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再谈中国的养老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08: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9-17 07:11 编辑 , k9 S* K+ X# f
+ P) Q. P- \- G5 l! J4 ]
人都是要老的,都是要做不动的。另一方面,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养老是一个大问题。
# S! S, S3 p- A5 O# G* w" p0 e
) C( @) g2 |5 B+ k0 U8 y传统上,退休是与工作不动相连的。换句话说,说得难听点,到了干不动了,退休了,也差不多到了等死的时候了。但现在,医疗和健康条件的改善使得退休年龄成为第二春的开始。退休后,尤其是前十几年,这是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般说来,到退休的时候,小辈基本上都出道了,房子、车子都付清了,最后几年的收入很有点积蓄,加上投资、退休金,而且没有上班这一说,有的是时间,这正是旅游、休闲的最好时光。问题是75、80岁以后健康日下之后怎么办。对于中国的退休一族来说,问题可能开始得更早:好些人都没有退休前的积蓄(或者积蓄被啃老族啃光了),又没有多少退休金,怎么办?更大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化以后,谁来养老?" E- a$ H% P' F  ^" n$ j. e# i
, \/ L. i, S, |" b3 g# x+ A6 E
退休金是西方首先开始的名堂。按照西方惯例,退休金有两部分:政府退休金和公司退休金。政府退休金一般最多能保证不饿死,或者不在月初就饿死,肯定不可能支付房租水电或者养老院,靠这个是不可能过日子的。公司退休金是大头。公司退休金大体有两种模式:define benefit和define contribution。不知道中文的标准译名是什么。  w# g; A6 x4 D( f/ y5 F

# V. F# Z, P! Adefine benefit像传统概念里的退休金。工作一辈子(假定在同一公司),公司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把你的退休金放开存入特定的退休基金,退休时可以一笔拿出,以后一刀两断;也可以按月拿,一直到老死。一笔拿出的没有通胀问题,以后的事情全部你自己解决。按月拿的每年会按照通胀调整,但扣除通胀后,老死时拿的每月退休金和退休时是一样的,没有涨退休工资的事情。一笔拿出是多少钱,按月是多少钱,几岁退休可以拿多少%,这些都有很复杂的算法,一言难尽。如果中途离开公司,一般是按照离开时一笔拿出计算的。可以转入下一个公司的退休基金(最常见的做法),也可以另外存入专门的半官方退休基金,不到退休年龄还是不能提前拿出来,这和现金还是不大一样。一般说来,按月拿的退休工资大概在退休前最后几年平均工资的30-60%,过半是很优待的。一笔拿出的话,通常相当于退休前最后几年平均工资的5-10倍,超过5倍就是很优待的。中国传统的退休工资就是这种模式。所不同的是,中国退休工资不仅有通胀调整,还有实质性的增长。不说别的,老朋友们或者老两口出去下个普通家常饭店,现在根本不是需要多少考虑的事情。但在20年前只有百把大洋的时候,早饭每天出去吃大饼油条而不是自家的西方就咸菜都是要斟酌的。更不用说普遍使用空调、可以相对随意地出行旅游这些“奢侈”事情。2 d6 h/ q5 K& h' R

. N& |' X/ D9 S& Udefine contribution现在很流行。在北美,大抵90年代中以后开始工作的人都只有define contribution这一个选择。而早就在define benefit这条线上的随时可以转define contribution。有的是员工自己从工资里出一定比例的钱,公司贴同等价值(或者更多);有的自己不出钱,完全由公司出。但这笔退休预存金要交由指定的(可以有几个选择)的理财公司的退休基金管理,到退休的时候再一笔取出来。以后由你自己理财。
! A" G1 d' D+ f1 M  _# u
* L3 D' y, x9 xdefine benefit和define contribution最大的差别在于谁承担理财风险。define benefit是公司承担理财风险,公司对员工未来退休金的金额和可靠发放负全责。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破产,退休金可能也一风吹了。理论上退休基金要放进信托基金,但这是已经放进去的钱。且不说有坐吃山空的问题,大部分公司的退休金都在法律规定的容许范围里underfund,也就是亏欠一点,盈利不好的时候容许亏欠更多。* V9 L; }$ |) P" K

! W! ~* S. p1 hdefine contribution的钱是摆明在那里的。公司已经给出的钱已经到了信托基金,在你的指令下管理。公司倒闭了,你已经到手的退休基金还是在那里,以后当然就没有了,公司已经倒闭了嘛。问题也在你自己管理:你要承担理财风险,理财公司只是提供建议,决定还是你的。如果到退休的时候赚得钵满盆溢,那是你赚了;如果亏得血本无归,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 n/ u4 n3 e$ Z: \1 C6 J$ V/ V5 U+ T& I/ `. ]: ^: _/ U2 K9 F3 J
养老不是简单的下一代养上一代的问题,还有怎么养。在理想情况下,养老要按照当前的生活水平要求来养;但要养老体系能够持续,需要按照退休时可的生活水平来养,加上通胀调整。define benefit和define contribution模式能够工作的基本假定都是:经济发展低速稳定,所以退休前的贡献和退休后的支取大体平衡。而这正是中国养老面临最大的问题。2 t' R3 h+ v6 O( b- H/ R( ]
, S0 m9 ?  P6 j* J2 e8 _9 l6 S% U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迅速。即使扣除通胀因素,要求现在的退休人们像20、30年前一样生活,那是太苛刻了。但要按照迅速提高的生活水平来养,谁来养?只有现在还在工作的这一代。所以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攒养老金,还要为上一代的额外养老负担买单。这不是一个公平或者不公平的问题,而是一个负担能力的问题。如果中国的生活水平提高到此为止,问题也到此为止;但中国的生活水平还在继续提高。这当然是好事,但也增加了未来的养老负担。事实上,现在这一代人将同样给下一代人带来额外的养老负担;直到中国经济进入低速稳定增长的时候,像现在的欧美。
, S2 U; B) w+ S3 v8 f
' P7 z0 E2 p$ R' ]理想的养老金体系不是“吃下一代”,而是自己预存,退休时支取,这样才有可持续性。但工作年代的花销大,要买房、养孩子,年轻人(或者中年人)也要找点乐子,能够预存的金额有限,所以永远是按照最低限度预存的。要工作的一代人为自己预存,还要被上一代“吃”,这是不可承受之重。根本不为自己预存,只贡献足够被上一代人“吃”的退休金贡献,这实际上是量出为入的做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随着人口的必然的老龄化(即使开放计划生育,老龄化必定与经济水平提高同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l) s3 B' N( [) M
: z4 T  z) C" Y. l& {
怎么办?办法是有的,也是血淋淋的,就是先前提到的“甩掉人口包袱”,最终停止养老金与生活水平的同步(实际上也不同步,已经落后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但毕竟还是提高了不少)提高,退休人们只有好自为之。这是被牺牲的一代。事实上,中国人有“牺牲自己这一代,也要为下一代打好基础”的传统。不过个人自己这样做,那是中华传统美德;政府这样做,那就是十恶不赦。估计没有哪个政府敢站出来说要这样做,但事实上还是会悄悄做的。这是唯一的路。
2 \) |( s$ i; n9 ~& O1 N1 h& o4 \3 f+ K4 `( H5 ^0 ^5 C* r' C
事实上,这个事情已经在做了。理想的政府养老金是面向全民的。但中国的退休金只面向工作时期是拿工资的那群人,农民、个体户等工作时期不拿工资的人是没有退休金的。他们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甚至可以说贡献不比拿工资的人少,但他们已经被牺牲了,还在继续被牺牲。# A' k8 F( s1 p+ F9 L6 X0 N
. q) b, O+ h$ H  n$ Y5 h5 k
现在的中年这一代的经济条件比上一代好,基础也更好,“自供养老”的条件更好,但他们对下一代是负担与否取决于未来生活水平是否会继续像过去20年那样大幅度提高。他们才是真正吃重的。) [) w, z# p8 ^3 ?  h

3 r& ]& X% I9 l7 C养老是世界性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养老金到我们(这个“我们”与时俱进)退休的时候是否会破产,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进入老年社会了,这也将成为永恒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河蚌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3-9-17 09:50:4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有“牺牲自己这一代,也要为下一代打好基础”的传统。不过个人自己这样做,那是中华传统美德;政府这样做,那就是十恶不赦。估计没有哪个政府敢站出来说要这样做,但事实上还是会悄悄做的。这是唯一的路。
    : \2 m. \  O* p! A1 x4 L2 ?& b就是,就是!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13-9-17 18:18:52 | 只看该作者
    几点评论
      c6 L$ ]  ?  o
    ) C; a9 y. D' T1.Defined benefits 和Defined contribution 的最大的区别是DB 要比DC 昂贵的多。美国的401k 一般的贡献率也就是5%, 10%,最多15%,但是要达到象公务员的DB计划同样的福利,这个比例至少要提高到30%。因此随着美国人口寿命的增加,对企业来说DB变得不堪重负,70年代之后纷纷改为DC。由于政府同工会谈判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对成本不是那么敏感,现在基本上只有美国政府公务员还有DB的养老金。但是象底特律,Stockton, CA等城市政府破产,至少地方政府的DB计划可能不会维持很久。
    3 U6 U0 T6 M) I, G, O/ Q
    ) u/ f/ Z  V4 [" v$ v2.如果政府的养老金计划是Pay as you go,也就是说政府从年轻一代那儿收来税,直接转移给年老的一代,税收收入带着养老金自动随经济增长增加,经济高速增长不会带来你所说的问题。如果是强制储蓄的计划,那么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投资收益也应该高,也不应该出现你说的问题。中国的社保基金据说只能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债,而银行存款利息受国家管制压制又特别低,据说基金还有很多被挪用,有很多缺口。要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应该改革社保基金的运行制度,而不是牺牲掉一代人的利益。
    * w) a3 i# M7 @9 m  C
    0 M- g5 W+ w1 _4 L6 M3.我对中国目前的具体制度不太了解,但好像是类似于Pay as you go。PAYG制度下的收益率其实等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因此一旦人口增长速度为负,维持起来就变得比较困难。中国现在的生育率是1.6,亚洲其它华人以及同中国文化类似的国家的生育率在1.1到1.3之间,将来即使中国废除计划生育政策,这也会是个严重问题。但是这也意味着这个问题并不是只是面对某一代人,牺牲完这一代人的利益,这个问题就消失了。这个问题涉及到所有的人,随着中国生育率的降低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 B; h% g( f* W" b
    ) `2 X, t! g9 S& p4.关于6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没有对社保基金作贡献这一点。他们那时是没有社保基金,但是那时他们的收入那么低,他们创造的价值都到那里去了?不都是进了国有企业,成了国家财富的一部分了吗?现在反而提他们没对社保基金作贡献,好像他们是吃白食一样,我觉得有点让人寒心。
    + {; g* {. S* Q; r1 T+ `2 W$ A0 l6 F( `2 W4 O, b3 X
    5.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国退休年龄将来势必要提高,65岁甚至是更高。政府的错误在于过去的退休年龄不应该定的那么低。但是这个提高要循序渐进,政府过去已经许诺退休年龄是50岁,大家也根据这个许诺来计划自己的财务方案,骤然改变不仅不公平,而且会让很多人生活陷入困境。另外相应的措施要配套,制定并且执行禁止年龄歧视的法律,50岁之后失业,至少在过渡阶段,政府要给予比较高的生活补助。我读过很多报道说中国目前的财政情况很不错,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我想不出很多比解决养老金改革过渡阶段问题更好的花钱手段来。* Z3 l4 S$ N9 Z  B8 q0 I2 D6 w
    9 d8 l% u, [( G, }% w
    6.据说中国公务员的退休金很优厚,而且不需要自己贡献一分钱,完全来自纳税人。政府要想改革养老金制度,这种明显的不公正必须去除才能说服大家共同承担改革的痛苦。另外以美国公务员养老金带来的财政问题作为借鉴,中国公务员养老金制度也应该改革,福利也应该降低,不然将来带来的后果可能也会很严重。2 v+ ]9 O  U2 W+ T
    : u* x; s) u1 P6 Y7 d

    4 H7 }$ ]2 ~- Z) d. S# C7 q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4-30 10:57
  •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合体

    地板
    发表于 2013-9-17 20:29:46 | 只看该作者
    你担心退休时养老破产,我们下一代该咋办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1:05:02 | 只看该作者
    Dracula 发表于 2013-9-17 04:18
    , ~$ o# ?& l& ?' I6 h7 t7 \/ g几点评论
    # d' a) L4 v4 m. q4 o' Q1 V) i! _2 i, M* ?+ n& t( t9 b
    1.Defined benefits 和Defined contribution 的最大的区别是DB 要比DC 昂贵的多。美国的401k 一 ...

    5 D+ I% X( \4 S- n) @' i: J, A按照公司的说法,DB和DC对公司是cost neutral,原来拨到DC的钱现在拨到DC。差别在于公司理财的风险和费用。另外就是对个人“注册退休储蓄计划”(简称RRSP)的额度的影响,公司的DB贡献要“冲掉”一些等效的RRSP额度,相当于公司帮你代存RRSP了。我们公司的DB贡献到底是多少,这从来不说,估计别的公司也一样。只说到时候你可以拿多少。估计在15%,肯定不到30%。
    - S- _2 \* _; d! ]- {6 d# }4 Y1 @% j6 n# x( {( P' |% z
    Pay as you go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定性。这是量出为入。或者说,未来养老金的基础不在于这一代的输入,而在于未来那一代的输入。老龄化是最明显的影响。用PAYG,工作年龄人口的相对萎缩必然造成养老负担增加。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生活水平期望增加,这是double whammy,对未来一代造成不成比例的负担,未来将养不起老是非常现实的事情,甚至计划生育放开但生育率持续降低也不能有任何帮助。+ t# H5 k* X; K9 G# |
    " U) X, d9 Z- O5 G0 L
    60年代(或者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在工作期间作出的贡献进了国库,国家有责任养老,这在道义上没错。但要注意的是一个现实:这一代人处在经济水平低下的时期,贡献也相应低下。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他们的退休金应该和输入水平相匹配,而现在的退休金实际金额远远高于这个水平。中国生活水平还会继续上升,老龄化还会继续扩大。这个退休金模式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是不可持续的。9 M$ B, ]- r& G6 b" x
    ! v' |/ ]% A' V( i+ L; I% g7 i6 O" U
    中国降低退休年龄(男55岁,女50岁?)不是为了退休后的享乐晚年,而是为了腾出就业位置,同时“清理”已过最佳学习和培训年龄段的人。用西方公司的黑话,这是clear out dead wood。很冷血,但这是现实。提高退休年龄肯定会逐步实行,但这在就业压力依然严重的情况下不可能。4 ^& W; U1 m) G4 }+ ]" l

    $ y5 r& r' d! ?0 @1 A“中国现在财政情况不错”,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简单地说,没有钱太多的事情,永远只有不够花的事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保证经济继续高速和可持续地发展、降低就业压力、继续提高工作年龄人口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医疗水平……,这依然是最大的优先。在众多优先问题中,不幸的是,养老不是最紧迫的。甚至在公务员队伍里实行高薪养廉也比养老优先。3 J8 z' G2 i) Y$ z5 s

    * [* `* W; t6 s, C  E, u" g2 }# v中国公务员待遇优厚是一个双面刃的问题。一方面,公务员待遇过于优厚,与社会经济水平脱节,这是不对的;另一方面,高薪养廉至少在理论上是节制腐败的有效途径。你可以说高薪养廉是海市蜃楼,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所以中国官场腐败现在是越演越烈;也可以说中国公务员还根本没有达到高薪的层次,所以还谈不到养廉。但大幅度削减公务员福利肯定是不利于养廉的,使现在已经严重的贪腐更加恶化。. P; S$ ?, s) D( ^) Z/ A5 {$ a& g

    4 R( {; C6 m" t2 [牺牲一代人的问题:实际上中国一直在做。政府养老金应该是面向全民的,但中国的养老金基本上是面向国企、机关工作人员的。农民、个体户……不拿工资的人是没有退休金的。他们已经被牺牲了,还在继续被牺牲。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1:12:52 | 只看该作者
    冰雪迎梅 发表于 2013-9-17 06:29
    # X1 K6 t3 f% L5 m9 V# B) z你担心退休时养老破产,我们下一代该咋办呀。

    5 t$ Q0 b# B' N$ g( }$ Q% B- T% B该咋办还咋办。这个话题已经说了N年了,还会继续说N年。只能希望“船到桥头自会直”。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19:09 , Processed in 0.0466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