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3-27 18:39 编辑
7 @5 q5 C# B) v
% l/ ~3 L0 F" S+ P! Z( v中苏关系是在80年代末正常化的,但中俄军购是90年代才开始的。20多年前,如果俄罗斯敞开卖,中国也足够壕,怕是除了俄军面包车,什么都会买,连AK74M突击步枪和PKM机枪一起扫进。那时代,“现代”级、“基洛”级、苏-27、伊尔-76都是中国的顶级装备。但是今天呢?不仅俄罗斯装备在很多方面已经没有优势,中国装备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如果今天敞开买,双方也都舍得花钱,都会买些什么?
% m2 i7 {, T9 S3 R+ N! k# n. r0 ^8 |6 H
空军方面,俄罗斯有值得买的,但必须买的不多。歼-20比苏-57更先进,但苏-57对俄罗斯够用了。歼-16比苏-30SM更先进,但苏-30SM也够用了。歼-10C没有俄罗斯的对标,但苏-35也没有中国的对标,两者差不多可以算扯平。运-20比伊尔-76/476更先进,同样伊尔76/476够用了。
0 r! L1 b' h: g- ~ g. ?& q8 d- s( s W8 i. k
对中国也一样,可以买一些伊尔-478加油机(从伊尔-78改进而来),以补急需,但不是必要。苏-30MKK早停了,苏-35估计不会再买了。苏-57的项目30发动机可能还是有价值,但也不说必须,买来只是作为过渡或者备胎。图-160或者图-22M属于可买可不买,在短期还有用,从体系和长期发展上说不符合中国的作战要求。6 W, Q4 P/ D/ Z n- ?5 i5 |
" Q% g. }) h1 u! m7 S- @) q
陆军方面,99坦比T90MS更先进,但不一定比T-14更先进。15坦没有对标,但轻坦对俄罗斯的用处不是很大。300远火源自俄罗斯,技术极大进步了,但俄罗斯自己也在改进,够用了。新换装的AK12突击步枪是AK74M的深度改进,比中国的19突差一大截,不过要用也还是可以用的。不过大八轮是俄罗斯缺门的,大量组件快速、灵活的中装部队是俄罗斯急需的。红箭12等先进反坦克导弹也是俄罗斯急需的。2 C3 \" s4 C5 p9 l0 M) i
, g3 _2 {( A' j- G5 V反过来,俄罗斯已经没有什么中国需要的了。
7 k2 x* r. B/ X8 v# O
& D$ O6 j( E/ p) ^% L防空方面,很多中国的防空系统都源自俄罗斯,中国极大改进了,最新的红旗17A的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俄罗斯原版的“道尔M”。俄罗斯也在改进,在超远程防空方面还别有一功,所以中国还在买S400。但总的来说,两国都不必购买。8 C A& p- e. J, [: R# {3 e
- e5 I P7 ~: A. i" e6 i( L海军方面,俄罗斯可买的就太多了。苏东波之后,俄罗斯海军的大型舰船建造基本上停摆了,055、052D、054A都是俄罗斯垂涎三尺的,075、003就不说了。不过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潜艇、“亚森M”攻击潜艇的技术也是中国垂涎三尺的。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中国海军现在有6-8艘相当于“北风之神”的弹道导弹潜艇,配备“巨浪3”,对美国的战略威慑就不是一个等级了;如果中国海军现在有30-40艘“亚森M”,美国的压力也绝非今日可比。4 V' f3 C4 `( V# k2 }! ^# G7 l
9 k5 d! ^* j$ Z1 ~; {( [8 `4 Y4 p. z但中国的战区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技术要是流入俄罗斯,俄罗斯的防御态势就根本改变了,北约将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苏联时代的SS-20也是机动中程导弹,但中导条约使得俄罗斯的机动中导停止了发展,重新起步并不容易。美国现在遇到的是一样的问题。这不是机动洲际导弹的简单缩小。常规弹头的机动中导不仅要尺寸小、重量轻,还需要高度精确,具有机动变轨能力,更需要成本低,以便用于有意义的常规打击。重型的机动洲际导弹的成本压力没有那么高,因为从来不是用来拼数量的。* |& P/ l/ H6 S# _: w
1 g' k8 I5 t2 i V# {# U
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射程也可达2000公里级,射程倒是够用了,但这只是具有有限末端滑翔和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另外就是需要米格-31或者图-22M,空中发射的额外动能是“匕首”达到高超音速和射程的关键,所以原型“伊斯坎德尔”是不可能达到同等的高超能力的。载具的数量和战备状态可能影响了实际可部署的“匕首”的数量,东风17的大横距滑翔能力也是“匕首”不具备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