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3-26 09:11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征久仁 于 2023-5-30 06:46 编辑 ; S3 C Y2 ]* X/ S$ w
) M7 D" l \2 w# i0 W3 } c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六十军180师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失利,遭受严重损失。关于180师作战失利的总结文章汗牛充栋,我在阅读了一些书籍后总结了两件小事,希望可以见微知著,拓展大家的知识和思路。
" s: ~* o8 u" C8 i4 x1 \5 ^9 {' G# \3 P9 D& e
其一:王近山保证活捉五千美军
5 Z, ^) K# r/ T2 P) W" {6 z1 s9 a
根据杨迪同志的《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一书记载,第五次战役前的一次准备会议上第三兵团王近山副司令员在向志愿军司令部汇报完三兵团的准备情况后,又异常豪迈地向彭德怀司令员做了如下表态:“彭总,我们一个兵团消灭美军一个师不成问题,我保证还要捉5000个美军俘虏兵。”
# G; U, [& @8 Y P/ \: E! R5 ] 王近山的表态可谓信心十足,豪情异常。但在进行了四次战役后,我志愿军只成建制的消灭了美军的三个营,分别是云山战斗消灭了美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3营(800余人只有200余人突围),新兴里战斗击溃了美军陆军第7师第31团级作战队(RCT31,又称费斯特遣队Task Force Faith), 全歼了美陆军32团1营和31团3营。四次战役也只一共俘获美军和其他各国军人5300多人。% u: r* z: q: R' K
. G- |9 d7 p7 a' Q! Q4 t( Y7 ` v
+ ~% |: X, M c4 a6 P. A' S0 |
) T+ w+ \5 }4 |) a( d. t7 \
志愿军第三兵团王近山副司令员(右一)在指挥所,资料来源:《铁血军魂一八零师在朝鲜》
7 G ]4 Y2 Z" S3 k; f: x E
+ L0 V& \; ^2 j经历过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军四次战役后的众多志愿军高级领导,对王近山为代表的乐观情绪和必胜信心不好过分打击,邓华副司令员只好委婉地提醒:“根据我们四次战役的作战经验,美军可不是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王牌军,美军有绝对的空、海军的支援,坦克和炮火比国民党王牌军装备的数量和质量都强多了。前四次战役我军虽然胜利了,但我们西线六个军和东线第九兵团都打的很艰苦。”
" v* {; a) U( N" K, j不过可惜的是,事实证明以王近山副司令员为代表的新入朝部队的首长们并没有将邓华的提醒放在心上,依然保持着盲目的自信和乐观。结果呢?整个三兵团在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惨重, 仅以180师为例,根据《铁血军魂一八零师在朝鲜》的记载,该师在第五次战役中牺牲2700余人,被俘3000余人(占志愿军被俘人员总数的14.5%,占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被俘总数8500人的35.3%),经过战俘营里的残酷斗争被俘人员中最终遣返回大陆的有1710人。
9 a$ G) @! s- _! I" W那么为甚新入朝的部队指战员更加乐观和自信呢?原因在于新入朝的部队的部分换装了苏联武器,火力较第一批入朝部队有加强,这也是王近山副司令员的底气,大家都是革命军人,我的武器比十三兵团和九兵团好,那么取得更大的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换装了部队苏联武器就一定就能马上形成战斗力?这就引出了第二件小事。& `: [% u" }% V- M
5 L. \* `; K9 `" k3 `- Y1 ]" _; x8 Y* B3 o
其二:吴成德代政委托私人关系翻译苏联武器说明书
8 y6 L9 i% X2 {2 v1 v1 ]2 f) ]. t8 b1951年1月180师到达河北沧州泊头镇,开始换装苏联武器,进行入朝准备。当大量新式的抹着黄油,包着油纸的苏式武器出现在战士们面前时,大家是又喜又愁。喜的是有了新武器,愁的是不知如何使用。战士们见识了崭新的苏制转盘冲锋枪,该枪是弹鼓供弹,与当时广泛使用的美制汤姆逊冲锋枪弹夹供弹有明显不同。因为没有中文说明书,大家对于冲锋枪上的长方形孔洞的作用就争执不下,有人说是散热器,有人就认为是消声器。
; J: ~" k, r _% H$ |此外战士们还见识了一个神秘的类似炮弹的大家伙,一名战士小心翼翼地动了一下,感觉比较沉,又放了下去,这时军需处的干部给大家进行了解释:“同志们,这个不是炮弹,而是苏联老大哥的莫洛托夫反坦克手雷,专门对付坦克用的。现在武器虽然到了,但说明书都是俄文,大家先不要急。马上师部会派人到各个连队讲解使用方法。”! z" E% @. f7 S9 m0 o! j
最终180师是怎么解决武器说明书的问题呢?原来是吴成德代政委托私人关系帮忙翻译的。根据《重围:志愿军180师代政委吴成德与战友们》一书记载:吴成德对于武器缺乏中文说明书的事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利用到北京开会的机会,抽空找到爱人龚村在苏联大使馆当翻译的嫂子,让她帮忙翻译了各款武器的说明书,这才解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 }4 W7 v5 g$ v1 F" T7 T+ j$ N
2 m: n( Q! l ]( X, @
资料来源:《重围:志愿军180师代政委吴成德与战友们》
- d/ ]6 T# s! o' n$ v现在我们知道了转盘冲锋枪是苏制PPSh-41冲锋枪中文名波波沙冲锋枪,套筒上的孔洞是为了加强散热和提高可持续射击能力而设计的。
& E, a9 M d1 K# h& W+ m: H. r威力巨大的“莫洛托夫手雷”也被昵称“两斤半”是苏制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该弹重量1200克,内装TNT炸药612克,破甲深度为75毫米,杀伤半径为20米左右,是志愿军手中前期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 p+ O$ g) E+ I( p7 W/ U! S% i! I: m( P" t# \" Y
' Y0 C6 k. R' K( H" w
图片来源: https://www.sohu.com/a/602129750_100157697* b- T& v$ L: S+ |5 @9 v
右一志愿军战士左手手持莫洛托夫手雷,右手提着波波沙冲锋枪。* ~. ?" R2 E* M" z5 J8 H5 l% ]
1 `6 }& _( e% u$ |- l& R" l
但是时间对于180师来说是异常紧张的,该师在1951年3月22日凌晨即入朝作战,抵达河北进行更换装备,训练和其他战前准备的时间更是不足两个月。虽然换装了苏联武器,可当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180师官兵能否迅速熟练适应苏联武器并且发挥发挥手中武器的战斗力的确是个大问题,但军情紧急,包括180师在内的三兵团部队必须迅速开赴朝鲜参战。* L: k# O A' J7 N2 U1 y2 g" u
新入朝的部队的换装了苏联武器,火力较第一批入朝部队有加强,但依然无法同美军的火力相比,更为关键的是美军在四次战役后对志愿军“肩膀后勤”“礼拜攻势”“月夜攻势”等战术特点有了充分认识并采取了相应对策,志愿军特别是新入朝部队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一度异常困难也就可以解释了。
# q/ {/ @9 ]. G( e8 V正如陈赓同志在五次战役后在日记里总结的那样:“美帝是整个帝国主义的支柱,政治军事都有一套,作战上非常客观,不株守成规,善于变化。五个战役中各有其花样。我们绝不能忽视,必须加紧准备,拼命训练部队,想一切办法加强火力,改变战术。”
( g, _8 w( a8 z6 g# j: P; 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