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西方为什么阻挠中国的SDR资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2:2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9-8 07:36 编辑
7 j3 M9 k, z( M; ~
1 }1 v* `& d& G; a' {) z; mSDR资格是IMF的特殊货币等价单位,目前包括一定比例的美元、英镑、欧元(欧元时代之前是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日元。中国要求加入人民币的呼声一直不断,国际上也不乏支持,但美国一直暗地阻挠。
, a. [  n1 T! V+ ^" {& i1 F, e
. o3 S- b8 N6 D1 tSDR相当于过去所谓”硬通货“概念,不光是硬通货,而且是有足够流通量的硬通货。硬通货就是有可靠信誉的货币,可靠信誉说到底来自经济支撑,美元、德国马克、日元都是由各自经济规模支撑的,英镑和法郎则是由历史信誉支撑的,在历史上英法也曾经是制造业霸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已经实质坚挺,具有作为硬通货的资质。IMF没有一口回绝人民币SDR资格的要求,只是说要在研究研究,并提出一揽子条件,其中主要条件依然是开放资本管制和开放汇率。8 j( R, s( W1 I- ]1 |! v
+ ^  o- Y4 }7 Y. _
对于中国经济,BBC通常是乌鸦嘴,不恶毒,但绝对酸溜溜。不过最近有一篇有点意思,竟然为中国的4万亿和救市唱赞歌:9 N+ v, t2 m" z( r. f! L
6 `4 f1 f  q% U: Q! h1 |8 r2 _* j
It's very easy to attack China's economic policy missteps of the past few years.& Y. G  a+ M+ M6 Z6 v2 o! \

. {% C# J; T- a6 ^& c" c( hPropping up an overvalued stock market and surprising the market with currency announcements are just the latest examples.* C. A8 O  K0 P+ c8 {

3 r; u/ A5 [& y( G& XBut the bigger criticism is usually over the nature of the post-2009 stimulus package - which kept Chinese growth high by going on a credit and investment binge driven by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tate owned banks and local government.
. _! C" b' _- U6 {0 A3 B0 m* L7 w; `- q) D
That's left the Chinese economy with a serious mal-investment problem (the often mentioned empty ghost cities) and high level of debt.3 c  c1 |. s1 q+ `9 k
But, for all the criticism, the counterfactual is rarely stated. What would global growth have looked like without it?
5 [6 T# m7 e, E
0 \* p8 A; K: ~# {3 o/ |- [9 D! `At a time when the world was desperately short of economic demand, China stepped up and provided some.7 W7 ~4 d7 U7 x- b+ H. x; X# H5 I; c
2 V4 ~* h" {5 A2 ]: c1 T
That stimulus package helped prop up global growth during the crisis but left China's economy dangerously out of balance.. _& o8 V" q+ Y3 p1 B" O

4 Y' x+ ^, v9 h" j- L: A1 |7 y8 a- VHelping China make the transition back towards balance needs to be a central aim for global policymakers.
1 d+ k& `/ u7 }- \. d
. s& [8 |  Y" a0 K2 B& e- Q
大意是:中国的4万亿给中国带来几年虚假繁荣,使中国背上沉重债负,但这给世界带来了救命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实在是为世界经济勇挑重担,是雪中送炭。但这也使得中国经济危险失衡。现在是帮助中国重建经济平衡的时候了。* u/ z4 f7 x( Z& a
; I* v7 h- p7 N8 `; C5 _
文章没有说如何帮助中国重建经济平衡,但提到了西方宏观经济中一个有意思的概念:稳定汇率、资本自由和独立货币政策,三者最多只能取二,不可能三者兼得。这就是所谓Impossible Trinity问题。2 @4 n, p% a, i  K1 `# u; j1 G" ]

, ^5 W/ n) N: \$ K  @- d西方经济通常取资本自由和独立货币,但开放汇率。欧元的情况比较特殊,欧元主导国家(如德国)还可以说是三者取二,欧元中间国家(如法国、荷兰、意大利)对欧元汇率还有点影响,可说是三者取1.5,但欧元从属国家(如希腊)实际上只有资本自由这一个选项,既没有独立货币政策,也没有汇率控制,但这是题外话了。* F, `! E1 Z$ u8 ?9 y2 z
& p# c# f, O1 A; j! N+ b
中国的情况也特殊。中国具有独立的货币政策,4万亿说增发就增发了,汇率是管制的,虽说不在与美元硬性挂钩,但还是与美元为主的硬通货一揽子挂钩,实际上相当于与“中国特色的SDR”挂钩,其结果是资本流通是管制的。这些年来,资本管制在逐步放宽,如果8月的人民币贬值标示了人民币真正走向浮动汇率,这意味着中国将以放弃稳定汇率为代价,走向资本自由。这是走西方宏观经济的路子,也是比现在的三者取二更加主动的组合。
% z. W, `& }" J6 D
. ]: c8 t% U9 ]1 V金融与实物是世界经济的两大支柱。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实体经济高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中得益匪浅;但中国金融尚未与世界金融经济达到相似程度的融合,部分原因是中国人自己不会弄金融经济,怕被圈进去套牢,但客观因素是人民币的固定汇率。过去人民币与美元挂钩,那是因为中国经济尚且稚嫩,需要借用美元作为稳定的基石。这就像在股市里跟着index炒股一样,稳当,但收益有限。这样的做法受美国经济影响太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这样做法越来越不适合需要。开放汇率也一直是西方的强烈要求。当然,西方的如意算盘是人民币升值,增强西方的出口潜力,削弱中国的出口潜力。彻底放开资本管制,则可以使西方金融经济得益于中国市场,这已经成为西方的经济支柱了。这与IMF对中国加入SDR的要求是一致的。那为什么西方还是阻挠人民币加入SDR呢?
7 q* ^$ [: u5 S, ]% d/ R2 n) L1 B1 l9 W% n
阻挠中国崛起,拒绝承认中国经济应有的地位,这些都是理由,但或许还有更大的理由。3 q" N8 H0 p* z, D5 v, ~, H
# X5 x: b$ z8 n3 q
中国经济实力是人民币的最大后盾。中国经济遭到97年东南亚那样的狙击的可能性已经较小,梅花鹿挨一枪是要送命的,但恐龙挨同样一枪就不一样了,恐龙发起脾气来可能反而一脚把枪手踩死。这是的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必要性降低。释放巨额外汇储备也可以收回由于输入性通胀造成的流动性失控。在经济放慢的现在,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流动性,但这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有控地实现,而不是输入性通胀那样的无控流动性。问题是中国有降息空间,西方早就没有了这个空间。如果中国通过释放外汇储备收紧流动性,这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元主导的部分)是灾难性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高峰曾达到4万亿美元之巨,即使释放一半,也差不多是QE1加QE2之和了,对世界经济的震荡可想而知。用于支付进出口,这是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但中国常年出超,早就没有支付问题。未来的目标是出入平衡,加上自由兑换和硬通货身份,也没有必要保留太大的外汇储备。人民币成为硬通货,根本是要靠经济基础硬,但IMF接纳为SDR成员货币之一,这是为人民币的信用背书,世界货币市场上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加,人民币遭到狙击的可能性随之大大降低,用作稳定汇率基础的外汇储备就不需要那么多了。接纳人民币进入SDR实际上为中国释放外汇储备打开了最后一道锁,难怪西方如此不情愿。# a. Y" U( R; O/ l5 t3 g: V
6 X( H* r, ?# p
中国并不希望人民币无控贬值。贬值对出口有利,但中国的进口同样巨大,要增加出口还必须增加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而国内消耗部分则是成本净增加,在经济向内需转型的时候,靠人民币贬值来鼓励出口对总体经济来说得失难料。但中国经济出现困难,人民币贬值存在压力,借此机会逐步释放外汇储备,既稳定人民币,又改善外汇过度储备的态势,不是坏事。不过这是祸水向西方引,不是西方希望看见的。" g+ p3 Q' B9 C: r

  G9 i) d/ H. O人民币进入SDR势在必行,IMF也说了,不是IF的问题,是WHEN的问题。无限期阻挠到头来迫使中国像组建亚投行那样,踢开SDR闹革命,那对西方主导的经济秩序更加不利。但可能要到中国外汇储备“放水”到可控程度,大家才能心安,那时才是人民币加入SDR的时候。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5-9-8 20:48:13 | 只看该作者
    "接纳人民币进入SDR实际上为中国释放外汇储备打开了最后一道锁"  x7 [) \8 x7 y; y) U

    * w' c" V& t$ C7 n6 ^3 f这是为什么?不明白,等指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02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5-9-8 20:56:18 | 只看该作者
    “释放巨额外汇储备也可以释放收回由于输入性通胀造成的流动性失控。”
    & r/ P, x& ?  A: y" V0 G$ U' p其中“可以释放收回”, 究竟是“释放”还是“收回”?
    / q4 v# Q4 F1 P0 s5 n有点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1:15:04 | 只看该作者
    pcb 发表于 2015-9-8 06:56# t$ |1 l5 ^( ]+ D  _# P# N# `1 \
    “释放巨额外汇储备也可以释放收回由于输入性通胀造成的流动性失控。”9 I" E& L8 l( L* M, ^3 Q
    其中“可以释放收回”, 究竟是“释 ...
    # j6 S: r; x+ y- I+ ?+ Q7 |, p
    是收回,“释放”打顺了,自己溜出来了,呵呵。多谢指出,现在去改。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1:19:13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15-9-8 06:48
    * c4 u4 t8 s- t' \6 s& h"接纳人民币进入SDR实际上为中国释放外汇储备打开了最后一道锁") Y1 }  Z+ M4 e5 N* N. p' q

    " ^* w( @# Z; G) h( `% P( Y这是为什么?不明白,等指点。 ...

    / X4 x+ Z- @$ X; a2 i人民币成为硬通货,根本是要靠经济基础硬,但IMF接纳为SDR成员货币之一,这是为人民币的信用背书,货币市场上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加,人民币遭到狙击的可能性随之大大降低,用作稳定汇率基础的外汇储备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n# m- j$ e# N1 |. D

    & K. m/ q# P: P0 }0 U用于支付进出口,这是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但中国常年出超,早就没有支付问题。未来的目标是出入平衡,加上自由兑换和硬通货身份,也没有必要保留太大的外汇储备。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5-9-8 21:30:4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9-8 08:19/ N5 t- j% N  X( D
    人民币成为硬通货,根本是要靠经济基础硬,但IMF接纳为SDR成员货币之一,这是为人民币的信用背书,货币市 ...

    - @% a% x, t& Y哦。。。原来如此。
    ; O# O% s& i6 ]- D" [" C: t( d6 W/ J  e
    还以为有什么技术要求呢。) C" T+ x( o6 Y- r9 G
    9 z- O. o, B, F1 L0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9-8 21:36:39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那个关于中国要释放巨额外汇储备的观点,觉得很有意思和道理。
    6 y' a% H7 r7 x( ^% H1 H. p( R* t
    中国这外汇要是释放出去,估计欧美得脱不止一层皮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14 00:35 , Processed in 0.03930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