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1-5-11 22:02 |
---|
签到天数: 460 天 [LV.9]渡劫
|
本帖最后由 风云际会 于 2013-10-12 03:36 编辑
% h- B; T' O6 r! K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3-9-20 07:00 ![]()
# l, A- h8 ^" i0 N, v; P" s给这篇文章挑点刺,有点吹毛求疵了:
3 Q3 s% Z9 D8 H2 E( z! E c; i. o) ]# i
第一句里把“数“包括在自然科学里应当是笔误,我没注意到有这一个字,汗。。。。不过如果要强扭的话,第一句说是“自然科学和技术”,数学做为一个工具,应当可以理解成某种形式的“技术”。。。这个我得和张老师说一下。- t3 w8 h9 _- g6 a9 ?9 X
D: p1 A8 Q8 t9 w
人类的理性认识是可以有多种,比如我们可以不需要相对论,而经典力学做一些比较复杂的改动,一样能解释我们观察到很多由相对论可以简单解释的实验事实,然而,这样的改动是不“经济”的,并很快在二十世纪的前二十年被抛弃了,所以这句话问题不大,这报告毕竟是面向全国做物理研究的人,所以应当还好。+ g+ {8 H4 e, s3 N8 {7 t' m2 x
n/ T- N7 l/ Z: c公设及假设的问题,应当是理解的问题了。) |' w" a# S2 u1 u! K9 ~
, R1 s& \) N' E# WShrodigner的猫的背后没有解释上的混乱。自然界是“空”,人类的理解是“色”,将“空”看做绝对真理,将人的理解看做逼近那个“空”的相对真理“色”。荷载庄严妙象“空色”的是“因果”,即规律。这规律既可以人类理解的规律,也可以是自然“自身”的规律。所以,窃以为这样描述是合适的,看你的落脚点吧。1 B% c! v W+ z$ Q0 V% t2 n0 H
1 B5 }/ S; E) k1 [& v4 z
物质和精神这一段及自然科学起源是简单了,但就像我强调的,全文的重点不是前两三节的某些被你们所复说的不严谨的的论述,而是最后两节,而最后两节只有对自然科学有深入的体会才会有共鸣的。
' x7 n; ~4 @1 @0 R5 T. q
( @6 V+ M/ ^2 u" u那个引用的问题,我找不到Einstein的原话的英文出处,橡树村也没给过我。至于为何再加上孙中山的话,我和张老师交流了,主要还是针对国内过分“物欲”的气氛说的。我再强调一遍,这第一节所包含的内容太大了,几本书都不会说不清楚的,第一节只能看作全文的引子,真正的重点是最后两节,那才是全文的精华,不要成水风了。
% X0 H0 w3 c W, N: u5 D/ n
5 u4 g+ l9 ^) O9 @9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