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史记] 趣味医学史之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8:45: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房颤的导管消融
( y: l6 |! ?1 e) Q   
  S6 d; ^  H% M4 Y: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8:52:20 | 只看该作者
房颤的导管消融史就是一部典型医学和技术进步的历史,每一步都是那么神奇,但又符合事物发生和发展的逻辑。
0 s+ \; b# X$ ~1 {# o! D% k% ?
+ |" i  n0 }3 F/ ^% F) U    有了心电图后,对于房颤的研究逐渐开始了,房颤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1)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A' [+ d; T. C3 S( }7 f
    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血栓形成导致患者中风,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正常人的2倍)。
4 A9 s3 l2 C4 |" {    房颤最后的治疗就是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但是,多年的药物研究发现,能够让房颤回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很少,并且效果不好,长期服用都会有各种副作用出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02:09 | 只看该作者
房颤的治疗研究重点就定格在让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u/ L7 U+ S( l
6 d* o" p9 G! X1 E  w( s3 A
    房颤根治治疗始于外科领域,根据Moe的“多发子波折返”学说,Cox创立了迷宫术(MAZE),并于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迷宫术I~III型的改良。  t: R8 {, a, M- t' i
    迷宫手术由Cox和他的同事在1987年发明,需开胸操作,通过对左、右心房的切割与缝合来切断所有可能形成折返的潜在折返路径,并使窦房结生理性电冲动沿一定的路线传到房室结,激动整个心房,其冲动传播路径曲折复杂,恰如蜿蜒的迷宫。迷宫手术其他重要部分包括外科切除或填塞双侧心耳(以此来消除这些形成血栓的病灶),环肺静脉消融,孤立来自剩余心房组织的致心律失常触发点,文献报道房颤根治成功率在90%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11:37 | 只看该作者
    1990年前后,导管消融术出现了,这是在心脏病学的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了导管消融,很多心律失常的根治成为可能。
; ?9 T& u) ]! W' {; j6 S9 |7 [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局限,约3-4毫米直径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故患者术中一般无明显不适。手术大多于1小时左右完成,患者一般两到三天即可出院。
! d% r& _; k, X! _! ?) b7 F+ R! b9 o" j
    Swartz尝试模仿MAZE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因操作过于复杂、费时(长达10h以上),X线透视时间长,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卒中和其他部位栓塞等并发症多,实际上临床无法推广。但是,Swartz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导管消融治疗房颤从此起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22:30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Haissaguerre报道通过精简消融径线,对房颤患者进行线性消融,并证明了房颤经导管消融的疗效。其缺点是很难做到消融线连续、透壁,操作时间、X线透光时间仍太长,成功率太低,临床疗效不满意。, A0 ^, ]( ?5 D# ^, N9 u' M! G
    1998年Haissaguerre等进一步证明肺静脉局灶快速发放冲动可诱发房颤,表现为局灶触发或局灶驱动,这个理论成为点消融术、电隔离术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1998年Haissaguerre报道的房颤导管消融后成功率达到60-70%。

Michel Haïssaguerre.jpg (20.75 KB, 下载次数: 166)

Michel Haïssaguerre

 Michel Haïssaguerre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3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之大 于 2013-3-9 09:34 编辑
: R0 A9 i5 m# w9 a8 Q
! j0 S' l% y$ n* y# J( U) E    房颤消融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东东,就是CARTO系统,其技术源于军工。
$ _1 x9 g  o8 h" m+ L  B! g    CARTO系统,即“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1996年由以色列人Ben-Haim等发明并逐渐运用于临床。该系统将三维解剖位置和电生理信息结合起来,简化了房颤消融术中的标测定位,显著减少曝光时间,使手术成功率跃升了一个台阶。其原理等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如围绕地球的3个同步人造卫星,可精确计算出一架飞机的准确位置,CARTO系统则是将心脏视为地球,应用磁场发生器代替卫星,通过感知专用导管中的磁感应线圈准确定位该导管三维空间位置,记录导管位置和该点心内电图,实时重建心脏三维解剖结构,且叠加颜色显示相关电生理信息,从而有助于鉴别复杂性心律失常并指导消融。CARTO系统的精确性非常高,可大大减少患者受X线透视的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频消融放电的次数,从而减少疼痛;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M$ D' B* K) Z5 }; v: @+ r   2000年前后,Pappone等报道了CARTO引导下的肺静脉环状消融术,阵发性房颤根治率为85%,持续性房颤为68%。Pappone房颤消融中心一举成为与Haissaguerre中心齐名的房颤导管消融中心。

Carlo Pappone.jpg (21.41 KB, 下载次数: 160)

Pappone

Pappone

点评

就是这个胖子,号称消融一例房颤只需要1小时,成功率95%。 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等到pappone中心一去,大家都相信了,真牛。 多年后,我们也可以了...  发表于 2013-9-27 15:32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7-28 02:09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渡劫

    7#
    发表于 2013-3-9 09:57:14 | 只看该作者
    这技术出现时间不长嘛。老妈心脏不舒服去医院,听医生说有这样一种治疗方法。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23 03:51 , Processed in 0.0467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