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芒]汉魏晋三代更替,京兆杜氏的抉择(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98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老芒正式授权, 我赚爱元.
    ) |5 o- h# ?. w  y# R来源:考古爸爸, 二维码在文章最后.
    5 E% K8 G' c' V+ |
    , }: ]5 x) \( u2 \, r. `; a汉魏晋三代更替,京兆杜氏的抉择(下)# \4 Y' T7 _' X4 j9 f1 R! A
    - X. @, H  o, [( S. E! G% i
    第一篇 颠覆两汉的家族洛神背后的无极甄氏
    . m* v' w2 G! }% M3 j2 \第二篇 高平陵前江山转,曹叡陵墓今安在?
    6 d. j4 ]9 v" t9 W& ?- M1 F第三篇 曹家千里驹是谁?
    : j, ~; ~! Q, j9 y( s6 O. e  c第四篇 陈王昔时宴平乐”的陈王葬于何处' A1 w/ p& c5 j; C; \: N' o9 x
    第五篇 汉家皇帝曹家婿,被胁迫的帝王有怎样的人生?
    0 Q% b. n8 z( ~' y! l. Y0 R* Q第六篇 典农中郎将,小职位撑起曹魏帝国运转
    . ~4 z) P( X+ z; W; l0 D. `" {& e# i4 ^第七篇 世代姻亲半曹家,两朝开国元勋夏侯家的历史(上)
    0 p! b! X- h0 y' m! B6 ~6 c* u3 T第八篇 世代姻亲半曹家,两朝开国元勋夏侯家的历史(中
    % o  M$ e1 _7 n7 S第九篇 世代姻亲半曹家,两朝开国元勋夏侯家的历史(下)
    " \( a5 b, o6 i4 C+ y7 \/ g第十篇 降将之中有良子,张辽止啼镇东吴% c* E  J4 }. \" Y1 i! j. W
    第十一篇 让孔明司马懿忌惮,膝盖中了一箭就死掉的智将是谁?/ j+ n: z, I- S8 S. c0 r. I( |
    第十二篇 曹操的周亚夫,成语长驱直入说的是谁?
    7 s2 {1 Z/ C; b8 A第十三篇 如虎猛将伴曹操,一死一生都尽忠
    , R& O  h& k9 z7 o$ H; n. J; J第十四篇本是降将却为曹魏死节的猛将是谁?( Q! B: ?& g- y7 L1 ^
    第十五篇 父成就曹,子摧毁魏,父子三国有传不同卷(上)3 P( ]' d  k' a- l. K8 j# `" E/ ^6 u- d
    第十六篇 父成就曹,子摧毁魏,父子三国有传不同卷(下)
    - e# \2 [$ O2 J! ?0 L# B9 u8 K 第十七篇 割席断交中被贬低的人,历史中又是怎样的名士?
    . m2 J& H& z) |0 s& F" u- R+ K8 L% J2 Q1 p, v. U7 T  H
    第十八篇 汉魏晋三代更替,京兆杜氏的抉择(上)4 F5 i3 e( v& o$ f7 ~4 L% r( K4 B( }
    ) E6 U# C1 \0 ?
    ' P  [: o( O7 }/ F
    因为杜恕与朝中权贵不和,杜预和父亲一起长期靠边站,直到司马昭执政,作为司马家的女婿,杜预拜尚书郎,并袭祖爵丰乐亭侯,杜家才开始真正起家。
    . A8 Y6 h- S2 }  ]$ y6 z9 k
    ) I& V, i  u9 v, K1 x! @( K杜预博学多才,知晓兴废之道,常说立德很难,立言立功那就容易多了。其后果然用一生做了注脚。
    , k7 M- [( x6 b" O! Y' V. n
    7 q& C; Q7 d) c  i& M" R, [杜预骑马射箭样样不行,但每每朝廷有用兵大事,杜预都能参与,于是也位列将帅之列。7 R  }; A" |* n' @7 r( Z
    - c. q+ b8 T: b+ D5 b
    杜预先从钟会伐蜀,功成,遇钟会反,钟会身死,僚属多丧生,杜预凭借智慧幸免于难,并因功增封一千户。/ T. ^% _* S. r4 {6 F2 _
    * J9 n" U+ Y* ?# T9 D  M
    泰始六年(270年),陇右地区很不安定,鲜卑人秃发树机能起兵造反,势力很大,司马炎派去镇压的将领,不是战败,就是被杀。杜预出镇陇右,顶头上司是安西将军石鉴,此前杜预在河南尹任上因得罪这位上司被罢官。石鉴公报私仇,命令只有三百士兵、百匹坐骑的杜预出击。杜预认为兵源给养问题没有解决,不宜在夏天与兵强马壮的鲜卑人交战,而应该在做足准备的第二年春天交战。
    . f1 o+ G, O! p/ X! C9 f/ e2 y$ A3 a, h: q* q2 h5 Y  J7 t
    杜预拒绝出兵,激怒了石鉴。石鉴找个罪名,将杜预逮捕送交给廷尉治罪。因杜预与皇室有婚姻关系,在“八议”的赦免范围,才保住性命,但仍丢掉了爵位。不久,石鉴在一次战斗中,被秃发树机能打得惨败,事实证明杜预的意见是正确的。( |/ Y: m) p: D4 l; s

    9 z3 w0 J* P# Z* b2 K泰始七年(271年)十一月,匈奴刘猛乱,杜预复起为度支尚书,掌管政府的经济财政事宜。在任上,杜预共向晋武帝提出过五十多项治国治军的建议,其中包括常平仓的兴建、谷价的调整、盐运的管理、课调的制定和边防的建置等等。为了解决洛阳的交通问题,他力排众议,主持修建了富平津大桥。他还发明人排新器,并复制出失传的欹器。杜预发现当时通行的历法不合晷度,经过计算,纠正了其中的差舛,修订出《二元乾度历》。此历经过验证,终于取代时历,通行于世。
    2 }# X4 ^4 X, r* ?# e% _$ s0 m8 C
    9 M+ _3 J" J. I2 t杜预任度支尚书七年,处理全国政务,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指其无所不能。
    7 z5 p$ p9 U2 F9 o2 S# V
    7 |, z; q- X5 C' i司马炎登位以后一直想发动灭吴战争,但西晋朝廷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杜预是少数支持司马炎灭吴的人。% Z6 c% X/ k0 m: c+ U) i# J

    5 c% Y% q& X) P2 `# `咸宁四年(278年)春,灭吴主将羊祜去世,临终前,羊祜向司马炎举荐杜预接替自己。杜预其后任镇南大将军,主持灭吴战争。
      T- b/ b) j* X# \/ u. v/ G- l* Y2 Z. r7 J, G+ ^& D$ q2 z
    杜预到达荆州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同时派兵奇袭西陵。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是孙吴的西部边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晋军能突破西陵,益州的水师就可以顺流而下,驰骋荆州。杜预一战大破西陵吴军,后又使用离间计,使吴主孙皓调离守西陵的名将张政,扫除了灭吴的障碍。
    . ]; D) b' s" R6 _* k5 t/ q1 r. K" r- ^$ H8 p1 E, D1 ~
    杜预做好灭吴准备,朝廷内外却犹豫起来,司马炎对杜预的请战迟疑不决,准备将灭吴的计划推迟到下一年。杜预多次上书,认为此时放弃灭吴大计,实际上是纵敌养患,给敌人喘息之机,他把攻打孙吴的形势剖析得一清二楚,司马炎终于下定决心,立即发兵攻打孙吴。
    / {: Y* S3 g' Z; l8 ?/ {) H6 S, I- e4 }4 J7 z6 U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调集大军二十多万,兵分六路,水陆齐进,大举进攻东吴。
    , P& l6 P4 d7 B2 Y3 H/ e7 d3 ?' \. F; `
    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预军围江陵,偷袭乐乡。晋军依杜预计谋,一方面在山上到处点火,树立旗帜,虚张声势;一方面分兵袭击乐乡附近的各个要害地区。吴军人心惶惶,不敢随意行动。杜预军趁乱混在回乐乡吴军中溜进城里,活捉吴军都督孙歆。+ P- M! t& |, _
    : I& O3 V) s: p3 U  J
    杜预破江陵,据荆州,挥师东进,攻建邺。遇天气转热,雨水增多,北方士兵不服水土,感染疾疫增多,晋军遂有畏难情绪,想拖到冬天再进攻。杜预认为应趁接连胜利之机,一鼓作气,成破竹之势,一举灭吴。
    & |" E- c# U" Y7 Q8 ~* T' F  ?9 X4 [/ a0 P3 T/ |) I
    灭吴功成,杜预以武非其家族之功,请退,不许,遂留荆州。杜预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在荆州一边勤于讲武,一边修立学院,既攻破山夷,错置屯营,分据要害之地,又教化江汉之地。
    # G  @0 _: m* f  q
    8 n6 j& |8 E* N  A) |在荆州,杜预兴修水利,整修前代河渠,引滍水、淯水两江之水入田,使万顷农田受益。为了使屯田和普通民田均能得到灌溉,杜预又把水渠按照地段标上界石。杜预开凿了从扬口到巴陵的运河,使夏水和沅、湘两水直接沟通,既解决了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杜预的政绩,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百姓称他为“杜父”,并歌颂说:“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1 d! f- b- w  D2 j. ]* G* e/ I5 Q9 F7 Y' z1 l9 F
    杜预以灭吴之功入武庙,又因注解《春秋》入文庙。; O; E/ H7 m+ j% @
    & v# B+ H% H$ ]# {: @9 ^
    立灭吴之功后,杜预开始研习经籍,撰写《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中。杜预参考众家谱第,作《春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成一家之学。时王济解相马爱马,和峤善敛财,杜预称他们"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晋武帝听说了,问杜预有什么癖好,杜预回答说自己有《左传》癖。
    4 @! e5 |2 X# d( E( [+ m5 O4 @8 o
    杜预立功立言,不立德。
    7 o* K  d) T+ d8 o+ R$ ~! f. W5 j
    杜预为人睚眦必报。杜预任度支尚书期间,石鉴因论功不实,为杜预所纠,遂相仇恨,一时间引得朝堂议论纷纷,一起免官。杜预为江陵吴人忌惮,杜预有大脖子病,吴人给狗脖子上戴个水瓢,看见长包的树,写上“杜预颈”,然后砍掉,借以发泄对杜预的仇恨。江陵城破,杜预把这些人都抓来杀掉。6 Y2 b8 ~4 c7 O% U2 i
    % d3 T& l0 f! e3 B8 [
    杜预每年都要大量送礼贿赂朝中权贵,不求好处,只为自保。
    % I, A! _/ m) j4 X
    - l# K  [' }0 G% f' K. K& O0 Y杜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他刻了两通石碑,纪其勋绩,一通沉入深渊,一通利于高山,说:"谁知道以后这里是高山河谷呢?"9 F1 f% L, `9 A& I, u9 |& L) p

    . X. h3 s3 S% g* ]  a' t( M6 K: m杜预是简殡薄葬理念的倡导者,《晋书》记载,他向子孙们交代,死后丧葬效仿郑大夫祭仲,一切从简。
    1 A8 W: C4 D, v7 X( g: |
    $ c% f. u' y% S杜预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杜楼村北,陇海铁路以南,东与首阳陵相近,西可顾望京城宫阙,南有洛河,北有伯夷叔齐墓。如今墓址仅存一座墓碑,该墓碑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偃师县令朱续志所立,上面有“晋当阳侯杜公讳预之墓”的题字。墓址之南有杜预后世子孙、唐朝诗人杜甫之墓。6 D7 Q7 s) O2 k$ Q( _8 {& p, Y
    4 S/ {* k, x& W% v) F
    小贴士
    % K6 k" @8 a" \3 n7 n) Q' D- E5 Y5 Z* x; m: V9 [! H. y( d( e' \4 I
    欹器:关于“欹器”的最早的有关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荀子》载,鲁国君有一种放在宗庙中相当于“座右铭”的欹器。欹器有个特点:当它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但在容器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鲁国之君把这奇异的容器放在宗庙中作为“座右铭”,目的在于提醒自己,万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慎防“满而覆”。孔子在弟子作过现场试验后发出的叹息:“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对任何时代的当政者都具有深意。欹器到汉代已经失传,杜预曾成功重制。接着,晋代曾最早推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的刘徽又进一步作了《鲁史欹器图》并加以说明。其后欹器仿制品和图样又都失传。到南北朝及隋唐时又有人把它重制成功。其中,北朝的西魏文帝也把改制后的欹器放在前殿,用来提醒自己。经千百年的失传重制,欹器构造如何已成千古之谜。) }) ^: A! `9 _3 Z: _4 {
    / Z8 Z+ Q! z9 W0 c! V, r4 X
    郑大夫祭仲:从郑庄公元年(公元前743年)为相,至郑厉公十九年(公元前682年),在政坛上活跃了60年左右。《公羊传》称祭仲为贤相,知道事情的急缓轻重,不考虑自己声誉的影响,做事只从国家利益出发,并说“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 司马迁认为,郑国的衰亡就是祭仲造成的。
    1 |9 v& d5 I4 ?. t
    ' z7 ^6 E- `8 O! c8 ~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指皇亲国戚;议故,指皇帝的故旧;议贤,指依封建标准德高望重的人;议能,指统治才能出众的人;议功,指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议贵,指上层贵族官僚;议勤,指为国家服务勤劳有大贡献的人;议宾,指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
    - h8 @  M4 B: d7 x9 o
    * c# R- {1 d' p5 v' n
    8 S1 K: W) [. F: `. i7 O( I( q微信二维码: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42 学识 +7 收起 理由
    东张西望 + 10 + 5
    齐若散 + 10
    MacArthur + 10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ezhan + 4
    蒸八宝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9-2-13 09:4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ejin77 于 2019-2-13 09:44 编辑 ! u' h% |) [0 `2 s9 W

    9 J/ q" M$ n# m( A  d跟个广告,俺写的杜审言可以接着杜预说下去% _4 d( }; l( ?5 B
    3 ?% B( v) ?- ^" T+ E4 C
    唐诗论情之杜审言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2-13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7 14:50 , Processed in 0.0304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