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5 07:3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4-25 08:50 编辑
, k$ M1 g) F, _' G- Z _0 ]8 Y' p; n5 E" V' J
奢崇明四处联络各地土司与其一同造反。包括派人去贿赂上面提到的石砫女土司秦良玉。
a( R& w H" J) j
; @2 N- ~8 ^" l' s$ U+ @: b U秦良玉何许人也?9 ~3 G4 A. |7 \5 j! Q m
& u& J1 \6 V& w! `
秦良玉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被列入将相传的女人。
5 R; o) }. D5 I0 e
- ]4 m, _0 t* b1940年电影《秦良玉》中陈云裳扮演的秦良玉
( l! O% D& k. P - A$ E- Q) b- G' N5 h' s+ x' B- o9 {
![]()
& | ?) o- `1 z+ d+ m9 a+ i; D& c% B" r
有诗为证:' ]6 I* y4 l% F* q
; q0 {5 U# W7 z* g! Q
郭沫若在为赵一曼纪念馆题诗中,赞道:“蜀中巾帼富英雄,石砫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O3 @# R9 a9 [! y( ]0 ?0 {) B% e8 l2 L
- E1 ]( R" k7 b- d. c
秦良玉的形象还因为欧洲传教士编写在1654年欧洲出版的《鞑靼战纪》中对她的记述流传到了欧洲。1 t0 Y+ C2 E2 s5 F ~! O) S
; P2 I, A8 M6 n2 n/ ~& f c谭渊在《德国文学中的“四川女英雄”》中认为,在德国文学中,“四川”首次出现的时间可以上溯自17世纪中叶。从几部巴洛克时代的文学作品,即哈格多恩的《埃关》、洛恩斯泰因的《宽宏的统帅阿梅纽斯》、塞特尔的《鞑靼人征服中国记》来看,“四川”与“女英雄”的联系,成为这一时代欧洲文学家创作的素材之一,说明素材理念深入欧洲的人心,成为“异国情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 A( J. t0 Q. k5 T
' c( I- o" W" C2 q$ Z3 A但明代记载并没有对秦氏外貌体态的记载。
! v' E& [( d/ U3 a# h# D% _$ w A5 |, e0 O) z+ K
杨昕的《朝鲜使臣笔下的明代中国女性形象》一文, 通过朝鲜使臣黄中允记载的秦良玉将军的史料分析, 充实了明史书对秦良玉的记载
$ G, L$ ?# ^" D; J0 q* r4 h, T) t/ {! V, C
《燕行录全集》卷十六《西征日录》载:秦氏“体甚肥大,网巾、靴子、袍带一依男子”。% m; f6 j% D: Q3 p3 E
/ n2 P+ |4 {0 g# a$ P+ O; ^1 G- ~
秦氏所部“白杆兵”有女兵建制。“白杆兵”战斗力极强。- ^7 O$ Q, x& c% l7 L0 V6 S% E/ V
4 j# G4 [- b* y: l' ?秦良玉是石砫宣抚使马千乘的妻子,“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4 M& a& n* ~- y8 }
. ~% S0 K( X. t- z/ |3 c石砫土司是川东一个重要军事势力。 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在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中, 明帝国就动用了石砫土司的土兵征服了统治播州近800年之久的播州杨氏土司。/ [- b0 h1 n4 z% {: [9 w
; u+ S$ X- y$ Y+ F3 ]5 |播州杨氏土司是自从唐代末年打败南诏,独立出来以后就割据播州的土司势力。播州就是现在的遵义一带。 俺大宋一统后,杨氏归附,大宋在其地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仍以杨氏为其首领。就是说羁縻政策从大宋初年就开始了。6 t* O" _0 M+ k5 e; v
- [1 J- d9 o. Q蒙古大军南下时,作为地头蛇的播州军也是抗元主力之一。 大宋土崩瓦解后, 忽必烈下令招抚播州。 抗元名将杨邦宪被迫降元,仍为播州首领。 大元延续了大宋的羁縻政策。2 }8 w# ^% v% O! a1 j# o2 d
1 w% E$ n/ v- V& Z' r+ E, e
杨邦宪死后, 幼子杨汉英继位为播州主,年仅四岁。 为了巩固杨氏政权的地位, 杨汉英的母亲带着他远赴大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赐名“赛因不花”。于是杨汉英就成了赛因不花.杨。
- K$ ~! K" C- W
3 v4 v/ A# ]+ r- `0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统辖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范围遍及今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綦江。
, C5 {& h2 ]% K8 C. R, Z: o( V8 [; y7 \# O
元成宗时讨伐八百媳妇国(现在泰国北部的清迈), 下图有八百媳妇国的位置, 赛因不花.杨负责保障大军后勤。) {7 L1 E* }2 H6 E8 x* z
( w7 k% } p/ e* n% ]/ g( r+ W: Y![]()
6 V, h6 V1 T- U& c7 j$ C& z' W8 n/ P. S+ a! Y. @
3 m5 I& Z% l3 L' S ]& }+ I+ C大德五年(1301年), 云贵高原的蛇节又反, 杨赛因不花奉命讨伐宋隆济和蛇节叛军 U$ S6 f3 J$ Y1 m3 {* v
8 V- i2 h8 M5 `$ S8 c1 S% N& ^) ~![]()
% ]$ J5 a9 S5 R% s% `
% D5 R. z' g. i8 U: m$ _( n# g+ N![]()
- U$ O8 f+ W+ I x Q- k, c& G6 [/ o1 `+ D% ?7 {) i: T
最后终于大德七年(1303年)年底平定蛇节,杨赛因不花进封资德大夫,后封播国公。+ L- d8 a0 C2 F/ X; K1 @
( b& [; B; @+ p' _1 k$ k$ z杨十分推崇朱熹的理学,本人也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在播州兴建学校,招揽各地名士,著有《明哲要览》九十卷、《桃溪内外集》六十四卷。
/ E5 [- m- f) q1 {8 V! E# W
6 A7 ^$ L4 l8 {- \8 |9 B9 R9 Q" X% T$ i3 P! c: R4 V3 a( g
终于,在1331年,大元迫使(现在泰国北部的)八百媳妇国臣服, 云南边界一直延伸到了现今泰国中部, 不过此时已经距离石人一挑天下反已经没有多久了。
( j3 v% `# H" |8 `$ G5 o; W2 N4 Y m" M1 l; I
! \$ N# `( p. E* q- Z* O, k
' }3 T$ [6 r, d' G& H" I1 Z元顺帝末年, 元失其鹿,群雄逐之。
- I7 j' W* y$ Y' o) b0 u( ?# `" l3 s, R1 K+ x6 ^
徐寿辉的手下明玉珍由巫峡入蜀,占领重庆。 正当明玉珍四出讨伐,征服了四川全境的时候。 陈友谅逼死徐寿辉,自立为帝。 明玉珍当然不服, 于是在重庆建都称帝, 国号大夏,奉弥勒教为国教。- w( Q- C) N4 m1 z* G
) ]4 N' Y, n+ }% ? z
7 c+ u6 |1 G- S
. Z/ _* @, M# S& P* w; m/ V6 h/ ^& A. [播州杨氏又附明玉珍。7 P( O: b+ A ?$ i1 E3 O
5 x& `# m) y0 s2 L1 n
明玉珍还曾经入侵云南。此时云南由元梁王政权统管。: f( h' A b2 L! W% y
3 u, k, N, M! Q: y0 ~* D
明玉珍及其弟明二率兵三万攻打云南中庆路,梁王巴匝拉瓦尔密逃奔楚雄。7 O. b, p: W% |9 ?" n1 a1 N) M( l
7 b# E2 O4 M& o
8 q/ ~! W Y1 L8 h7 H( o元朝大理总管段功出兵援助梁王,和明玉珍大战于吕阁关,保住云南不失。% g/ R2 D7 I I
$ w9 k8 m" n$ ]4 Z. }% b0 W( Q4 q: \
是的, 大理段氏还存在! 记住, 蒙古征服大理后, 在地方仍然是以羁縻政策统治。+ J9 [: c+ y" V
% p! X+ A: S' @, ]" a$ ^
是的,段誉段王爷的后裔仍然在元末明初的大理掌权。( @# w* X: U$ B
# R% z; m0 C8 W% n不但如此段功还扮演了力挽狂澜的角色。
$ p# O6 w1 k9 k. d9 [% z. C; U; [# x) f* L/ v8 B, z* {9 z
这幅图中有大理段氏和元梁王并立的局面。
2 A7 E, b' _1 T- y- B( P% y8 D![]()
, ]" e j0 z7 C! z! Q# A; t
0 A. R+ a. \9 Y后来段功夜袭古田寺,用火攻将败明玉珍击退,并在七星关击溃明玉珍的兵马,终收复中庆路、夺回昆明。: T: ]( m; {" J) d! y7 S
7 ^9 N* I9 }, H, F7 D战后,梁王拜段功为云南省平章政事,同时将女儿阿盖公主嫁给段功。
/ o7 V _7 P- O h! M3 m( }' B
: |: o: o7 b+ a8 S) w5 ]- l {不过四处沾花惹草的段誉段王爷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后裔会折在泡妞上。
1 v, r3 t9 G5 |) `5 g+ L! F: Q) Y; D4 Z
在1365年时,梁王又怀疑段功有并吞云南全境的野心,因而要女儿阿盖公主将段功毒杀,但是阿盖公主不忍反将一切告知段功。但段功仍被梁王派人刺杀,而阿盖公主也殉情自杀。 后人就在西寺塔旁建祠纪念阿盖公主与段功,称为阿姑祠。- z! d/ Q( l' d% q
( e8 m3 A# `0 c# l" Y' D& r5 ~
草蜢在80年代初,看过一本小人书《孔雀胆》讲的就是这个阿盖公主和段功的悲剧爱情故事
$ W/ w, U8 T: e& J0 `' k2 _- u0 t9 d" X% j
5 d" q" l `6 U3 Y+ I4 ]/ \3 R# K* R; ]
$ l/ r! X6 v" c/ `$ {: q
2 r; M4 B: u; k
) J# m0 t+ s' y% A' M& d- V![]()
/ h; l$ i0 O5 h+ \" u# @& Q# f" t; i' I
/ _* ]4 {8 u# J% x. K
" Q1 x j" v0 @6 K$ `8 O 0 ?4 S- ~& Y) V6 X5 C7 W! W2 R! L
" b$ v4 M) u% p7 Z, P) b4 F" j8 B# d! ^4 g
这是俺这个小P孩时期接触到的第一个悲剧爱情故事, 在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1 R. I0 ]8 M l0 }* L$ l
0 N+ B1 _4 r2 X1 x0 C$ Y
后来才晓得《孔雀胆》是1942年郭沫若在重庆时创作的话剧。
+ k, ^* g' z6 Y* ^9 B* m
7 d6 }8 O9 Q3 B; F! v+ v4 w$ N, @/ ~4 t& v8 U) x7 z
- d; Z* ~, o" R5 I% V: f明朝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春, 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升被朱元璋送往朝鲜半岛,现今有4万多明氏后裔在韩国,两万多在朝鲜。
( s5 z5 Y, k$ P3 ?, ]![]()
+ n" t5 J! ~/ H o! b ) |9 Q* S9 a J1 t. s& E
明玉珍韩国后人来重庆祭祖仪式
$ `) N* r) ~- T5 }$ v4 l$ o8 f
! N0 M/ k8 a% F0 O
* I/ c. Y6 P; [! W) p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杨氏降明, 继续做苗疆土司。/ F V P# _6 ]4 U) x" R
9 R% |% c; {2 A! G2 W" Z* y5 T
万历十七年(1590年世袭播州宣慰使,明骠骑将军杨应龙公开叛乱,烧杀掳掠。+ m4 M3 Q5 A( ^: e9 M0 a
4 s3 `% X8 T( I6 }7 k+ Q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朝廷“严提勘结”杨应龙。时朝鲜之役,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遣军进犯朝鲜,杨应龙请求加入战争,戴罪立功,朝廷允准。杨应龙领兵行至半途,日军退出朝鲜,应龙兵返播州。四川巡抚王继光续提杨应龙去重庆受审、缴纳赎金,杨应龙不出。王继光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等会兵进剿,抵达娄山关(今贵州遵义北)。都司王之翰率兵进剿,被杨军击败。
8 m% K+ u7 w$ @ ?: J5 J+ R
4 X8 b5 ^1 W7 i8 X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应龙又乱,战火波及四川、贵州、湖广,是为播州之役。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贵州巡抚江东之以都指挥使杨国柱讨之,杨朝栋等迎战于飞练堡(今贵州瓮安东北),明军夺占三百落,杨军佯败设伏于天邦囤。杨国柱不知是计,一战失利,国柱战败被俘,骂贼不屈,与经历潘汝资等俱死,三千人全军覆没。明廷遂罢免江东之,以郭子章代之。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节制川、湖、贵州诸军事。 郭子章受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负责贵州方面军事指挥。郭子章到任后,储备粮草,组建黔军,稳定周边各土司2 [" Q6 _, s+ a" ^' r
4 s' A# s: ?$ t7 U E
郭子章不但调动了前面提到的川东的石砫土司, 还争取到了贵州势力最大的水西土司, 贵州水西宣慰司安疆臣出兵助战, 再会同总揽平播全权的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一起,出动了近二十万人, 镇压了叛乱,杨应龙自焚身亡。
1 b; ?; Q/ Z6 B, }! `5 I
/ q' ~- N7 i! Z3 Y& R播州之役前后历时114天,耗费了湖广、四川、贵州三省财力,约二百余万两。
5 b/ h0 t. k$ z+ d( l1 h- [3 h- m: D) E1 P ?" O
播州之役结束了割据播州七百多年的播州杨氏土司, 明帝国在播州原地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置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两省。
6 Z4 q8 I3 R, u/ [3 n9 u- @( H' l, p; p6 f# x. h( |
换句话说, 遵义的改土归流才刚刚实行了二十多年, 就被永宁土司奢崇明的军队攻破。7 Q' A8 Y4 v1 V% u, _1 ]+ A" W& [
* b& z4 V2 c; c% f2 \7 k( v" l7 @
此时, 曾经参加了播州之役的石砫土司和水西土司的立场和选择,就越发重要。
$ x3 S4 m" v1 u4 X6 N
% Y. K( K; j( Z明帝国和西南各土司之间关系的微妙也可以从中看出。; d% ~! ~/ W) ?9 q- g
2 C- P- }" n! {$ r, f* t P9 ^/ Y早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 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死狱中,妻子秦良玉袭任石砫宣抚使。
4 B. n* ~6 d* Z0 A- {* k+ i
9 T1 G7 b, j9 e& _& g) ?+ _石砫土司属下的军队就是著名的白杆兵,据说因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军士而得名。6 A6 B7 h' Y/ |% Y$ n8 r
* q; A: F4 k. x
白杆兵战斗力极强, 因此明帝国的许多战场上都有白杆兵的身影。
1 F7 B, ^5 s7 z) r3 ~
& n) @( I5 v# P4 N: {播州之役中, 石砫土司的白杆兵就跟随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镇压播州杨氏土司。
u$ T; t6 I, n5 }6 m
: z& H# I& N6 a$ n; j/ m/ e+ `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后, 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就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白杆兵支援辽东。 秦氏兄弟在被命令渡过浑河后,受到了满洲骑兵的四面攻击。 但石砫土司的土兵十分顽强, 川兵营甚坚,后金多次进攻无果。八旗劲旅“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6 X4 d f0 E6 f" s% }5 H
* A6 R6 q. x, m
最后居然是努尔哈赤的孙女婿, 李成梁之孙,李永芳在情急之中,亲自找到了被俘的明军炮手,以亲自松绑, 人赏千金的方法,让这些“解放战士”向川军开炮。 坚强的白杆兵的血肉之躯被曾经是自己人的火炮,百炮齐轰下,”无不立碎者“! {7 D+ w Z2 y' R7 g, R% J$ v1 x1 }
9 J% [& K7 _! u- i9 p& H秦良玉之兄秦邦屏战死, 弟秦民屏九死一生地从死人堆中突围出来。4 t5 @+ Q" S+ W2 D
5 x: }) g; X. L- Q9 b9 j* E作为此时川东的主要军事力量, 石砫土司也是奢崇明的拉拢统战对象。石砫土司的选择将决定整个川东的命运。
7 H7 o, s/ {8 B7 @( n6 }& t% K' }) w4 \
3 T8 a! |2 b! W8 g秦良玉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 \7 ?& ?2 X' ^' e) \/ W6 C
5 R' V0 M5 }3 f U4 i9 b杀了奢崇明的来使,留了银子。带领部下的一万多人,和富有战争经验的弟弟秦民屏和侄子秦翼明一起,悄悄地逆江而上,开往重庆, 在南坪关扎下营寨。
7 `) Z6 ~1 Y, {6 l. X* M) `2 j6 ?( E( f2 \" `2 O2 K
在夜幕的掩盖下,派出白杆兵偷袭河两岸,火烧了叛军的船只,防止他们沿江而下继续东犯。
7 I( E ` { ~% B, o( S* z4 U3 i0 P& s0 q2 l
派出了一千多人守护忠州等地方,“以為犄角之勢”。又派出士兵防守夔州和瞿塘峡,“為上下聲援。”
. n3 W) K4 J/ Z ^4 k) [/ A a2 S( K
控制了三峡出口,防范叛军进一步东进。 $ O* S: [: y" T0 R
* [+ u7 Z) v/ g D
自己亲自统帅大军,继续逆江而上,水路并进, 向西勤王。6 R. t5 M0 K8 s
2 q! A* @/ o& x; M1 I ^
7 p$ z% ^; q5 e7 H% ~叛军也没有停下,先后攻陷富顺、内江。" {* G: q. z$ U( W I# ~
" C8 J( K* x4 u5 J4 F四川指揮冉世洪、雷安世、瞿英、周邦泰、張愷帅军抵挡。 周邦泰到达资阳却不敢开战,投降。冉世洪等到了九泉。 叛军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向川军发起进攻。 叛军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官兵。 明军寡不敌众,指挥官冉世洪、雷安世、瞿英
1 I5 z8 Q/ ~4 d) n- H# W, ]8 W% J
全部战死, 只有張愷逃脱。; P8 r2 C9 l( X" L. C! d
V( I3 R S U3 O! V/ m% @" ]资阳、简州(今四川简阳)、新都、龙泉(今四川成都东南)全部落入叛军手中。
/ V4 t2 ]( H$ |2 [
1 {" A" G) S1 y! m# {7 i( O; c" U) a5 F% F% h2 ~
9 a) C3 \9 B6 U# L. ]% r2 \10月18日,叛军包围了成都。 ; |9 ~3 ?% H+ p# m
& V' k2 b. w+ g1 ]! n. D b3 U5 k
”十月,賊逼成都,時瀘、敘諸郡邑瓦解,柙木、龍泉諸隘口俱失,賊乘勢向成都“
1 z- v0 _8 y# ]) p+ K9 H
0 v$ c6 N3 _* m& Z3 u9 H7 g而成都,作为四川唯一没有沦陷的大城市,居然仅有700守兵!!
& _0 n8 g3 L5 t/ X8 _& x5 O, P- P) j- X7 e1 |2 c
”城內僅有鎮遠營七百人,調到松潘、茂州、龍安兵一千五百餘人。“
4 \, E: H7 `3 b3 E, I0 T# J, P
4 Z$ b+ E! g. Y: b( S' h6 P9 J- \) X, Z; r. ]4 Q& x; ]6 [, y
成都围城战开始了。。。7 y. P2 o$ y: h5 B+ u$ `2 q6 N
: [0 U' ^" v5 I$ n2 L# s) E9 @未完待续。
" M! n, L0 a/ Q Q8 O$ L$ D3 y- m% [) n1 G/ Y. T8 M7 g9 |
" R+ E3 G- e- ]* `
; `- b: J% f, f. g7 m$ `- K
: Y- A: r$ [+ R& {& Q/ u; o, g
) m* H6 U2 Q" c" @8 R
* s4 _) v2 k6 R4 B
5 `! x- I @2 c+ h+ X+ b& y1 }5 G: I1 c
- j6 m2 d* @: l7 U2 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