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3-10-21 15:43 编辑
+ X, u' {: j! E- r" M! [6 ^9 e' P; g7 |3 y( n9 b" a. }
从《林惠祥人类学论著》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与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这里介绍了福建惠安地区妇女婚后长期不与丈夫一同生活,滞留娘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奇特风俗,并以母系制度的残余解释了这种风俗的起源。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还谈到了解放前当地大批妇女集体跳崖跳海自杀的现象,虽与“不落夫家”的风俗相关联,但却另有其原因。我们先来看看林惠祥这片写于1962年的文章片段。
) p; ]1 ]" B: G% ]
( G6 a( h& b4 |. G# c. [5 m
. p/ n' r; M! V3 p2 e& `* Z/ U9 e! H
- \+ h, M2 U8 h0 R+ C- Q
8 {( A, V* \# H- |$ Z* `
3 u# e3 S0 B# S7 f* t L8 s
6 h6 ^$ l. G7 G7 j W, |
4 \, q, C4 F4 Q% t3 C* D
$ [/ I* I5 F5 J1 q3 {
5 q: w! _. E+ n/ k& {' Q! m: i
: @; j2 }- \- r4 K( z
9 p" a. H% Z, I; Z! O
& |: r' x' s8 y+ C
9 ]$ A/ N$ }% k3 e! H
9 z1 {* V/ {* V/ F( N
林惠祥的这片文章侧重于论述不落夫家这一风俗的起源,从西南少数民族流行同样的风俗可知,此风俗的发端是源于母系制残余。但在封建化很深的汉族区长期盛行这一风俗,必定是另有原因的。从该文提供的很多宝贵的细节,我们大致可以知道:
- {3 @4 d" P% |: m; f% Y U1 \0 H t( H$ f8 @/ S- J! l
福建惠安妇女,承担着重体力劳动,而男子们则不干重活(!?)。娘家不愿意失去一个强劳力,妇女不愿意给陌生的夫家当牲口使唤,于是就经常有婚后长达十几年不住夫家的现象。这一原因的证据是此现象仅见于妇女“天足”的乡,而缠足的乡无此现象。
! M* {, z9 S+ g# Y5 Y0 l2 \, K8 o. Q( Z% a9 j
见不到丈夫会不会导致自杀?当然不是!自杀盛行说明她们的体力劳动强度已经超出了承受的限度。 虽然不住夫家,但农忙时节夫家的体力活也要去干,两头奔波劳苦,牛马一样劳作,身体和精神都不堪重负。父兄不体恤,丈夫见不着面。遂悲观厌世,集体跳崖跳海自杀的现象,说明她们的处境何其绝望。; K; Q, x h1 j l+ ? O
' m; O7 Y9 w `; P# G
此类现象并不局限于福建惠安,作者同样提及了广东盛行的妇女“自梳会”,“金兰会”,“十姐妹”等等组织,其宗旨都是妇女结成组织,自食其力,互相帮扶,终生不嫁和不依靠男子。可见当时妇女所遭受的压迫的严重程度,她们不得不采取这种极端方式来自保和反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