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11-8 09:05 编辑
+ Z: F3 x& ^& S9 \' g% k& {2 o! ~
台湾《联合报》11月1日报道,台湾军方将一套台湾制造的CS/MPQ-90“蜂眼”机动点防御相控阵雷达部署到东沙岛,搭配海军陆战队加强连的双联装“毒刺”防空导弹,作为反制解放军直升机与无人机之用。
" w& L: D6 O- S; l1 A V
0 M* q! C0 I- B9 [) N1 d
x$ S3 \/ W1 l3 _# o9 D3 h
机扫电控的CS/MPQ-90“蜂眼”机动点防御相控阵雷达
. Y* ~: C" N" O
- O, Q* h3 T0 s" J" H“蜂眼”雷达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首个能360度侦搜目标的自产相控阵雷达,采用X波段,具有抗电子干扰的功能,搜索距离为40公里(一说60公里),可同时追踪64个的目标,并控制9个火力通道,机械扫描使得目标更新间隔2-4秒,平均故障时间在300小时以上,从停车到开机不超过15分钟,且具备高度扩充性,可以导引“霍克”、AIM-120地空飞弹与“天剑2”陆射型,但不清楚是否有“霍克”或者“天剑2”随同上岛。“蜂眼”还具有边扫描边追踪(TWS)功能。9 b( \/ K9 w! N6 s
& r$ ^3 E8 y+ N% q4 J0 p4 Z9 B" y* F据报道,由于局势紧张,东沙岛目前除了增强的台湾海军陆战队加强连之外,台湾海军侦搜大队“锐鸢”无人机也登岛部署,用于巡逻周边海域。
: P, t, v- B2 J3 u
0 l( t3 Z" y4 z8 Z& C1 [# H( r: T
$ v1 N0 H4 P D& R( `
东沙岛也称月牙岛,不难想象如何得名的
$ K, E1 \0 ], F3 j! n$ D/ H+ j/ ] q
东沙岛不大,东西长约2800米,南北宽约700米,面积约1.8平方公里,但战略地位重要,处在汕头以南约150公里的南海北部,扼守台岛和澎湖南翼,并监视巴士海峡和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这里不光是海上交通要道,还成为美国空军干预台海战争的前沿阵地,B-1可以从这里发射LRASM反舰导弹和JASSM-ER巡航导弹,E-8和各种电子侦察飞机可以从这里监视海峡内的军事行动,这里还是深入南海监视中国战略核潜艇的通道。东沙岛上还有一条1500米长的跑道。" v+ ]1 R$ [; {7 C) ?& W
( j, g# h# e4 @
这样的弹丸之地上毫无机动空间,部署“霍克”、“天剑2”导弹只能是固定阵地,容易遭到打击,实际作用有限,但是“毒刺”肩射防空导弹实际上对东沙岛防御没有用处,只能打逼近的直升机和低空无人机。
3 M: W1 O) |% T; u9 y1 L
* E; t1 v" L1 ]1 T; S9 K, w7 q东沙孤悬海外,飞得到东沙的直升机必定是从舰船上起飞的。东沙岛没有什么海防。在可以放飞直升机的距离上,舰船何不索性靠近一点,舰炮轰就是了,为什么要出动直升机呢?无人机也只需要在远距离监视,根本不需要逼近到“毒刺”的射程之内。不过拿下东沙对解放军真是很有诱惑,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4 p3 E( w/ [" t7 N9 b6 v: T% X
+ z* ^7 U7 i$ u" j x“蜂眼”雷达的唯一作用是告诫守军:解放军来了,后面怎么办,你看着办吧。
\" Y4 B' s2 G: T& p
, x0 y4 ~: n' D8 N2 w; {这是台湾自己研制的,当然少不了技术外援。好玩的是研发历史。2011年,中山科学研究院授予神达电子公司7000万新台币(约合222万美元)的合同,委托制造一台车载样机。原计划用悍马搭载,与同为悍马搭载的“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使用“毒刺”防空导弹),号称可用于野战防空、低空预警、区域空管、防空指挥等任务。但系统太重,超过悍马的承载能力,最后换成民用卡车。但雷达模块是装在集装箱内的,与卡车的载货平板用锁扣固定。不需要机动的话,可从载卡车上直接吊下来,安放在平地上。在台军作战序列中,这是军团级防空用的,共制造了17套。: a, I) Z6 Y; }+ K B; N
% c$ P `4 ?! X; D" ]9 o2015年,桃园警方带走3名神达的工作人员和1名中管,罪名是伪造测试数据。设计要求能在40度斜坡上以不低于8公里/小时的速度爬行,事实上只能达到6公里/小时。中山科学研究院方面也有3人因为与神达勾结而被警方带走。
& h' d8 r6 X2 q: D4 U S2 q8 a5 u1 J2 x- E
海军侦搜大队的“锐鸢”无人机也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原名“中翔2”号。这是战术无人机,便于部署,留空时间较长(12小时),用于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共制造了32套。
1 U3 M5 C9 R; L Z# M! V. r7 ]( @- @3 k3 q3 _3 \2 d6 m! J4 s% \* E
5 [! \: a7 q Z+ T6 f) {6 [“锐鸢”无人机的技术水平还不如土耳其的TB2- U( Q$ O# S8 h. j& [
. O( U; o$ @1 I2 Y0 }( `5 Z, p
“锐鸢”的研制是在90年代末期开始的。由于IDF计划结束,中山科学研究院的第一研究所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于是用无人机来练手。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大体属于第一代无人机,还不及土耳其的TB2。
7 y: |) P5 o+ ]+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