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1-29 10:32 编辑 ) A7 X$ s; [( \8 r, y) M; [, H* t
8 H: P [+ u# l6 D1 h( v以色列早就有自己的巡航导弹了。80年代开始研发的“德利拉”到90年代才投入使用,当年中国和以色列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密切的时候,据说中国有过引进的想法。当然,在美国阻扰下,“费尔康”预警机被搅黄了,“德利拉”也不可能引进成功。
) R# d; t9 Q7 k1 C0 @2 C% x+ B& ^+ `3 z# D; P$ c6 ?$ i
" ^: D6 ]* ^) T8 x& l% L
“德利拉”是以色列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射程和威力不及“战斧”,但很适合以色列的使用场景- g9 |' p9 [ b! F! S+ b# \5 Z
4 G( y% |5 x4 ~7 _0 B) ?“德利拉”不大,发射重量只有187公斤,战斗部重量30公斤,射程250公里,速度较慢,只有M0.3-0.7,末段俯冲速度达到M0.85。“德利拉”的设计也中规中矩,差不多可以看成缩小的“战斧”巡航导弹,圆柱体弹体,平直短翼,腹下进气口。相比之下,“战斧”的发射重量达到1300公斤(带助推器则达1600公斤),战斗部重量450公斤,射程1600公里以上,速度M0.74。“德利拉”的射程和威力都不及“战斧”,但很适合以色列的使用场景。
- Y; S9 a" w. j4 Y/ u
! n. {9 D/ U; g2 s: x! [现在以色列的拉斐尔又推出新一代巡航导弹“破浪者”(Seabreaker)。发射重量400公斤,战斗部重量113公斤,射程300公里,最大速度M0.8-0.9。比“德利拉”大一号,射程也大一点,威力提高好多,依然是为以色列的使用场景打造的,但也适合众多中等实力国家。以色列在努力勾引印度,越南、巴西、摩洛哥等都在视线之中。% ~2 V( b1 a K- i
) _) d7 v+ Y! D d2 y
9 a: l, e0 t/ o% ~. w. {1 T
“破浪者”的设计有点不同寻常
+ ?. Z0 H) Y- K+ e2 h/ ^3 }! u9 _# g0 W% o# U1 ~
在设计上,“破浪者”采用惯性- GPS-双向数据链-成像红外复合制导。弹头向下的斜切提供成像红外的视窗,还降低阻力、减小雷达反射特征。尽管尺寸相近,浑圆的弹头形成完美的“反光点”,很影响隐身。惯性用于在GPS收到干扰的时候顶上;成像红外有利于在末端精确辨认目标,GPS即可用作对固定目标的制导,也可用作概略制导时将导弹引导到目标附近,在最终攻击时转交给成像红外制导;双向数据链可将目标图像回传确认,或者在途中更改打击目标。
& G: t6 \% O* C+ o; A/ |
: I& c* X; Y; Q/ k: f! S9 y
, Y! u* K s* U: yAI支持下的成像红外有能力在复杂背景中辨别目标,比如在岛屿背景里“抓出”隐藏的舰艇/ g! Y. h7 K, q, [6 T" d
! C2 O+ Y0 _6 R( C. P/ r7 F, m, G1 w: a( Y2 [7 q4 N
也能避免对民用目标的误击3 @8 \! M. U, W: @5 w9 I/ T8 M' A
% [, N8 @" T3 t- ]( @. ^$ [
: G8 }2 e6 J7 U设置路径点,多路包抄,这些能力都不在话下! g9 a6 E5 s" r7 l6 g
. Z2 K% I, v2 L8 @! x! M) d
有意思的是,弹上搭载AI,用于成像红外的目标识别,但“人在回路中”依然起决定性作用。AI越来越聪明,但对抗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们也在殚精竭虑蒙骗AI,所以AI越发达,反AI也越发达。这对动辄鼓吹无人化、AI化的人们是一个警醒。2 L' }* o7 ]2 K, x
1 ~/ x- ]% L$ E' x7 t* C; t4 @在气动布局上,“破浪者”采用弹出的大翼展后掠弹翼,这在巡航导弹的设计里很少见。% U5 d* M3 u2 `4 @9 l( ]3 z
8 t% q* J" t& @& e
0 B9 Y" a! u8 Y2 y8 F+ n( P“破浪者”的弹翼在发射前折叠在弹体背上,发射后弹出% s; D/ _8 p# c. A! r
- d' J8 g. [) G; a, D
高亚音速飞行是早就解决的问题,但这只是说有现成的解决办法。问题还是要用上办法才解决的。高亚音速飞行是巡航导弹(还有民航客机)最高效的飞行模式:速度最快,但还没有突破音障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更低的速度更加省油,但飞行时间太长。5 t, j( a; ?8 @+ H
2 `8 T, ~6 F; R$ p, e2 J
机翼是“上表面气流加速装置”,这是产生升力的关键。在高亚音速时,机翼上表面局部气流速度已经超过音速,产生强大的激波阻力。用后掠翼或者三角翼可以延迟激波的产生。第一代高亚音速战斗机大多采用后掠翼,如米格-15、F-86等,就是基于这个思路。8 u3 n2 B, |: z/ Q& d& I/ c
$ D2 l& Y6 J1 S4 D+ p; n另一个办法是用很薄的平直短翼。平直短翼可以降低阻力,还是能提供足够的升力,但在结构上容易做到弹出弹翼,所以“战斧”巡航导弹采用这个思路,以后成为一代巡航导弹的范本。
" | p7 M1 g# `2 {5 z( w$ M# ]/ B) k; Q/ H
' \+ f* O) [7 u! U7 m, X8 r“战斧”巡航导弹很成功,成为一代巡航导弹的范本
0 a6 D' g8 t- _6 d& F, _# H; [- @8 c, q2 H
. h9 J C) T UBlock IV之后改用三翼面尾翼,降低重量和阻力,但平直短翼还是保留。弹头有隐身修形,弹尾进气口也从弹出式改为吸入式,改善隐身,降低阻力
1 E% t/ z8 \6 h0 U. a0 `9 o0 c9 b8 }8 s: {: X
问题是,较大翼展、较高展弦比的后掠翼依然具有更高的升阻比,有利于降低巡航导弹的油耗和提高射程。民航客机都用相对大翼展和展弦比的后掠翼,而不用平直短翼,就是这个道理。 i5 ^5 O: R& U) D
" `: c; H% P J' s5 @
解决弹顶折叠和打开问题后,大翼展、大展弦比后掠弹翼就成为选项,但还是需要解决升力中心和重心的问题。由于要弹顶折叠,转轴位置必然靠前,使得后掠弹翼的升力中心相对靠前。后掠可以把升力中心适当后移,但幅度有限。需要在弹尾另加升力面,恢复平衡。
# n' C, j ?1 W5 w6 Q# {& m
0 |6 J6 a' m" l {1 L9 R9 l+ k& w0 ?" J* W* I( P" C0 @1 {1 Q
“破浪者”采用X形尾翼,在同样的迎风阻力下,提供更大的升力面积
+ m- w4 u( ]( {4 C2 {7 T( g: u: Y9 U! N4 ~. L* J
与“战斧”采用十字形尾翼不同,“破浪者”采用X形尾翼。X形尾翼和十字星尾翼相比,所有四个翼面都在水平方向有投影面积,都产生升力。在同样的翼展、翼面积和迎风阻力条件下,X形尾翼可用于产生升力的等效面积比十字形尾翼高43%,与后掠弹翼相配合,可以有效地提供很高的升阻比。
; I4 j+ g5 d3 T2 ]' v7 Y9 j ] H& K( g o4 A
现在还不清楚尾翼是否可以折叠,相信有需要的话,做到不难。" Y1 U- C8 v$ K! ~
$ Z, k+ ~( i4 e2 c吸入式进气口已经成为新一代巡航导弹的标配,“破浪者”也少不了。“破浪者”属于小型巡航导弹,但放大到“战斧”的尺寸在技术上没有多大问题,射程和威力就是完全不同的等级了现在“破浪者”主要是舰载发射,机载发射、车载发射、潜艇发射只是需求问题,改装没有困难。
" i( [" j4 T: V) l* w& } p( \* e' d5 D
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巡航导弹,但巡航导弹已经到了需要与时俱进的时候了,隐身化、低成本化是主要方向,“破浪者”提供了有用的启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