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W: {6 p0 h( }: r
0 u* Y3 ~% G7 N# \0 `" H攻占大、小嶝岛后的第三天(10月13日),肖锋和李曼村赶到10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同安,向兵团领导汇报攻金的准备情况。! v* A0 P& X+ u
* s) k+ D- ^* C
肖锋和李曼村报告说:此次战前准备困难很大,要发动攻金作战,需要有运送六个团的船只,同时每条船约需配备三名船工。而目前船只的征集十分困难,离运送六个团的船只差距很大,而在泉州湾、围头湾动员的船工数量不足、觉悟也低,最好从山东、苏北等老根据地动员一些船工来支前。
, P# O8 Q6 T! f
. v; \! t* `+ o因28军指挥所从福州南下时没带侦察电台,战役情报无法搜集,对目前金门的敌情不是很清楚,所以肖锋和李曼村请兵团进一步查清金门岛上敌人的兵力通报28军。
! d! _# E2 i2 E+ Z7 H% }0 F$ O+ n# S0 k9 H$ G1 f* g
10兵团的领导们听完汇报后,当即指示28军抓紧征集船只、动员船工,以便尽早完成战役准备,同时决定战役情报由兵团负责收集,28军主要负责战术侦察。0 y/ X& s! T4 P
" E* U' s! |5 m/ h- ^肖锋和李曼村从同安回到军部后就收到了29军87师259团的报告——在俘虏的大嶝岛国守军中发现了胡琏的12兵团18军11师31团的官兵。
( ^5 d. [7 P: ^: T
- d, I& P- X( F) T9 H2 G10月14日一早,肖锋亲自讯问了两名被俘的31团军官。两人交代说18军11师是10月9日到达金门海域的,而12兵团主力还在汕头,但已准备撤离汕头,至于究竟撤到哪里,两人就不知道了。由于俘虏供词反映国军只增加了一个师的兵力,而且又是被歼灭后重建的部队,因此肖锋对这个情况没有太在意。当他将这一情况报告10兵团领导时,10兵团领导因为从己方情报得知12兵团尚在潮汕,因此并未对这一情况引起重视。
' K( T5 T* @+ c6 Z1 J1 L6 y, X; @1 z& w8 A7 i) V6 o2 o8 I( G4 d& Y
攻占大、小嶝岛后,29军87师259团撤回大陆的沃头地区休整,82师师部机关和244团2营和246团进驻大嶝岛,而244团大部和245团驻在靠近军部的莲河。84师251团大部进驻大嶝岛,一个连驻守小嶝岛。
( x) b" q9 _4 F) |( E$ X4 `# [4 Z0 y% P9 Z
10月12日,82师师长钟贤文到小嶝岛观察角屿和金门官沃地段,发现国军在距离金门仅1000多米的角屿派有一个连,白天从金门乘船来,夜晚又撤回金门,不在岛上过夜。于是派245团一部于14深夜实施偷渡,于15日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角屿。* A+ Y& O* l& l2 l7 x
: O9 Z9 T% \3 f9 @* U
就在当天晚上18时,解放军10兵团的29、31军开始对厦门发起了攻击。激战至17日上午,厦门全部被解放军占领,3万余守军中被歼灭2.7万人,其中俘虏2.5万人。福建省主席汤恩伯丢弃全军逃往金门,八兵团司令员刘汝明率残部4000余人乘船撤往台湾,而166师残部由师长叶会西率领从厦门东南部的何厝撤逃到小金门。" [. u6 F' Y5 b0 M9 T$ a
3 g0 v1 b, g! b* |
也是在10月15日,广州被解放军攻占,东南军政长官陈诚下令12兵团归其指挥,要求12兵团立即撤离潮汕,增援舟山群岛。胡琏当即布置12兵团撤离潮汕地区,以67军为第一梯队,兵团部和19军为第二梯队,分两批向舟山进发。
( R& Y0 c n! k z9 ?8 F* X6 o" S' y* b
就在厦门失守的当天,胡琏由汕头飞往台北,向陈诚面请指示,陈诚称汤恩伯和李良荣将调回台湾,胡琏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率领18、19两军,接任金门防务。同时命令12兵团的第二梯队67军按照原计划增援舟山,而19军则立刻改航金门,他还特意派罗卓英和胡琏同去金门,监督部队交接。, S! {6 \" B' }5 [
' A0 b! p) _) _; Z& Q7 i共军对金门志在必得,国军则要确保金门不失,小小的金门岛即将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3 T' S9 m' H% t9 Q!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