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12-28 12:08 编辑
5 n/ ^8 I, r4 v# A; H: s" p. C0 N- Q, u7 ~/ I; x
7 h0 e: _( W& `' z1 L8 R8 _8 q
2 A7 d! F/ h* E
有人看到天上有一个奇怪的飞机,好像握柄特别高大的锅盖横过来了。这是“神雕”无人机。
- i: `8 _- J- t& g/ |. F* W
. L" X# g( T& @1 ~$ P1 L; q N$ z
5 @ z% o6 f/ L' H7 u7 A- g“神雕”无人机& f; y2 U4 `+ L/ j
6 w# J; `9 b/ O1 R$ G! R关于“神雕”的传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现在终于看到在天上飞了。5 c. S, V% G! K) J9 ]
[5 ^! \# e5 W! W' J! z, k
“神雕”是很奇特的串列翼,两个机翼一前一后。
* I% z9 c: M- z) T& P
; `7 ?% y4 q! ` U/ h& f
4 ^- W5 x( M, _鲁坦的Proteus也是串列翼/ P/ w$ O, }- \9 t# M) T" |
9 C8 s& G. N& x- M& f
串列翼比较少见,但不是绝无仅有的。串列翼相当于水平拉开的双翼,有很多好处和坏处。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升力面,最大的坏处是增加了阻力和重量。前上后下的串列翼还能用前翼的下洗气流增强后翼的升力,不过飞行状态变化时,后翼增升时好时坏,对飞控是一个麻烦事。
2 ~# ?$ _. v+ E
, ?9 O6 A6 `# [) e但“神雕”串列翼的前翼主要不是用于增升的,主要还是用于配平。/ ]4 T) ^# x# {4 F+ r( F! ]
' L# l. z+ b9 U; Q超大展弦比等于超大升阻比和超长航时,这不难理解。所以洛克希德在90年代研制了RQ-3“暗星”无人机,差不多是“只有机翼、没有机体”的一个怪东西。0 f: O. g, \( a7 s
# e& w% A- Y0 o v
5 ^5 n- f ^; O. S* X. V5 F
洛克希德RQ-3“暗星”3 w2 Y5 g5 w3 `' P* n. ?
0 F+ I) Q* \! E* j8 F
以90年代的标准,“暗星”的长航时能力无与伦比,隐身也是过硬的,但飞控很糟糕,俯仰方向上控制力臂太短,很容易失控。偏航控制的难处倒是不独特,无尾飞翼都有这个问题。“暗星”在1999年下马了,RQ-4“全球鹰”接上,成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主力。6 P( {, {4 H6 Y# {# _7 N
9 D$ f3 D7 U Y; J) o& f: G
但中国人不认为“暗星”设计有本质上无法补救的缺点,串列翼就是补救。9 T5 H5 ]2 V9 t$ B6 O' @/ ^2 C
: `8 Z( A7 _& e4 `“神雕”在很细长的主翼前增加了一个较短的前翼,有效地解决了俯仰飞控问题。老老实实加上高大的双垂尾,又解决了偏航控制问题。“神雕”的双垂尾特别高大,是因为重心比较靠后,要做到“重心后侧向投影面积大于重心前”,高大的双垂尾是最简单可靠的办法。
/ P' V. z0 d7 n( x1 _3 }7 ~7 l* d( g' R" j' j e
连接前后翼的粗壮双梁正好提供燃油和载荷容积。对于“神雕”来说,这也是理想的相控阵雷达和红外光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后脑勺”上自然是卫通设备的位置,还一下子就是俩,要微波和激光双模都有地方。
; R4 M) A' U: h0 |) L8 ~
/ p# g; N. L9 {7 C“神雕”没有像“暗星”那么炫技,不搞“跌入式”进气口,老老实实在后翼中段上架一台小涡扇。在这个位置,要换什么发动机都容易。“神雕”也不是穿透式侦察用的,对隐身的要求没那么高。0 W8 J- T" _! c/ l5 [
0 j1 e; c" b0 J u; A现在没有“神雕”的具体技术细节,但这肯定是高空长航时的。海上广域ISR肯定是首要任务,边境上斜向ISR也很适用,抗险救灾、搜索救援的时候当然也会搭把手。
& _* i! l8 y. ^- p$ W$ ]; {8 C' j3 C+ ?. R6 o$ T ~, A
“神雕”不仅是理想的ISR平台,还是理想的中继通信平台。在卫通受阻的时候,可以顶上去。
% w& k* A: k& h8 e% y8 c# g) W q& F% x/ h2 h9 g
这东西好啊,需求小不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