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1-16 13:19 编辑 $ c. k; t" @1 W3 o% n: y. _) s
+ w& _% X/ @% F% ^ w: I; VB-21首飞了,中国轰-20的话题再次火热。轰-20至今还深藏不露,一般认为是向B-2的某种致敬,但中国更加需要的是B-21。
/ H! ~+ V0 S0 |$ o, Z
$ n L+ @* P: v" T% ]B-21不是缩水的B-2,而是全新概念的轰炸机。这是能执行战略打击任务但也适合执行战区轰炸任务的中型轰炸机,还有强大的C4ISR能力,可作为全域作战的C4ISR节点。
$ i9 {$ @, A/ l/ ^ i1 e5 N1 ]+ X5 L' k* X% r" H
轰炸机需要担任战略打击任务,主要是核打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战区轰炸成为新的要求,而这是战轰越来越难以胜任的。
* B0 m, e. m7 E/ X4 n# A1 r6 k
% W5 O8 @8 H: b$ p6 a现代战争呼唤隐身中轰。
! a9 E2 {# f6 D s
2 U/ \( c1 m& r3 j! v战轰的载弹量不亚于中轰,航程不足可以通过空中加油补偿。问题是空中加油的生存力越来越低,非隐身的重载突防也越来越难,战区轰炸对于战轰越来越勉为其难,只有隐身中轰才能胜任。
! B _4 s. v1 ]) q, x& T4 o `# L: h0 B3 ?# ?7 L
虽说电子系统在飞机成本里的占比越来越大,飞机越大,成本依然迅速上升。飞机越大,价值越高,可容纳的机载系统越多,增加各种探测和防御措施的冲动越大,电子系统的成份也相应越大。这是一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很难避免。; F3 x" Q9 m$ C( S, d5 {
N- [; Y2 _, }- q' j0 {+ Q0 U; L- v在定位上就缩小飞机尺寸和重量,有助于抑制这样的螺旋形上升的冲动,就像小房子就不可能买太多家具和摆设一样。
/ Z$ G5 P. X1 Z* Z/ }6 g0 x- r+ F9 I# C% `
中轰不仅较小、成本较低,运作成本也相应降低。B-2是四发动机的,B-21是双发动机的,耗油量和维修都相应降低。较小的飞机的技术难度也有所降低。
+ I2 m! a/ \0 } F f7 @6 P7 E1 M, Y a( ]) A
重要的是:B-21能执行B-2的大多数任务,其中,航程是最主要的。
B1 l7 E4 ?/ X7 i( v' _* r; m& W+ M \5 _+ f; }; `5 g
B-21的航程数据没有公布。根据双轮主起落架,估计最大起飞重量在80-100吨级,也就是波音737、A320一级。波音737MAX的航程在5000-6000公里级,A321XLR的航程高达8700公里,B-21能达到9000公里级是完全可能的。比B-2的9600公里要低,但够用了。
) h! E0 m. L" y1 U5 A# q4 Q: W9 y, m: D, e+ i
对于中国来说,也够用了。* E# O- k& M' Z e/ V" ?
3 a" _! y% ^- M h V/ u) }
从中国本土出击,远航美国然后直接返航,需要20000公里以上的无空中加油航程。空中加油可以降低有关要求,但考虑到中美的地理现实,在日本、阿拉斯加、加拿大外海空中加油不现实。加油机本身也需要超大航程才能前出到必要的空中加油位置,大大降低可输送燃油量,降低空中加油的有效性。% \' Q# x: i1 b+ u8 p5 f
, b2 \" S1 X, P7 `4 f
直接打击美国本土当然是最有力的反击,但地理和地缘政治现实不容许。有所为,有所不为,永远是战略抉择中最重要的。在现在,就打击美国本土而言,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高超音速导弹就是有所为,轰炸机则属于有所不为。3 |) l# k( F) G5 F5 V8 ^) x3 X
# [& U3 X/ ]9 v. G+ G
但从中国本土出击,打击从日本到菲律宾的美军基地,甚至关岛到澳大利亚的美军基地,还是很有必要,而且在技术上现实可行。解放台湾后,夏威夷也在空中加油后的航程内。可靠控制第一岛链后,中国具有与美国相似的地理优势。中国到美国有多远,美国到中国就有多远。/ [ Q9 `2 ?6 `$ Y4 q5 @
; b& B5 {- n2 a1 u$ H8 Z. V3 r中国已经拥有反应快、突防力强的中程弹道弹道、高超音速导弹和巡航导弹,战略打击解决有无问题还不够,还需要解决吨位问题。乌克兰战争打破了精确制导武器的迷思,精度不能完全取代吨位。5 [$ h; P" |" U/ i2 f
3 U! }2 t- X i
现代社会一方面节点化了,重要节点失能,一大片社会就失能了。另一方面也网络化了,节点失能常常可以通过枝枝丫丫由其他节点接替,恢复大部分功能。俄军对乌克兰电网的拉锯战就是例子。所以打击不仅要精确、有力,还要可持续,要准备打地鼠。
' @" p% K7 [; ~7 @" C$ I7 r
7 M+ z) G( X' }3 s在这方面,轰炸机的作用不可代替,而导弹更加适合第一波打击,制造最大的震撼效应。
& V: o b2 H( q! s8 c! P/ I. s9 H1 l( ~/ T) h2 V# T1 s
B-21一级的C4ISR能力也是中国非常需要的。0 ^% s& F! V( n
3 K- E6 q' p# R; X无人机、卫星都有大用,但什么也代替不了及时的靠前指挥。数据链有延迟问题和干扰问题,链长梦多。前沿空中C4ISR也需要用到数据链,但距离近,有可能使用视线内通信,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大大提高。, O) ^: Q/ i' `4 `2 W
& |, E, v# e: F- q+ T! P3 b4 M在理论上,B-21级的轰炸机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充当隐身的空中杀手,利用高度隐身和态势感知能力,在敌方轰炸机、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出没的远方打伏击。轰炸机发射空空导弹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
/ E" o4 @7 `! W1 h& |% |2 \6 A' k
7 R* X; H1 D( \; e% F7 `B-21很可能还有外挂大型导弹的能力,中线武器舱两侧的神秘舱门里很可能就是可收放挂架。隐身要求全内载,但永远会有无法内载的大型导弹,如空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外挂破坏隐身,增加阻力,但在域外发射,问题不大。轰炸机是理想的重型导弹发射平台,战轰的挂载能力不足,运输机发射总是有很大的局限。
9 D, @/ `1 y4 z) G. f3 I
9 E8 }3 b- L7 e" O+ l+ d+ yB-21是使用上比B-2灵活得多的轰炸机,中国需要B-21甚于B-2。简单地说,100架中国B-21对日本、菲律宾、战区美军的震慑远远超过1000枚东风26。
' j b/ d! @( w5 L3 i6 a5 U/ J5 l. v. c+ f, ?$ }" J' L
更大的B-2级轰炸机除了载弹量更大,并没有显著的优越性,反正不足以本土到美国的往返航程。" M8 H( Y7 ~& p. x+ L j
3 M) b/ S0 ?4 o! Q/ @ }* x
轰-20现在还只是传说,至于高超音速轰炸机、轨道轰炸机,这些都还是科幻,离现实很远。
$ V1 g' \- e4 O- y* m% P)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