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6-10 18:51 编辑 4 s$ _' _9 i" B* t* f$ J& \& X
n4 X5 u; w7 A6 O
美国陆军正式把“机动防护火力”系统命名为M10“布克”。% I) D# D: J# J
' m {% f/ l( Q! r![]()
, l/ z9 q5 D4 W4 N+ Q: SM10是用相隔50年的两个名为布克的美军战斗英雄命名的。这也符合美军近年来用战斗英雄士兵命名的新传统,“福特”级航母4号舰用Doris Miller命名,他“西弗吉尼亚”号上的厨子,在珍珠港战斗中作战英勇而获得海军十字勋章0 l* T5 k+ g+ J4 b m
( a' ]# c# ]8 ~: C! J6 J1 q
这是以两个战斗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轻型坦克。罗伯特·布克是步兵,在二战的北非突尼斯战役中,带着一挺机枪和一箱子弹冲过一片开阔地后,对一个德军机枪火力点猛烈开火,身中数弹后继续战斗,然后调转火力,迎着另一个德军火力点继续猛烈开火。他一边打掉两个德军机枪火力点,一边镇定地指挥战友继续冲锋,直到再次中弹牺牲。他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和紫心勋章。
" \+ g D) P! v3 l
1 a* N/ E+ i) `1 R第二个布克是斯蒂芬·布克,他是M1A1的坦克手。在2003年巴格达之战中,他的坦克排遭到伏击,机枪卡壳后,趴在炮塔顶上继续用轻武器压制周围的伊拉克反坦克步兵火力,并指挥坦克排继续突破,直至中弹牺牲。他被追授杰出服务十字勋章。
+ `3 V. V+ |! E- z; [- s- T& n/ R9 h4 G9 g
另一方面,M10是二战年代一种自行反坦克炮的型号,玩过PC游戏Company of Heroes或者War Thunder的人都熟悉。这种貌似坦克的东西,火力猛,速度快,但是装甲薄弱,根本不经打。在反坦克作战中,打伏击很好,一下子把对方打懵打垮。但一旦进入对射,必死无疑。在支援步兵作战时,打碉堡什么的很给力,但也要躲着“铁拳”火箭筒手走。$ E: J: H/ W! B* l
2 w4 x( W$ Y, J8 Z, H" X/ v二战M10主要配发步兵,一方面作为直接火力支援,另一方面作为反坦克火力。那是还没有反坦克导弹的年代,反坦克火箭筒要顶到鼻子尖才管用,M10是重要的步兵反坦克火力,毕竟比牵引式的反坦克炮要好用多了。: z4 C7 A$ r* F; j+ z( G. Z
) l9 } {0 ^. u: _3 t. ~![]()
! m9 c2 @+ N4 W; ~2 F, lWar Thunder里的M10,看着很威猛,但不能和敌人的坦克或者步兵反坦克火力对打,一点就着; n- b0 Z/ Q6 w W' B/ c' a
* R9 E$ _$ [" Y9 _; e& F6 V
最新的“机动防护火力”说来话长。这是从M8轻型坦克开始的一段故事。. b/ J& I& ]0 l, n
6 i( V U6 {6 j8 z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还有M551“谢里登”,拥有152毫米短管炮,兼作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机动性很好,甚至能空投,但防护力和二战M10一样糟糕,被越战美军用作步兵支援火力。第82空降师则以M551为基础,组建了西方唯一的空降装甲营,还在海湾战争中作为前锋首先部署到沙特。
, T# z3 R# A( Z0 a6 u6 J$ e4 z& F: S0 w
但M551早就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了,在任何正规军面前,谁都可以虐一把,毫无生存力可言。152毫米短管炮的射程、精度、威力都不行,配用的“橡树棍”反坦克导弹也早不顶用了。M551在美国陆军大部队里早就撤装了,第82空降师装甲营里装备的最后的M551也在1997年最后退役了。
3 f1 E2 \/ V1 }0 a7 Q2 O( M4 J- H7 t! J. A) w' y
3 T! H+ n/ E/ [+ L' r, C# `
M551在越南用得很多,因为游击队只有AK47,还欺负得动. A0 `3 o1 \# n3 t* z
/ p" y& ^: t+ y3 e# s1 _, f
![]()
: r+ s& M0 {8 e' L第82空降师还用M551组建了西方唯一的空降装甲营. p6 N; [3 i2 W i
# Z+ T. `4 U* M ' \3 P' d0 j6 R) ^7 d, M
另一方面,M1A2太重了,一架C-17只能运一辆- X6 d$ A9 U c3 Z5 c" _; U
) R H2 E, w- V8 [4 [) h与此同时,美军唯一的M1A2坦克太重,一架C-17只能运一辆,快速远程部署太费事。不带装甲,轻步兵独自远征又实在不放心,还是需要一种轻坦。M8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但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M8下马了。美军计划用配备105毫米炮的“斯崔克”代替,机动性管够,但射击稳定性糟糕,防护也不怎么样。样车进入试验阶段,还是下马了。- d" W2 p6 O% r2 _
8 Y8 R; L) T4 q3 |! I# I0 A
美国陆军想来想去,还是需要轻坦。在竞标中,新加坡的方案首先出局,BAe的轻量化M8错过了交付期限,最后通用动力方案入选,就是现在的M10“布克”。
. f% j: {( I' @. y
+ ~& o6 I7 t4 o! O通用动力的方案基于“格里芬II”,这是从奥地利-西班牙联合研发的Ascod装甲车系列发展而来的,英国Ajax重步战也是从Ascod发展而来的。
2 p- b- {+ I1 M7 U) T9 x- `5 x ?! I5 m6 A. u; e
好处是基本平台技术成熟,研发风险低,而且Ascod本来就是注重防护的新一代重步战的代表,Ajax更是号称“最重步战”,不可能空投了,但M551和M8防护不足的问题缓解了;坏处是这是从步战改型过来的,车体高度太高,加上炮塔更有重心高、被弹面积大的问题。步战的底子也决定了发动机前置,炮塔后置。关于以色列“梅卡瓦”的所有争议都可以在这里重过一遍。
3 S- A$ T' X' X+ I Q
# R+ _0 F6 b- d8 E' C不过美国陆军没有选择了,就是它了。配备火力是105毫米的M35炮,这是M68炮的轻重量版,而M68是英国L7的美国版。68减半是34,M35是不是M34+1?这么说起来,中国15轻坦的105毫米炮和美国的M35的还是远亲。
) n9 k& n+ R& z. H6 I
9 O$ W7 o" @6 Y9 d8 u4 t. TM10“布克”将像二战前辈一样,配发到步兵部队,用于直接火力支援、炮火压制和反轻装甲。这与中国15轻坦的“轻量化主战坦克”的思路不同,15轻坦是要利用机动性和信息化与主战坦克周旋的,尽管不是正面对打。中国陆军的主要支援火力是队属炮兵。, |- n+ \ H. Z- O* U0 J8 u
% [! P# l4 V7 N5 n( I! h + c. j" Q) |" R. J+ \
M10已经定型,这是美军下一代轻坦. l B3 o$ T: O* L7 H
4 b8 ?; z g$ [6 o% _1 r5 y9 G9 A![]()
) W8 I; f& {% l" p& `3 ^! D: ^105毫米炮的火力不错,但和中国远亲相比,可能差一点,中国的“鱼竿炮”是憋足劲要奔着“不比125差多少”的路子去的
% l& C0 v8 F* F$ ~: Y2 M) Z3 [2 K
- E" @4 i6 n9 x" T+ \![]()
5 q4 ]) S4 a+ c# d: W$ ~不过侧影还是容易看出步战的底子
/ r! v! z7 t6 v& c& t; F
# g0 F( p+ ]7 q Q两条思路孰优孰劣,估计会是未来多年里争论的话题,希望不至于需要到战场上打一打来确认。从设计思路来说,15轻坦应该更优;从技术简单和低成本来说,M10可能更优。不过M10的单价不低,据报道达到1290万美元一辆。这可能就是美国现在低成本的极限了。$ i7 ^* y! l7 b$ A% a$ ?! C0 G: B6 b6 c
L3 y1 T8 S' v. \8 H大概是由于预算局促,美国陆军并没有开足马力大量装备。最初合同只有96辆,现在实际订单只有26辆,一个坦克营都不够。不过这是短平快项目,预计11月就可交付第一辆实车,希望在2024年末或者2025年初组建第一个42车的M10营。/ ?% J% R" B5 G( O" v+ P- m) I
, y; l/ a' p4 B; \ b/ L! @+ ^
不过通用动力现在的计划产能也不过每月3辆。要是罗伯特·布克地下有知,大概要对“民主兵工厂”的拖沓要大摇其头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