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母系社会”和“女权社会”是完全不能划等号的。前者肯定存在过,但是否曾经是主流并非没有争议,虽然在逻辑上,因为母系血缘关系最容易确定,所以推断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以母系为连接是非常合理的。
$ n' X+ }, D& a. a( |- ^8 `) ^* B! G而对现在残存的母系氏族/部落的研究,似乎普遍的结论是(以我的理解)虽然一般以年长女性为族长,族长有较高的权威,但决策体制往往更类似于某种原始的全民民主制度,男性的投票权和女性的没有区别。所以很难说是可以作为“男权社会”性反转版本的“女权社会”。. }/ ?+ C& c4 v5 Z5 o e. ?" t
所以在这个定义上要很小心。
% U: Z3 N2 L% c) U+ w; B# w6 X8 l1 X Y4 l, i, {: r
其实还有好多更麻烦的问题,从这里我的条理性开始混乱,想到啥写啥好了。
! W& Y+ \+ [/ I4 v! V0 ]( C2 j% X2 M, l
如果考虑母系氏族的上述特性,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社会组织乍一看挺接近母系氏族的,虽然选出来的大统领往往是男的。当然其实没这么简单,到底因为一个原始社会的氏族,规模就是几十人百来人的样子,我记得有严肃研究的结论一个人能够处理的社会关系人数上限大概是150人。这跟现在数十亿人的人类社会组织不可比。
9 p5 N- P1 S/ x0 E' r
4 z \5 x ~9 N" x$ h正统的社会经济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根据裸猿类理论,几千年的农耕活动不足以改变人类经过几百万年演化所适应而由基因固化下来的狩猎-采集动物的行为模式。换言之,人类本质上仍然是狩猎-采集者。而作为狩猎-采集者的人类,行为模式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分工,即雄性倾向于狩猎者(以及战争),雌性倾向于采集者(当然还有育幼)。
/ L9 T1 B: b$ X& Q
5 }) j; t# e: I" t2 t' |正统的社会发展史(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似乎认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之前,似乎还存在一个原始氏族社会,似乎族内婚是其特点。既然是族内婚,就不存在母系或者父系居领导地位的问题了(于是都可能)。后来出现了族外群婚,情况就变化了,因为母系血缘关系仍然容易确定,而因为成年男性会离开母系的氏族加入其他氏族的原因,氏族中资格最老的往往是女性,于是就导致由女性担任族长,那就是母系氏族了。但是对于这样标准的(母系氏族的)原始社会来说,狩猎和采集在经济上重要性非常接近,因此在政治上两性仍然相当平等。( Q8 o* d8 z; r) R5 J# q
4 y6 K. L H3 [. M9 o6 r
而正统的社会发展史(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似乎认为,在原始社会的过程中,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狩猎采集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以及商业的分离,而这三次社会大分工最终瓦解了母系氏族而产生了父系氏族然后是奴隶社会。这三次分工,似乎每一次都提高了男性的经济地位(于是压抑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农业虽然看上去是采集的自然延续实际上要求狩猎级别的体力(大概吧),手工业接近于狩猎工具制造的部分更多(这个是我蒙的),商业的活动方式显然更接近于狩猎(我想当然的)。这个经济地位的改变产生了如此之大的性别差异,以至于男权社会建立而女性成为从属品。
7 v: ~0 W+ h7 J' i5 g
; N: V7 L- J& C; }很久很久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机器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于是看上去越来越多的工作从更像狩猎向更像采集的方向发展。于是女性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自然开始不断提高。下一步呢,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工作岗位是更狩猎还是更采集?日后会更采集的工作更多还是更狩猎的工作更多?
( @% A' a, W/ y6 ^7 z( s3 M
" R, Y: N9 @1 O' \- V" }这个题目好像超越我的智力水平了。。。。/ N \6 h: }2 Y
2 h$ ~' R8 V- m7 u
不过再往下,虽然我们现在对人这种生物体的了解实在是有限,但“改造人类的某些生物学性状”似乎至少在某些范围内不像“取得无限制的能源”或者“利用地球以外的资源和空间”那样受制于物理定律,所以以后的情况,估计不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能怎么样”的问题,而是“狩猎采集者喜欢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的问题,或者更可能是“狩猎采集者认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的问题。。。。
/ ?6 F+ D- T; i+ K, b" s8 k
% s5 |" u# w9 Z) z0 P7 F7 ]7 A这个题目好像又超越我的理解能力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