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的“海鲲”号下水了,什么时候形成战斗力还不知道。好像还没有海试?6 m' ~4 S) f. ^. f
4 K r: h* _& g/ G& A. H“海鲲”号是单层壳,但不是纯粹的单层壳,应该说是单双层混合壳体,这其实是常规。不存在纯单层壳,只有不同程度的单双层混合壳体。双层壳倒是有“纯而又纯”的。3 _3 Y* }) k5 z0 G# T/ S$ q
+ k! e: p, b9 w; G0 L' L- Y单双层壳的优劣是争论已久的问题,“海鲲”号重新勾起这个争论。解放军的潜艇都是双层壳的。, ?" }; A8 t, _9 K& [8 x0 O: _
2 t. {6 k; @9 H$ t/ Q6 S
潜艇在水下要承受水压力,耐压壳体是最基本的关键技术。对于容器来说,最有利的耐压形状是球形,但球形的容积受限,阻力很大。退而求其次,就是带半球端的圆柱体。这正是潜艇艇体的基本形状。; j9 N" B/ c( A1 h& w' h) A6 r
+ q4 _' t$ p+ j6 y3 B但出于水动力和动力机械的要求,艇艏需要成卵形,艇艉需要成尖锐锥体。好在艇艏可以在耐压圆筒的半球前端外套一个卵形罩,艇艉则套一个锥形罩。这已经是混合壳体了,但基本艇体还是圆柱体。这就是美国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基本构型:较长的圆珠艇体加非耐压的首尾修形。7 }8 }9 W% K, s# p! g3 {( y% }
( w4 C7 N8 L4 v4 V0 Y1 {" R9 B5 M$ f6 R
非耐压的外罩内外有某种水压联通构造,也就是说,非耐压罩与耐压壳体之间是“浸水”的,这部分舱体内的设备和容积(比如压载水舱)“不怕”浸在海水里。
/ X: S4 [% V* l3 {' X8 f
; T/ k8 v4 }- z+ m0 Y- q双层壳也有带半球端的圆柱体耐压艇体,但在外面完整地罩上非耐压外壳。好处是耐压壳不需要考虑水动力设计,非耐压壳按照水动力要求设计。
- X- U% ~( r- K1 A; @% Q% U% h% Y0 g6 K- m8 t; U
苏联潜艇走双层壳路线,所以外形比美国潜艇更加流线,因为非耐压壳的形状自由得多。相比之下,美国潜艇连指挥塔底部圆滑倒角都抠抠索索,因为单层壳很难因为水动力要求而做成复杂曲面外形。指挥塔底部倒角还只是加局部的非耐压外罩,要像俄罗斯“阿库拉”级那样水滴形艇体,就要了亲命了。
" d2 j% Z: U& }) L: H
- b5 e& e% y \双层壳的好处是外形容易满足水动力要求,内外层壳体之间空间帮助吸收鱼雷攻击的能量,也有利于隔离动力机械的噪声,还便于布置压载水舱、燃油舱、辅助设备舱,把耐压壳体内的空间用于宝贵的动力设备、指挥控制、人员住舱和武器弹药。
. D) i5 A9 W" B: r, |7 F# ]& W3 u9 [1 i
在设计上,外层壳专注水动力要求,内层壳专注耐压要求。在制造上,耐压壳体的制造比较单纯,双层壳的复杂性其实在于外层结构在制造上的“多”而不是“难”。* D2 A: B* A% r: N* _
B& H1 z W3 g9 A' q. ~% t4 ?
双层壳的坏处是:在给定的耐压壳体内容积的情况下,艇体外廓增大,排水量增大,阻力增大,动力要求提高,水动力噪声增大,常规动力的话水下续航力降低。+ T. R4 m' l T) K! C m4 P/ x: d4 j
7 c1 E& C, v+ j$ X& F9 D
最后的妥协是:为了限制吨位无度增加,同级(但吨位仍然更大)的双层壳潜艇的耐压壳体内容积比单层壳潜艇要小。
) ]1 E+ R) C* G3 l0 q
( M1 y8 B8 Z! L- r* C2 @$ D9 z9 B单层壳的特点正好相反。一般单层壳潜艇的耐压壳体直径比同级双层壳潜艇更大,艇内有用容积更大,但对钢板和焊接的要求更高,而且大量辅助舱室占用耐压壳体内的宝贵容积。$ I$ ^$ ~2 k, p5 r r' S( X
' Y4 @% V- ]5 @5 o0 W3 W& f
另一个视角:双层壳好比穿两层衣服,外衣主外(比如好看),内衣主内(比如保暖),难度分散;单层壳好比一层衣服,内外通吃,难度集中。
5 t- F5 o( I7 a# L1 J' g1 K+ ^! C/ m/ P5 g% |7 J% V
欧洲潜艇大多采用混合壳体。出了艇艏和艇艉的水动力外罩,在中段艇体部分,下半艇体为单层壳,上半艇体套上梯形非耐压外罩,形成独特的“耸肩”截面。这比较好地结合了单双层壳的特点,既把辅助舱室安排到内外壳之间,又避免过度增加艇体截面积。3 Z% C0 ^3 v, V0 N1 z" b; T% S0 I
3 k# s; Q- ^- W' y
“海鲲”号就是这样的混合壳体设计。- `; P. t+ N1 q* L
& i8 Q; [ O6 P- {2 E& c# h7 q. }“基洛”级和039级其实也是向混合壳体靠拢的双层壳,同样有上半艇体的“耸肩”,但下半艇体还是双层,只是薄间距的双层。# n4 B: p; j3 a; v R) s+ m+ [9 T
, l$ }1 X7 E" B7 X2 a y( H* {
俄罗斯常规潜艇已经在混合壳体化了,“拉达”级和“阿穆尔”级就是这样。下一代中国常规潜艇可能也会走混合壳体的路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