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4
他们不这样想能理解,但蚂蚱这样的明白人也不这样想,就不能理解了。
晨大,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的现状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工浪潮,以南疆维吾尔族农牧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了市场化、城镇化的努力。维吾尔族群众开始从传统的赶巴扎(集市)进入小城镇打工、经商。2000年以后,在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维族群众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乌鲁木齐市。目前,据估计约有30万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生活在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市南片区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雅玛里克山管委会、黑甲山管委会、大湾管委会和延安路管委会和团结路办事处等区域。这五个居住区域,处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城乡结合带上,围绕瓜果批发市场、二道桥维吾尔族传统商住区、牛羊屠宰加工批发市场等展开,既有利于从事商业活动,又能够提供便利的房源。这些地区原为汉维回等多民族杂居区,随着维吾尔族的大量迁入,汉、回等民族逐渐迁出,形成相对集中的维吾尔族聚居区。
(1)家庭规模,年龄结构和性别 调研数据来看,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家庭户均人口数为3.85人。家庭的小型化趋势是世界趋势,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也以夫妇与未成年子女所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几乎每一家都有两到三个孩子,在年龄结构上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多。据此次调研数据20岁至30岁的占到总数的17%,30岁至40岁的占到总数的57.5%,40岁至50岁的占到总数的77.17%。所以乌鲁木齐南片区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群体。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248名调研对象的统计结果。男性占总数的55.2%,相对来说男性较多。
(2)来乌市时间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这些维吾尔族在乌鲁木齐生活时间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这243个家庭的统计结果。在乌市生活了3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占到总数的83.8%,这些家庭在乌市生活的时候可以说相当长,但是他们经济地位是否相应有所提高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经济收入状况。
来乌市时间01
(3)家庭经济收入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的尤其是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数据,我们是以调查对象自报的方式来获取的,因而数据非常杂乱。为使数据更加一目了然,我们在统计时将数据分为了四组:1000元以下,1001-2000,2001-3000,3001以上。表格向我们展示分组之后的月收入情况:
家庭月收入分组
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其有效百分比高达64.0%,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总数的94.7%。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工作时间较长, 工作环境
相对较差。调查显示,收入相对较低。其中超低水平收入比重较高。明显的是以低收入维持多人口的生计,多子女抚养以及相应的教育、医疗费用开支,使其生活普遍贫困。
(4)文化程度分层 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人社会地位及影响其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考量这些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可以发现,他们中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到了总数的46.8%,有效百分比达到了47.4%。也有文盲,就是说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的人是较少数。这些流动人口大多从事着条件最为艰苦、收入最低的工作。他们没有技术、学历,汉语程度差。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就业上遇到的语言瓶颈,
(5)家庭住房情况住房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住房面积,另一方是住房的属性。住房面积和收入一样,在调查的时候,是以数字的方式获得的资料,较为杂乱,0~100平米的范围内按照每20个单位为一个分组单位,分为5组,加上101以上的一组,总计6组,然后再来考察这些家庭的住房情况。然后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住房分级
他们的住房面积主要集中在80平以下,接近60%的家庭住房面积在40平以下,按照户均3.85人计算,60%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0.3平方米以下。乌鲁木齐2007年人均居住面积是18.5平,是60%流动人口家庭的1.8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很多居住窘迫的情况,尤其在赛马场社区,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一间十平米的房间里。父母、儿子、女儿都住在一起,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独立性都有影响。乌鲁木齐南片区的维吾尔族群体尤其是流动人口的90%以上的住房类型是自购房、自建房、租房。
(7)职业分类 由于对于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从事的行业的调查,我们采用的是填写的方式,所以数据较为无序,从频率统计的结果来看,维吾尔族农民工所从事工作以服务业为主, 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性工作比重低。调查发现, 维吾尔族农民工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小商贸, 分别占55. 72% 和24. 38% , 散工、零工占13. 93%。在所有工作类型中,服务员和厨师所占比重最高,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餐饮业是维吾尔族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渠道。而这些职业和都是一些没有稳定保障的职业,基本都是上一天班挣一天钱。而且这些工作大都是不需要多少技术,靠力气吃饭,年轻人比中年人有优势,但是家庭经济负担最重的恰恰是中年人,他们如果失去了工作,家庭的经济状况会更加凄惨。
2.宗教信仰现状
(1)做礼拜情况调查显示,总体上来看,选择不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最少。从选择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来看,选择坚持做每日五次固定时间的礼拜的占总人数的37%,选择坚持做每日一次的礼拜占总人数的29.6%,选择坚持做主麻日礼拜占总人数的9.5%。这说明大部分宗教信众是严格按规定要求自己的宗教行为,是较为虔诚。做礼拜时从头到尾全做的占84.3%。只做parhiz的占总数的15.7%。最早做礼拜的年龄来看,10至30岁这年龄段的较多。据调查做礼拜的原因上,有27%的信众认为做礼拜是为了得到安拉的仁慈,60.9%的信众认为做礼拜是穆斯林的义务。不做礼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身体健康欠佳的情况下可以不做。选择做礼拜的地点上,73%的维吾尔族穆斯林认为必须到清真寺去做礼拜。
(2)信教群众对信仰的认识和态度情况。一是信众对伊斯兰教“六信”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分析。从面的调查表1中显示,占总人数的23.1%的人选择了全知道,也就是对伊斯兰教“六信”内容很熟悉。占总人数的有49.6%的人选择知道些,说明对此内容不是很熟悉。模糊状态。有27.3%的人选择了不知道。从总体来看,大部分信众对他所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都不知道或保持模糊认识。说明占总人数的76.9%的人都不知道在信仰什么。可从信教群众对“前定”和“死后是否有天堂地狱”的调查中发现,占总人数的90%的人都相信“前定”。相信凡是安拉的意旨必然会生,认为命运是由安拉的意旨
而不是把握在个人手里。占总人数的84.2%的信教群众相信死后有天堂地狱。
(3)宗教人士在信众中的威望和宣讲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对清真寺伊玛目的宣讲满意的信众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4%,有效百分比达到79.4%。选择不满意和不知道或无所谓的人为少数,占总人数的20.6%。从总体来讲,宗教人士及他们宣讲活动被广大信教群众得到认可和好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占总人数20.6%的部分人的立场和看法。
(4)信众宗教知识的来源。信众宗教知识的来源调查来看,选择人数最多的(51.3%)是家庭。其次为相关的书本等出版物。然后就是宗教人士和亲戚朋友这个途径。“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具有悠久的传承,曾经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一种宗教在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便会在人们中形成一种信仰传统,并代代相传。”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连接社会现实与传统的纽带,是培养某一种社会意识的第一堂课。对于维吾尔族信众而言,伊斯兰教已成为他们行为依据,交际和评价对方的标准。传统的宗教观念往往通过家庭、民族代代相传延续下去。也就是自从信众对伊斯兰教的认识、了解到成为它的信徒这过程中,家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宗教人士这个途径占总数的16.2%,这是直接和较安全的途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