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0-3-23 00:29 |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6-17 16:49 编辑 5 L0 b) q, F& ?% H1 _, K6 v3 l' q
; D7 K* ?7 M: e- e上一篇 美国种族简史 读书笔记4 德国移民的历史1; z1 ?9 Q% T: R$ S1 [# f
) m% J! G; H& l! b
& x4 L) K# s8 U1 H! B
: P. D. @$ y7 N, n: h我这个人比较偷懒,书已经看到第六部分概论了,读书笔记却停了很久。
' e$ s% S8 m: B5 E& Y( j% ?1 ^' Y7 x
可惜有些感想已经消失。好处是可以沉淀一下再写。
4 b: i U4 T. A
. c% @; a9 _3 v3 W' n4 C/ ~3 n. Q i G& @+ I I9 ?8 d( x
上次德国移民的笔记,写到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还记得一点很有意思:那时候英国买了很多德国雇佣兵,搬到殖民地来镇压美国人造反。这些雇佣兵半数以上来自黑森卡瑟尔,因此这些雇佣兵被美国人称为“黑森人”。结果大约有一半的黑森人打完仗就留在美国不走了,在德意志移民社区安家立业了。 h& f) I }- o7 {. x/ x7 D: V
) [$ Q' l% o' p( a" r* m
) z" [: p/ n. x4 f' T s n) s0 S, v1 W5 h
然后是19世纪的德国移民, 比起18世纪的移民来说,19世纪德裔移民更多来自城市,他们从德国带来许多的技术本领,包括各行各业,木匠、面包师、铁匠、屠夫、鞋匠、裁缝等等。19世纪中叶的美国东部城市,半数以上受雇的德裔是技术劳动工人。19世纪中叶以后,除了香肠和啤酒以外,一些更高层次的德国技术被德国人在美国发扬光大,其中包括光学镜片的制造(眼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工程建筑的技术(包括布鲁克林大桥在内的缆索大桥),还有钢琴的制作。$ g: c4 K' N" H% z
% {8 f: ?! l6 t' v7 }
19世纪是德国人在美国遍地开花的年代,几乎所有我在德国人开篇所感叹过的都是在这个时期被发扬光大的,包括周末的娱乐方式,学校教育的方式等等,但德裔美国人他们不是很擅长政治,不像在工业、科学和音乐方面人才辈出。倒是有个德裔政治漫画大师在19世纪颇有名气,形象地以驴子和大象来代表两个党就首次出于他的笔下。
" F& W( A9 s- N4 q6 f, E2 |' h' Q% N
* r5 y1 Y1 M, J* f- ^& l! h
: I8 ~3 k; {, R) N5 P5 C$ S跨进20世纪初期的德裔美国人处境非常令人羡慕,他们过着欣欣向荣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社会广泛的接受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和美国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他们自己也已经美国化了。5 l, ?( G6 H; a- V. U7 X& q
4 r7 s$ k9 N. A3 c/ n1 `
“牛肉香肠,德式巧克力饼,啤酒,幼儿园,体育馆和大学,现在已经成了美国国计民生的一部分,美国学校里也广泛地教授德语。然后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席卷全美的反德情绪就粗暴地使这些良好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变化。”
6 N4 c) O8 o2 I' [: o+ N& O( r2 ?; K0 r* c+ \* O' B
这时候颇有一些美籍德国人同情故国,因此连当时的总统威尔逊都说了,那些带破折号的美国人很有可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破折号的说法影响到美国的许许多多种族群体,让他们后来一直耿耿于怀。2 S8 c% D* m& N# G5 u6 |* T1 s
. q* Q' h6 C1 @4 x* p9 s1 j. n
但是事实证明美籍德国人并不像人们想得那样,千千万万的德裔子弟参加了美军和德国作战,包括著名的潘兴将军(General John J. Pershing)就是一位德裔。& s2 m4 M( S4 T$ o
9 i0 z9 f7 y; a+ w: K' X
事实上,二十世纪的德国血统美国人,他们在政治方面崭露头角到显赫的地位颇有几位,人数是不多,其身份也不代表种族。其中包括第一位具有德国血统的总统先生赫伯特.胡佛,还有我们更为熟悉的艾森豪威尔。. y1 v' ~+ N- T" N1 \
5 g7 e; @# r1 ]+ T5 a9 p
! `; G2 @9 R; e' c/ X, P随着希特勒和纳粹在德国的兴起,1930年代的德国人移民又到了一个高潮,这次带来的是某些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和文人,他们多是犹太人。本书作者说,在人类历史上,知识天才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这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爱因斯坦一个人的转移,就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获得核能的第一个国家。9 |6 J+ d. s, t& b1 a! f
5 S. ]0 U' ?& ]. \1 a
二战的时候美国本土并没有多少德裔人同情故国了,此次指挥美军在欧洲登陆以帮助打败德国的,就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宾夕法尼亚德国人的后裔。
' P/ f" Y, q, Y* a$ j* m
5 b; I7 \. I" E$ A今天(写书的年代是70年代)的美籍德国人,在经历了很多代的同化之后,仍然向人口统计局认定自己属于德意志民族的人,究竟是否具有德国先民的特征,已经很难说了,无论如何,自认为自己是德裔的美国公民,在1972年大致占美国总人口的13%。
8 H; w D- n3 X- M( D. O9 R7 u% F2 S3 H/ f
(2011年底留下的笔记 完)
r4 E+ D" o; A- J* Y( r3 H2 N7 Q
5 T* x0 Y& ~- Y5 T* A2 g0 m-------------------------2013-6-17 分割线-------------------------) s" T, \% a, P- R# W- H
发现这些旧笔记被朋友们翻出来,因此我整理了一下。发现上次写到德裔就歇菜了。后面的犹太人,意大利人,中国人,日本人,墨西哥人,都没有写,虽然感想是很多的。可能太多了,反而就不容易写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