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23-12-21 13:26, [! S$ d( ?. Y: ^+ u
也就是说,加速器轰击停止了,钍堆就停止了?这好啊,本质安全。 $ |0 N+ j2 u5 Q( n. A * Y) I! M S4 E* E( }网上看来的:钍232不参加裂变,需要吸 ...
8 b! g: J' w3 t0 B: }8 a
晨大和T教授着眼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其实现复杂度也相差很大。+ N1 o- @2 i1 B- R
+ {' a) H: V. q3 Z8 s
T教授讲的是面向像发电这样固定负荷,因此铀-233随时生产随时消费,理论上有一个堆芯就可以把活全干了。晨大想的是像轮船这样的变负荷,所以有了把铀-233存起来的想法,但由此钍堆的一些优势也就不存在了。首先安全性,把铀-233存起来与保存铀-235类似,因为两者都可以发生自发裂变,历史上美苏也都有过用铀-233做核武器的尝试。7 |+ l0 }. o+ b; ?3 r% v
7 a2 h. x K- h3 R
能够存储铀-233的钍堆至少要有三大部分:钍中子照射区、铀存储单元和铀反应堆。在船上做钍铀分离很难,好在后两个模块用钍铀混合物也问题不大。如果工质为流体(例如熔盐),不同模块之间可以用泵来传输,那么比之于传统的固态燃料棒要方便很多。例如在中子照射区可以通过流速来控制钍接受到的中子量(多吸收一个中子,最后出来铀-234就废了)。然后流入许多用中子吸收材料制成的小罐中贮存(小罐确保不超过临界体积,对映常说的临界质量)。需要做功时再汇流入反应堆(大罐),与传统核反应堆一样,也需要用控制棒控制反应。当钍铀混合物中的铀-233差不多烧光了,尾液可以回流中子照射区。当然,这次的中子处理时间不一样了,因为钍在反应堆中已经吸收一定量的中子了。 & Z. h5 P6 T8 ~$ K' @) r2 Y8 E* w% ? h8 R
如果说T教授所说的钍堆尚在试验阶段,那么晨大的钍堆就属于星辰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