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 创: 忆 连 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4: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光 于 2014-10-1 15:00 编辑


    儿子结婚后,因为工作忙碌,无暇抽身,五六年间未曾回来打一转身。牵挂起来,父子母子间至多敲一个电话,隔着几千里互相道一个问候,报一个平安,人这心也就坦然。
    可时日一长,这父与子,婆和媳,都挺牵肠挂肚的,极想当面锣,对面鼓,亲眼瞧上一瞧,方才放下心,也觉得亲热实在。
    冬月初,儿和媳打了电话回家,要接俺老俩口上北京过一个团圆的年。 丢下电话,老伴一脸笑得灿然。心想,这一辈子,大门未出,二门不迈,想不到一把年纪,还能去北京过一个年!呵呵!真的是牛耕田,马吃谷,养儿养女老来滴福哦!
    牵挂儿和媳,无非是为他们多备下些乡间的土特产呀。于是,这家制的香肠,炭火烟熏的腊鱼,腊肉等等,备下了一大堆。
    临行前一天,猛然想起儿子特喜欢自家种的那冬苋菜,又听说北京买不到这南方的土特产,老婆子顶了麻飞细雨,跑到自家菜地里,耐耐烦烦揪了一大包。临出发,把些包裹收哈拢来,这才察觉,恐怕行李带得太多,上飞机有些个麻烦呵呵!
    老家伙们出门求个吉利,特地择选个好日子——腊月滴二十八动身出发。正午时分,一路颠簸赶到长沙,与亲家汇了合。还好,算得是一路顺利,一伙子提着大包小包,终于上得飞机。半夜凌晨,总算赶到儿子家。
    不消说,一家团圆,老少平安,这年,过得是真舒坦呀!
    直呆到正月的二十四,外甥媳妇一电话打到北京城,说是公公老头,也就是俺那连襟突然间患了个脑血栓堵塞,人一哈栽倒在地,人事不醒,一家子赶快进送医院抢救。外甥接过电话,对俺说道,您人家最好是赶快回来一趟,见见最后的一面。儿子丢下电话,长叹了一声:姨父也真是滴,迟不,早不,偏偏捡这当口上生一病!
    傻儿子哦!你咋这样子憨呢?人生病莫还得择选个黄道吉日不成的么?
    俺明白儿子心思,那意思只是没说出口来,我们也是极难得去一回北京滴,才呆了不到一月,又得匆匆往回赶。
    俺说:这可又不是修房盖屋,娶媳妇,嫁女儿,人生病还得择一个日子不成的么?啥也别说了,赶快订两张票往回赶吧!去得迟了,恐怕也就阴阳两隔,再也见不上一面!
    儿子媳妇赶忙打电话订飞机票,一打听,没得门,便问我,咋办哩?我说,哪怕是坐汽车,日夜连台地赶,俺也得赶起回去啊!
    孩子,你知道啵!俺和你大伯伯的感情,打从和你妈认识那天起,就粘乎上了滴!这不,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你想想,多少年啊!四十来年啊!人一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啊!这可是生离死别啊!临死都见不上一面,那可是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啊!
    听我如此说,儿与媳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麻麻利利地把两张火车票给订好。
    拿到票,老俩口又大包小包地提着,拎着,背着,挎着,急急如律令,风风火火往回赶呀。
    回到家,把行李一甩,赶快就往医院里跑。
    进得病房一看那势口,人已昏迷不醒了,全靠着输氧,输液维持着,俺就晓得,连襟这一回呀,只怕是走到了头呵,去不得好远了呢!喊呀,叫呀,他全然不知!第二天晚上,十一点还差三分,连襟一甩手,就这样走了!
    连襟这人命苦哦!真的是命苦呢!
    很小时候,父母双亡。父母一走,留下孤苦零丁两姊弟。年幼的姐姐便带着他投奔了舅舅。跟着舅舅时间长了,寄人篱下,便如那俗话所说:舅舅不吱声,舅妈鼓眼睛。等到姐姐有了个十多岁,舅舅便把姐姐送了童养媳。后来,舅舅又死了,连襟便没了依恋与支撑。没得法,十来岁便帮人去看牛,为的是能讨一口饭吃,糊住那张嘴巴。
    常听连襟讲,当年看牛的那会,冬天,没得鞋穿,打双赤脚,在雪地里头跟着牛儿追赶。人冻不过,受不了,便拿刀儿割下人家棕树上长的棕片,把双赤脚包哈起来。有一回的晚上,老北风吹得呜呜地叫,连襟身上盖的是一床蓑衣和稻草,半夜里头,人冻得实在受不了,想寻个暖和地方,避避寒气。发现主人家的偏屋里头,搁了口嘿大的棺材。心想,倒不如躲藏到这棺材里头去,身上再塞些稻草,盖上蓑衣,兴许会暖和一点吧!
    心里这样子想,身子便往那棺材里头拱。七拱八拱,没打想,那搁棺材的凉儿板凳,兴许年份久了吧,经不起他爬上爬下一阵子的折腾。人刚刚才躺进去,那凉儿板凳却轰然一声倒塌掉,棺材打了个滚,覆在地面上,把连襟给罩在了里面。这一回,几百斤重的大棺材,险滴滴把他给砸死。
    主人一家正蜷缩在热被窝里头做着美梦,猛然间听得忽喇喇轰然一声响,骇得惊魂未定。等到一家人战悚悚爬起来把副棺材抬起来一看,这才晓得,是看牛的小伢儿做的好事,把副棺材给弄垮塌。自不然,一顿臭骂少不得。幸喜的是那棺材倒哈下来,没砸着人,要不,弄出人命,都就更不值啊。
    解放后,连襟随着农村互助组,之后,又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慢慢些长大成了人。
    57 年冬季征兵,农业社的头头,看他孤身一人,光棍一条日子过得清苦,傍山崖搭一个茅草棚棚,常常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有一回,外出修水库,十天半月没落屋,回来后想做碗热饭吃,手伸进灶堂里头去撮灰,七一扒,八一扒,灶眼里头扒出了一条蛇,险些乎把魂都给骇掉。后来征兵,农业社开大会,有人提议推荐连襟去当兵。
    那时候的人心地善良,都觉得这是个帮他的好主意,好机会。就这样,连襟离开了农村,去部队当了兵。
    连襟命虽苦,可运气不错,到得部队,首长安排他学开汽车,天天往福建前线运炮弹。他这人虽说从小没迈过学堂门坎,大字不识一个,但人却聪明好学,天天跟着班长扫盲学习识字,一年下来,文化水平达到了初小。凭着死记硬背,开车的技术也突飞猛进。
    难怪人都说,部队是所大学校啊!是锻炼人才的好地方。
    转业后,回到地方,那年头,从部队下来会开车的人吃香。连襟转业后被分到拖拉机站,开四个轮子的大拖拉机。慢慢地,又先后调了好几个单位,直到退休打止,都是开车。
    先是开大车,后来开小车。
    55岁那年,时兴起内退。连襟打了个报告,申请退休。
    这人开了一世的汽车,退下来之后,三天不掌方向盘,心里头憋得慌。家里人看他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像掉了魂的,便同意他买部旧北京——212吉普,没事时载上几个人挣几个零花钱。老头历来待车像亲生儿子似的。更不消说是自己的车了。这旧吉普,一天到晚,都擦得锃亮锃亮。
    人一忠厚,便招人逗耍。有几个捣弄文物的贩子,包租了连襟的212吉普,整天在乡下打转转。后来,遭人举报。警察连人带车,统统抓到局子里去。贩子们买来的文物被没收,连襟的212旧吉普,也说是捣腾文物的运输工具,连带着也给没了收。
    连襟连气带呕,弄得茶饭不思。
    后来,求着在公安系统工作的朋友出面,找相关人员说尽了好话,这才网开一面,把辆车给放哈出来。
    连襟的钱瘾大,也不长个记性,没过好久,那伙文物贩子又找到连襟,七鼓捣,八鼓捣,把个连襟又给说活。又载起这群人在乡下转悠。有人发现后,再次遭举报。这一回,人倒是给弄出来,可那旧吉普车呢,朋友说什么也不肯出面讲好话了。这车,再也弄不出来啰!
    这一来,老头子把儿子给恨死。觉得儿子不肯出面帮忙,心里头压根没他这个父亲。
    没了车,连襟整天四处游荡。这人从小受苦长大的,平时节俭惯了。在大街上游荡时,常发现大街上有人把些可乐瓶呀,矿泉水瓶呀,纸箱盒呀到处乱扔。老头看到,觉得可了惜,只要发现,也不管场合,便要收捡,积攒到一定数量,就用个大袋子装起,一担挑到废品收购站卖钱去。一来二去的,倒觉得捡废品也是其乐无穷,于是乎,也就乐此不疲,渐渐地,把收捡废品当成了退休后的主业来经营。
    家里人尤其是年青的娃娃们,看到老头子一天到晚提着个蛇皮袋在大街上转悠来,转悠去,到处拾破烂,总觉得丢人,蚀人,脸面上挂不住,有失身份,掉了价。一见老头满大街转悠,脸上也就没得个笑容,一日黑脸一墨起。
    这人心里头有了意见,便如邻人失斧那般,但凡一举一动,都认为是冲着他来。是与不是,你再分辩也是个枉然。老头也有些倚老卖老,觉得一屋的家业,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抠心沥血,好不容易积攒起来,不消说,自个儿是家里的头号功臣。没得功劳也有苦劳哇,没得苦劳也有疲劳噻。生了闷气也不和儿女们说,常常独自跑到外面,对人七七八八,说一些入不得耳的话语。这一来,闹得大家都气气鼓鼓,如同牛皮硝锅盖——东歪西绞,哪得平衡。
    老头常对我说:儿女们不喜欢他,把他不当人,有么得事从来不向他讲。
    我说,你莫光只给人家戴大帽子。儿女对您不好,你请讲几件具体的事儿,好不好?
    连襟对我说:你是一清二楚的。我这一世,修了几次滴房,费尽了心血。别的不说,光是日日夜夜看守那一堆的材料,耗费的功夫就不善呵。最后修的这楼房,前前后后,大半年时间,吃,住,睡,整日都在工地上。他们说卖就卖,知会都不给一个。这,把我当了人么?
    我说:卖房子这事儿,我相信他们跟你是讲过的,可能是你自己忘记了吧!再说,你修房盖屋,为的个么得哟?还不是为儿为女嘛。我的看法,这房子从盖好那天起,你就交给了儿子了,还何必为这些琐事争论不休呢!
    连襟一听我这话,晓得是帮他的倒忙,一边说,算我白讲,算我没说,好啵!一边又同我争论:这房子我何时交把了他的哟!我说,你一把年纪的人了,未必这房子你还能带到土里边去不成!迟早都是要交与儿女的,争起它搞么得哟!
    说来说去,连襟说漏了嘴,讲起这房子卖了多少多少的钱,也不告诉他一声。
    我说,现如今你老了,退休呆在家,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烟抽,有零花钱,便万事大吉。房子卖了好多钱,那是儿女们的事啊,你管它干甚?告诉你和不告诉你,好大的一回事哟!我跟你说,不痴不聋,当不得阿翁!儿女面前,要装聋作哑,少管些闲事。硬性插一杠子,岂不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连襟一看说我不过,连连朝我直摆手,表示甘拜下风。
    不过,背了他见到外甥们,我则诉说他们的不对,对父亲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孝敬。
    我说:这人嘛,没得哪个系了万年桩的,永世万代不老滴。真要是那样的话,也就没得你和我了。常言道,人生苦短,去日无多。老父亲这一辈子,吃的苦有得卖。为把你们抚养成人,他自己省吃俭用,舍不得乱花一分。记得有一回,你父亲生怕你洗澡受凉感冒,特地生了一盆火,让你关起门洗澡,结果缺氧,煤气中毒,险滴滴一命呜乎去。那一回,父亲抱着你送往医院去,哭得呼天抢地,那个看到都要流眼雨。这事儿岂能忘记?!再说,老头隔七老八十还有好远的路哦?人生七十古来稀啊!他又还活得多久呢。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生前不敬汤,死哒莫烧香!活起的时候,对父亲好一点,将来人不在世上了,想起来心里头也就不会后悔哟。要不,以后那一天坐在磨子上想转哒,再想孝敬老头子时,去哪里寻他啊!
    外甥对我说,父亲在外面收捡破烂的事,让自己似乎觉得在人前抬头不起。
    我对外甥们说:老头是吃苦人长大的,一生中经历的磨难太多,几十年节俭惯了,养成了习惯。见到还能卖几个钱的东西随地乱扔,心里头觉得可惜。在你们看来,这是个毛病,可对老一辈的来说,这便是个好处。他要捡就让他去捡吧。收收捡捡的,既不偷,也不抢,劳动所得,有么得不光彩的呢?人要嚼舌头,随他去吧!正大光明的事儿,不怕滴!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韦红雪 + 8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06:49 , Processed in 0.03877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