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母上舰载机起飞前,经常在尾后竖起一块大板子,这叫挡焰板(Jet Blast Deflector,简称JBD,别和中文里另一个不雅缩写混淆了)。但有的航母有,有的没有。为什么?有就是先进,没有就是落后?还是反过来?
; O$ P$ L' b; ~
6 S0 ]$ F: E) X/ ?/ q8 }
- K2 n3 M. k9 F' g6 H
舰载机起飞前,经常能见到尾后竖起一块大板子
$ N- ?8 k4 [: X( C/ y$ v
8 C+ z; @6 I. n% m# ?7 M这首先要看这JBD是干什么用的。% o% Y ^0 r/ R- p& t; t
7 [8 H# N9 @% d3 q- [
航母可分三大类:
& a: _0 W, r$ {1、 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简称CATOBAR)6 ~8 g' q6 N" s: e6 X5 i Y
2、 滑跃起飞、拦阻索降落(简称STOBAR)# u# x& H# d% h2 o, ~, l9 s9 t- P
3、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简称STOVL)- ?' n8 w5 O( E7 R! R% u3 k
* j+ e5 H# I" e0 A/ a$ ]( E e美国大甲板航母都是CATOBAR,法国“戴高乐”号是欧洲唯一个CATOBAR,“福建”号是中国第一艘CATOBAR。CATOBAR可出动重型舰载机,性能最强悍。! r) P6 b- d) L$ u! v) Q
- T! R* l2 m/ P1 _: A, VSTOBAR可减载出动重型舰载机,性能稍逊,但没有弹射的麻烦。
4 q5 d! q' I8 m8 ^+ N+ W
/ P* t2 f \/ o! e) i# t {STOVL需要专用的战斗机,现在世界上只有F-35B是STOVL战斗机。好处是不需要弹射、拦阻索,对舰船要求最低,缺点是起飞重量要损失一些,航程和载弹不及CATOBAR和STOBAR的战斗机,也不可能出动固定翼预警机。4 X5 h% f9 V, V2 g* e
. z# |! l& `* m, i# l1 ]8 MCATOBAR和STOBAR最好有挡焰板,否则舰载机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但还没有起飞的时候,强大、炽热的喷流对后方的人员和设备要造成危险。清空后方的话,危险没有了,但下一波出动不能马上接上,一大片甲板都什么也干不了,很影响出动率。2 w g$ ]/ k% c
# w. g$ g h$ g' N9 h
% j1 A4 H. i8 F
挡焰板的作用是在前机起飞时,后机可以在板后待命% \8 I% x( U' M, a* D
0 ^% `) \* u. f5 l1 M1 P( n6 ~% [
% P# k' G R. J1 K挡焰板也使得起飞与其他飞机的甲板移动互不干扰,这对提高出动率很重要7 u- [5 r) J- o+ c( x
7 a) `$ K3 E4 s6 R+ U
! o* T# h. f$ d6 j
左机刚滚过挡焰板,右机已经在准备起飞了
! O2 Z8 z5 Q* g% C( h9 }7 v- O+ J5 u0 N
有了挡焰板,后续的战斗机躲在挡焰板后面,就可以不受影响地排队等候。前机的喷焰被挡板无害地反射向天空,起飞后,挡焰板放下与甲板齐平,后机滚过,进入起飞位置,准备起飞。这样的接力操作极大地提高出动率。( Z- U: |% `# i/ ?, q# j% y% u% n
$ B' T3 y0 k3 q+ `4 H! G
. F) T6 O) b. _" @
发动机的喷焰可达1300C的高温,挡焰板要耐用、可靠,是看着粗相的高技术' i4 l* m( O. L9 o) f/ N2 o: t5 k
3 }0 D: ^0 [/ q5 f# M* a4 M w
发动机的喷焰温度可高达1300C,挡焰板不仅需要厚重的钢板,还需要在背后铺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海水帮助降温。尽管如此,每次起飞后,还需要给挡焰板一定的降温时间,否则后机滚过挡焰板的时候,轮胎会受热软化甚至损坏。冷却水管还增加了故障机会和维修要求。2 @3 o% B0 L/ a9 ]
: [9 L: z( M% j, i h5 Y
“布什”号不再用冷却水管,而是用航天飞机的放热瓦,耐高温性能好,不再需要维护冷却水管,更换容易,舰上携带了大量备用瓦,随耗随换。" L8 H9 t8 o# v8 ]- t; n; P% w
; M, m0 s f9 i. o/ Z8 Q2 T" A
& D: r3 L/ F. a! a7 h8 m" T印度“维克拉马提亚”号没有挡焰板# B- Q, |& G0 J; B
, U d, y+ i' S
* S" \4 ^- {, D0 H
这是因为滑跃跑道和降落跑道反正有重叠,不可能同时起飞和降落
5 I V' @* ~* g. |& a U$ j
% `1 H' L+ \0 @0 z但“维克拉马提亚”号没有挡焰板,这是非STOVL航母里很独特的。这是因为舰全长不够,滑跃跑道和降落跑道有部份重叠,反正不能同时使用,索性使用长起飞点起飞,尾后是舷外,没有问题。待命战斗机停放在右舷,直接开上起飞点就可以继续放飞。
0 h& l' i' L8 `+ J( N/ r& U, ?- @0 k# }' {4 v4 P! }
这样的设计不考虑一边起飞、一边降落的循环运作,只考虑密集放飞、密集回收的波次运作,对于载机数量本来就不多的中型航母,倒也不失注重实际的做法。
- R# ~" I# k0 V. K9 I5 z; Z: G* s" v' E8 |5 W
$ M2 }: u# \. K+ n$ ], q“维克兰”号深受“维克拉马提亚”号的影响,但有所优化
( w- u) j, E! m% N$ |- i$ T8 l( k" _# J- E* B i
印度自己设计的“维克兰”号也一样,没有挡焰板。“维克兰”号深受“维克拉马提亚”号的影响,但没有了改装的局限,设计更加合理。“戈尔什科夫”号只有有限的斜甲板,这实际上是主要的飞行甲板,前甲板不是飞行甲板,而是武器甲板。$ O+ Q& Z5 }6 N( d* J" j
" p$ u3 \ c! }% M' y* o4 k1 K
在改装中,前甲板拆除所有武器,改为滑跃飞行甲板。斜甲板加大,用作降落甲板,但增加的重量需要在右舷增加结构恢复平衡,所以舰桥右侧有一片奇怪的甲板,什么也干不了,只是配重,增加了很多无效的排水量和阻力。6 L! G: r* R2 d' I
. T1 x: Y* W/ f7 b, Q“维克兰”号全新设计,吨位从“维克拉马提亚”号的45000吨降低为40000吨,但舰桥紧贴右舷,红线右侧的停机和整备区反而更加宽敞。不过甲板面积终归有限,还是有大段的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重叠。
$ ^- L0 w8 {" d
4 L9 h8 Q k; J! O. {* {印度航母不用挡焰板,是非STOVL航母中的例外,但STOVL航母倒是都不用挡焰板,因为STOVL的起落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6 o3 P# e0 Z$ P) k& `3 b5 C
4 S. ^ ]$ {3 L2 z4 Z* u6 rSTOVL也需要起飞跑道,实际上并不短,在“美国”级上,差不多占用了舰全长的3/4,所以即使有挡焰板,后面也没有多少空间可供甲板运作,也停放不了多少待命的舰载机。
# e; x8 W, k |; T& A0 |6 t; C! c; F4 d$ |; p9 X0 V- E/ n
) y1 q- Z" H% ^# o4 |# e7 ^1 p% JSTOVL航母的滑行道需要防热处理,起飞、着陆共用+ I3 h- f/ z1 Y( _: Z% R
& b5 n& K6 n* z) |- S2 g7 Y
STOVL战斗机起飞时,喷管下偏,起飞跑道的甲板表面需要放热处理。垂直降落时,炽热喷流直接向甲板表面喷射,甲板表面更需要放热处理,所以通常起飞与降落共用左舷的滑行道。( Y& ?# B( c) n" `
% ^% P- n8 o2 W6 g) y6 z j v3 O7 K
垂直降落只需要很小的甲板面积就可以进行,还可以在相邻降落点让多架飞机迅速地接连降落,回收效率比拦阻索更高,所以对专用的降落跑道的压力不大,脉动放飞,脉动回收,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循环出动率。
5 G$ m6 L% o! i& Z1 Q* K) X" m% A/ n& j' ]3 N. f
舰载机一旦降落,马上转移到舷侧待命区,腾出主滑行道。在下一波出动时,在前机起飞后,后机从待命区开出,迅速开入起飞跑道,接着起飞。由于不需要等待挡焰板的冷却时间,也没有弹射装置的挂钩时间,起飞间隙较短,出动率较高。3 o1 C6 i, L8 v/ t
9 D- O& i1 e3 x8 M' f% E# GSTOVL航母一般载机数量较少,这样的脉动运作方式并不影响出动率,大甲板航母也只有在舰载机数量很大时才有出动率问题。; d+ Q8 U, q1 R& o2 @* h: U" h6 q
, C" ^3 J7 J* o
; ~' g- D2 D6 ^STOVL战斗机的起飞位置很靠后6 u0 d7 w. ]4 _
% e) a& a1 o8 J: f+ c+ wSTOVL战斗机可以用差不多舰全长起飞,所以用“滚动起飞”,在发动机加速时已经开始滚动。STOBAR是“跃出起飞”,发动机全开加力时,还用刹车死死拉住,然后突然松开,加速滑跑,以便用最短距离达到最大加速。$ u: D+ D$ g9 \* w( Q) K
; V% D& L( z7 a1 F+ h6 U) F6 m
/ T4 R0 [& O1 t3 D0 T舰载机在舰艉甲板转向,准备进入起飞位置1 o5 V! Y0 Z, O$ X; g1 o
6 j5 H3 U0 {4 a* ?& v$ B+ V" a
- v, ^+ l) t+ A" E r9 H: _$ p2 k
到达起飞位置, i/ g* g8 W5 ^
! N; a3 K% v3 T8 s
: B" C! x; {3 j) v( N准备起飞) J, G8 B% l4 g2 Z. ]
0 O9 G5 {" e6 V# _
% m- Z* K3 l1 @( o. G/ L: {% ~. ~开始滑跑
4 |( f0 [2 C6 |. Z: y1 y2 v
3 m$ V% U; S4 ?6 C$ g
0 u9 n! U' Y" H$ I9 x* ^达到拉起速度; r4 @8 a# b+ D% k
; r2 @6 ]0 d2 t0 |5 h( t. a
3 O3 \2 s: t1 {/ t3 v7 G7 A
“伊丽莎白女王”级的甲板宽大,待命飞机在滑行道两侧待命,便于相继进入起飞位置
9 s* e- X0 [5 c( C/ C( e; d
0 O, m/ ?5 z* l7 D# M所以,挡焰板不是航母是否先进的标志,只是需要与不需要的差别。大甲板CATOBAR和STOBAR航母需要挡焰板使得甲板运作效率最大化,STOVL航母不需要挡焰板,因为差不多滑行道全长都用上了,小甲板STOBAR因为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有一大段重合,反正不能同时使用,反正起飞点顶到舷侧,挡焰板也没有意义,所以也不需要。1 S$ _; \9 D5 g#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