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的人类就是母系氏族的,因为抚育孩子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在原始社会,都是
0 ~9 B& C; U: I6 ~6 p( S由母亲,姥姥,以及姨妈们共同抚育婴儿,才能成功地让下一代健康长大。7 r0 D4 v+ W# a
- X& W# { v* Z/ y, b. D, _" e
人伦天性里最强的是母女之情,不仅强烈而且持久,贯穿一生,而男性成年后就自然地
& x$ H4 \ F# h! R5 V被异性吸引,重心放到了妻子以及妻子生的后代身上,”娶了媳妇忘了娘“也是天性使然
. o. L- h: A9 l) I# g+ ?- r+ g0 m# i- f
所以这种母系社会的结构直到一两万年前才因为农业社会需要的超过人正常体能的劳动' I1 { D) b1 j
量,以及人口密度上升和冲突增加被破坏,男性的体力和暴力成为了最大的优势,而女性因为被男性强奸和侮辱,以及因活动范围缩小带来的生理改变而变得地位低下,以至) D8 A4 ?. v$ K6 i1 f
于整个社会结构按照男性中心发生了重新组合。
% V) L6 |, g: l+ S2 N0 f4 y4 k7 x+ [7 r" }
这个变化过程给男性洗脑,让男性产生”男性一定要生男性,只有男性才是男性的真正3 w7 Y5 Q. N) k% ^$ L9 ]
后代“的古怪信仰。也迫使来自不同部落和家庭的女性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带来了* f) @$ |7 l! K9 A* f% @
许多痛苦。% e" y6 h0 _; H
0 x; n6 x, X4 M, t这种环境下,女性和母亲之间的情感连接无法帮助家庭建设,女性只好把感情却投入到
2 i3 V4 `6 z1 w p9 c儿子身上* k' S/ l f$ _+ }4 Z0 N& s
) W( J W. j% t% x e9 i# u# j ^但儿子却不是这种感情链接的合适载体,他的感情在结婚后即通过性的吸引投到了妻子
& Y) }7 X Z9 _( m& V. s身上,. p3 m& T: J( z. Q- I, {( ~% @5 t
( n9 z v' C. `$ d6 m而婆媳之间属于”不同部落的女性“彼此之间并无情感联系,而因为婆婆情感联系的错
6 d* m) A8 |8 S: b! j& \; q. Y4 z* _# E位产生了情感冲突,造成了几千年的家庭悲剧,基本上这样组织的家庭里充满了婆媳和
0 j( k9 g, }% }" m妯娌的无休止的冲突,封建社会里没有一个大家庭是幸福的,而都是充满了斗争。除非类似红楼梦那样,女性通过婚姻慢慢地在家庭内部建立起了某种一家女性沾亲带故的关系。
( g; y, N% M" v- S- Z T; B
8 @" Q8 S2 ~* i; I
) T4 g$ {+ @3 `4 }) _2 P- m) P5 f现代社会只要改变了女儿结婚后和娘家脱离关系的模式,这种极不自然的父系社会结构
2 L" S6 s2 O5 `就会逐渐被淡化。先从女性跟女儿的关系更密切开始,婆婆也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儿子
: M, W g$ [! h- J& j- u! n而是集中在大姑子身上,那么婆媳的纠葛就被母女的链接取代了。
. Q- I& \5 v. o
: m! x* E, I" w7 M; A另外,女性在社会照料缺失的中国是家庭里唯一的care giver,而男性由于天性几乎无# ] r# d3 e) r. Q0 w7 N' E/ V
法胜任这样的职位,所以将来的独生子家庭希望儿子结婚的动力远远大于独生女家庭,/ F" O3 U# w& B; o
他们暗地里希望女方嫁过来照料他们,不过目前看来这个既不自然,也不现实。按照中国目前的政策,死活要把计划生育进行到底,那也肯定是不怕牺牲一大半老人的晚年的,届时会有相当比例是这些生了独生子的家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