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帖子
查看: 345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真实就是力量——读老鬼的《母亲杨沫》有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9:1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v, F% ?: p$ P
0 R% v/ `) Y* {3 L# M0 C" V最早知道老鬼是在读大学的1992年,在同学的极力推荐下,用了两天的时间,几乎一口气读完了4年前出版的他的成名作——自传体小说《血色黄昏》。早几年,反映文革的作品风行一时,我也读过不少,主要是《历史在这里沉思》这样的回忆录以及刘宾雁的《第二种忠诚》那样的报告文学,应该说对文革的残酷有所了解,但读了《血色黄昏》,我仍然被深深地震撼了,那几天,心中时时会激起一种莫名的悲壮和愤怒,有一种情绪激荡在心中难以释放。
# P: D  T3 C) z
( w0 b; x4 Y7 @' M7 J- |从此我便记住了这个名字诡异的作家,那几年我曾经努力寻找老鬼的其他作品而不得,后来发现那可能是他当时惟一出版的作品。那时没有互联网,更没有google,对老鬼的了解只限于他是《青春之歌》作者、女作家杨沫的儿子。在我看来,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作家的儿子当作家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也许老鬼就是那种流星式的作家,瞬间的辉煌之后也就从此再不被人提起了吧。
! d+ |( p! z, H3 h; v8 O4 _- P3 T+ q: z: j8 E+ s) Q
从《血色黄昏》中可以感觉老鬼这个儿子似乎与母亲杨沫的感情很淡漠,前两年读了老鬼于1998年出版第二部著作《血与铁》,在这部《血色黄昏》的前传中,老鬼为我们讲述了五六十年代自己一家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家庭内幕,杨沫被从侧面勾勒成了一个刻薄、冷漠的母亲形象,不由得使我对杨沫颇为厌恶,不理解怎么有这样的母亲,但同时也深为老鬼笔下的那个激情、残酷的年代、那些理想、天真的人物所震撼。
# B) Z0 H# T( Z$ k( N. G
4 k' C. W# B) T: Z$ i% X( u5 ~% U2005年8月,老鬼出版了他的第三部作品《母亲杨沫》——一部儿子为母亲写的传记。现在名人传记多如牛毛,由传主亲属撰写的也不在少数,我本身对杨沫并不熟悉,也不大感兴趣,在书店里拿起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作者是老鬼,直觉告诉我老鬼这个真实得有些尖锐的家伙,其笔下一定会揭示出很多常人不会触碰的内幕。怀着窥视他人隐私的不良动机,我开始了对《母亲杨沫》的阅读。5 u* F$ [. `; G$ K5 f' K
2 L6 b% W  Y( ^/ |8 |- ^) C
老鬼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其笔下的母亲杨沫不同于那些平庸的传记主人公,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人。老鬼用简练而流畅的笔触为我展示了杨沫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不同形象,而每个时期、每个位置的杨沫又都是那么矛盾、那么复杂。一个生活在体面人家的苦孩子、一个感情多变的进步青年、一个坚持在敌后抗战内心却充满死亡恐惧的战士、一个备受病痛折磨的妇女、一个勤奋执着的作家、一个谦卑低调的明星、一个对儿女冷漠对他人热心的母亲、一个内心时常在挣扎的党驯服的工具、一个一腔正气去维护学术骗子的文化名人、一个被男人改变和影响的女人……2 I0 v$ @4 t2 b

8 L8 G, r' U0 g, g1 H) ^在老鬼的笔下,母亲杨沫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挣扎、充满了谬误与荒唐,老鬼没有隐瞒母亲的缺点和错误,而是实事求是的秉笔直书,甚至连杨沫与其秘书有不正当关系这样的隐秘也毫无保留的公之于众,这样的真实锋利地像一把尖刀在人心中游荡,考验着人们面对真相的勇气。
, t, |9 S( P3 T( T. n; ]5 ^" E' n8 D$ p' o) }% i! t' F6 M
看到这些,有些人也许怀疑老鬼是因憎恨母亲而张扬母亲的丑事而发泄,有如李南央在《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中对其母范元甄的鞭挞。然而老鬼并没有把真实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以理智、公正、深情的笔触阐释了母亲杨沫一生的三个亮点:一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没有窝在大城市享受个人的生活,而是毅然投身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在斗争最为残酷的冀中十分区,冒着生命危险、压抑着对死亡的恐惧在与日寇战斗;二是在病魔缠身、人生失意中苦熬数年,写出了载入史册《青春之歌》;三是文革之后超越自我,坚持真理和正义,为受压迫受侮辱的弱者拔刀相助;而不管有多少错误,一个人有了这三个两点,就无愧一生,不会被岁月所打倒。
- ^0 W. q( c6 k# M: Q) ^- E! k8 j9 z$ {; o. A7 F/ K( r
其实杨沫的一生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缩影,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我们的民族与国家的缩影呢:
' R2 B1 v# {: Y& w* P7 w- w2 [  m- e1 V6 p  ~) |
“那是最好的年代,那是最坏的年代,那是闪耀的智慧年代,那是愚昧充斥的年代,那是富于信仰的岁月,那是怀疑一切的岁月,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长夜漫漫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无所不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在天堂,我们在地狱……”(狄更斯《双城记》)
$ }8 B, ~" M* h5 F" s- o7 @/ c
9 N( {; h& Q# {) c  h, W老鬼就像是用最朴素的真实在为这段话做脚注,这真实也许只属于老鬼,唯其如此,《母亲杨沫》才会如那真实一样富有生命力。
' K0 I% W* T) g1 L1 ]% h7 b% L5 |- J8 E2 Y1 ]: C
但愿今后有更多的人写出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物,只因为真实就是力量。
% k; s/ S# _2 p. r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9 学识 +3 收起 理由
水风 + 5
煮酒正熟 + 9 + 3 精彩
nightcat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2-8-16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血色黄昏》我也是在上大学时读的,很真实。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9 16:1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板凳
    发表于 2012-8-16 13:38:35 | 只看该作者
    记下来,找机会读读。

    点评

    +1  发表于 2012-8-18 02: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10 00:58
  • 签到天数: 953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2-8-17 16:31: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 ]9 f( I4 `7 |; x
    找机会读这本书。
  • TA的每日心情

    2016-7-29 01:48
  • 签到天数: 205 天

    [LV.7]分神

    5#
    发表于 2012-8-18 01:41:24 | 只看该作者
    大概是93年读的老鬼的<血色黄昏>.应该是第一版,当时非常喜欢,看了一遍又一遍....
    * X( }( M0 Z' ?, o+ Q3 k1 G后来老鬼又修改了一些,出了第二版的<血色黄昏>,感觉很多写年轻人反抗的部分都故意的淡化了.不喜欢第二版...
    ! G- f) L1 [, b% Y0 r0 F<血与铁>不如<血色黄昏>...) p% M# J+ l. L

    * E( C/ \# ]7 _" c7 R9 R老鬼那个时候好像是在米国定居...前几年好像回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8-18 10:16:3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看过,没什么印象。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 00:12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2-8-28 21:19:03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10-7 20:36:45 |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看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7 天前
  • 签到天数: 1244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2-10-8 23:57: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 T! J% U% }8 ~回头找来读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0-9 10:33:47 | 只看该作者
    太强了啊,20年前看的书,居然还记得。
    ; p' p+ c/ I: `9 @# p6 a! K0 D! R& O
    7 Z: V/ I; M: v% {& i# P3 k+ d也是那个年代看的,唯一记得的是对浙江人打架狠的评价,还不记得有没有记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17 19:19:18 | 只看该作者
    好书,找时间读一读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1 02:03 , Processed in 0.0603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