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6-2-4 15:19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
7#

楼主 |
发表于 2015-6-3 16:18:18
|
只看该作者
9 F0 t' h* f+ n7 x根据云汉兄的文字,简单说几句:
4 l" O- _9 N0 H* @% b+ H& k产学研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将一个探索性较强的工作通过不同机构的协同分工完成。因此这种项目一般都有一定风险,也是可以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原因之一。而企业的技术问题,而不是探索性或者创新型的工作,一般是不算产学研的工作的。原因很简单,这种在某个框架内的优化和解决属于企业自己的技术问题,是要在企业内部解决。如果企业的自身力量不够,可以外包给研究机构,但是这属于横向课题,与产学研无关。/ Q) ]; P, T: t
+ k% s2 G6 y5 c5 e- i0 Z
既然需要产学研结合,那就意味着创新很强或者说风险较高。所以这种工作是科技开发的探索性工作,科研经费会予以支持。而企业的纯技术问题原则上属于技改,这种工作一般是需要企业自身承担。但是结果出来后,如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可以考虑申请国家发改委的基金。这种基金数额都较大,但是前提是需要看到结果或者明确的前景。
$ g" W7 ]8 r" d, b
a. |7 p7 _6 |, A9 @当然,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如此准确的。所以很多产学研项目的目的是奔着国家经费去的。
8 `3 K. I( S6 b4 r9 L- P& o, F另外一部分产学研项目,就像我主贴说的那样,会出现定位偏差。云汉兄既然在企业工作,应该很清楚你从事的三个领域都属于创新工作,而不是要求中试100%成功的技术改造。道理很简单,迄今为止,OLED我还没看见哪家公司可以量产。
; B1 B5 l" u+ e1 B, F; x8 g# u
- k- y3 L3 z/ o& q+ b! p至于我说的倒退的话,是在一个前提条件下才成立。就是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很多人承担了自己不该承受的工作。比如,中科院计算机所的龙芯课题组就很典型。废了那么多心血,还要考虑把芯片做成笔记本去卖。这种应用开发完全不应该由科学家承担,但是现在,在现有的环境下就只能如此。结果也就很不乐观。3 c+ k9 G( g, L E
1 z; C) x/ U, @# S& P0 n龙芯很可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