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草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铁马出天山:草蜢聊西域(美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1:39:11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4 00:54
泰国还有人妖呢,CIT为什么不能出文科生?

别小瞧了加州理工的文科班。

50年代在伊朗搞政变,推翻伊朗政府,支持伊朗末代王中之王上台的中情局老大,不是别人,正是CIT的历史教授Kermit Roosevelt Jr. 小罗斯福同学。 小罗斯福同学是老罗斯福总统(大棒罗斯福,不是二战总统)的孙子。

我的中国历史老师是James Z. Lee。 他是李振道的儿子。89年的大事件以后, 老布什悄悄送了他的国安部老大Brent Scowcroft乘专机去北京告诉老邓中美关系一切如故, 不要理会国会山那些作秀的政客。
这个Brent Scowcroft Mission去北京的一行,就有James Z. Lee。

所以加州理工的文科班子造就了当今世界。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涨姿势: 5
涨知识  发表于 2014-1-9 16:4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3 03: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02#
    发表于 2014-1-4 02:21:0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2 15:55
    差别在于,满洲国时代的中国人是没有条件学习技术的,现在的维吾尔人只要愿意,学技术是优惠的。 ...

    现在的情况不了解,我考大学的时候,汉族考生重点分数线490多分,本地少数民族230多分能上上海交大和大连工学院。我一个同学初三时候改到哈萨克族,250多分上的大连工学院,后来倒是一路提拔,但是你觉得这样的人学的了技术么?我同级4个班,算上这个,本地少数民族共有4个,另外有一个考上技校,两个啥都没考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303#
    发表于 2014-1-4 02:26:19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1 09:16
    这个不能一棍子打到一大片。比如同是穆斯林的回民就混的很好嘛。论伊斯兰的话,其实西北的回民比维吾尔人 ...

    回民比wei族汉化程度高不少。我同学里回民有好几个都是皇汉。。。
  • TA的每日心情

    1457812441
  • 签到天数: 1 天

    304#
    发表于 2014-1-4 02:58:01 | 只看该作者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4-1-3 12:21
    现在的情况不了解,我考大学的时候,汉族考生重点分数线490多分,本地少数民族230多分能上上海交大和大连 ...

    总比什么也不学、琢磨着偷手机强多了嘛。
  • TA的每日心情

    1457812441
  • 签到天数: 1 天

    305#
    发表于 2014-1-4 03:00:16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3 11:39
    别小瞧了加州理工的文科班。

    50年代在伊朗搞政变,推翻伊朗政府,支持伊朗末代王中之王上台的中情局老 ...

    文科生就是文科生嘛,不要不好意思嘛。要是CIT的理科生,不会不知道读文献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做gross error check,连100%都加不全,这文献的数据就要打一个折扣了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6#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3:0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4 03:05 编辑
    tanis 发表于 2014-1-4 02:26
    回民比wei族汉化程度高不少。我同学里回民有好几个都是皇汉。。。


    主要是回民对俺大清的统治深恶痛绝。 与其说人家是皇汉,不如说他们是大明回回

    十大回回保大明的传说是渊源历久,根深蒂固的。

    给你八一段:

    见《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第五章,宁夏人民出版社)

    一、“十大回回”保明说与移居源流

          对于回族祖先的移居传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关于祖先原住地的传说,回族学界的研究思路是尽可能地把这一传说当作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实来加以解释,这表现在各地回族史志的撰写以及各类回族史论著之中。笔者在前文中已经就河南回族唐宋的世系源流传说现象进行了解析。姚大力先生在《“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 中也就回族回纥来源传说的来龙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了“回回”和“回纥”的混淆对回回人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一次重新构建,并进一步讨论了回族移居传说的“真实性”、传说形成的背景以及存在的理由。其解释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回族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很显然,在回族移居传说中,并不一定反映了回族以往的事实,而仅仅只是一种“传说”而已。这种现象在河南回族中也很普遍。


         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回族一样,河南回族在“唐太宗感梦说”的移居传说中,追溯了自己祖先“客人”的历史,即自己的远祖是作为“嘉宾”受唐太宗(国家)的邀请“平叛”而入居中国的。那么,定居下来的回族祖先又是怎样在中国繁衍开来的呢?“十大回回保大明”的回族移居传说出笼对此是最好的诠释。该传说称,朱元璋起兵的濠泗,正是回族聚集之地。明朝开国大业亦多仰仗回族将士,有“十大回回保洪武”之说 。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元年敕赐修建清真寺,御制“百字赞”称颂穆罕默德,使伊斯兰教和回族得以发展。《凤阳府志》载,朱元璋登基后曾于宫中设宴款待其原恩邻“季巴巴、王妈妈”等。“巴巴”是对回族中朝觐过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十大回回为谁?正史则难以稽考,按照回族民间传说,泛指常遇春、胡大海、丁德兴、沐英、蓝玉、冯胜、冯国用等这些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高级将领。大量回回随“十大回回”将领征战南北而入居河南各地。


          但常遇春这些人的族属是否就是回族,《明史》等正史中没有只字片语论及。清人回族学者刘智将常遇春、沐英、丁德兴等列入回族人物志,其内容明显反映出传说痕迹而无事实根据;近人回族水子立承袭刘智体例,并进一步指出常遇春“平生笃守清真教规,勤于斋拜”,南京的净觉寺(清真寺)亦为其建 。白寿彝主编的明代《回族人物志》和前人没有更大的区别,亦将常遇春、沐英、丁德兴等列入其中,只是强调要在列传前加上“传说”、“据说”字样 。稍后邱树森主编的《中国回族史》也断定常遇春等是回回,但同样也没有陈述理由。不足以立论,亦不必辩驳。


         关于沐英的族属问题,《苗族简史》以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为苗族 。学者杨秀实在《论沐英兼及蓝玉的族属问题》中指出,这种观点缺乏可信的史实根据,造成错误是因为研究者把碑刻、家谱中后人虚构的部分当成真实的史实了 。但杨秀实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沐英及蓝玉等就是回回。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的史实证据可以证明常遇春等所谓的“十大将领”族属就是回族。


         尽管如此,回族民间观念却根本没有怀疑常遇春等人回族族属的真实性。相反,他们纷纷把本族祖先的移居历史和该传说联系起来。或称述自己就是常遇春等回回将领的后代,或称述和其有关。如,南京回民口碑说,净觉寺就是常遇春建立的 。江苏六合《常氏谱序》亦载:“先世(常)遇春公出自安徽定远。明永乐年间,祖泰云为都督总兵,因年老赐第江北养老,为迁棠始祖。”今北京牛街、花市等处的常姓回族也称是常遇春后裔。据当地回族老人说,花市清真寺为常遇春创建,建寺大殿时,其大致范围是常遇春射箭所定,即“常遇春一箭定寺基”。还有一种说法,西花市清真寺最初为常遇春府邸,后改为清真寺。另据传说,是回族将领胡大海把自家宅地捐为寺地,并在此基础上建为清真寺。北京朝阳区常营、康营,顺义区高丽营、回民营,大兴县薛营、崔指挥营以及这些村庄的清真寺相传都与常遇春等有关 。云南回民传说是沐英的后裔或随沐英到云南的 。


         在河南回族中,“十大回回保大明”的回族移居传说也广为传布。博爱县的西关清真寺里现存有御制“百字赞”:“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授受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 。这篇《至圣百字赞》,在回族民间广为流传,或刻于寺碑(如山东青州、山西太原等寺),或印诸书刊(如刘智《天方至圣实录》卷20)。迄今,台湾的“中国回教协会”还将之作成“清真牌”的礼品,赠给来访者。然而,该《至圣百字赞》却不见于正史文献,故史家多疑之。


         在开封,回民中传说文殊寺街清真寺的原址就是明初“十大回回”之一的信国公汤和的住宅。传说“汤和后住在南京,晚年住在原籍,在南京和原籍均有敕建府第,甚宏伟,开封汤宅遂废,在此旧基上建文殊寺街清真寺” 。开封东大寺的建立相传也和常遇春有关。据传,“明洪武元年三月,朱元璋部下回族将领常遇春等率兵攻克开封,欲北伐收复北京,然兵力不足,于是在当地招兵买马。大梁清真寺一带回族青年踊跃应征入伍,朱元璋闻讯后很受感动,亲自题写‘精忠尚武’的操幅悬挂于大殿内,并下令翻修该寺” 。而新蔡县的李桥清真寺也据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所建 。更有甚者,在河南回族民间还流传着明太祖的马皇后也是回族——因为回族女人不裹足,所以人称之为“马大脚”。因为马皇后回族的缘故,故明太祖十分信任和重用回回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关于常遇春等人的族属是否就是回族,以及流布河南的回族是否为其后裔,或者是随之而来的,因为目前还没有其他可供分析的材料,故无法进一步考证其真实性。但我们如果对“十大回回保大明”的回族移居传说所描绘的一系列过程作一番重新整理,或许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河南持有这些传说的回族人,他们相对于原住居民来说,是以统治者或与此相类似的身份入居此地的;或者可以换一种模式就是,将本族的先祖坐实于某地,而其儿子则受封于另地,其子孙又进一步从受封地迁居于现聚居地。概而言之,移居回族对移居地是有功的,移居此地是合法的。


         类似这样的模式,在回族的碑刻和家谱中还有很多。而且,这种趋势在清代又得到进一步的模仿和强化。如,遂平县和店村的海氏回族即运用类似模式描述移居该地的原因:“和店姓海的回民是在清顺治年间由西北迁至海庄的,后因和店街年年无故起火,有一年烧了十二道街,于是有人提议让咱姓海的迁来,才压着大火。因此,和店又名火烧店,有街北种子岗为证” 。再如,河南南阳回族中的答姓,据始修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答氏宗谱》记载,其始祖“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已(1293年),讳刺辛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售,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及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答氏四世祖答失蛮(授驾前指挥,后追封为武略将军)迁居钟祥县后,始为答氏定居湖北之先祖。其后,答氏二十五代子孙以湖北郢城答家湖为中心,散布于荆、襄、沔、宜城、河南南阳等地 。这里是将回族移居地与国家政权封赐地等同起来,将移居经过和国家政权紧密地联系了一起。这样的例子在河南回族民间比比皆是,如洛阳回族沈姓“祖籍江宁上元县,明徙大姓实畿辅,随成祖至燕,隶属顺天大兴籍。至清,宦游河南,遂定居洛阳”。


         更有甚者,到近代河南回族还有这样类似的传说。例如,开封三民胡同清真寺的安姓回民是明时入居山东德州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菲律宾苏鲁王的后裔,系民国时期才移居开封三民胡同的。但笔者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开封回族民间对于这段事实却是这样叙述的:“永乐、万历年间,信仰伊斯兰教的菲律宾苏鲁王两次来汴,最后一次定居在凤凰寺(即三民胡同清真寺)处,不久皇帝赐给姓为‘安’”。这种叙述直接将苏鲁王的入居地由山东移植开封,将移居时间由民国时期替换成明代。该寺阿訇还进一步指出,三民胡同清真寺以前的“大殿上覆绿色琉璃瓦,间有茄子块黄琉璃瓦,系皇帝赐之标志”。这些原本经过重新加工的叙述后来被一些地方志的编写以及社会学研究者不假思索地引用,其结果显而易见是把传说当成了历史事实 。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民间回族中也是常见的。如,广州的杨氏回族族谱称,其始祖“藎臣公从世祖章皇帝入关定鼎”,“功著浔州,荣膺千户之职”,“旋奉调驻粤东,遂隶旗籍” 。北京回族还有传说是“揪着龙尾巴”来的 。传说记述了明代燕王朱棣扫北,定都北京,北京出现妖怪,搅乱朝纲,朝廷又从南京换来回民400户,并盖了4座清真寺镇守北京各处 。天津回族也有类似的传说,据《穆氏族谱》称:其始祖穆重和原籍浙江人氏,以“御前侍卫”衔,“随燕王(成祖)扫北而来”,居住在天津北郊 。河北献县马氏回族家谱载:“始祖马刚为回族将领,燕王扫北,率三子由南京西门外二龙巷随军到河间府,后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立村为辛中村” 。西安回族刘氏称其“源出陕西省西安府长安县伍门楼”,“自清初始祖帝臣公,由陕西偕马伯虎将军平寇莅粤,参赞戎机,而建家焉”  。类似例子,不一而足,无非是想说明本族移居该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点评

    “季巴巴”,怎么听起来这么那个啥......  发表于 2014-1-4 05: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7#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3:29:20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4-1-4 02:26
    回民比wei族汉化程度高不少。我同学里回民有好几个都是皇汉。。。

    上面给你八了学术的考证,下面就给你回回中民间流传的朱元璋是“回回”人的"证据":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之多,是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的。而元末时,政治空气是很敏感的,为什么一个回民集团会团结在他周围呢?朱元璋的夫人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回民女性皆不缠足,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安徽地区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又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分指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人。被朱棣篡位后枭首的兵部尚书铁铉就是色目人。 在民间文学《大明英烈传》中宣扬他们的武功业绩,形容他们为“刚烈之回民”。这样一个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在战乱的情况下有可能拱卫一个汉人登基么? 自明清以来,中国民间,尤其回族聚居区流传着明朝开国大帝朱元璋、马皇后及扶助朱元璋开创明朝天下的文臣武将多为回族,在起义前不但彼此相识,而且是拜把为兄弟的回族. 近年来,穆斯林史学家从他们的出身、思想言论和行为以及他们的后裔中考证出他们的族属和宗教信仰,确定他们是元代来自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其中多数为回回。

      1。朱元璋十七岁时的“特殊”葬亲仪式:
      《明史》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明史》没有说明是如何克葬的。海外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着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中《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内相继去世,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和大哥三人的尸首用白布裹起,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按汉族的传统习惯,富户人家所用棺材一般以杉木制成;中等家庭则使用普通木材制成;贫户人家庭则使用薄皮棺材;赤贫者则使用芦苇包卷,抬往旷野埋葬。朱氏一家如是汉族,为何一反汉族的传统习惯而改用白布呢?况且白布的价格比薄板、芦苇昂贵,朱氏一家属赤贫,为何舍弃廉价之物不买而去买昂贵的白布呢?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亡者须穿“克凡”(白布殓衣)后土葬。由此可以推断朱家并非穷得买不起最简单的棺材才用白布,而是按伊斯兰教的规定处理丧事。

      2。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
      《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黎东方的《细说明朝》记载:“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觉寺,受戒当和尚。” 但是,皇觉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佛道教的寺庙,而是一座清真寺,朱元璋出家为“僧”实际上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经堂学生,西北地区称“满拉”),皇觉寺这一名称则是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所赐的名称,意为皇帝在此寺中觉醒。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根据中国传统,凡儒、佛、道教的寺庙、观均坐北向南,而中国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东,因为中国穆斯林做礼拜时,须朝向位于中国西方的麦加天房,皇觉寺正好坐西朝东,且其建筑形式与我国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

      朱元璋称帝后,对“僧”、“光”、“秃”等的同音字非常忌讳。尉氏(河南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在奏章上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这两句话是千年以前的古文,但朱元璋却解释说:“法坤与‘发髡’同音,发髡是剃光了头,讽刺我当过和尚。藻饰与‘早失’同音,显然要我早失太平。”于是许无被处斩。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的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等语,朱元璋牵强附会,说文中的“光”指光头,“生”是“僧”的谐音,徐是在借进呈表文骂他当过和尚。德安府训导吴宪的表文中有“望拜青门”之语,朱认为,“青门”是指和尚庙。这些犯了忌讳的,都被“诛其身而没其家”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丧了命。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的忌讳和尚? 原因很明显拉。

      朱元璋对待佛教的态度。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和尚"经历应该让他对佛教有种特别的好感,但是明朝的法律却极力限制佛教的发展:废除大量的佛教寺院,每县最多保留一座大观寺;逼迫大量的僧尼还俗,并规定男40岁以下,女50岁以下不得出家。 而对于当时势力并不太强大的伊斯兰教和回族却采取怀柔政策,敕建了很多清真寺。

      朱元璋登基后敕建清真寺于南京、西安及滇、闽、粤等地区。南京清真寺赐名“净觉寺”落成后频临幸,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百字赞》赞颂了真主和穆圣,并褒扬了伊斯兰,如果对伊斯兰没有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写不出如此杰作。《百字赞》收录于清代刘智著作《天方至圣实录》内,其全文如下:“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另外还依据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1在位)对各宗教的评论和《御制尊真主事诗》。武宗评论各宗教日:“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尊真主事诗》日:“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

      二。郑和七下南洋不是去经商和搞殖民地的,而是去追寻其回回阿拉伯老祖宗的迁移史,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肖宪论证. 郑和七下南洋途中在东南亚的传播伊斯兰教。郑和航海之前的中国,伊斯兰已有很大的发展。中国穆斯林严格遵守信仰,建立了经常教育制度,发展了中国穆斯林的文化教育,并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宏伟、体现中阿艺术融合的清真寺。而同时期的东南亚,由于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还流行印度教和佛教,伊斯兰在大多地区仍无影响,只有极少数地区的人信仰伊斯兰。 当郑和远航经过东南亚诸国时,每到一地都要与其随从穆斯林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举行仪式并宣传伊斯兰教义,并建立华人穆斯林社会区以传播伊斯兰。随着郑和在东南亚对伊斯兰的宣传,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迅速地发展起来。 之后,郑和七下南洋的资料被明朝自己销毁。明朝为什么自己销毁?

      三。19世纪,在土耳其发现了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
      于1516年(即回历922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 ,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一书。 全书共2l章,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 特别记述了明代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中国张至善、张铁伟、岳家明三人以英、德译本和新波斯文本为依据, 编译成汉文本,并附有国际上对该书研究之论文13篇,照片和图表7幅,198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00游历中国,于1516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语写成《中国纪行》一书,作为礼物奉献给土耳其素丹赛利姆一世。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者出于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以较多的篇幅着重介绍了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说:“宫廷内有皇帝专用的清真寺,有宣礼员,主麻日(星期五)皇帝到城外的清真寺做聚礼,以及穆斯林文臣武将对明朝开国的贡献、皇帝对他们的重用等。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规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

      四。台湾马明道参照该书及明正史、野史、史学家的评述、回民口碑传说, 对明朝王室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考证, 于1973年写出《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一书。 确认朱元璋、马皇后及其家族和亲戚均为回回。 明太祖洪武帝姓朱,名元璋,字国瑞,原名兴宗,生于安徽凤阳县,古称濠州,其周围各县,如定远、寿县、怀远、临淮等为历史上回回聚居区。父名朱世珍,母陈氏,生兄弟四人,元璋排行第四,长兄兴隆,次兄兴盛,三兄兴祖,全家务农,地仅数亩,颇贫寒。凤阳城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小城,西门直对东门,两门之间为一长街,将风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称南城与北城,北城居民几乎全部都是汉民;而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有清真寺一所,位于南城中央偏西。朱元璋生于南城朱姓群内,按常理推,朱元璋应为回回。1935年,马明道先生随其兄马宏道先生(1899一1968)到凤阳考察访问,当时所见所闻和当地回民父老所说与上述情况相符。

      五。 周有光 ,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语言学家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语言文字应用委员会研究员,他的话可是有份量的 ,以他的年龄和身份没必要哗众取崇的。他说: 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 其中辽、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 明朝是不是外族呢? 现在新的考证说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汉族而是回族,这已经证明了。

      六。陈梧桐,著名明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朱立璋研究会顾问。 他对周有光上面的话反驳, 但他的反驳软弱无力,基本都是推测或者主观上的。 这从反面证实了周有光的观点。

      七。白寿彝先生,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及中国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学步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教本》、《中国通史》等,视野恢宏,器识卓越,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

      八。朱元璋的菜单。 “参加第10届明史学术讨论会的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邱仲麟先生首次公开了他从明人笔记中发现的这张菜单。 “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这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6月某天,明太祖朱元璋的午餐菜谱。

      九。明朝皇帝禁止养猪,记载的有:“九月,上次保定(河北省清苑县)禁民间养猪,着为令。”《明书武宗本纪》; “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明实录武宗实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3:46:48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4-1-4 02:26
    回民比wei族汉化程度高不少。我同学里回民有好几个都是皇汉。。。

    白寿彝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白寿彝先生是很严谨的。他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

    这里他仅仅是在脚注中提到,就是因为没有史学证据。

    但同时,这个脚注反应的是“父老相传。。。又颇有人相信”,也就是这是在回民中广泛流传并被当做信史的传说。

    点评

    哲玛鲁丁利用著名历史学家这块金字招牌扩大回族的影响力可谓不遗余力.  发表于 2014-1-4 07:16
    他是严谨,只要不碰到民族问题,尤其不碰到回回问题。  发表于 2014-1-4 04: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9#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3:58:50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4-1-4 02:26
    回民比wei族汉化程度高不少。我同学里回民有好几个都是皇汉。。。



    其实,朱元璋明朝的建立确实和一个从丝路西来的一个宗教有关,这就是明教。


    不过当然不是金庸金大侠书中描写那样。虽然说是虚构的,但赵敏更不可能叫敏敏.帖木儿。 因为她哥哥王保保那是被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就是青铁的意思。蒙古一般就一个名字,除非你是黄金家族的。扩廓帖木儿就是一个名字,而不是扩廓为名,帖木儿为姓。帖木儿是突厥蒙古语中铁的意思。 赵敏不会给自己取个男人的名字,更不会叫自己敏敏铁木耳。



    不过这明教咋回事,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坐等明教帖子! 放狗搜了一下,没发现有关于明教来龙去脉的有说服力的解释。  发表于 2014-1-4 07:48
    扯到金庸可别忘了太极张三丰,老朱父子和道教的缘分是大大的  发表于 2014-1-4 05: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0#
    发表于 2014-1-4 04:2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4-1-4 04:33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4-1-4 02:58
    总比什么也不学、琢磨着偷手机强多了嘛。


    错。但凡上点规模的造反,哪里会没有知识分子参与啊。你以为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宗教学校培养的?他们要全是文盲,那是最好对付的。

    人性中有黑暗面,就是自己过得不如意,不是反思自我而是怨恨社会。而且,人心总是不足,有了好的,要更好,还要不花力气得更好的。你去过维吾尔在线以及各种民考汉论坛就知道了,受过教育的如果前途不光明,没人反思自己,都是各种怨恨汉人,怨恨中国的......不限于维吾尔,哈萨克蒙古人里面怨恨汉人,怨恨中国的也大有人在。主要这些人有思想,有知识,有策略,也懂中国,最难对付。

    点评

    油墨: 0.0 涨姿势: 5.0
    油墨: 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9 17:2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311#
    发表于 2014-1-4 04:58:37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4 03:58
    其实,朱元璋明朝的建立确实和一个从丝路西来的一个宗教有关,这就是明教。

    先花~~晚上慢慢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2#
    发表于 2014-1-4 05:25:28 | 只看该作者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4-1-3 20:28
    错。但凡上点规模的造反,哪里会没有知识分子参与啊。你以为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宗教学校培养的?他们要全是 ...

    汉人本身也是一样的,各路公知精英基本都是汉人吧

    有知识分子唱反调无所谓,关键还是要做到拉一边打一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313#
    发表于 2014-1-4 05:41:35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4 03:00
    主要是回民对俺大清的统治深恶痛绝。 与其说人家是皇汉,不如说他们是大明回回

    十大回回保大明的传说是 ...

    小声说,看完之后想起了宇宙帝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6:06:41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4-1-4 05:41
    小声说,看完之后想起了宇宙帝国。。。


    哈哈哈,东亚民族一贯如此。日本人还说成吉思汗是日本人呢。我第一次从我那个第四代美国日裔同学口中听到这个故事,被雷的里焦外嫩。

    后来查了一下,日本果然有这个说法!

    不过这其中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中国其实也好不到那儿区。也就近几年来好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5#
    发表于 2014-1-4 06:21:17 | 只看该作者
    兜胖胖 发表于 2014-1-4 05:25
    汉人本身也是一样的,各路公知精英基本都是汉人吧

    有知识分子唱反调无所谓,关键还是要做到拉一边打一边 ...

    这里面有个民族/种族问题啊,这个算是生物本能吧,排斥和自己不一样的,喜欢和自己一样的。所以不能全用阶级观点来看。

    世界文明经验都是恩威并用/红脸白脸/巴掌甜瓜/胡罗卜加大棒,中国是光给甜枣,有巴掌吗?

    先得狠招镇住人,然后给糖吃,人家才跟你走,这是符合人性的。

    现在先得砍头立权威,让存二心的明白,造反是个死,然后给条出路——跟着政府走,有72个处女,人就老实了。还得把各恐怖事件受害者亲属后代都培养培养,提拔提拔,都是血仇,他们会和恐怖分子死磕的。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你下面那个图是什么指标啊  发表于 2014-1-9 17: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6#
    发表于 2014-1-4 06:30:21 | 只看该作者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4-1-3 22:21
    这里面有个民族/种族问题啊,这个算是生物本能吧,排斥和自己不一样的,喜欢和自己一样的。所以不能全用 ...

    身份认同,这可是在社会学里面最最重要的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是一个人自我定位的核心,台湾近20年就是最典型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变异

    其实这个帖子里河蚌的很多回复我觉得很有意义,看了有启发

    点评

    可不。看了这个帖子,耽误了一天的工作不说,还损失了好多爱元  发表于 2014-1-9 17:3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18 0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17#
    发表于 2014-1-4 06:3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隧道 于 2014-1-4 06:56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23:00
    那现在回新疆石化企业干,不是更好吗?


    够呛,专业不对口。他们当初都是走委培师资力量的路子出来的。
    他们从小学就是全维语教学的学校,教学质量本来就差。
    如果是汉语教学的学校,教学质量会好很多。好像高中就上了一两年,甚至没上。
    就参加以个选拔到内地上大学的培训班,头几名才能到内地上大学。
    就这样,大多数都是到内地大学念一年预科,因为他们基础太差了,而且普通话对他们来说和外语差不多。
    按照协议他们必须都回到新疆从事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新疆大学。
    所实话他们几乎也只能当老师,几乎什么没学到,
    到学校里找个德育管理方面的职位忽悠学生到挺合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18 0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18#
    发表于 2014-1-4 06:45:13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4-1-3 23:16
    石化企业哪那么容易进去。石油在新疆是一个独立王国,不受当地政府管辖的,没有关系根本进不去。
    晨枫对 ...

    这个倒是。当年公交车爆炸之后,长途汽车上经常有武警上车检查。
    直接是只查维族人的行李,汉人几乎一个不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3 03: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19#
    发表于 2014-1-4 07:06:50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3 11:29
    上面给你八了学术的考证,下面就给你回回中民间流传的朱元璋是“回回”人的"证据":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 ...

    也许我见过的回民不够多,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回民姓朱的。这个姓的读音,可能就犯忌讳。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9 17: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0#
    发表于 2014-1-4 07:13:46 | 只看该作者
    九麟居士 发表于 2014-1-4 01:34
    我看到的消息是乌鲁木齐-库尔勒-若羌-格尔木-马尔康-成都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11-03/0 ...

    这条消息里格尔木成都这一段是臆想。
    如果不考虑地震的频率和危害,只是架桥修隧道就简单多了。玉树,果洛,汶川
    ps,个人感觉这位副省长的地理知识未必强过晨大的历史知识。

    点评

    这是中长期铁路规划图上的,http://www.tjtdxy.cn/upload/2012_08/12080921501836.jpg  发表于 2014-1-4 09:31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7 03:35 , Processed in 0.06820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