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抗日共匪俞平伯 中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11-26 16:58 编辑 6 ^9 a! E p# z( l. w u( f
9 p- f; c! I% m! G, Z【爱吱声论坛专用文档,谢绝转载】. V; \+ z; G- m: t. W) s/ A1 V
俞平伯先生参加抗日活动,这是有记载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直接面对日军兵锋的北平,天津知识界即群情激昂,“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就是他们在这个时代发出的声音。俞平伯先生在这个时期与好友朱自清,傅斯年等都是积极投身救亡运动的学界领袖。
: V) [5 D; N3 r& M5 \; D! _
: A% }! u, Y5 \- J i* x; A1 K6 ?% J无独有偶,在这份日军情报机关制作的共产党干部名单中,朱自清先生的名字也赫然在列。8 I: R( r/ E# ?3 c# a
; I0 z) A8 }" o8 K0 g5 E0 ^
在该情报127页列出的右起第五人,虽然写作“朱白清”,但下方注明“清华大学教授 北京”,显示这肯定是“朱自清”的笔误,因为清华大学当时可没有第二位叫“朱X清”的教授了。 9 Y. d+ V6 @2 u; L; Y
% a9 _& s1 t! w" C3 n其实细细看来,仅仅这一页名单上的人就颇有意思,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在那个时代上了日寇的黑名单吧 – , j7 f- L+ N' b. _2 P% ~
8 y) C0 ] S: X3 _, Z首先,这里面的确不乏真正的共产党,比如右起第一人周昆,就是真的。
2 W5 E, o, t% n* H7 M Y5 g
: s" |) P L! H3 C
1938年初,周昆和彭雪枫的合影
" F+ I$ {9 h+ b# \4 I# l7 P0 u$ V
, b' E6 \8 R, z- a, s4 x! o9 a, a日军这个情报可说准确又可说问题很大。因为共产党高级干部中的确有过周昆其人,地位还很高。周昆是老红军,湖南平江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参加秋收起义后首批上井冈山的老党员,历任红军大学校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要职。在1937年改编时,周昆被任命为115师参谋长,在国民革命军序列中是堂堂的陆军少将,在党中央内则是中央军委委员,怎么看都是前途远大,而且在八路军的最初几次战役中,周昆和林彪合作指挥115师,也的确打得不错,可说珠联璧合。- N# R5 @7 {" h
- o8 X' G+ }7 b8 n$ n! a' P# h然而,为何叫“有过周昆其人”呢?因为1939年日军制作这份文件的时候,周昆已经不在共产党内了 – 周昆是在抗日战争中失踪的级别最高的共产党将领。! @! U$ Z p9 r, Z3 M; \9 |
. c4 N! g; m7 {7 o天,堂堂115师参谋长,怎么会失踪了?!
/ p/ X" F7 @& G0 H4 G! P/ ^' H! f. @; a! z0 p1 n8 D
事实上他的确是失踪了。1938年2月,在领取115师经费之后,周昆悄然离去,而且至今没有关于他此后生涯的确切消息。从种种情况看,曾经在战场上勇猛无畏的周昆似乎是携款潜逃了! m( J" @! d$ W* x$ j
! R0 |; u) B3 r! i
周昆的离队之谜有种种分析,这里不去细谈(也没准儿过几年会有本以“大家好,我是周昆”开头的日记出来,弄得洛阳纸贵)。值得注意的是日方这一名单中,周昆名下日军记录为“延安红军大学校最高政治委员”,而周昆从未担任过这个职务,为何日军会这么描述他呢?- k7 A& B& k1 ?! j+ c
5 T& |* k) X$ |) d细细一想,这大概是日军某个“福尔摩斯”的逻辑推理结果。周昆失踪之后,不知道是出于惜才还是别的的原因,八路军没有公布他的事情,而且很久没有任命新的115师参谋长。然而周昆很久没有露面,原115师师长林彪也很久没有露面(受伤到苏联治疗),日军的情报干事们肯定要琢磨土八路把这样两员大将雪藏到哪儿去了。林彪从苏联治伤归来,被任命为延安抗大校长,关于周昆却没有下文,而周昆又担任过红军大学的校长,于是“日本福尔摩斯”便做了个顺理成章的推理 – 这两个老搭档一定是一起被共军送去莫斯科深造,回来办军校了。既然林彪是校长,和他搭档的周昆,担任政委是比较合理的猜测吧。9 X' E8 `' Y- |6 o- `) s
0 |) i* R( |5 B" b7 ~$ Z. r% W
看来,这位周昆不但搞糊涂了自己人,也搞糊涂了鬼子,的确是个人才。4 I7 D' s0 d$ K" _0 Y! `
, J0 P8 @& E6 j4 I: D6 F) B2 P; {1 e* V周昆旁边是舒同,这位不必说了,共产党军中的大才子。现在将军老帅常有号称书法家的,有的固然是马屁精吹捧使然,有的确实有真本事。而其中能写书法独创出一种“七分半体“,并受到广泛认同的,大概只有舒同。到今天看电脑的字体清单,竟然有“舒同简体”,“舒同繁体”,“舒同圆体”等好几种用这位名字命名的字体。看舒同一生,允文允武,曾为中华战,曾是美少年,如果不是建国后到自己不熟悉的治政领域吃了一口狗肉,那该是一代风流的典范吧。
+ l5 h+ Q7 }7 H6 G& x/ O
1 Q K `4 \! Q5 W8 x
1939年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时的舒同,日方给他的头衔是“第八路军晋察冀边区政治部长”,大体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 _% F; T" |/ E0 K( S4 h# J$ C" Q: g
5 X+ P- P, S4 k& [4 j9 X第三位日军称为“天津市党部委员”的谢景陶先生,很难找到与他相关的资料。然而通过著名博友老严还是查到了谢先生的情况。谢景陶先生是津门才子,笔名梦觉生,号重阳轩主,有《重阳轩诗草》遗稿一册存世,生前是中国楹联学会的重要成员,其诗,词,联功底均颇为高深。老严讲谢先生的确是地下党出身,看来是日本人掌握了他的情况,但没有得到机会抓到他。谢先生解放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虽非显贵,却执教认真,颇有老派名士风范。+ I+ }8 N; Q! s. T' q
. \; k l5 H( C. J' L4 U; R
看来,这位的身份判断,大体也是不错的。
: v; P$ `- y, o, F
( O; T" {% L/ b7 y+ m5 N- @. O第四位是北大教授周炳琳先生。其实这位周教授当时的地位远不止一个教授。此人抗战前是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并一度负责北大校务,连胡适都是他推荐给蒋介石的。
0 v2 r4 `1 e+ c2 }. ]. U. W, Q3 q
) ^ g1 H, h/ G7 T1 W; l
谁家账都不买的周炳琳
: d. p4 a* O) J2 A# z" _ ; I) x: [/ c0 ?
历史上的周炳琳,是个经济学家,而日本人说他是共产党,倒也不无道理,因为此人1919年就写过发表了《鲍尔扎维克主义底研究》,文章结尾说:鲍尔扎维克主义的红旗必将飘扬在全世界!但是,从生命轨迹来说,你要说他是哪个党的支持者吧,还真不好说。8 d) E5 e+ C# y- P
" Y7 x1 P7 h5 z! K$ c: i$ }, _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但李大钊介绍他入的却是国民党;他颇具抗日爱国思想,因为宣传爱国思想,被日本人逼迫离开河北省教育厅厅长的职位,但是,他又反对学生搞一二九运动,认为大家应该在校读书胜过出去游行;他推荐胡适出仕国民党,但听说陈立夫要当教育部长自己立刻辞职;他在重庆对中共颇为同情,大力批判国民党镇压共产党的一党专制,可是他又不肯参加中共,而在抗战中坚持奉国民党的正朔;解放时他坚决留在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支持共产党,但1957年又坚决不支持反右,死活不低头。
+ P; f$ o4 V% H N3 l$ f8 z8 ]3 h
谁家的账都不买,这种人真是茅坑里的石头了。于是,国民党认为他不可靠,共产党批判他要他检讨,现在看来,日本人做的更绝,干脆把他当共产党来处理了。直到今天,对他仍然无法评价,有人说他左右摇摆,有人又说他这样的人才是有骨头的,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
- [; R" A& t0 a% r8 F
+ E! ?! P# E3 C! V" G5 z6 z( T- d下一位是朱自清,不必说了。朱自清后面是周鲸文教授,张作相的外甥,但不能说人家是官二代,周先生是上了早稻田,密歇根和伦敦三所大学的,的确有才,这才能逐步做到东北大学的代理校长。, W" Y6 l5 i' J, Q
+ n# B0 x. h( B. J他下面那些东北学生是当时抗日救国运动的急先锋 – 老家都被日本人占了,在抗日问题上他们自然是最急切和坚决的,正是他们促成了西安事变。因为这个原因,这位周先生抗日方面的确不含糊,但若说他是共产党可就不好说了,因为周先生在解放后虽然一度以民盟成员的身份为政府工作,但1958年却因为不满反右路线,认为党说话不算话于是反出大陆去了香港,他要是抗战时期的地下党,断不会做出如此举动。" A. T; r$ J F* ]$ _1 [. \! K8 d
( [/ X8 b x P2 O6 j
这页名单的最后一位,是让我觉得最亲切的 – 数恐龙骨头的徐炳昶先生,后来的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 ?( g! ` J4 [5 i" p
- C' z2 r9 i5 g4 \) q. T9 Z9 d5 ]
徐先生到新疆考察后写下的《西游日记》,其实考察中极尽艰苦& R9 ~8 R4 e) |$ E5 Z% k8 s
8 [: K2 b, v# t1 G8 B& \徐炳昶先生被定为抗日分子,那是一点儿也不冤枉的,这也是我对他有亲切感的源头 – 徐先生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可以算是萨的老校长了。而他正是在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率先起事,联合北京各大学校长发布抗日宣言。有这样敢为天下先,任侠仗义的校长,几十年后的弟子也与有荣焉。
! G1 L7 O" i! }$ E# G( h/ e3 ?" f( T3 W! x/ D& G$ a$ c
然而,徐先生当的并不是共产党的校长,而且毕竟是个学术人物,一个数恐龙骨头的怎么被定为共产党了呢?虽然徐先生还真是共产党 – 不过是一九五七年才入的,在一九三九年他应该和共产党没有什么关系。$ j, z. a4 @) E4 o1 z8 x8 ^ Q/ _
: q6 u$ P' b8 k% A N m
这一页名单里面,真正称得上共产党干部的,只有两个半,倒有四个不大靠谱,日军的情报机关,就是这么干活的吗?
' r) d8 {1 t \% P) `) ~3 Z8 W0 l4 N! e0 t! A- U
直到仔细看过这份名单的日文说明,才恍然大悟,原来在以上这些文化人中,除了俞平伯先生以外,其他人虽然被列入共产党干部名单,但都只是“嫌疑”而已,区别,只在每人情况描述下方的一个标注。
3 z2 `8 J' a" S- Y& a7 {
1 E7 ~2 S, g$ O& [【待续】
/ {4 N+ M3 w$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