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u$ k; p0 M" w嘻嘻,这个啊,就是个环翼机的变种呗。4 Y. T0 F9 P5 |' o. O. s( I
环翼布局不算太新的东西,虽然实用的少,但好多国家20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我上学那会儿,01班有个同学就好搞环翼机的模型,,后来他上研究生了,不知翔龙这个有没有他的成果。。。不过那个时候北航确实在搞无人机。 e) `" ?. x3 y
环翼机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小诱导阻力,而且前后翼衔接成闭环结构对结构承力有好处,可以在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这个很重要!),环翼的气动特性可以把前翼当作后掠翼,后翼当作前掠翼看待。翔龙这个不是标准的环翼,因为后翼是搭在前翼中间的,而不是前后翼翼尖相连,这样的话对减小诱导阻力的作用有限。所以前翼翼尖又搞了个翼尖小翼来减小诱导阻力。之所以搞成这样,也可能是对环翼的特性还没有完全把握,所以后翼只起一个辅助作用,当然对结构受力的好处还是一样的。真正为何使用这种布局肯定是通过精确的实验和定量计算得到的,这么泛泛的定性分析,结论不一定准确。也可能这就是适用于这种情况的最佳形式。 2 @/ V/ |& `- l' ]! N. [8 y9 W另,纠个小错,这也是很多爱好者常犯的错误。翼型(airfoil profile)是一个专用名词,简单的说指的是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的主要参数有相对厚度、相对弯度、最大厚度相对位置等。前掠翼、后掠翼、三角翼啊这些指的是机翼的平面几何形状,不能叫翼型。 b6 Y( c- {% J8 s" z.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