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x5 i* x4 i; X! w) j5 @# S
7 [* @! a* D! e( _- Z& _6 y
6 I1 b$ o% G' H" Z$ q: { a5 u1 V. g0 |3 M5 q# E% ]% j: O5 T
文革后期(1975年),上影拍的故事片《第二个春天》上映。该片讲的是某造船厂研制建造新型导弹艇的事儿,估计过来人都看过。剧情无甚可表,搞路线斗争、批洋奴哲学是必须的,格调不左都不好意思。但里面出现的“海鹰” 号倒是引起不少军迷的好奇,片尾的台词是“咱们的海鹰飞起来了!”,至今还记得。
- t: W" {! _- c- N% v( }5 h, w0 t# i, C) x+ `6 b Y
以那个年代的标准看,片中的“海鹰”号导弹艇颇现代新潮:全封闭自动炮、全封闭舰桥、6具棱形的反舰导弹发射管迥异于又短又粗的上游导弹发射管。据说有些军迷为了看这艘导弹艇,这部片子看了好几遍。) a. b# @/ @6 p) P' {
r) M, O: ]( e( w! I& H) N& b
看电影时就觉得奇怪,以那时的保密规定看,不可能在故事片里官泄新装备,完全有悖常理嘛。但看上去该艇确实不像模型,而是实艇。, N2 F% Y! L4 Y& }5 z8 G
* B) t, _( N) F, F$ y
《第二个春天》一公映,不仅大陆观众犯了晕,外边的也一样犯晕。此话怎讲?这个电影随后曾在香港放映,一个香港军迷也信以为真了,他在影院里拍了“海鹰”号的照片,又加上自己的推测,连图带文一块寄给了简氏。这艘子虚乌有的导弹艇后来还真上了《简氏战舰年鉴》,还真把片子里的导弹艇当成TG的真家伙了,煞有介事地介绍了一番。凭印象,大概是1976-77年那本开始出现。哦,补充一点:这老兄顺手挣了200英镑稿费。$ Q/ {7 @8 B2 m0 |2 O5 n1 z; D
0 L6 ?, W2 U* z& `7 J# U& I. w
3 C: |1 u! j! U; G# I
9 y& U/ f% W0 f! T$ n7 a2 T6 v! r5 B7 [7 \, i
后来真相大白:拍这部电影时海军挺帮忙,上海基地吴淞水警区调了一艘125吨护卫艇,为剧情需要,送到上海沪东造船厂进行了改装,纯粹是为了拍电影,是艘如假包换的道具艇。这艘125吨护卫艇是驻守横沙岛的某护卫艇大队的。
+ s. l9 t/ D1 s5 }5 C
# \, ^; m9 W5 _/ Z- O: Y9 M话说~~~沪东造船厂毕竟是正宗军工厂,造假也是专业级的,所以连国外专业机构与情报机构也纷纷中了招儿。: @2 D& J) N9 C" c$ u& U
" Q. S" ]. Z6 Y
回到刚才:“海鹰”号导弹艇真的飞起来了么?还真的飞起来了。但那是一艘用125吨护卫艇改装的道具艇,而且仅此一艘,空前绝后:)3 i* L j1 R! \$ }( M7 p0 F
5 E: s) w7 g, i' m: G3 S
. y0 S6 T+ W( K2 \5 r! v; E) B! E
我说了不算哈,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知情人的博客:我们曾经为电影《第二个春天》中的道具“海鹰”号艇护过航( f, p2 E; z% u" S( y
_0 ?' |, K3 z9 x, l. o- p& E! i) ?, G( @/ W0 j) A
& Q7 F" [$ w4 ~+ u! i" _" D' T7 P
) a+ ~: g3 J" n7 O3 u8 Q
0 j, L- ]3 Q5 F+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