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假如十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离农民有多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21#
    发表于 2014-6-9 21:59:24 | 只看该作者
    算我一个咯。。。 翻地锄地种玉米割麦子掰棒子打豆子刨花生,虽然不精通也不能算不会啦。。。
    & O- L: R' @  {* J8 B, @; A' ^- z, k- @0 J8 V" C7 C& f

    , m# J& o$ F$ \6 F% j( l" t9 r0 t9 I+ m

    点评

    我上午写的点评去哪里了?打酱油去了?  发表于 2014-6-10 12:01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22#
    发表于 2014-6-9 22:39:2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离农民都很近。但是恐怕离得最近的越想着要离远一点。这才是问题。1 ^  g. \; Z: m5 R: g# f8 h
    " A: g% q! ?) [9 I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中国有十亿人口,其中八亿是农民。就是说在中国任意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是农村户口。4 y- W4 i$ [. F- \6 i1 W3 G' k7 X
    % l$ o' F. s' y1 N* S
    所以我粗略估计,爱坛大概至少也有八成的人出生的时候是农村户口。但是现在自己还是农村户口的人可能并不多。因为你也知道,考上大学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k# R. p# g- Q! q0 R2 Z' q, n
    * ^- Y& ]3 H. n) j2 N5 X" f! m+ |
    正好我在自己的日志里聊到了这个话题,父母也和我讲了很多那时候和户口相关的事情。的确,他们那个年代有个城镇户口是生活有保障的代名词,大家都在努力摆脱农村户口。小孩子的第一个机会是好好读书,如果没有考上大学,第二次机会就是招工,然后等待机会农转非。那时候要农转非是很严格的。) Y1 z% z" D( a$ u  n: y: J( m: h

    7 \; X: t) p3 ?' f3 a- p我大概知道你把这个话题在思辨平台引出来的的用意。而我的观念是,高大上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而你说你的问题是反向的,这更是一个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49:16 | 只看该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6-9 22:39 6 S" b) s7 E7 y4 \( x$ y" c5 [  f( F
    我们离农民都很近。但是恐怕离得最近的越想着要离远一点。这才是问题。
    1 r# \9 {: L: I& ?3 T' U: k+ w4 @4 @0 p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中国有十亿 ...

    8 E0 A) X3 @6 U6 s8 n我并没有皮里阳秋借机讽刺的意思。我只是好奇,大家都是什么样的背景导致这样的思考倾向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11 天

    [LV.Master]无

    24#
    发表于 2014-6-9 22:55:14 | 只看该作者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4-6-9 09:49 % g/ h" ?8 j' B
    我并没有皮里阳秋借机讽刺的意思。我只是好奇,大家都是什么样的背景导致这样的思考倾向而已。  ...
    . ]* g- [8 x) ^" Q/ H% J. m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出身可能不能很好的归纳出思考倾向。这一代人,个人现实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许归纳的好一点。
    ! Y, a; \0 T# a$ a& n/ M  p: A
      c# z( U1 p  e6 B: d4 Y' O鉴于现在流动性的下降,下一代,出身的影响会更大。
  • TA的每日心情

    2016-4-4 00:04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金丹

    25#
    发表于 2014-6-9 22:57: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我自己现在的偏好也极乡土,刨地浇水比干啥都高兴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26#
    发表于 2014-6-9 23:07:51 | 只看该作者
    三妞 发表于 2014-6-9 07:15
    - I  Z3 Q) k) A商品粮? 嗯,指城市人吃的吗
    ' L/ s- b" i& Z" r. o9 Z9 k" y* m: a那对应的农民吃什么粮啊?

    - l  e  V' j4 L好年轻啊~~~~
    + v9 q$ j4 [* A
    ! w. n5 P- {% ^$ c中国以前是计划经济,粮食也短缺,粮食是计划供给。对城镇户口居民来说,粮食计划分两种,一种是国家计划,称为“国家粮”。一种是地方统筹,叫“地方粮”,“统筹粮”。小时候我去粮店买米,得拿着粮食供应本。私下交易粮食是完全禁止的,那个叫“黑市粮”。随着计划经济改市场经济,粮食计划供给就改成了商品粮放开销售。粮票/粮食供应本都作废了。8 U5 S& [: D4 n8 W0 @- {

    7 u1 r2 g" i1 Q7 A7 R( u, V+ Y7 Y农村里的就叫口粮,是上缴公家的粮后,自留的。计划经济时代是生产队/村里提留再分配,包产到户后是自家的。

    点评

    牧民自己种点粮食国家不管,如果是队里集体种的,按上报数扣去供应粮。  发表于 2014-6-25 18:35
    不种粮食的农民、牧民由国家供应粮食,象我插队的地方不分大小每人21斤/每月 带壳粮。由队里买回分给牧民,年底分红时扣钱。  发表于 2014-6-25 18:34
    应该一直到价格双轨制那会儿吧  发表于 2014-6-10 09:35
    我猜有国家粮和地方粮的时代,农村还是公社,农民是没法决定种什么的。  发表于 2014-6-10 09:23
    那,如果不种粮食,是种菜的农民咋办?买粮也是粮本吗?他们怎么交易买到粮食?算私下交易吗  发表于 2014-6-9 23:52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27#
    发表于 2014-6-9 23:10:3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吃商品粮的,不过没觉得有啥优越感,回忆小时候就是一个字,饿,还不如自耕农

    点评

    男生真可怜~~  发表于 2014-6-10 00:09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3:14:15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6-9 23:07 , b! p" m# @: I# d
    好年轻啊~~~~
    - Q) P3 ~2 ]% q
    " @, J1 E" H7 i# f3 w* K! ^: `' p中国以前是计划经济,粮食也短缺,粮食是计划供给。对城镇户口居民来说,粮食计划分两 ...
    ! h% [( y, x$ R- s
    最关键的是招工必须要城市户口,也就是国家粮。实际上是城乡二元的分割和世袭。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29#
    发表于 2014-6-9 23:15:11 | 只看该作者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4-6-9 09:49
    : H7 |! U* m" g( W, C( M我并没有皮里阳秋借机讽刺的意思。我只是好奇,大家都是什么样的背景导致这样的思考倾向而已。  ...
    " k& R/ {1 U# C: [0 E
    呃,我并没有说你是讽刺的意思。我猜测你的用意,就是想多了解了解爱坛的人们。
    3 P6 i1 ?" g) w& Q2 z1 G$ k思考倾向,肯定是和自己的成长环境相关的。
    % S! ~+ N; M% A( g& E- K* M, ~0 [+ X$ G" X6 L0 w
    我只是对高大上这个提法到现在还不适应。因为我觉得高大上从字义上本身是好的,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我发现这个词语的出现,现在常常是一种讽刺。
    8 r9 H, ~: C: B+ F! ]# ], W
    7 P5 z0 j6 T# Q8 `+ t# M7 }而我说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说的反向,因为你从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农村出身是和高大上相反的。嗯,这才是我觉得问题所在。接下去我就不说了,再说,可能就会被认为天真幼稚了。因为我从内心认为,也是基于我亲身的经验,农村出身和城里出生,这并不影响一个人的品质。。。

    点评

    我觉得高大上,白富美之类本来就是略带讽刺啊~~~  发表于 2014-6-10 06: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3:18:08 | 只看该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6-9 23:15
    - `' n5 _* m. o: m6 y& M呃,我并没有说你是讽刺的意思。我猜测你的用意,就是想多了解了解爱坛的人们。  F, X+ M7 y( X. M
    思考倾向,肯定是和自己 ...
    5 g: Q9 J* v/ d9 Q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高大上属不属于讽刺的概念,大概是相看两厌的感觉。
    ; E  S  g5 O; ^2 Y$ c. m' ?+ q5 L3 L" [. `/ d
    好比做饭,我只要味道好,就不在乎摆盘。觉得那是画蛇添足。
    1 T/ p6 u! v! D; o2 j9 m  R
    / y0 H  l5 R& y( P8 z& O有人觉得摆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觉得我这想法是没追求。2 E  D* m& r% M, H. ~" R: U
    # I& [) s2 j" f' V" Q
    大概如此。我是不觉得摆盘有啥意思的那种人。很多高大上在我看来就是还只有一百块工资就操心买啥牌子舵飞轮的感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31#
    发表于 2014-6-9 23:1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4-6-9 10:21 编辑
    , y" e! I5 I9 e' C! N: I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4-6-9 10:14
    ! ]+ u, W; O! F' {5 S+ |5 p5 w$ p最关键的是招工必须要城市户口,也就是国家粮。实际上是城乡二元的分割和世袭。 ...
    : E1 \+ X1 {5 m: B9 X5 M
    5 x9 r1 Q9 X  P" ~& i
    这就是建国后搞的农村支援城市,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需要把农民固化在土地上,持续剥削。现在早过了这个阶段,但是因为户口和社会资源又紧密挂钩,无法破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3:24:02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6-9 23:19
    - k) B7 H/ q7 J2 m这就是建国后搞的农村支援城市,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需要把农民固化在土地上,持续剥削。现在早过了这 ...
    9 b8 [6 r3 I( C- [4 Q& y3 L6 N; w
    是的。现在貌似北京上海的户口还是很难解决。不知道深圳广州的如何。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33#
    发表于 2014-6-9 23:44:49 | 只看该作者
    出身或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成年或未成年。我小时候因为父母总是下乡出差,家里没人照顾就把我带上,因此经常坐汽车。到了乡下就有一群大小跟我差不多的孩子围着汽车转来转去像是看到了UFO。大学里有同学是富裕地区经商人家的子女,人家对金钱的使用与人际关系的理解完全与我们这些工程师家庭出身的穷孩子是两种境界。
    6 T9 {1 |* f  [( I" v) S& ?4 R! M' K% M2 F- r' S5 b7 t
    不过帮主既然离开了土地进入了花花世界,我倒觉得不妨抱着学习的态度面对那些高大上的人,毕竟你和你的孩子们都要在花花世界而不是农村生活。无非是你比那些高大上的人晚了一代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4-6-9 23:46:35 | 只看该作者
    三妞 发表于 2014-6-9 06:15 1 s6 \# L# C% q% {
    商品粮? 嗯,指城市人吃的吗7 z5 \9 }+ X" M- g* Y2 P# O9 w
    那对应的农民吃什么粮啊?
    8 ]1 O! \7 n* R6 M+ v3 q
    妞啊,你真是食肉糜长大的啊。那时农民种粮,上交公粮后,留下的是口粮。他们没有配给的每月多少斤的粮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35#
    发表于 2014-6-9 23:48:45 | 只看该作者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4-6-9 10:18 4 U; O  c3 h1 i- k, V. O% n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高大上属不属于讽刺的概念,大概是相看两厌的感觉。
    ( e" J4 o2 D3 I  m: W5 s9 R! a% s$ J- d/ Q
    好比做饭,我只要味道好,就不 ...
    : H; _8 I* G* y7 `7 A. w
    我明白了。我也明白了有些国内的朋友和我抱怨的一些问题的根子在何处。4 z1 f# S  {. n! `9 n

    ( j, a* ]% O+ A你说的这个做饭问题,其实很简单。不就是面子和里子的问题么?追求面子是有上进心的表现。不过人家识货的大部分都不在乎包装的问题。
    $ U# d" ]3 n, M2 a; j) S
    ! {6 r) p7 I+ y/ c* n回到你做饭的例子。我自己是个煮饭婆,对这个话题也是有兴趣的。摆盘的本身,那不是画蛇添足,那个叫做锦上添花。: j$ ~; W! C* c+ i+ C

    3 |4 f$ R8 b5 Y) h6 E3 ]' w9 a/ G比如我们平时吃饭不太在乎摆盘的问题,到了过年过节,要宴客,就要考虑摆盘的问题,这个追求可以有啊。是否必须有?那要看你招待的是谁。6 S) K: W. h" \8 q3 h6 s: m2 E- k
    所以我的结论是一个好的煮饭婆,摆盘也是需要懂得的,好的菜色,要用好的形式摆出来。
    & n6 q: [# e8 b) B* Y' }) t& Z! E
    - J) \! ^; L3 o) Q  G2 Q我还真不知道啥叫舵飞轮,不过我觉得你也不能说在几个漂亮盘子里都没吃到好吃的东西就对那几个盘子有意见对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tanis + 2 握手~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5-18 12:41
  • 签到天数: 148 天

    [LV.7]分神

    36#
    发表于 2014-6-9 23:49:0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10 01:46 . p( _' L' g2 `8 w
    妞啊,你真是食肉糜长大的啊。那时农民种粮,上交公粮后,留下的是口粮。他们没有配给的每月多少斤的粮票 ...
    2 c2 s5 S8 G6 Q7 v$ D
    那不种粮食,种菜的农民咋办?去买,是不是也就成了吃商品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4-6-9 23:49:24 | 只看该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6-9 08:39 % R9 ^7 T; n; O" h8 i
    我们离农民都很近。但是恐怕离得最近的越想着要离远一点。这才是问题。+ N" s1 m7 `4 _  w+ |& y
    1 p9 _+ {! l/ f" ~! k$ r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中国有十亿 ...
    4 j" n  U8 {5 \
    尽管那时中国有80%人口是农民,个人估计,爱坛农民出身的不会超过50%。

    点评

    +1  发表于 2014-6-10 12:17
    +1  发表于 2014-6-10 06: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4-6-9 23:54:52 | 只看该作者
    三妞 发表于 2014-6-9 09:49 ' M1 @  T& n5 Q( h4 y
    那不种粮食,种菜的农民咋办?去买,是不是也就成了吃商品粮的?
    4 b5 L; U( t9 Q1 A/ a" E
    咳,你肯定是80后啦!60-70年代以粮为纲,菜农都要先满足种粮的指标后才能种菜,所以弄得江南鱼米之乡也缺鱼少菜。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39#
    发表于 2014-6-10 00:07:2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9 10:49
    . S  z5 j! B- N6 Q尽管那时中国有80%人口是农民,个人估计,爱坛农民出身的不会超过50%。
    * s/ R: k  O& E8 C
    80%还是50%,在我看来这个数据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U1 G' v& X7 S9 c, b( e

    / r5 `8 a) c' H9 U当然首先你要把定义明确了,什么叫做农民出身?父母一辈是农村户口的意思呢?还是上溯到祖父母?或者说,现在自己是农村户口?
    0 O( m* G4 a/ M' v+ F3 s- ^上溯到祖父母的肯定就很多了,到父母一辈的,或许也不少,现在自己还是的人恐怕不多。' E/ N5 j7 E5 I& ~1 N
    ; B6 U6 _7 h4 s# H
    说一点个人的经验,以前在我周围的同学朋友中,读书最没有上进心的,就是城镇户口的孩子,他们有些人个性很好,但读书没兴趣,也没有动力。这也是一个现实。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40#
    发表于 2014-6-10 00:12:53 | 只看该作者
    三妞 发表于 2014-6-9 10:49
    7 D$ K& J. x' J4 o! d* y那不种粮食,种菜的农民咋办?去买,是不是也就成了吃商品粮的?

    9 a: R" F! Y3 e% u8 W除了晨老大说的,必须先种粮,然后才有菜。那时候口粮还可能经常不够,哪里有菜吃。城里情况也不好。我小时候家里咸菜也算是好东西。
    5 V4 E$ X& I- }$ h
    + A/ Z( L9 |4 R5 K3 H( N( {再有口粮如果不够了,就得靠政府回拨一部分“返销粮”来救急。农民靠领取的返销粮勉强撑到秋收。那个年代的很多事情现在想来都是匪夷所思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2-23 11:47 , Processed in 0.04356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