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兰F-16坠毁应该是由于失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8-30 00:4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8-29 20:14 编辑 3 s% i, N& w$ z( @) w* ^

6 T. l! ]2 Q7 H' M; H机翼是产生升力的主要装置。机翼产生升力的机制有各种解释,但气流的连续性是共同的基础。9 z8 h- [5 B! S1 c9 J
# T9 x% U4 L4 f1 d

4 S' W  v+ x6 Y  x  c# |8 W6 Q6 A7 M8 x" f) e3 |: Z2 y7 i' I+ m
机翼失速时,气流的连续性破坏了,气流在机翼前缘分开成上翼面与下翼面的两股气流后,没有在机翼后缘汇合,而是被湍流区阻隔,这就是气流分离。机翼失速通常是由于机翼迎角过大造成的,迎角是弦线与气流方向的夹角。
; q) J4 i! p1 X1 k- q2 x  v
+ i0 A6 Z& f' L/ K1 k# M在平飞中,过度拉起容易造成失速,这是常识。在俯冲改平中,尽管飞机与地面的夹角可能近乎水平,但向下的运动方向使得机翼实际承受的迎角大大增加,很可能超过失速极限。1 u2 ~8 ^& ]+ q" Z, W( N" |
9 g6 ], ?) p; H  x. @7 k4 p) N
在波兰F-16坠毁中,应该就是飞行员的俯冲改出拉起过晚,造成失速,所以飞机在最后阶段几乎是平拍到地面的。* d2 C3 _- r6 |9 a( {' \7 K
) d: f& _  M( Y
在这个动作中,他在改出过晚的时候,已经注定没救了。重新转入一定角度的浅俯冲可以降低实际迎角,恢复升力,但是没有高度了。F-16的飞控会自动过滤飞行员的粗暴操作,就是用来避免进入失速等危险状态的。这时估计已经启动了。但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可以强行拉杆,否决飞控。这时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估计飞行员确实就是这么做的。
, M+ W! d2 a, g/ u0 l& U* z' Q- B
* x, b$ m9 U5 a# d; ~, @* P7 W% ~7 h) a唯一生还希望是弹射。那个姿态和速度其实对弹射挺友好的。但是他错误估计了下沉速度和水平加速度,如果下沉再慢一点,如果水平加速再快一点,都是有可能改出失速状态的。可惜没有如果。. F+ b5 O& V0 H9 D& |

$ w# s8 }6 [* K0 A9 Q5 q6 \- j; T. Y" q
1 [% \6 }) M4 [, p. U' y3 R8 K
拍地前最后一秒钟,可见飞机姿态基本水平,发动机加力全开,但还是没能改出失速状态- f1 E( k5 V* r0 O3 j
6 J8 n8 I/ i: t' ~
. K4 }# i7 Z. P) ^1 p. D* [
/ q. s/ I3 s/ d  u; n
这是飞行员Maceij Krakowian少校,这个敬礼动作很东欧,最早是罗马尼亚电影里看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住在乡下 + 6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昨天 00:07
  • 签到天数: 3173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25-8-30 10:06:50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次事故,我在想,有没有自动弹射?  m7 @; c/ Z% T5 @* u' ^6 i  @

    5 u. |; j1 M' k# Y飞控计算机判断无可挽回,就直接把飞行员弹射出去。这可以挽救失能飞行员。。。0 R; L4 s" f4 K; x

    , a1 u0 D' K, ?6 D8 c6 E有飞机搞这个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8-30 10:09:38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25-8-29 20:06
    + _0 O! p6 }2 L1 A: x) O+ t看这次事故,我在想,有没有自动弹射?* X% O2 i% L7 l7 a/ l; V4 a# i
    , K# R4 a0 Q3 ]2 B
    飞控计算机判断无可挽回,就直接把飞行员弹射出去。这可以挽救失能 ...

    3 t$ \7 W1 n; y; ~- r9 f) n鹞式在起飞阶段有这个功能,其他战斗机没有,估计还是把这样的决定留给飞行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昨天 00:07
  • 签到天数: 3173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25-8-30 12:04:41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5-8-29 21:09
    8 T. c" |, D/ X( d; g( L1 y鹞式在起飞阶段有这个功能,其他战斗机没有,估计还是把这样的决定留给飞行员 ...
    - e+ r# `+ R& J5 b7 ?" k" I2 B# k
    鹞式对起飞都没信心到这个程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5-8-30 12:39:18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25-8-29 22:04
    : z; \1 H3 n' h7 D. e5 w鹞式对起飞都没信心到这个程度了???

    8 @" G/ Z5 z* N可能记错了,是雅克36有这个设计。垂直起飞是高危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28 04:50
  • 签到天数: 302 天

    [LV.8]合体

    6#
    发表于 2025-8-31 09:58:03 | 只看该作者
    看视频似乎全程都开着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10:35:46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5-8-30 19:58
    * e( M. x8 a) j看视频似乎全程都开着加力。

    - A( g: B* R+ c6 i+ T3 b1 M飞行表演嘛,为了动作火爆,全程开加力不奇怪,反正十来分钟就下来了。其实也只是经常开加力,不会连开那么久,会温度太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10-27 04:12
  • 签到天数: 1953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25-8-31 12:57:56 | 只看该作者
    机翼失速时,气流的连续性破坏了,气流在机翼前缘分开成上翼面与下翼面的两股气流后,没有在机翼后缘汇合,而是被湍流区阻隔,这就是气流分离
      I2 g$ d" O1 t9 T; Q( T, }9 ?
    0 e$ _% E; A$ R0 h
    问个外行问题啊,为什么气流分离会造成升力消失呢?或者说为什么气流在机翼后缘汇合会产生升力呢?是因为湍流区的压力比正常的层流大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13:02:04 | 只看该作者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5-8-30 22:57) B3 o7 L0 J" _4 o# l) i0 _
    问个外行问题啊,为什么气流分离会造成升力消失呢?或者说为什么气流在机翼后缘汇合会产生升力呢?是因为 ...
    * z" J9 b- _% @( R; ^1 z1 [8 F# p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机翼的升力理论有伯努利、下洗气流、环流三大流派,但都基于气流的连续性。气流分离了,气动升力就不复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26 02:48 , Processed in 0.03551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