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12-14 08:23 编辑 2 O+ c3 e |# P2 Y D# G; T) M
, a, C( O* [% P7 G0 ^! v( e
近来,乌克兰局势再一次紧张。乌克兰首先在东乌集结兵力,然后俄罗斯在东线(包括东乌以外的方向)集结更大的兵力。12月7日,拜登在与普京视频会谈中,警告入侵乌克兰将导致严重后果。12月11日,拜登再次警告俄罗斯,入侵将导致毁灭性的经济后果。拜登排除了派美军到乌克兰的可能性,但可能增派美国和北约部队到东欧前线国家。G7外长会议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 S$ t& I/ B' V& T, v- j
4 v1 _ j3 ]9 }2 u4 f! B! U
从2014年到现在,东乌已经断断续续打了7年了,一点看不到尽头。大规模冲突随时可能再次爆发,冲突的烈度和范围高度不可预测,乌克兰已经成为西方烫手的土豆了。- w' u+ p" L2 Z4 N! ?' Y
2 }# ?8 B/ s& g3 C2 }3 u0 _5 k乌克兰问题的症结在于颜色革命和北约东扩。颜色革命是乌克兰的内政,俄罗斯恨在心里,但无可奈何。北约东扩就是俄罗斯不能接受的了。冷战结束时,戈尔巴乔夫和老布什“说好了”,北约不东扩,但美欧转身就翻脸了,北约不仅逐步东扩,还扩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来了,只是由于俄罗斯的强势反击,格鲁吉亚才没有被纳入北约,现在轮到乌克兰了。9 B2 X' E* g& K2 \
( G3 U% {/ @0 n3 b0 Y. E
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对北约都是巨大的震动:俄罗斯被逼急了,是会果断采取超过北约认知的强力行动的。对于乌克兰来说,丢失克里米亚和事实上丢失东乌也是超出认知的,没有想到有美欧的支持还会被俄罗斯这样反咬。美欧也陷入困境:在乌克兰伸手太长,这就是负资产了,美欧需要的是自带干粮的乌克兰,结果乌克兰反而是个叫花子;但缩手的话,一来有违“绝不从获得自由的土地后退”的道德教条,二来对想投靠的潜在国家是太大打击。9 C2 D& A1 z$ o% \
& Q0 J: K" A! H( j, j5 D从不知天高地厚的亚森努克,到哗众取宠的普罗申科,到机会主义的泽连斯基,乌克兰没有稳定、有效的政治路线,做不到国内团结,争取不到国际援助,恢复领土完整成为凝聚乌克兰的关键,但这又要惹上俄罗斯的铁锤,而美欧的支持口惠而实不至,这成为乌克兰的死结。
+ A4 C8 x3 | G* ?$ R! ~/ B9 C0 j7 D8 g9 {4 ~' z
对于乌克兰和美欧来说,更麻烦的是,俄罗斯的选择远远不止“入侵”vs“维持现状”,至少有5种可能性,美欧的军事应对则至少有两大思路,而不管什么思路,风险与投资之和差不多是常数。也就是说,要降低投资,只有承担很大风险;要降低风险,只有承担很大的投资。这里的“很大”,都是真大。1 \7 V, M$ W9 y' [
; q, P; u% n0 F# ^0 s第一种可能:大军压境只是加强压力,确保乌克兰不至于加入北约。北约第5条规定,任何成员国遭到入侵,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帮助打退入侵。考虑到东乌的现状,北约如果接受乌克兰加入,与俄罗斯的冲突不再是可能的,而是立刻就发生的,这不是北约接纳乌克兰的初衷。北约东扩不是为了揽上额外的防御负担和立刻卷入战争,而是外推缓冲区,把原来的缓冲区(尤其是德国)变为后方。& z3 v* s* u. \. \9 H$ u5 l9 Q7 q! t
5 _4 ?/ \7 o7 t. y& t- Y
北约东扩到波罗的海三国是出其不意,俄罗斯一方面没有意识到北约根本无意兑现不东扩的承诺,另一方面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还在指望美欧拉俄罗斯一把。北约东扩到东欧前华约国家的时候,俄罗斯终于醒过来了,但依然孱弱,只能愤怒,无力采取实质性的行动。直到格鲁吉亚,北约要东扩到前苏联境内的时候,俄罗斯行动了。现在在俄乌边境大兵压境是为了确保乌克兰不出“刷卡时为零”,不至于逼迫俄罗斯采取行动。差不多是以战止战的意思,只是“战”保持在门槛以下。
- s# K% z- }- z- b, i
2 x2 s4 l, B3 W7 X在战术上,俄军成为东乌武装的后盾,确保乌军时刻要注意腹背,尤其在重要的哈尔科夫地区,不敢放手行动。在东乌,大体维持停火,避免冲突升级,但还是小火炖着,不能凉了,不能让基辅太好过,也不让美欧敢军事干预。
$ r. T, k7 Y1 i+ n& z6 `. J9 @0 S0 h' X& p9 Q& \
1 G* Y" q4 W' K1 k- w
东乌和克里米亚态势
0 Y: P9 c. m8 a9 W2 u7 p8 k$ S2 G" b9 G) Y
% Y8 J2 s7 @/ [% e, }; ?7 _0 [- o; L东乌武装实际上没有控制整个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
9 A, `' M% @7 }1 e4 d# M. L3 {) Z9 S+ o5 w0 D0 U
第二种可能:有限进攻,帮助东乌武装巩固势力范围。东乌主要以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中心,但马里乌波尔也是地区的重要城市,这不仅是亚速海边的港口,也是通往克里米亚陆地走廊的关键城市。俄军有把握打下马里乌波尔,这样顿涅茨克地区就完整第落入东乌手里,有自己的港口甚至意味着可以在经济上走向自足,这对东乌是十分重要的。1 u8 _) d; H9 s( ^' {' @
8 S# I% J1 {; C% v在战区的另一端,卢甘斯克发电厂还在乌军手里,夺回来后,可以大大改善卢甘斯克的电力供应,也是有利于经济和民生上走向自足的。" t2 J# E: p) x8 u8 U$ W1 E, W
* M9 I$ r. S) W" a6 l* J
不过,这样的有限进攻也意味着脆弱的停火破产了。
" k3 \) i' T$ N* a1 r5 d9 o1 n6 ]8 l3 j0 c) U% j* d2 G
第三种可能:打通通往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现在克里米亚只能通过刻赤大桥与俄罗斯本土连接,横跨亚速海的刻赤大桥在军事上很脆弱,克里米亚的淡水供应也被基辅方面切断了。打通陆地走廊不仅确保克里米亚的一般供应,也解决了淡水问题。这还把乌克兰通向亚速海的出海口彻底隔断,使得亚速海成为俄罗斯的内海。
+ f4 g2 k B2 _) x5 x) G& \4 b7 j" v/ U1 p. B( c% M
不过,这需要大规模军事行动,还需要突破乌军严密设防地带。乌军不傻,知道俄军进攻重点最可能的就是克里米亚走廊。说起来,俄军进攻什么方向都是可能的,从布里扬斯克方向直捣黄龙、进攻基辅,乌军根本挡不住。但这就是全面军事占领乌克兰了,事态太大,势必激起美欧的强烈反应,不符合俄罗斯利益,不如赌一把,在基辅方向唱一把空城计,寄希望于在克里米亚走廊与俄军打成胶着,争取凝聚乌克兰民心,争取赢得美欧的实质性支持。
' C9 P' L3 o( Y: C4 d7 x, T* d0 ^ _5 {3 u4 u
第四种可能:占领“新俄罗斯”地区,不仅打通通往克里米亚的走廊,还打通通往特兰尼斯特里亚的走廊。“新俄罗斯”地区(包括克里米亚)是叶卡捷琳娜时代克里米亚战争里从奥斯曼的手里打下来的,西端的特兰尼斯特里亚以德涅斯特河为界,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接壤。1940年,闪电战在西线爆发,苏联要求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此后特兰尼斯特里亚与比萨拉比亚合并,成为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摩尔达维亚独立,但特兰尼斯特里亚从摩尔达维亚(这时改成摩尔多瓦)独立,不过没有得到国际承认。在短暂的内战后停火,现在还是割据状态,有俄军维和部队驻扎,与高加索的南奥塞提亚、阿布卡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有点相像。
8 b! @& G9 Q" F0 P0 _3 }, J2 T& H' r x+ j
这就是大规模战争了,一旦发生,乌克兰也就丢了半壁江山了,而且是最好的半壁江山。这也是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最主动的扩大疆土和势力范围的行动。如果俄罗斯走到这一步,那就是除直接进攻北约成员国外与西方全面对抗了。俄罗斯的国力未必容许,除了扬眉吐气,也对俄罗斯没有多少看得见的近期利益。1 E& n3 g+ T3 U$ {! |9 x7 K
; W, _3 n0 D( e6 d0 r% r
# D' \3 Q+ N5 f+ n) z, ?4 Q新俄罗斯是叶卡捷琳娜在克里米亚战争里打下来的地盘
. E% J( F1 _3 e X K7 f5 ?+ ?! H9 C: X( L: g1 K) ^! L4 t
( `! d1 i% g6 K/ g& p) K
特兰尼斯特里亚是新俄罗斯的一部分,一来二去,现在成为摩尔多瓦境内的一块飞地,但要是打通布贾克(下方摩尔多瓦以南标注乌克兰的地区),就好多了
6 J' O: ^; A3 e7 v& H$ ^$ H: n5 z. g5 J, \3 |+ {! z
还有一个可能:鼓动布贾克地区独立。布贾克地区位于乌克兰西南,与敖德萨隔海湾向往。这里与乌克兰本土只有海湾口的大桥相连,否则就需要从摩尔多瓦南部穿越,地理位置很闭塞。这里与特兰尼斯特里亚很近。与克里米亚一起,两头对敖德萨一夹,乌克兰的出海口基本上就被封闭了。
% l! c9 E0 O \6 ~% C$ e9 Z7 w' d0 }( J. T
0 D0 i& P0 g0 U8 H1 }% r( G布贾克与克里米亚一起,对敖德萨形成犄角之势
/ j; c& H7 T' }3 d! Y: n" R
% P: q# o; f5 U2 M# F俄罗斯会采用哪一个选择,这个只有普京知道。军事进攻只会是一部分,网络空间进攻、小绿人的混合战争,宣传舆论战,这些都会动用。冬天是装甲进攻最有力的实际,乌克兰南方的沼泽地都冻上了。西方也认为俄罗斯会利用北京冬奥的机会发动进攻,利用西方注意力都在中国的窗口。俄军入侵格鲁吉亚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7 ^7 g0 k9 f$ c7 j* X: w
: {8 A3 d: d3 g8 d" K0 V+ K
但美欧的问题是是否保卫乌克兰,需要什么代价。7 T6 @, ?: L: c9 R5 |
9 E+ Q: r- r! G/ u* S
美欧愿意提供装备和训练,但这是有限度的,轻武器、夜视镜之类的还行,高价值的的战斗机、坦克、防空导弹之类是不会的,给不起。至于训练,这些年美国训练出来的哪支军队是能打的?说到底,守住乌克兰只有靠美军,北约盟军或许能帮把手。乌军号称有30万,实际上靠不住,几年的战斗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俄军在积极整改后,还经历了车臣、格鲁吉亚和叙利亚的战斗考验,装备水平和战斗力比苏联时代更强,西方都承认,战斗力与美军和北约部队不相上下。
5 N. @+ V/ y7 I% F& d4 a( p% F) Q: q9 w& S4 B) f. p8 ~
乌克兰与俄罗斯有2250公里的共同边界(包括东乌),比纽约到迈阿密的距离还长。乌克兰还与白俄罗斯还有1100公里的共同边界。考虑到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乌克兰实际上被俄罗斯及盟友三面环伺,只有西面是比较便利北约增援的方向。美国要武装保卫乌克兰,仅俄罗斯边界就是比纽约到迈阿密的距离还长的防线。2 V8 W& ^, x! { {' Q
4 q2 {4 K) a3 h# i' h/ p4 V
( _, l* U; u- I
乌克兰的地形是装甲进攻的天堂,固守待援的噩梦% r7 D5 J$ S; v H" \$ \% x/ j# E ]# D
4 g/ c# W1 q8 e- y5 p. ]+ _
U6 t1 q' t9 i; ?0 L Y
俄军一旦在东线发动进攻,可能要到第聂伯河才停得下来
; j, t) U" J, I0 {( V. j8 y( |" i: J
这里还是平坦的大草原,第聂伯河以东无险可守,便于装甲突击,二战中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大会战发生在这里不是偶然的。乌克兰唯一的好处就是大,俄军很难一口吃下,北约和乌军有机会退守西部,然后增援、集结、反攻。
- \! z$ w% b: ?! k1 A' p+ ?+ [( z: S& A( ~
美军和北约有绊马索和前沿防御两个方案。
5 O* b! D$ c/ q7 g6 X" c e1 c: j+ J
绊马索方案以显示存在为主,只在乌克兰部署不多的部队,主要是一个师级的前进指挥所和一个安全援助旅(SAFB),再加一些北约顾问和教官。SAFB只有几百人,但全部有军官和士官组成。主要任务是训练和指导,不是作战。一旦发生俄军入侵,这些象征性的部队是没法打的,只有主动后撤,等待增援和反击。
5 F5 q3 M/ Y- \. j7 r1 T
/ ?, `" o) |) P, V0 x" G& D* U绊马索方案的风险大。如果俄罗斯下定决心,薄弱的防御是起不到威慑作用的,入侵的门槛较低。威慑来自入侵后俄军将受到的打击和损失,这是所谓Deterrence by Punishment模式。冷战时代柏林防御就是这样的,在苏军包围中,美军的柏林旅和英法部队毫无还手之力,基本上是白送,柏林是守不住的,主要后果来实现威慑。
) K* H4 t- M6 B. h' { m8 q) H
/ F8 m5 Z' G w" `但在乌克兰,俄军入侵一旦发生,美国和北约实际上很被动。这是与冷战时代的德国很不相同的。柏林旅固然单薄,但美国第7集团军就在200公里外。对于乌克兰来说,美军主力依然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德国,太远了。/ @6 ^* t. U5 a* I! @
! w6 L; N4 n- l* Y# [
兰德公司在2020年进行了数字沙盘演习。在俄军入侵乌克兰后,美军调遣三个驻扎在欧洲的战斗旅紧急驰援,但欧洲盟国没有快反部队可以调遣。波兰派遣了一个旅,但杯水车薪。北约空中力量早早投入了战斗,但不能阻止俄军的快速推进。乌军只有退守第聂伯河沿线,避免被包围。俄军顺利建立克里米亚走廊,并包围哈尔科夫。. a! Q7 v4 w' z+ Y
" u, ]+ D& h* r* C
演习调用了所有美国在欧洲的重装旅,还有北约机动快反力量的大部,大部分作战飞机都是第五代战斗机。实际上,北约是否有能力支援和保障这样的远征作战都有疑问,更有疑问的是美国和欧洲是否有这样的政治决心。
: @4 i3 ]6 y& e" b( P3 y
6 [- l; O+ H. c3 x* h* A美军和北约增援需要时间。美军在欧洲的兵力已经不足了,从本土增援时间太长。北约盟军中,只有英国、法国具备足够的后勤和保障架构,还有远征作战的能力,但依然有限。德国在理论上是北约内军事实力最强的,但出国作战的能力不足,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组织起足够的远征能力。波兰倒是积极,但能力有限,而且白俄罗斯和加里宁格勒方向也不容许波兰轻易调动更多的精锐力量援助乌克兰。( ]' O* H$ ^& @. M5 h6 x( P9 U
! ~5 R0 x* F, m5 C6 \; k
美国的核保护伞也罩不住。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与美国不相上下。俄罗斯也公开声明,不惜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没有胃口为了哈尔科夫而休斯顿被核平。要阻止战争无控升级,只有在乌克兰驻扎足够的美军,直接接管乌克兰的防御,能达到威慑目的而避免俄军入侵最好,威慑不了则需要有足够的常规力量顶住俄军的第一波进攻,然后等待增援。
9 O3 q: S6 b2 U- p; G* U0 c; y! I9 I$ {/ n
这就是前沿防御方案,需要美军和北约盟军在乌克兰驻扎足够的兵力,大大提高俄军入侵的门槛。这就是Deterrence by Denial模式。; c4 x8 h$ h! I" S; \! N Y7 \3 x
- f* j9 b+ J6 H5 W' R$ k前沿驻军从兴建驻军设施和战场建设开始,还需要增加演习,一方面演练作战,另一方面理顺盟军之间的协同。
2 K1 E! ~2 Y! T* \1 i7 m, U. z {- h8 a) k4 M% ^, U6 L" l
前沿驻军需要:
/ ^ u1 k; I [/ S- r9 n• 一个美国旅,两个北约旅,以提供与和平时代边境另一边俄军大体对等的兵力
0 ]1 n: a# d( f3 E' O5 U. @9 x ~8 P9 E3 }• 预置一个火力旅的装备,将提供远程打击火力1 [9 e# T$ d! W8 y3 S
• 预置一个中装旅和两个重装旅的装备,中装旅的“斯崔克”力量将提供战场警戒、火力侦察和侧翼掩护,重装旅将是抗击俄军重装甲力量的主力
& ^( l- ~! u7 J( d& L$ X• 一个防空反导旅,用于提供防空、反导保护
. U v/ i$ a6 y. {/ q• 一个SAFB旅,对乌军提供长期训练和指导
6 u: S# M9 u# z/ J8 O9 u• 一个混成战术联队,两个美国战斗机中队,一个北约战斗机中队,用于提供制空和对地打击能力# ~$ d: E3 B& s
• 一个师级前进指挥所,战时直接指挥增援部队投入作战
; G) q& c6 b, Q, ~4 u3 z
$ ?- ]: }) G0 i3 W, i& M/ A" k- u这些只是前沿部署的部队,在战时还要根据需要进行增援。
8 d: ^ T& u% [& \) B: i: E7 ~
. K0 ]9 F# r+ f- M难说这样的前沿部署是否能形成足够的威胁,但投资巨大是确认无疑的。据估算,需要270亿美元的一次性投资,用于基地和战场建设,以及预置装备的购置。更要命的是每年的维持开支,据估计高达110亿美元,包括各种年度演习。此外,还需要北约盟国贡献60亿美元的一次性投资,和每年20亿美元的年度开支。这是基本上不可能承受的负担。6 n \2 c& e: p# f0 W U+ b5 X
0 B/ `0 G2 ^ h0 \相比之下,绊马索方案需要8.5亿美元的一次性投资,以后需要10亿美元的年度开支,另加北约盟国的每年1.5亿美元。投资负担低多了,但威慑失灵、美国和北约信誉扫地的风险也高多了。5 f! h/ {1 t9 o) }4 j( g
( @# j' K1 S( n6 d) M, M乌克兰可能成为北约创建后,美国最大的战略负担。仅这一点,美国就很难主动把乌克兰这个大包袱背起来。北约明确要求乌克兰解决东乌冲突(但没有明确要求解决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之后,才考虑接纳进北约。这是不成文的条件,但也是惯例。格鲁吉亚也有这样的要求。这就使得乌克兰面临鸡与蛋的难题,实际上把乌克兰拒于北约之门外了。
, ~" x# s7 {" X9 G
" D) l0 i8 s0 |: w; f有人说,比卖国更可悲的,是国家卖不出价钱。对于乌克兰来说,还真是这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