领导干部,所以也跟大家一起去联欢,见了面嘛,总要寒喧几句,王家烈见新司令只有一条腿,就说:司令的腿怎么啦?一定有战斗故事吧?钟司令笑嘻嘻回答:有啊有啊,长征时跟黔军开仗,一条腿让你的部下借走了,你准备啥时候还啊? 6 O, A, ?0 H n9 H9 J; _ r2 w 9 b. B0 V/ L! ^% r, X; O5 f
% ]) w" t F/ p s+ K' a4 k8 L
这么说来王家烈的确比较“老实”,只是黔军让中央军剿红顺道鸠占鹊巢,实在是情非得已。之前的川军倒是有先见之明,坚拒中央军入川,怎奈自己搞不定,最后还是不得不“引狼入室”。上面最后一段尴尬死了,不知道王家烈当时是不是这个表情? - G. E9 C. z) P# y! Q;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