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2-21 18:32 编辑
$ j( `4 r/ A3 E% b) z$ a3 V# h' ^' X
% S! u" o* q1 z, s0 X5 [8 w , a3 B# p' U; ~% T# O; {+ Y
贝尔429是很典型的常规布局直升机,采用常规的尾桨
4 q# ~3 l- C9 X! {9 N, ~3 \8 T8 f6 r$ F
' u. O% Z B' c
只要主旋翼转动,机械耦合的常规尾桨也转动。在地面,这很危险,容易打到人# j- I9 I) h1 l7 ~
* w& C6 F' i8 T; U2 n Q- q/ C + j# F3 x. O/ S
在低空,如果尾桨挂上树枝、电线或者扫到房屋,肯定是灾难性的5 z1 [- _, j5 O# g2 \/ ]" s* |
: w( G# U1 Y2 E0 _3 k4 [5 b3 z
: p" q# T1 O* A# x3 @
麦道喜欢用NOTAR,没有尾桨,但这难以用于大型直升机
% J1 L, U9 U" O" m/ q- @6 P- m: K% G; W
* a2 |) y1 `" D& o1 F![]()
$ a5 b, q8 W6 i! |9 k( T- u不过这不是简单粗暴地用喷气产生反扭力,而是主要用射流效应产生引流和低压,喷气的贡献很小
) h o# O8 V$ D) u8 Q/ z3 k' a
8 M/ D( @. L; j( `$ N4 p7 D6 U 0 q5 W3 B7 M4 u1 |& y% u" k: i- b
法国人喜欢用涵道风扇,比暴露的尾桨更安全,噪声也更低
0 Z1 J& Y6 _' j4 o3 Z4 C: n0 h& n9 a" o1 x
" g: ^- |& O! M" P
尤其适合在狭窄林地使用,但也难以用于大型直升机+ ?1 v; _7 e0 F: S' k/ c( ^
8 x2 N+ @! s6 M9 K( ~- L& Z
+ W8 a: N: L m$ a/ ?
但2019年5月首飞的贝尔429 EDAT更进一步,用四个电动涵道风扇,EDAT全称Electric Distributed Anti-Torque,意为分布式电动反扭力) h7 E% ^; s" s! W
f# |6 e/ i6 ~; j
& A0 c# }3 \9 H7 O# @" ]$ o
与常规尾桨或者涵道风扇采用可调桨距不同,这四个电动涵道风扇可调转速,但不可调桨距,所以简单得多,也可靠得多,便于用于大型直升机
, e# d: P/ k# b* J" _* b2 p. F
3 l+ F) ^- A2 I. O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面暖车待命时,电动涵道风扇可以停转,不仅安全,而且降噪。在起飞、悬停、降落和发动机出力最大时,电动涵道风扇也出力最大。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出力其实不大,电动涵道风扇可以减速甚至停转,不仅省油,也降噪。四个电动涵道风扇也提供了冗余,只要还有一个在工作,就可提供一定的反扭力,不至于完全失控。四个小涵道风扇也比一个大涵道风扇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启动、加速、减速更灵敏,控制更精确。如果在设计时就加以考虑,甚至可以做成可转动的涵道风扇,在反扭力和推力之间转换。
8 r1 O9 v7 K; j8 l, L5 Q2 }9 @8 i+ l' A7 D
如果配上电池、实现混动,在主发动机故障时,还可保持电动涵道风扇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只要足够安全降落就够了。直升机可以自旋着陆,但自旋着陆的动作与正常飞控是反的,情急之中很容易错上加错。保持电动涵道风扇工作要安全得多。' T" L: ~" k4 h- c: x
% x. Q6 L D/ P7 I
机械尾桨是直升机机械复杂性、噪声、油耗的一大来源,改电动很有必要。机械的涵道风扇和NOTAR都难以用于大型直升机,多电动涵道尾桨没有这个问题。中国应该在这方面大力投入。这是直升机方面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 k9 h& ~6 P1 [" Z; o
, `0 g3 S, D* p& o![]()
7 Y: W5 `7 T9 X* P; D5 w3 Z: f$ s# r6 A1 S& f" D
不过这四个涵道风扇堆在一起的暴力美学实在不大好看,估计是急就章的缘故,真的有点像古代的生育女神形象。希望从头设计的完整产品雅观一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