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5-7-5 03:0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逸云三洲 于 2015-7-5 03:15 编辑
2 u# E3 g5 L5 x; P4 O
/ d) I5 }6 A6 B; U1 \" k$ v- i继续写完:; I6 @8 {/ b7 O$ a) P/ s U
% w& H( s4 s, a/ W
非科学综合而言,那年头一个加拿大镇警察局副局长的工资,大概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一点二倍;一个大清县老爷的收入,大概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二点五至六点五倍;看来阿洛伊斯是个正股或副科级干部哈……' P( ?0 R$ Y* W' W: m9 s
; M& o# f& J6 N9 s- m5 q
不管怎么比,希特勒小时候家里不穷是肯定的了,虽然靠公务员工资吃饭,要讲很富也是勉强不来的。阿洛伊斯在1892年时还有过一次职务升迁,三年后就退休了。查到他的养老金是每年2420奥匈克朗,维持以往的生活水平没有问题。而且他当公务员四十年了,应该有积蓄,而且他叔叔(妻子的外祖父)又留下遗产,按施瓦茨伐勒的说法,有一万克朗之数,虽然按年份看,其实应是五千奥匈盾。根据记载,阿洛伊斯当年拿着父亲的遗信去改出生证明认祖归宗后,还曾收到230奥匈盾,相信是其父的遗产,看来他父亲的经济情况确实比他叔叔差很多了。! c- E$ I n i8 J
) _% |- c% Y r- t+ g; i阿洛伊斯既然是有产阶级,退休后便买了一个小农场,他叔叔本来就是成功的农人嘛,按道理,只要经营得好,光农场本身也可以维持生活了。可惜他年轻时就离开农家生活,实在不懂如何当个好农民,没几年就搞不下去,不但额外收入完全泡汤,还亏了老本。所以无论他曾经有过多少财产,死后留给家人的,都大打折扣了。
+ c9 O6 c0 M" S; B# H1 q: S& Y/ T z: X# b3 I$ V8 |
阿洛伊斯死于1903年,虽然留下财产不多,但因为是退休公务员,他的妻子,即希特勒的妈妈,可以领取每年1210奥匈克朗的遗属养老金。阿洛伊斯有四个孩子(不算夭折的),其中两个大的是和第二个妻子生的,另外两个是和第三个妻子生的,即希特勒和他的妹妹。四个孩子都是由希特勒的母亲带的。阿洛伊斯去世时,由于希特勒和他的妹妹都尚未成年,所以每人每年另有一笔240克朗的抚养费。/ {" A& O! z* _. H6 V# `7 y
' @: J+ e2 t! {9 w; u) _2 t这个时期希特勒家的收入是神马水平呢?我折算了一下,大概每年有五百多克黄金。若以现在行情去折,大概是十多万人民币,当然从金融学角度而言,这样直截了当的比较是有很多问题的。只能是一种参考而已。
" c9 k, _ R0 R* g$ g" N7 c4 \! t l/ T0 `' x8 x
希特勒家那时的收入,比之其父在世时确实低了很多,生活却还是不成问题的。由于希特勒家靠遗属养老金及抚养费生活的这一时期,距离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大约八至四年,时间接近,而且那时物价比较稳定,故两时期尚可比较,所以我以民国初年情况,折算希特勒家那一时期的收入,大致相当于每年700至800个袁大头。根据资料,民初直隶地区的小学教师最高月薪24银元,即每年不足300银元;中学和专科学校老师则每年能收入800银元以上。可见那时候中学还是比较吃香的,因为大学生凤毛麟角,能中学毕业已经是学历很好的了,可能比现在大学毕业都好。
4 H+ N, l' T$ ~1 E7 m b& L
* K9 `, x! H5 U! Y6 a/ S8 p0 s本来希特勒家那时的经济情况,以丰衣足食来论,决不会有问题。可惜他妈妈不久却生起病来,而且是不治之症,终于在1907年去世了。这个时候希特勒十八岁,还是没有能独立谋生。因为还没有满二十四岁,在未找到工作的前提条件下,本来还有一小笔抚养费可领,但数量太小,妹妹年纪小,她自己的一份不够生活,希特勒便签了文件,两份抚养费由其妹妹单独享用了。
' D' n8 h/ s. U6 Y
7 n7 ?' i: d! c- j, C希特勒的母亲去世的时候,还有一笔遗产,扣去医药费、丧葬费等开支后,还有大约三千克朗,由四个子女继承。这大概是“多少钱”一文中提到的“800克朗遗产”的由来?不过其实遗产没有均分,由于希特勒的同父异母姐姐照顾病人较多,本来就指定她多些,而且因为两个女孩子经济能力不强,两个儿子都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哥哥的一份给了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希特勒的份额给了他自己的妹妹。
! j. f" }. ~3 j9 l
9 U/ o; j# H: t0 b8 l/ \: g这就是希特勒未自立前,家里的财政情况。应该说,从经济上而言,生活得不错,当然也不是土豪。但父母相继离世后,就没有啥依靠了,18岁的人,如果没有稳定的职业,又不知道管理收支,生活得狼狈,不是意外了。希特勒后一段的生活,也确实如此,有一点钱时莫名其妙地花完了,没有钱时就象流浪汉,无论如何,不能说他这一段时间的经济是好的吧。
6 x; W' `6 Q2 _5 K3 C0 h
- @5 N3 g! h7 W% Q* T, R至于希特勒从政以后,经手的钱自然是不得了的数字,但是把这些钱单纯混成希特勒的钱也并不妥当。比如政治捐款,“多少钱”一文提到:“从1933年起德国工业家每年都捐赠给他100万马克,感谢他为德国所做的一切”。这是给他个人的钱吗?还是算政治捐款呢?文章语焉不详。从“感谢他为德国所做的一切”一句看,似乎隐含着是给他个人用的意思,但“捐赠”一语又怎么理解呢?我看至少应该是以政治捐款名义送出的,否则要叫行贿,哪能叫捐赠?
( U/ t. p3 l+ \$ B
! R3 b% u4 K" }# x/ N2 c1 y. X政治捐款从来都是很混沌的,从历史到现实,政客们将之视为小金库的大有人在,公焉私焉,楚河汉界不清楚的例子比比皆是,希特勒本人也是这样,曾有记录说他用人家给党的捐赠买豪华车,“多少钱”一文也提到他租漂亮房子。但是租房用车,个人享受或做事的场面?或兼而有之?公私模棱两可啊,没有替希特勒辩护的意思,但光用这些证据实在很难定讼呢。而且对职业政治家而言,政治捐款,讲到底,本来也是他们的生活来源,是以工资的形式,还是支用的形式,度是多少,要看国法党规了,一旦缺乏这些硬标准,那就是一锅浆糊,辩来辩去,最多是道德的意义。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L' b9 s4 s0 T4 d$ V, r
: I) T4 J4 F& L1 h其实很多年来替希特勒算身家的作品层出不穷,施瓦茨伐勒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看了一下,关于德国公司给予希特勒的政治献金,有比施瓦茨伐勒做得更全面详细的人,并拍成记录片,片中观点,从希特勒当上总理一直到死,获得的献金达到7亿马克。德国人的钱一直叫马克(现在用欧元了哈),但不同时期其实是不同的,这里所说的,是1924年至1948年的货币,也叫国家马克,1948年废止了,以德国马克代替(曾经叫西德马克,因为那时国家一分为二,还有东德马克),一直用到欧元登场。
. F* t/ f' Z% ~9 q* n9 B/ L/ W, e1 P8 F: Y, V8 O
国家马克的折算比较伤脑筋,当然是因为战争时期,主要西方国家与之是敌对国家,让子弹飞炮弹飞炸弹飞,金融却是隔断的了,战后则通货膨胀得一塌糊涂,而且经济管制,帐面的钱提不出来,拿了钱也买不上东西,希特勒要是活下来带着7亿马克纸币当希跑跑,那是穷光蛋一个。所以姑且用三十年代末的数据,那时候一马克大概是40美分,7亿马克当然是巨款,要算到现在的价值更大很多了。难怪“多少钱”一文说:“根据意大利的计算,他的财产总额高达1.5万亿里拉”。: ]9 U$ ^8 j6 y2 u$ q* N) F6 c
: b p* [% B6 j) C9 s5 M哎呀,才把马克哄睡了,里拉又醒了,继续哄吧,7 X* v" v9 z- N# E+ \
4 d; c4 i6 w9 H0 R; G7 B% n' q
里拉当然是意大利的货币,二战的时候,里拉的汇率大约是1马克换10里拉。意大利里拉战后仍生存,一直到被欧元代替,当时是1欧元换大约2000里拉。所谓“根据意大利的计算,他的财产总额高达1.5万亿里拉”,到底是多少钱呢?有一个关键因素,文章没有给出了,即这是啥时候算的?我只能根据周边语猜一猜,大概是八十年代的事?86年前?十年或者五年也是够大的范围了,那时候波动很大的,大致算一个范围,1.5万亿里拉大概是7亿到10亿美元。8 \# \- N" F' S- L1 X' _( l# a
+ N0 w( G) U; t" m7 u! z其实比这算得更多的也有的是,有人就有30多亿美元的计算,基础主要是希特勒占用过的房产和艺术品。希特勒在德国尊如帝王,那些宫殿和内里的摆设,我看还可以多算些价钱,但都要算成希特勒的身家,恐怕是值得商榷了。即使只以前面说的献金而言,能否算他的私产?是不是都用在他身上?甚至大头是用在他个人身上?至少我个人是有很大保留意见的。其实不光是政治献金,即使是国家资金,希特勒的地位,只要他愿意,用起来也是方便的很,而且证据表明他确是公私不分,以及私公不分,嗯?喏,比如国家名义下的房子,他用私款装修一下,因为他要住嘛。
1 n d7 ^9 u6 Z0 w. L, R7 Z9 `7 K; b, J j
希特勒当然有私款,而且很多。希特勒收入方面,有人提出他曾从领袖像的照片版权里拿过回扣;有人认为邮票用其肖像给他带来收入;因为这都是大量生产的东西,真要给他带来收入,数量不菲。问题是看了一看有关说法,都不能提供确切证据。
! g6 N3 v# R, n+ Y6 u$ p* Q6 J1 o4 Q2 ^; S) T8 M1 a$ r
在希特勒个人帐上的,有一种收入是比较明确好找的,那就是稿费。“多少钱”一文里也引了好多数字,比如“1930年《我的奋斗》卖出54086册,稿费收入达4.6万马克。1932年《我的奋斗》稿酬达6.5万马克,1933年猛增到100万马克。……1944年出版商那里已为他积存了552.5万马克稿费(相当于现在的22亿里拉)”。; }$ Q# \' b0 D; J' h, I
2 p+ Z% d( D5 e3 `
其实还有更完整些的计算,有人认为整个稿费一共达到780万马克。如前面所说,国家马克为单位的财产要算成现在的钱比较麻烦,遂以三十年代末的汇率水平折,要有三百多万美元了,无疑是个大土豪了。考虑通货膨胀率调整,今天的价值在四至五千万美元。! C+ T# P: ?3 ]" M! }& G
. \0 r( R. ]; Z: A但是稿费收入也不等于遗产,其实他死后,盟军清理过他的私人财产,包括不动产,如给他妻子买的房子,数字比稿费总收入少多了,最容易的解释就是钱用掉了,至于用到哪里去,我们知道他用在亲友身上的很少,他的兄姐妹过得都是很平常的生活,他个人用,说实话,如果是消费性的使用掉,实在看不出能大到哪里去,他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公费包下来的部分去掉,又往哪里用呢?用在政治性的用途上或追随者身上?
0 k: D2 f+ a8 w6 @3 `" n
% w7 e# t" j+ A/ B, \$ F) b我想还有另一种可能,即稿费不是随时打到希特勒私人帐户去了,他只是在需要用的时候支取一部分过来,到他死的时候,大头可能还没有取了,施瓦茨伐勒不是说:“1944年出版商那里已为他积存了552.5万马克稿费”吗?看来很可能了,盟军来后,另案处理掉了吧?
# O0 G, n9 ~* S, W
& h; O3 E" r) B. g5 X: N+ n9 F当年经盟军清理过的希特勒私人名下的财产,后来移交给了巴伐利亚政府,有人算过,价值八十万美元。& P" H, d5 i5 J( d
* U/ Y9 y# `/ y2 {8 M5 ^( ]- ?- ~0 _6 V
3 V8 ?- M% N; \* ~5 i0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