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9-22 04:07
 |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03:53:46
|
只看该作者 
(ZT)[独家]张充和晚年好友苏炜:她是在安睡中离世的
|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5-6-18 14:55 编辑 . ?5 ~% T1 n; ~% f+ b4 ^' T4 r 
 * K0 ?1 b0 {) x. ]: f0 Y) F2015年06月18日 11:13
 + I0 K  K+ T/ ?+ u' X/ R' \6 G/ t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3 t/ d* l2 |* H, J ; e% p) o; K$ Y2 B
 编者按: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一时(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一时),一代才女张充和以102岁高龄去世。张充和1949年移居美国,耶鲁大学的孙康宜、苏炜成为她晚年的朋友和研究者记录者,孙康宜《古色今香:张充和题字选集》《曲人鸿爪:张充和曲人本事》以及苏炜《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都是研究张充和的重要资料。凤凰文化第一时间跨洋连线苏炜,询问他有关张充和老人离世的情况,并听他讲了一些老人晚年的故事。
 & C: R5 M3 y) Y+ r, o) M
 : o/ w: e* j2 |7 U3 A5 |苏炜老师透露,张充和老人是在安睡中离世的,没有任何疾病和痛苦,属于老人家的寿终正寝。这种昏睡状态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身边的人对于老人的过世都做了长期心理准备。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清醒时最想唱昆曲,活得相当充实相当愉快。她本来就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不会有多少很大的遗憾、很大的没完成的心愿。
 * U) V" N/ _, i" i7 Y( Z& B6 r8 a4 e3 C/ U" I4 P" E
 (采访:徐鹏远)
 8 }; J; J+ W! D5 Q* P7 W! Y1 H3 X7 J$ T" ~  n' D1 E! S& T
 凤凰网文化:想问您一下关于张充和先生,国内这边刚刚知道她过世了,应该是美国时间昨天下午?
 + j. N; A* a& x; b8 s! n2 D4 t8 m& ?
 苏炜:我们现在还叫今天中午。# D) c# |2 Z1 u# X
 . D  u" y8 d1 W7 x7 ]
 凤凰网文化:哦,对,您那边现在是夜间。
 1 T" v" K+ m! _! X& @1 p
 , P; w0 a( m& r$ k) v) ^+ G苏炜:我是下午大概三四点的时候看到,她大概去世两个小时以后,我接到孙康宜老师的邮件告诉我的。
 ( g7 m9 B5 T% |- W3 ~4 N% K7 F! Y" Y
 / v$ e1 U2 ^; s1 {凤凰网文化:当时张先生走的时候有谁在身边?
 % f  u; T# d+ I
 . N1 m. E7 t3 w苏炜:我想她的儿女们应该在,因为这一段时间,张先生一直都是处在昏睡中,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每天都在卧床,清醒的能坐起来的时候很少,我也很久没去看望她了,而且客观上说,也不太适合去打搅,所以我听到的消息都是孙老师告诉我的。
 0 \; q4 r  }4 s0 k" `/ D0 }2 p5 J; E2 z1 S) Q
 凤凰网文化:张先生的身体是什么方面的疾病?7 N6 y- T& C! h" y0 v* B
 ( H0 P( Q# w* O# Q- Z
 苏炜:不是疾病,中文那句话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词,现在变得一个贬义词,其实就是寿终正寝。她年岁大了,器官渐渐衰退,我听说她今天中午是在安睡中离去了。她这一段时间都在睡觉,清醒的时候很少,去看她的人,她也就是睁开眼睛点点头,也很少话。今天中午安睡过去,我们作为她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其实心理准备了一两年了,都觉得她随时会这样安睡过去,有这个感觉。
 2 {* ?% w- g* o  h' l5 K; q- M) j: w# s; P3 ?6 R
 凤凰网文化:也就是她走得非常安详,没有任何痛苦。2 @8 J* J7 D& m4 t" R: [
 , t9 s  t& l0 j1 U
 苏炜:对。
 5 o: d* C, l" v0 [$ y7 n! a# C6 g4 e# n
 凤凰网文化:在此之前,她的身体也没有出现一些疾病方面的毛病吗?- A+ Y% z8 W" n0 \  `# O/ A2 C# }
 
 ' L0 @  g- G9 A$ ?苏炜:你看我在给她做口述实录的时候,05、06年她就发现乳腺癌晚期,但是医生也说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老人家那个肿瘤发展得很慢。而且后来基本上对她身体没有太大的直接的影响,这次走也应该跟这个没有关系,后来好像听说肿瘤就不长了。所以她基本上不是一种病逝,其实就是老人家寿终正寝了。
 8 j) _% w8 d, n5 T! J$ L4 U/ W4 m) e5 D3 R
 凤凰网文化:您刚才说,您有一年多没有去打扰她了,您最后一次去看望张先生是在大概什么时候?跟她聊了一些什么?4 V4 x5 ?  g: a/ H" ]6 i0 ~
 5 m: ]- ], f+ {- ~
 苏炜:去年暑假,现在这会儿就是我们的暑假。其实没有办法聊了,我最后去看她,她就坐起来,但是她还是高兴,当时小吴在——以前长期在她身边陪她的小吴,她还让小吴拿笛子来吹,她唱了两句昆曲,她见了我还挺高兴的。但是也是应该说,虽然她想唱昆曲,但是有点气若游丝的感觉。她想唱昆曲,她晚期最清醒的部分都是能唱昆曲,高兴的时候她会哼两句,轻轻地唱几句昆曲,小吴给她吹吹笛子,这是我最后一两次见她。' ~. {; q8 y3 t- P
 
 ; m0 d% ~4 h5 d1 i1 X3 v9 L其实我刚才跟孙康宜老师通了一个长电话,我们两个人在回忆,我们两个最温馨的一个回忆就是,我和孙康宜老师写她的那三本书,相当一段时间,张充和老人都把这三本书放在她的被窝里。因为她长期躺在床上,就在被窝里不时地拿出这本看看,不时拿出那本看看,那书都磨得很旧很破,然后我们两个人都觉得这个回忆很温馨,就是老人家最后这三本书一直在她的被窝里陪着她,这是我们两个人感到最安慰的一个记忆影像。
 . r; f7 \7 p) _7 m( `4 e
 ) g9 {5 F1 t6 ^: Q9 n9 ^; h' V7 Y凤凰网文化:老人自己很喜欢这三本书。2 q3 C( v% D$ h' {, n
 
 7 _  @7 z" z4 G' O# \, a6 d4 Q苏炜:应该是,她的晚期一个24小时陪她的护工告诉我,张充和老人抱着孙老师那本书看了一个星期,竟然看得微微笑,然后后来到我的这本书出来以后,我又给了她,那时候孙老师那两本书的新版也一起出来了,三本书一直放在她的被窝里可能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她经常就侧着身子拿着其中一本在看。今天我和孙康宜老师通电话的时候也是觉得,我们幸好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完成了这三本书,记录下了老人晚年的一些痕迹。
 6 n, O' `" P* ]1 S8 a/ ]
 6 N$ F+ I9 p1 @) c凤凰网文化: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还有一个想问您的是,据您了解,老人在最后或者是您一年前看她时,有没有什么未尽的心愿,或者说这一生的遗憾也好?: t" Z' [& h; c4 Z
 / g& [! ?  |+ r: V
 苏炜:以我对她的理解,她没有,我觉得她挺安详、挺愉快的,一直到她最后,虽然我后来没有去看他,因为我知道她已经不太认得人了,有时候也会认错别的人。反正老人家走得很安详,我们也有心理准备,应该说难过是很难过,但是我们已经有这个心理准备相当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觉得这样对老人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而且她确实是寿终正寝式的离开,安睡中离开,我们感到很安慰,她没有什么痛苦。
 % m# ^* @2 \8 _' M3 p( c7 Y% ?9 W8 |& J8 x( m
 我也感觉不到老人有遗憾,她本来就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坦白来说她不会有多少很大的遗憾、很大的没完成的心愿,我觉得没有。她的人生一直到晚年,都相当充实,也相当愉快,过得很平和很平静的,我不觉得她有很多遗憾,这是我对他的老人的理解。
 ) v9 `: K6 a9 W* j# g$ Y) I
 4 j  T& m) I1 [7 M  Q$ r6 R$ N(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对本采访提供的帮助)
 + ~7 h: q$ {* ^5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