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里乌波尔的战斗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了,乌军守军退入亚速钢铁厂巨大的地下城死守,这将是一场硬仗。据估计,地下的守军可能多达1500人,可能还有被挟持的平民。
, }; B8 y& J- ^7 z" S- E* b) k/ Y& H3 ?3 K; d" }: Z5 v
关于钢铁厂地下城的传闻很多。这是冷战时代为核大战而修建的,可容纳多达40000钢铁工人,以维持战时生产。这是欧洲最大的钢铁厂之一,顿巴斯这个欧洲煤钢之都不是说说而已的。
7 U" a; F2 k6 N3 C2 Z# Z/ ~! r- { W: B# T' W; E" v' w
地下城据说有六层之深,地下通道不仅遍布厂区,可能还深入市区。这是按照抵抗核打击的要求设计的,异常坚固,轰炸是拿地下城无可奈何的。化学武器慢说犯忌,也未必管用,地下可能保持一定的正压,自动把毒气排出。围困也不行,乌军早做准备,给养和弹药充足,地下应该也有合适的水源。太旷日持久的围困对俄罗斯不利。用步兵和工兵深入挖洞的话,错综复杂的地道非常难打,逐步爆破也代价太大。7 n2 o+ B9 q1 R8 Y& u
+ m2 q; z" s* R4 W9 N+ g5 f
但地下城是按照抗核打击设计的,不是按照抗占领设计的。只要控制了地面,地下的守军就只有困守一条路,而地上的俄军就办法多了。
" ^& [2 x7 d% r2 t# B
/ V. Z, i* k( o3 }* i4 z地下城可以自己制氧是以讹传讹。电解制氧及其耗电,地下除非有核电站,用柴油发电本身就耗氧,否则潜艇不依赖空气的推进问题早解决了。地下城的空间有很大的容量,但最终需要通风口引入新鲜空气。要瓦解地下守军,必须迅速、大量地消耗地下的氧气。
$ J; X; I- D0 M( c4 q
( G9 W2 n( V2 f0 f6 B通风口需要尽快查明。地下城的电力可以靠自己发电,但柴油发电机也需要空气,还需要排出废气,这也需要通过通风口。目视搜索容易发现大部分通风口,用仪器可以检测异常浓度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的废气可以发现余下的大部分。但可能还有备而不用的备用通风口。3 R+ m8 [6 H0 Y+ E4 W3 A- K
8 l+ H" x3 O) v2 a8 P( ?" O把大部分已知通风口堵上,留一些备用。从通风口灌催泪瓦斯,就可以发现剩余的秘密通风口。地下守军为了基本的生存环境,只有在第一时间就尽量排出催泪瓦斯,但这就暴露了。" }$ `2 S! P4 R
6 X. H- A/ v- s9 M' v
通向市内的地道也要尽快查明。很可能已经用防爆门堵上了,那就用速干水泥从外面堵上,或者埋放大量炸药,里面的守军敢开门,就引爆杀伤,并造成坍塌,堵上出口。
3 D) y# |# c3 r+ g3 N5 f3 {; I8 ~) B* P
从通风口往里扔温压弹,是清除地下守军的一个办法。温压弹不仅制造强大的冲击波,在地道里可以拐弯抹角,杀鬼杀神,还在激烈燃烧中大量消耗氧气,造成窒息。但地道里用隔离门分隔,可以有效地减轻温压弹的伤害。按照核生化防护要求设计的地下城估计少不了分区隔离门,但把“暴露”的守军能清除多少先清除多少总是有利的。
8 D2 @1 {9 i# p& J3 F* r
4 V2 L1 B! l% Q( Y9 D# F往地下灌柴油燃烧也是一个办法。把通风口堵住,耗用地下的氧气,并用浓烟增加守军的困难,但隔离门对此比较有效。! l$ c% ? B. k- L
$ {+ C/ s- n8 t! {
要是俄军有光纤探头,探下去先查明情况是个好办法。放一些无人小车下去走走看看也是很有用的。,用无线的数据链回传视频音频,知己知彼,才能战而胜之。1 ~ U4 [6 _- @; |9 F& U" w
( C4 H! n/ }" `$ n4 A
剩下的就要靠灌水了。
1 f5 ]$ |" @+ s7 B. }, B8 s" K
" t& r% {: {' n+ O3 e a$ w地下城可以防核打击,但水往低处流,这是改变不了了。亚速钢铁厂就在海边,地下城的主体都在海平面以下, 从海里抽水,通过通风口往里灌水,很快就能住满一切连通的空间。
3 D1 J# u% r- L0 t! u& U5 p6 d; r2 b0 y
海水涌入将迫使地下守军关上隔离门。隔离门可能是水密的,但在注满水的地下空间里扔一个大炸弹,比如在柔性水密橡皮袋里灌满液体炸药,降到水底,尽量往里伸,引爆后有奇效。
& [) \. R% b! M& P5 s3 ~' z# W, }* I5 G1 T0 n# H
水是不可压缩的,隔离门很难比周围深厚密实的岩体还坚固,爆炸的压力形成强大的水锤,很可能推开隔离门,海水漫入下一个洞室。多管齐下,循序渐进,就没有制不服守军的。6 e8 u w0 c: }: q
1 r; o- }' }' v: [如果地下有连通但是反弓的空间,可能会在水面以上形成一个充满空气的闭合空间。水压和气压形成平衡后,水面不再上涨。爆炸也会使得海水灌满这些空间,排出气泡,最终形成连贯的注水空间,不留一丝空气。
& R( z' ?! g$ _: R) a! k# R V( h7 P; h- @! ^2 E3 @% x
这是斩尽杀绝的做法,守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信息传不上来,人更是走不出来。
5 r$ c1 V/ e# x. L9 J. E
& @% \5 }8 r& N1 y! `# B$ q地下城肯定有排水能力,但这是为了排放少量雨水、渗水的。地下城还有污水池但这是排放生活污水用的,容量有限。紧贴海边的海平面以下很难存在还有巨大空穴的地下河、地下湖,海边的地下淡水是充满在岩土层中的。挖深井可以少量排水,大量排水就不行了。大量往地下深井排放海水也污染自己的地下水源,马上海水就回到自己的饮用水里了。
/ S2 m$ V, _. e! R" P1 g
1 N& V( Q+ c% o+ ~对于地面的俄军来说,水源不成问题,大海就在眼前啊。这场灌水vs排水的大赛基本上还没开打就定输赢了,地下一方就是拼泵力和电力,也很难拼过地面。
, X5 a, D5 b8 |- q6 l$ n
& Y! X4 |" s& {4 o8 u" L出于还不完全清楚的理由,马里乌波尔的守军异常能打,异常顽强。北约军官身在其中的传闻或许不无道理,但这些经过惨烈战火考验的乌军无疑是未来乌军的最精锐。检阅场上的精锐好看,但未必中用。生死场打出来的精锐才是真精锐。斯大林格勒打出来的第63集团军一直反攻到柏林,就是这样的精锐。, {0 V# @+ o; U" M
$ ]# i3 k8 U1 a/ T; I但要活着才是精锐,死了只是烈士了。乌克兰最需要的是精锐,不是烈士。泽连斯基口口声声说,马里乌波尔守军被全灭的话,和谈就不谈了。马里乌波尔很重要,也越来越有象征意义,但乌克兰的生存并不取决于马里乌波尔的存亡。俄军在基辅兵临城下的时候,泽连斯基同意和谈;马里乌波尔守军要是全灭,泽连斯基反而不谈了,其中似有蹊跷。6 E4 P) N0 Z- `& J$ d
7 {0 F+ O0 _5 }# h6 S+ ?9 D' M8 }
但不管怎么说,俄军对马里乌波尔守军最后通牒后,似乎痛下杀手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