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0-3-23 00:29 |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6-2-15 13:03 编辑 0 [7 y0 I( v8 U) n9 T
8 N% V: Z c: g8 D
史上最冷的瓦伦丁节,最后一分钟,发别人整理的几个故事读一下,我的读书笔记以后有空再写啦!; S5 L( b; A- O/ q* [
$ I. D l" i, k% s C
2 Y8 K) E+ A" U* Y4 r2 w- m
" F1 G' r- o' W9 j【传说一】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丁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丁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Day ,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d! X8 M9 f0 c5 s
h' ^# U/ \$ z 【解读】6 G- I7 w" ^+ W, n
1.爱欲,抑或爱情,与国家机器之间,天然存有水火不容之可能?0 B' t, d: ?, u8 A
2.其实也不难理解。爱欲和爱情的主体是个人,是个人的快乐和幸福。而国家机器有它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这种意志和利益的达成,往往会要求个人做出“无私的”牺牲。) ^: K, r) |' ?5 b4 u
3.这种牺牲,包含个人利益和意志,当然,也会殃及个人的快乐与幸福。: c% z7 z1 l: _* L/ |& Q
4.个人与国家是一组关系,个人与另一个异性个人之间,是另一组关系。国家辖制一切的社会机制之下,作为主体的个人,经常会面临“做单选题”的难局。
) v) `6 S; N5 j9 K( W- C9 g' _ 5.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万喜良先生被迫做了单选题的结果。; v7 Z) `: y# @. W( J3 z5 H' S
6.回到瓦伦丁。一个基督徒,一个爱的使者,也是一个“反体制”的勇士。
" w$ |) X0 o+ u3 l5 r 7.瓦伦丁及其故事,以及,后来被广泛认同的节日,当成为基督教会的绝佳广告。) \: v' I. S! O! ?- G5 g- h
8.故事中,并没有关于瓦伦丁自己的爱情传奇。0 d4 D1 s) {8 g4 f: h9 L2 V7 y) C- S7 m6 _) L
# a- k, |+ x: F7 V4 [8 J【传说二】据说瓦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这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9 ]7 I( @. u* T% o( g( A* E& F
3 Q; s, ~$ x1 }) l( Q 【解读】
7 V3 ?3 q% C6 r; P$ {
/ v: W7 Y0 i R7 `; f: Z8 Y 1.作为殉教者的瓦伦丁,作为光明使者的瓦伦丁,一个“做好事”的男人。
( H! g; k! k9 X7 b* o& A4 @ 2.中国式爱情传说中,“做好事”者往往是女人,譬如七仙女之于董允。殉情者也往往是女人,譬如白娘子之于许仙。首先做出巨大牺牲的也往往是女人,譬如祝英台之于梁山伯。
* G; p' ]" y* D1 N& I. x. Y 3.故事中添加了女主人公——盲女。盲女是一个“真实存在”于人间的那一半,而和中国爱情传说中的“女人”不同。0 U5 s7 \4 Q. |( `
4.在中国式爱情传说中,女主人公往往被赋于一个“非人”的身份。譬如七仙女(牛郎和许仙故事均是),譬如白蛇。四大爱情传说中,有三个“女方”非人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Y3 f& L" C5 ^6 T
5.盲女的感恩和敬佩,属于成色很足的爱情么?如果说爱情属于“美好观念支配下的性欲”的话,显然存在缺口。
* h$ L* d9 I* S1 E+ q 6.非要说这个传说中有爱情的话,或许,只能定义为所谓“纯粹的爱情”吧!
- f, g$ k$ u$ \$ J3 O! J; ]$ _ 5 h z! ^$ }% e! U# q7 U
" e* B' I* `$ g/ w7 ^【传说三】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5 i/ Z) m7 g0 ]% F8 U( k
7 f( ]# g6 N4 u; `4 Z$ x2 L( ^
【解读】
& ~" ?0 G( n' @* z. p, I# f: r
3 m" ~+ x$ b( _: i% D 1.罗马之神,每一尊都人性贲张,情欲丰满,约娜也不例外。
% t A( W0 ~9 I1 L: h 2.相比之下,玉皇及其麾下的华夏诸神,无不单薄如纸片。他们不会犯“人的错误”,有关他们的传说,也就几无人气。9 m$ M: X- v) h# R8 B1 s: M5 k
3.中国情人节相关的牛郎织女故事,最终成了一个“守规矩”的法制故事。当然,不能说成浪女回头金不换,那样的话,会冤枉了织女的。
2 h* j* x& f5 j1 M. E( E- A3 k. ^ 4.不难看出,对于爱情,古罗马人的态度是,既“严格分开”有留有余地。这个余地,奉着神的旨意。中国没有。3 _) {+ E" ^" c/ c; f
5.在牛郎织女故事里,织女是“偷下凡间”。天庭的龟腚,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空间。
! o% l/ |7 z9 W& e. {" W, e S 6.织女下凡的本义是洗澡,而非谈情说爱,更谈不上寻欢作乐。牛郎所为,存在“违背妇女意愿”的嫌疑。几千年来,未曾公然洗脱。! G2 ] t6 i! X
7.牛郎窃彩衣,当然属于“耍流氓”。要命的是,即便这种“流氓行径”,也非他的本意。牛郎是个好孩子,都是老牛教唆的。- g3 V, r& K* u( q
8.老牛角色的存在及其谆谆教导,是否,意味着,在中国价值里,爱情只属于兽性,只属于耍流氓?
1 S" p A# v" R9 h* y 9.不难发现,西方社会中,古罗马以来至基督教时代有关爱情的社会规范是——自由选择爱侣,然后步入教堂结婚。# p4 i% y/ P( Y" j
/ u! E e! T4 W+ V' L6 M/ H
; g X2 [8 W x" J" d【传说四】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基督教会庆祝这一天是为了把古罗马的牧神节基督教化。于是将牧神节改成瓦沦丁节,并移至二月十四日。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Faunus) 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主管畜牧和农业。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6 {( c) o+ T O
& L- Q) z% E c, R 【解读】
8 \" V' B4 _- ~0 N. k 1.女神很重要,事关人类的快乐与繁衍。牧神也不可或缺,关乎下一顿有没有肉吃,下一年会不会饿死。- Y* v/ c. K7 q
2.从采集文明、狩猎文明、畜牧文明而跨入种植文明,亚洲最早,欧洲最晚。可以想象,古罗马的牧神节会相当隆重。
- F# u, E- B3 P8 Q) I, \) |, k6 ~ 3.有关情欲与爱情的“摸彩”仪式。所有当代人,都别对这个仪式的心存任何优越感,本质上,亘古至今乃至未来,人类在求偶命题上,基本上还是秉持着“摸彩”规则。想想是不是?
4 k( ]% {( V6 k4 V4 z, J 4.“摸彩”在今天,人们更乐意将其看成一种游戏。其实,那还真是个游戏来着!+ s: G c- c' \9 ^5 t' c
5.人类学和社会学意义上,我更乐意拿“自由”二字来给予诠释。自由是有源头的,爱情自有与情欲自由也是。
5 ?) T5 _' [- N& E& }2 ~9 ? X+ n7 Y 6.只可惜,在中国文化中,现代意义上人们所认可的爱情元素,较之人家,显得格外稀缺。至于情欲,从来就是被妖魔化的。这一点推下去,蒲松林的那本《聊斋志异》,肯定是偷偷摸摸写出来的。
$ s1 _ Z) B4 U2 P/ }$ `& H 7.“摸彩”很有细节。细节中,女性显然处于被动的位置。波伏娃说“女人是被造的。”狩猎文明以降,女人就被造成这样子了。这点上,耶和华归于无辜。
* }3 H- j+ h2 a) F 8.似乎确凿,信息时代的小部分女子,正试图或也已掌握了“摸彩”游戏的主动权。想起来,她们大权旁落已万年之久,时间恁长啦!
; X) ?* L1 I. q9 R$ w: K- r: H( [ 9.从今而后,是否,在女子的衣袖上会绣上男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男子成为女人——而非女汉子——的普遍职责。不妨拭目以待!! ]9 T3 Q4 H0 f. n
# m6 O$ Q) s$ H
* E# ?* o* F6 U7 P1 R
【传说五】传说以前在英国,所有雀鸟都会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鸟、山鹑等,皆在2月间求偶。所以,人类也认为每年的2月14日是春天万物初生的佳日,代表着青春生命的开始,也仿效雀鸟于每年的2月14日选伴侣。
5 [1 P0 b' U8 z2 J" Z+ i ' k; L9 r& T1 b5 w. @
【解读】
: \; r+ l# F2 O# U+ n
& \0 ~- A0 S8 R% p: m/ u 1.绝大多数动物,爱欲并不像人类这样泛滥。牠们中普遍奉行的是,一年爱一季。有甚者,一生爱一回。更甚者,一回就爱死了。
) F- s6 c8 `; }% S# H0 A/ |# Z 2.至于人类的爱欲频率,大家都知道。我好奇的是,究竟是啥时候开始,人类才拥有这么厉害的能耐的呢?我想,从猿到人是一个过程。起码,不会是一开始就我要我要我还要的吧!' g" m3 E9 @5 e7 ^) L" b1 Q
3.多年前有句广告词曾经云过——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人类看到了什么才引发有关爱欲的联想的呢?看来,都是鸟雀们的错!
7 l" ]. F0 T+ R" V9 ` @5 W! T' X 4.这一点,中国人也未能免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念头怎么萌发的呢?还不是那些个“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闹腾的!7 S4 Y1 H, D# v. U
5.北温带四季分明。滴水成冰的隆冬,鸟雀们都蛰伏着,人类及其情欲也只好安生着了。到了春天,鸟雀和人的情欲均随万物复苏。是这样么?. f* d9 b$ X' [, T
6.如此说来,谁去考察一下,考古一下,赤道旁侧的鸟雀和人类们,他们的情欲生活及其升级版——爱情生活,又是怎样一个节奏呢?
5 K5 G9 h# `2 @# P1 t * A! B4 c1 j) s1 R* c
. a* Z; p3 A) G( U- @% T2 d
摘自 知识父母微信公众平台 【原创】扈永进:情人节传说解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