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时代的伟大战争:中情局副局长回忆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0 23:41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2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比尔 于 2019-9-3 04:31 编辑 # R9 u9 O8 a8 `+ y

    + o& H* k( A+ k5 E简介
    & \! T8 h* F) Q, c这本书最早是在今日头条网站上看到的,当时某个大V推荐了这本书,是中信出版社的中译本。因为作者是中情局的副局长,情报和反恐又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题材,就找来看了看。
    5 X" E: k/ J& i  M: y  u5 n8 R, |8 J
    第一作者迈克尔·莫雷尔于1980年入职中情局,33年里从低级分析员一路做到中情局副局长,还曾经代理过一段时间的局长,可谓达到了职业特工的巅峰。(应该是为了体现党指挥枪这一原则,大国情报机构的最高首长基本都不从内部人员中产生。)但很可惜,因为保密的原因,书中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猛料,但还是有一些值得说道的有趣地方。
    5 q$ J- `. o3 }0 n( T1 O0 J; |1 y; D
    书名翻译) t8 H- B& x: Q9 _
    原著的书名是“The Great War of Our Time: The CIA’s Fight Against Terrorism from Al QA’IDA to ISIS”,直译过来应该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战争:中情局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的反恐斗争”,虽然有点拗口,不吸引眼球,但至少概括了本书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本意。中文译名变成了“不完美风暴: 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恐30年”,书名更精炼,逼格也更高,但问题来了。主标题“不完美风暴(An Imperfect Storm)”只是原著第五章(主要关于中情局在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提供了错误的情报)的标题,拿来作为书名似乎有点牵强。
    - b7 ?0 N8 {" i/ c1 `( s/ m: t* d6 h8 E3 C' V4 n8 R
    关于副标题,原书在2015年完成出版,往前倒推30年是1985年,当时美国正和未来的死敌本拉登处于蜜月期,双方一起在阿富汗合作打击共同的敌人苏联。1988年基地组织正式成立,那时西方出钱出枪,伊斯兰国家出钱出人的阿富汗战争正打的如火如荼,美国当然不会认为本拉登是恐怖分子,基地组织是恐怖组织。直到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才将基地组织定性为恐怖组织。作为一部翻译作品,如此大幅度的更改原著书名,扭曲作者本意,我认为是不妥当的。5 P, d$ f2 C0 J5 Z7 T9 w) q: \

    7 }9 o2 V! p8 v. j中信的实体书的我无缘得见,但从百度百科上可以搜到对本书作者的介绍,应该就是从书中摘录的,里面说“迈克尔·莫雷尔(Michael Morell ),前美国中情局副局长,曾担任小布什总统的安全顾问,并为中情局工作33年。亲历了阿富汗战争、9.11事件、班加西事件和击毙本·拉登行动,于2013年8月辞职。”这句话有两个错误,首先作者从没有当任过小布什总统的安全顾问(此处疑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只是作为中情局的高级官员有段时间负责每天向小布什做情报简报。911事件发生时,他就陪伴在小布什身边。其次,他不是辞职而是退休。
    " V3 i$ K7 d) N9 a5 {( Z
    + x- W3 V8 ]6 S) A和本拉登的缘分5 b* n! _$ j, }. I4 g$ e  ]
    作者从1980年入职中情局,一直都是负责内勤的分析人员,但似乎冥冥之中的天意,本拉登职业生涯的两个关键时刻,作者都是见证人。从2000年12月开始,作者担任中情局和小布什总统之间的简报员,每天早上汇报情报系统的最新消息和分析报告。2001年911事件发生的时候,小布什总统正在佛罗里达州宣传自己的教育政策,当天早上的行程是视察Sarasota市的布克小学 (Booker Elementary School) 。当第一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时候,总统正在给小学生讲故事,而作者就在他隔壁的教室里。当第二架飞机撞楼,确定是恐怖袭击之后,小布什总统在学校里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马上登上空军一号前往安全的地点。在飞机上,小布什总统抽空召见作者询问他的意见,当时中情局还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得出结论,作者根据多年的职业素养和近期收到的情报,斩钉截铁的告诉小布什,虽然只是个人看法,但他敢担保幕后主谋一定是本拉登和基地组织  (I would bet my children’s future that the trail would lead to the doorstep of Usama bin Laden and al Qa’ida.)。" ~; k7 q1 a7 w5 [! e1 T, `. i
    3 d" ]/ q) y0 y$ g
    经过将近10年的大海捞针,中情局终于最终锁定了本拉登很可能藏身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的一处庄园。权衡再三,尽管认为机会只是一半一半,奥巴马总统还是在2011年4月底决定采取行动,现场指挥官是由时任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 (Joint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JSOC) 的比尔 麦克雷文 (Bill McRaven)中将。5月2日,身为副局长的作者和局长利昂·佩内塔 (Leon Penetta)一起在中情局总部的临时指挥中心担任技术上的总指挥,和阿富汗的麦克雷文司令部和白宫之间都保持视频通话,目击了行动的整个过程。DNA测试确认了本拉登的身份之后,奥巴马总统马上发表了电视讲话,向美国民众宣布了这一喜讯,瞬间举国沸腾,狂欢的民众涌上大街,兴奋的高喊“USA”“CIA”的口号,作者当时刚刚离开白宫,亲眼目睹了中情局的这一高光时刻,感觉身处梦境一样难以置信。
    ' K& Y; Z( |( f& z! Z% k* U
    & U* _% g9 `) P4 ^5 z# w2 U1 J几天之后,善解人意的奥巴马总统又委托作者带着中情局和JSOC的官员来到小布什的家里,专门为他做了这次行动的详细汇报。两人再次见面感慨万千,小布什还专门送给作者一个总司令(在美国,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纪念币作为礼物,作者和本拉登的恩怨终于翻篇了。
    " i- X9 t8 {+ }0 D. f: Q$ L
    5 B0 [. S' K' S/ N1 I# C( N8 [斯诺登事件3 ]5 Z$ F. e7 x9 a% k2 p
    斯诺登事件发生于2013年5,6月份, 至今网络上还有不少传言,比如说为了阻止抢回斯诺登,解放军驻港特种部队和中情局的行动小组大打出手等等,简直是好莱坞大片“谍影重重”的真人版。事件的真相,恐怕要过几十年才能公诸于世。
    & M& s+ q8 r9 L- J  b( c' z9 X0 {) e, R- r1 d6 ]& C$ ^7 ~
    作为一名电脑和通讯专家,爱德华·斯诺登从2006年到2009年在中情局工作,负责通讯安全;之后又作为承包商在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夏威夷站一直工作到2013年叛逃,后者是比中情局保密级别更高的间谍机构,专事收集各种电子情报,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否认有这个机构的存在,所以有戏言称NSA的意思是No Such Agency (无此单位)。斯诺登在这两个机构的职位都不高,但因为工作性质可以接触到高密级的情报,加上他长期有意识的收集,所以在叛逃时携带了大量的机密情报,作者不得不承认斯诺登长期以来收集的大量机密让此事成为美国甚至是世界情报史上最大规模的泄密事件。
    9 A& V+ f2 u: d% \# c' B叛逃事件发生之后,奥巴马总统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检查各情报机构的运行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作者作为即将退休的中情局高官,也参与其中。经过调查,他得出几点结论:斯诺登泄密事件之所以会发生,首先是因为NSA在收集情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出色完成了任务,招来了斯诺登的觊觎。其次,NSA内部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NSA的电脑网络缺乏内部审查机制,否则斯诺登无法长期窃取情报;第二,作为一个收集他国情报的间谍机构,NSA的内部文化却比较开放透明,职员可以在内部网络上提问请教,分享成功案例或是和其他情报机构的合作项目。这些都让斯诺登了解到大量权限以外的机密。最后,作者归咎于一些媒体对于NSA情报收集的错误失实报道,让斯诺登认为窃取和公布那些情报是替天行道。* _1 o/ w+ Z; M/ D: ~+ o
    8 ^/ u. k9 ~& ]7 c0 {
    作者在这一章节的结尾的一段话,颇为引人深思,摘引如下:In collecting intelligence, the NSA and its officers in no way did anything wrong. The NSA never undertook a program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the executive branch and the oversight of the congressional intelligence committee or the courts. The NSA never broke the law and never abuse the power that its had been given it the 215 program. In short, NSA and its officers were doing the job that they had been asked to do. 一言以蔽之,无论NSA做过多少外界看来不仁不义的事情,比如搜集外国电子信息,迄今曝光的最离谱的是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监听,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都是符合美国法律的,都是得到行政部门批准,而且处于国会情报委员会的监督之下的。美国人行事之霸道由此可见一斑。% a- K/ d- r. j4 f

    ( r" V$ W2 L+ g/ `反恐得失谈$ K6 z: q- g, E& |) k# D2 C
    在书中作者专门有一个章节对美国的反恐战争做了一个盘点,讨论了取得的战果和面临的挑战。毫无疑问,最辉煌也最具象征意义的成果就是消灭了本拉登,树立起了“犯强美者虽远必诛”的人设,挽回了一些面子。其次就是通过全球反恐合作,大大削弱了恐怖组织发动大规模恐袭的能力,避免了911事件的再次上演。
    0 L" i0 B' J& G% e$ O, }. s/ K7 T' c* o
    然而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恐怖组织的整体力量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首先,基地组织远没有到覆灭的程度,仍然还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在拉登死后上位,但他扮演的更像是精神领袖的角色,基地组织的结构已经扁平化,各分支机构日益独立行动。其次,一个本拉登倒下去了,千万个本拉登站起来。基地组织虽然伤筋动骨,但更多的极端伊斯兰恐怖组织却在西亚北非东非中亚东南亚兴起,相比当年的基地组织一心反美,现在世界上更多国家遭到更多恐怖组织的袭击。而且美国入侵伊拉克和在中东发起的颜色革命,推翻了许多区域政治强人的长期统治,让长期受到压制的极端穆斯林势力趁机做大,其中最为猖獗的就是伊斯兰国,其实力甚至超过了全盛时期的基地组织。3 o& N- q% s. C8 I) X0 P
    ! [( n) Z2 @% R) {# C
    伊拉克利比亚还有那些美国发起颜色革命的中东国家,至今仍然没有摆脱乱局,至今仍是恐怖主义的温床。极端思想,受到蛊惑的年轻人,散落在民间的武器,海湾石油国家的资金,只要这些因素存在,恐怖组织就不会消亡。ISIS和其他恐怖组织背后到底有没有美国的影子,众说纷纭,但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在中东拉帮结派,客观上纵容了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壮大,很可能重演当年本拉登养痈遗患的故事。9 }( U* D1 H( j

    # E$ }' ^  w" G) c9 z- F2 d! u, @作者书中有一点没有提及。中东的战乱导致大量难民涌入西欧国家,他们绝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其中不乏拥抱极端主义的人,更有一些本来就是恐怖分子。历史上伊斯兰教势力最多只是到达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南欧国家,但近年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几十万穆斯林直接进入欧洲腹地,几十年之后人口此消彼长,恐怕将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最大危机。
    6 G* Z! I) a- z  Y% x, W* U, `2 {9 @: H
    中美关系4 v( E& N$ m4 @2 a
    作为中情局高官,作者和中国的交集并不多,但情报系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很多时候就算是敌对国家,只要不是打的你死我活,彼此的情报部门有时也会发挥外交部门的作用,保持联系,一来交流信息,防止误判形势擦枪走火,二来只要是情报部门,总有一些合作的空间。作者作为中情局高官和中国同行也有过几次会面。
    : l. p" n" A; I! V# T
    ) r& g- P( ^/ J+ g/ N3 F6 P+ Q有趣的是,作者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和中国官方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认为在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挑战中,中国最为重要,也承认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没有之一),存在着机遇和挑战。前者包括经贸关系,在很多国家安全问题上合作多于分歧;后者主要是作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势必要求在东亚问题上有更大影响,而这迟早会和美国发生冲突。不言而喻两国也都在为和对方的热战做准备。作者认为如何消除中美矛盾推进中美关系将极大考验下任美国总统的政治智慧。" F$ H* I+ [; [& A
    6 ]# X: v4 ]( R* S. X# {8 q5 N
    纪念墙: h- R: P8 t* O
    中情局总部的大堂里面有一面墙,称之为Memorial Wall,上面刻着111颗星星,代表从成立至今殉职的中情局人员,作者1980年入职时,墙上的星星还只有83颗。33年里墙上的星星增加了28颗。
    + w# f& E; o: F0 P
    * r) B' o, e& M5 o: K911事件之后,中情局特工死亡人数最多的事件发生在阿富汗的霍斯特 (Khost) 。2009年12月30日,一名基地组织成员联系中情局,声称可以提供基地组织二号头目扎瓦赫里 (al-Zawahiri)的下落,骗取了当地特工的信任。最后他在霍斯特的中情局站点内引爆了背心炸弹,当场炸死7名特工。
    9 t- a" B2 G+ t1 A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星星只代表了中情局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其他的诸如在国外发展的间谍和线人,专为中情局干湿活的Jason Bourne 这样的承包商是没资格刻上纪念墙的,否则恐怕中情局大楼所有的墙壁都不够用。
    - }' F' x) l6 l8 X' d
    7 D0 q+ [0 z+ B; X& c作者从2010年5月担任副局长后,为了加强爱国爱岗教育,要求将新员工的入职宣誓仪式改在纪念墙前面举行并由自己主持,后来作者的太太更建议应该让新员工的配偶参加宣誓仪式。2011年9月彼得雷乌斯(Dave Petraeus)上将就任中情局局长之后,更主动提出由自己主持宣誓,这一惯例延续至今。! S2 M6 P; N$ V- N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2 收起 理由
    野草魂 + 2
    xzhangz + 4
    禅人 + 6
    colin1992 + 6
    老财迷 + 4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23 14:56 , Processed in 0.0360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