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观网看到一个帖子:《美国的科技为什么强大?强大就强大在无组织无纪律》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 ... ;comments-container
3 G% B) z- Y$ i9 P4 w" u! l! O$ Y3 e7 h6 p
必须说,太想当然了。2 B) {9 g+ ` `( a5 {
: I, p' E# W, v7 M8 [- G美国科技分大学研发、大公司研发、小公司研发,各有不同特点。* u; _, E* ~ y+ O
/ M& S" F6 x7 f* W# P/ H大学(包括专职科研机构,如NIH)研发是基础科研为主,确实不大功利性,主要投资来源是政府拨款和公司赞助。政府的科技拨款可说基本不具有功利性,大公司的赞助则一半是功利性,一半是“有功利潜力的抵税”性质,属于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落空就就当抵税,也在社会上赚一个好名声。同时,大公司也通过赞助研究生项目锁定有潜力的毕业生,在强势高校站住脚。
$ ~9 v8 f; Q7 V, d1 [6 k
# [, w( D: ^& a) o' P大学研究在组织上确实比较松散,无组织无纪律,没有明确的协调,除了政府的基金会在拨款方向上有“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只有在学术会议层面上还有一点点行业内的协调和互动。
7 J+ V. Z" j7 I
& p. T) T; T2 f* O3 C0 v大公司研发主要是功利性的。公司的存在本来就是赚钱的,不是公益。不存在“不考虑什么社会效益,有时候甚至都不完全是为利润考虑”的问题。公司科研当然有前瞻性的部份,但正是因为看到一个技术或者一个产业模式有足够前景,有足够颠覆性,它们才敢于押注,才敢投资。这是有算计的下赌注,不是公益。
* K# s9 g7 m3 _* ?: k6 e
7 I4 ?; |$ J3 A' \2 d8 m3 z i大公司的研究机构是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具有明确的长期和短期规划,具有严格的业绩考核,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公司科研投资来源也是公司内部,公司的预算都是要有回报的。公司科研的主体是现有工艺或者产品的研发和下一步的改进,小半是对“潜力股”科技的研发,天马行空的科研很少见。公司科研当然也是互相保密的。
& z/ K4 u, y; _7 ^4 R: M! q9 ?# U0 V8 V; [% ^+ C
政府科研(包括DARPA、AFRL等军工科研)肯定是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目标、进度、指标明确,没有任何自由发挥的余地。这些都是政府投资的,首先就是各种KPI。
" g, w$ {$ B5 w9 g B8 h) x+ d, l- j, L# {- j
小公司(包括个人)科研则从兴趣、独门绝技出发比较多,确实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自发性强,轻装上阵,百无禁忌。投资来源靠自筹和集资。集资主要来自风投。风投就是风投,有高风险,也有高回报。大片枝枝丫丫,小量红花灿烂,包括成长为大公司的,如谷歌、脸书、亚马逊等,这也是很多人看到的“美国科技”,但这也只是美国科技研发的一部分。! J* s$ r& D8 \* Z8 I0 J
0 I. H# `9 Q3 @7 I* a7 t+ [如果用军队比照,大学科研好比特种部队,独往独来,尖刀突进;大公司科研(包括政府科研)好比正规军,排兵布阵,攻城掠地;小公司科研好比私军,灵机一动,出奇制胜。科技发展永远在大航海时代,私军不能征服世界,但还是有大用的。
$ g0 h7 q3 g( i0 ]: m" U$ I5 K4 B
$ W5 ~+ S t# z* Q' q* T( ]) b- ]中国科研曾经是大学、研究所包办,现在公司科研占主导(主要是产品研发和工艺开发),小公司最终成为独角兽的也开始多起来了,这是经济科技发展程度到位后的结果。这事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认为制造堰塞湖,也是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顺势发展。( w; d8 l* Q+ G+ v- j( W
6 W7 h* T( R8 i不以经济为目的的纯科研是要的,但科研的主体最终需要自己能养自己,这才是“科技是生产力”的道理。科技私军发达是因为科技在很大程度上能养自己,这是好事,但还是那句话,要水到渠成,不要拔苗助长。/ A9 e6 e6 f! P2 W* g+ [5 a. t! Z
3 M$ e& K2 f. `: ^. L+ H* Y中国科技发展需要三管齐下,现在时机到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