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6-3-9 08:54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
本帖最后由 gbdashen 于 2013-12-21 11:19 编辑
1 l) w- C6 b0 p1 w2 E& v0 y/ Z! w
边寒剑坛友前天转贴了《科学之谜》杂志一篇名叫《引力的速度,也许是光速的一亿倍甚至更多》的文章(以下简称《引力》),转贴地址2 ~7 u8 n# K3 k. u- k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27109-1-1.html
6 h t. `- Q- N0 o文中大量使用了地球坐标系,或者说地心坐标系。在探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物理现象的时候,地球坐标系是一个标准的非惯性参照系。原文作者在使用非惯性参照系的时候,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因此文中的结论完全是错误的。' @, z6 @0 T6 d9 n$ D( @
, M) G7 p, ]3 q; l& J
(一)惯性参照系与非惯性参照系
/ m2 }2 S* A1 v3 C! U首先指出一点,《引力》一文对物理现象的探讨,没有超出牛顿经典力学的范畴,没有涉及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等非经典理论,因此,可以从牛顿定律开始说起。
# ^" F* J4 j1 G) b! e牛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9 I+ s5 {. E- l: E8 _; ]牛二定律,简单地说,F=ma,F是物体所受的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S# b, _% V$ G
我们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时候,总要选取一个参照物。当我们选择一个不受外力的物体为参照物时,也就是说,参照物本身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这个参照系被称为惯性参照系,反之则被称为非惯性参照系。
& ^ y8 G) d% _0 k! g必须指出一点,牛一定律和牛二定律仅在惯性参照系内才是成立的,在非惯性参照系内,牛一定律和牛二定律都会失效。
: t: N( `; `$ ~# G) i a* z# q/ f1 ]; K- I9 [
(二)《引力》一文第一条证据的错误所在5 [& N$ j! Y) i' s
“而由于地球的公转,实际此时的太阳位置,在“看到的”太阳位置前面22角秒的位置”! h) k; v, ~: O" o8 a8 W( W
这是在地球上看到的结果。* _* Y8 q J7 B% z1 W
或者说,以地球为参照物(准确的说应该是以地心为参照物,因为没有考虑地球自转),太阳在围绕地球转动。那么,好像,在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时,太阳已经往前运动了22角秒。那么,好像,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光压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应该受一个力。/ ^1 h$ \& T7 v6 w* U6 {
事实上这个力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这不是一个惯性参照系。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并不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在这个参照系中,牛一和牛二定律不成立。6 w" N6 p5 v8 T- q- j
在这个参照系中,太阳围绕地球转。物理教科书中说到,物体A要围绕物体B旋转,必须受到指向物体B的向心力。那么,太阳的向心力是什么?
& M) Y. E- f9 p! m. @& k% y, [地球的引力?对太阳来说,地球的引力是如此微弱以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这个向心力是什么?事实上这个向心力是不存在的。在地球参照系这个非惯性系中,太阳不受力却围绕地球旋转,与牛一和牛二定律相悖。9 B! R/ R- D+ f. y3 q
还有,在地球参照系中,地球受到太阳强大的引力,本身却不运动。可见,在非惯性参照系中,有物体不受力,却有加速度;也有物体受力,却没有加速度。那么地球受到一个所谓的“太阳引力与太阳光压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力,运动状态却没有改变,有什么奇怪吗?& j8 D7 c$ f" T- [1 Y3 M; m
3 d- ^& v1 {6 h/ H
(三)如何对第一条证据所提情况进行分析5 _, Y" k! d9 M4 ^
很简单,要选个惯性参照系。在地球和太阳中,谁更符合惯性参照系的要求?当然是太阳。事实上,在讨论太阳系以内的物理现象的时候,太阳基本可以被认为是不动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参照系,基本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惯性参照系。
$ a& y' I6 H/ Q那么在太阳参照系中,太阳的光压和太阳的引力,在一条直线上吗?或者说,太阳在8分钟前的位置,与太阳在8分钟后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吗?
; B. W: S: u6 |: p0 @2 ]太阳是不动的!太阳是不动的!在太阳参照系中,太阳是不动的!
# t8 G! m, ^2 D* n改变的不过是你的眼睛的位置和你的脖子的仰角!太阳的光压和太阳的引力在一条直线上,虽然是8分钟之前的光!% a, M, n- t' j8 }7 Q: l
8 p" x7 O Z: g9 m4 D: f
土鳖抗铁牛。后面三条所谓的证据等俺有时间了再继续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