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枪炮发展史(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20: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6 G) e5 k' W0 i- a1 M

. a; d, C. G& p. u  R       希望各位矮油多光顾俺的新浪博客链接出处
; x0 ~, ^5 a  v( u( d4 y
. \0 Z6 V5 v7 t, Y$ F5 a
6.日本陆航的37毫米航炮0 P( r1 a/ X2 ~. P" K; X
/ @8 R% ^3 O+ v. D

! F9 |, p# w( h0 |5 @   还是先来聊聊ホ20330/37毫米航炮,其30毫米航炮设计只有设计,并没有实际投入生产。ホ203本身的资料十分复杂,而且除了小猫上篇贴出的标准型设计外,还有40年便出现的原始型,其实就是直接将大正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和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装上飞机的试做型,都采用了单发方式,打一发装一发,效率极低,主要用于测试战机能否承受其后座力。6 M2 O7 m6 l& E1 J
    另外在ホ20337毫米航炮的自动型装备Ki-45丙改之前,南方前线的日本地勤人员也在不少受损大修的Ki-45乙型机腹原20毫米航炮炮舱或者百式司侦Ki-46防空型的机首加装了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后来统一都被认为是早期型ホ203航炮。这批前线急造型37毫米航炮均未单发射击,Ki-45乙由后座乘员装填,百式司侦则由飞行员自行装填,其火力完全没有持续性。6 s- j* g2 @, t+ c5 l  b+ l+ N$ G
   而且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全重超过180Kg,其36.5倍径身管全长近1360mm,堪称身宽体胖,装在机首炮舱中会对战机飞行品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当昭和18年日本陆航正式决定采用ホ20337毫米航炮的时候,提出了两个条件:瘦身、提升射速和载弹量。据说陆航向室兰.日本制钢所提出的全炮质量上限是100kg。4 |$ f' r) _- ~8 {' c
   日本制钢所将试制任务交给了下属的日本特殊钢株式会社(如今两家企业都有延续,特殊钢后来并入了大同特钢株式会社),要求采用新式特殊钢材制造,在不降低强度的前提下零件材质体积和厚度,另外通过改进弹药,主要是加大发射药量降低弹头质量,在保证初速的前提下,截短炮管。
) h7 w! K$ A2 ^- |! t
ホ203 37毫米航炮的爆破燃烧弹
     最终新式ホ20337毫米航炮的炮身长减为800mm,采用的37*111R弹与大正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的弹药极为相似,比九四式坦克炮的37*132R弹在全弹质量方面降低近20%,但是初速仍保持570m/s,全炮质量减到90kg以下。
8 X: t2 I5 O- y; _# t  w
37*111R弹
九四式坦克炮的37毫米榴弹,37*132R明显不如上面的37*111R紧凑
   为了能提升射速,设计师为自动ホ20337毫米航炮设计了奇特的环状弹仓,这种环绕在炮身上方的弹仓能够装填16发炮弹,但是由于设计有问题,第一发炮弹装填后弹仓只能装入15发炮弹,而且据说在试验射击和日后的使用中,弹仓中最后一发炮弹总是无法成功发射(此处比较奇怪,最后一发无法发射仅见于一份资料,但关于ホ203却有14/15/16发三种说法,很可能是确有设计缺陷导致无法开火的情况,现代弹鼓供弹也常有此类死弹的存在 )。
' s" b$ M1 f, @2 }1 \7 r7 _1 H
自动ホ20337毫米航炮炮身上方环绕着16发弹仓,颇为诡异的设计
    关于环状弹仓自动版ホ20337毫米航炮射速有每分钟100发/120发/140发等多种说法。这款航炮的后座力大约为700kg,昭和18年即1943年初,日本制钢所完成了最初5门自动型航炮,当年8月陆航将自动型ホ203 37毫米航炮运往南方战场,准备广泛装备受损大修的Ki-45甲型,将机首ホ320毫米航炮改为ホ203 37毫米航炮的Ki-45甲被称为Ki-45改丙型。
8 y. Y& w; b! N3 a0 A' \' }
Ki-45改丙型的ホ203 37毫米航炮
    由于火炮口径放大到37毫米,ホ203的476g的弹头质量差不多是ホ520毫米航炮炮弹弹头的五倍,后者的弹头只有84.5g。不过相对于ホ203航炮的原型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的645g的榴弹,ホ203爆炸弹的威力减小了很多。
9 k/ _3 M+ s4 X+ M2 S* N9 \& t    是南方战场Ki-45改丙飞行员对ホ203航炮的威力却交口称赞,“只要命中2发B24就会被打得空中解体”“命中1发一定会导致敌机起火重创”。陆航对这种航炮颇为满意,并专门向从陆军退役到日本特殊钢株式会社的前陆军炮兵大佐大角氏等设计人员发放了奖金。由于火炮威力十足,当然更重要的是装弹数过少,日本陆航飞行员一般采用两发短连发的方式开火,即便如此,据飞行员回忆这款火炮也就是打个15秒就会弹药告罄。
9 W3 D0 V! l4 l+ N! L7 h  D, b; [5 @1 t    据说日本制钢所在陆航方面的要求下曾参考ホ204的弹链设计了弹链供弹的ホ203航炮,并装备了一批二式单座战斗机Ki-44II乙以及III型甲,载弹量达到25发,但由于未见到相关设计图,小猫是比较怀疑的。
$ F4 a( {' Z; \9 I! k- {7 o
据说采用了37毫米机翼航炮的二式单座战斗机Ki-44-III型甲,但猫判断机翼航炮应仍未20毫米的
   1944年即昭和19年6月,B-29超级空中堡垒首次光临日本上空,此时美国人尚没有发明可怕的“李梅火攻”,采用常规炸弹进行地毯式轰炸对日本军火工业是城市居民的伤害有限。与B-29相比,二式复战屠龙显得过于老迈了,不过驻本土的日本陆航第四战队仍以Ki-45配合37毫米航炮击落了数架B-29,算是ホ203 37毫米航炮对空作战的完美收官。# s. m! P2 R. u% }9 W6 Q; m
   除了在二式复战屠龙上大放异彩外,ホ20337毫米航炮在战争后期被作为轻型轰炸机(双发袭击机)的主力对地火炮。二战中各参战国基本上都装备了37毫米或40毫米的航空机关炮用于对地攻击和反坦克任务。
8 ?0 ~5 @0 S5 G7 H" J6 R( N+ T
美国的P-39空中飞蛇,其轴毂炮为37毫米的M4勃朗宁机关炮
     最早装备37毫米航炮的是美国的P-39空中飞蛇,但由于其采用了轴毂炮的设计,同时M4机关炮初速过低(610m/s),反坦克威力极为有限,美国人自己都不太喜欢这种大口径航炮,倒是苏联人用的比较好,后来还在自己的IL-2上装备了初速近900m/s的NS-37航炮。
  j' J, y. u) {# H
IL-2和NS-37航炮,为了对付德国坦克,IL-2上装备过多种37毫米和23毫米、20毫米航炮
   英国人在战争初期也面临如何摧毁德国铁甲洪流的问题,因此将2磅呯呯高炮扛上了飓风II型战斗机,这就是著名的维克斯S炮VickersClass "S" 40 mm cannon,由于初期的德制坦克装甲并不太厚,维克斯S炮的初速也只不到700m/s,但是这款拼合武器却在北非打得德国坦克丢盔弃甲。
; p& }1 V; i# V5 I
飓风IID和维克斯S型40毫米炮这对组合在北非沙漠打得德国人丢盔弃甲
德国的Ju-87G装备了两门BK37航空反坦克炮
    德国人也就照葫芦画瓢以flak1837毫米高炮为蓝本研制了JU87G型的BK37炮,由于采用钨芯穿甲弹,BK37拥有可怕的威力,但是载弹量极低,也只有鲁德尔这样的怪物才能用的好。
! |9 V: s5 J9 X5 [7 p
曾有人说Ju-87G是落后飞机和落后高炮搭档变成超级武器,借以捧德国人的设计水平,在小猫看来,这次德国人不过是英国人的好学生,飓风和2磅呯呯炮也是后进搭伙变先进
   ホ203与苏美英德的37毫米航炮相比最为小巧,初速也就只能垫底,加上日本陆航并没有将九四式坦克的破甲弹搬上飞机,所以ホ203只能打一打美军的轻装甲和无装甲目标,打坦克的事情还真没法客串。不过由于采用机首炮舱设计,ホ203航炮在对地攻击中命中率不错,虽然后来陆航又装备了ホ204等一批性能威力都更为优秀的37毫米级别航炮,但陆航新锐的袭击机Ki-96上仍决定沿用这款航炮。
5 E- x2 H5 C  w9 g
ホ204 37毫米航炮
    说来也奇怪,陆航手中实际上有比ホ203 37毫米航炮性能更好的同口径火炮ホ20437毫米航炮,但即便ホ204几乎样样性能高出ホ203一头,在陆航手里就是不出战果。ホ20437毫米航炮的研制厂商是南部麒次郎的中央工业,昭和18年即1943年6月,中央工业拿出了第一门试做炮,比ホ203自动型稍晚一些。由于此时中央工业已经把勃朗宁机关炮的设计玩的很熟, ホ204在外形上基本就是 “二式二十粍固定機関砲/ホ5”的再次放大。$ t5 ~* [9 b/ n+ ~- X0 c
ホ204在外形上基本就是“二式二十粍固定機関砲/ホ5”的再次放大
勃朗宁M437毫米机关炮,日军曾缴获了不少地面高炮版的M4机关炮
   但有了ホ5的教训,中央工业不敢托大,专门找来缴获的美制勃朗宁M4 37毫米机关炮拆解研究,因此在内部设计方面ホ204与勃朗宁37毫米机关炮几乎完全相同。由于陆航规定必须采用与ホ20337毫米航炮相同的弹头,中央工业便自行研制了增大发射药装药的37*145弹,结果ホ204反而拥有了比原型勃朗宁37毫米机关炮更高的初速,其炮口初速超过700m/s,理论射速高达400发/分,但由于ホ203的弹链体积较大,因此最大载弹量只有40发左右。
! E9 ?1 d  s2 P2 ~5 F+ j5 P+ L
左为37*145弹,右为ホ203的37*111R弹
   由于身管较长,ホ204的射程比ホ203要远的多,因此陆航要求ホ20437毫米航炮优先作为“上向炮(日本陆军对德式向斜上开火的‘斜乐曲’炮的称谓,日本海军则称其为‘斜铳’)”装备百式司侦三型乙Ki-46-III乙改,当初中央工业的二式20毫米航炮出道便是先到Ki-45屠龙上担任“上向炮”。
9 l6 o) V* }/ C/ M  @4 P
百式司侦三型乙Ki-46-III乙改装备了一门ホ20437毫米航炮作为“上向炮”
    ホ20437毫米航炮作为“上向炮”最初才载弹量为35发,后来在川崎Ki-102甲五式复座战斗机上ホ20437毫米航炮成为机首固定航炮,带弹量未变,到川崎的终极高空复战Ki-108上总算将载弹量提升至42发。不过,似乎日本陆航“二式二十粍固定機関砲/ホ5”之后就对中央工业心存怀疑,加上中央工业自己摊子铺的太大,导致产能不足使得ホ20437毫米航炮直到Ki-102甲才有了作为固定航炮的机会,但Ki-102甲只有25架的可怜产量,使得ホ204丧失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以ホ20437毫米航炮作为机首固定航炮的Ki-102甲
Ki-108是Ki-102的高空改型,右下角为其上向炮炮舱,ホ204 37毫米航炮已经拆除
                                                                       
; `! f: l0 z" d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27 19:06 , Processed in 0.03849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