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0 _/ b: b" k4 o( y! T
5. 强中更有强中手3 k. \/ O7 M8 I3 f' o# D( V
1 g& x+ E. t$ M7 w. ^6 j
: ~) p7 f" u2 l7 ]
9 v7 Z! b; t* i7 v1650年,奥兰治公爵威廉二世与荷兰省的共和派闹得水火不容,正准备发兵一万血洗阿姆斯特丹,突然暴病身亡,留下一个遗腹子,便是后来发动光荣革命登上英国王位的威廉三世。按照传统惯例,历代奥兰治公爵都担任荷兰七省执政。共和派逃过一场劫难,竭力防止奥兰治家族东山再起。威廉二世死后荷兰、锡兰、乌特里赫特等五省拒绝任命执政,几位共和派大佬甚至永久性废除了荷兰省执政的官位。荷兰进入“第一次无执政时代”,也是荷兰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j+ g6 m& x6 D' X9 ^ ' S7 G9 ]2 H; c; h$ D& w
荷兰黄金时代首屈一指的政坛人物是德威特(Johan de Witt)。德威特的头衔是荷兰省“大公仆”(Raadpensionaris),职能类似日后的荷兰首相。德威特是一位精明强干、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坚定的共和派斗士。他代表富商巨贾的利益,因此大力支持荷兰海军。第一次英荷战争以后,德威特总结经验教训,主持建造了60艘新型战舰,极大提升了海军的战斗力。奥兰治家族的王朝梦想是德威特的一块心病,1653年英荷议和时他就向克伦威尔许诺,将来绝不允许威廉三世担任荷兰执政。王朝复辟以后英王查理二世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提高外甥威廉三世的地位,时常磨砺德威特的神经。1666年,德威特悍然操纵荷兰国会宣布威廉三世由国家托管,进而驱逐威廉身边所有亲英派幕僚。为了改造威廉的思想,德威特每周亲自给他上政治课,并陪他打皇家网球。德威特显然不了解威廉三世睚眦必报的性格,数年之后威廉三世将以血腥残暴的方式报这一箭之仇。
& h: y9 D" V. E3 _
" y, \" D3 Z) O8 u1664年12月底,荷兰一支商船队自地中海返航途中遭到英舰袭击,荷兰国会群情激愤,几周以后便向英国宣战。查理二世下令海军总动员,任命弟弟约克公爵为总司令。英国舰队分为红、白、蓝三个分队,各个分队都有一正两副三位司令统御。约克公爵亲率白分队居中,鲁珀特亲王率领红分队突前,蒙德鸠率领蓝分队拖后。三个分队的旗舰前后都配置了火力强大的姐妹舰提供支援。约克公爵再三强调战列线原则,要求各舰与前舰保持120码的距离,严守各自位置,禁止擅自脱离队列掳掠敌舰或救助友舰。皇家海军还首次使用旗语传递军令,使得舰队能够迅速调头转向。9 y3 J* o9 F0 t0 M
+ J6 u3 R3 |+ b0 j' T/ s荷兰海军的组建依然摆脱不了联邦政体的束缚。五个海军部相互竞争攀比,造成将领过剩的局面。为了照顾各省海军的情绪,德威特任命骑兵将领奥布达姆(Jacob van Wassenaer Obdam)为总司令,将荷兰海军分为七个分队,每个分队有三位将领统御。将领之间没有资历深浅的排序,舰队也没有贯彻战列线的原则。奥布达姆仔细研读了布莱克编篡的《舰队作战秩序训令》,认为荷兰海军应该进行防守为主的消耗战,依靠荷兰强大的财力和造船能力战胜对手,而尽量避免卷入舰队决战。这是相当理智务实的选择,但未能得到德威特的支持。
- T9 w' A* O8 C1 ^0 I# I6 a. Y! [# A
. P# a5 N1 u" B3 D1665年5月,奥布达姆率领舰队出海,拦截了一支自汉堡返回的英国商船队。德威特来信指责奥布达姆消极避战,奥布达姆一怒之下领军前往英国海岸寻找对手。6月11日,奥布达姆在诺福克郡海外的罗伊斯托夫特(Lowestoft)遭遇约克公爵率领的皇家海军主力,随即爆发本次战争的第一场舰队会战。8 N1 ~+ b) r$ \) N' k6 a
- N5 Y# y6 Z' Z; n7 ~
此战皇家海军投入100艘战舰,其中包括24艘武装商船,载炮共计4,542门;荷兰海军投入107艘战舰,其中包括11艘武装商船,载炮共计4,869门。皇家海军因为舰炮口径大的缘故依然拥有火力优势。战役伊始两支舰队都保持严整队形,平行反向行驶,远距离相互炮击。然后各自掉头相对而行,进行下一个回合的较量。这时两支舰队战术素养的差距就表现出来了。皇家海军掉头以后三条线虽然有些脱节,但大致还算整齐,荷兰海军就乱成一团糟,战舰位置重叠彼此阻挡射界。接下来英国舰炮大显神威,尤其是八艘一、二等战列舰,一次舷炮齐射就能击沉一艘荷兰小型战舰。激战正酣时风向突变,蒙德鸠抓住战机,率领蓝分队突入敌阵,将荷兰舰队拦腰截断,并包围了拖后的两个分队。不久荷兰旗舰爆炸,奥布达姆壮烈殉国。荷兰海军群龙无首,四散奔逃,多亏了老将德维瑟和艾弗森(Johan Evertsen)率领各自的分队断后掩护,才避免更大的损失。5 U) M1 C1 V3 U4 \, _6 B8 a5 B
6 I3 F+ G8 R7 T" f& X8 L& R0 c u罗伊斯托夫特海战英国大获全胜。荷兰海军14艘战舰被击沉或烧毁,9艘被俘,另有8艘因战损严重而报废。官兵阵亡两千余人,被俘两千余人。这是荷兰史无前例的一次惨败,消息传来整个国家笼罩在愁云惨淡之中。大难当头之际,荷兰需要一位救星从天而降力挽狂澜。8月6日,德鲁伊特从美洲返回,五天之后便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荷兰人望眼欲穿的大救星终于到来。% n$ S1 \2 O2 p* q5 ]6 W, `
! s1 D8 e. R+ a4 C7 X9 L7 z9 P! c9 S
8 P8 M9 z! q1 F% ]% h+ `% l" v
1 g$ t% J/ k- K; a" x. ^
时年58岁的德鲁伊特(Michiel A.de Ruyter)出身寒微,11岁便上船当学徒,此后32年一直在海上谋生,历任炮手、水手长、大副、船长,最后拥有自己的商船。德鲁伊特常年往来于北非和加勒比海,经常自掏腰包为北非海盗掳获的欧洲奴隶赎身,因此在荷兰海商中享有盛誉。德鲁伊特在军事生涯开始得却很晚。1641年,德鲁伊特生平第一次加入荷兰海军,指挥一支武装商船远征西班牙,参加了当年11月的圣文森特角海战。此后十年德鲁伊特忙于生意,一直没有再加入海军。1652年,德鲁伊特决定退休,回到家乡买了一幢豪宅准备安度晚年。
3 `7 L) D) R( Y7 X. R; ^% _: J4 t # d+ y9 J6 A4 L) d& `
然而事与愿违,次年爆发第一次英荷战争,德鲁伊特应征入伍,受命指挥一支护航舰队。1653年8月25日,德鲁伊特在普利茅斯海外遭遇英国海军司令艾斯科尤(George Ayscue)统帅的舰队。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艾斯科尤旗下有47艘战舰,而德鲁伊特只有31艘。英国人志在必得,猛打猛冲,一场混战以后竟然没有讨到半点便宜。双方都没有战舰沉没,但英国人伤亡远远高过荷兰人,而荷兰商船队毫发无爽顺利归航。德鲁伊特一战成名,随后晋升海军中将,参加了本次战争的三个舰队会战。特龙普阵亡以后,德威特曾经打算让德鲁伊特继任海军总司令。德鲁伊特认为自己资历太浅,不足以服众,婉言谢绝。
# O" S b" ~! b& e3 K& n% ~: ^ 9 N3 ]' O7 v! Z5 f9 \1 D) ^
战争结束以后德鲁伊特继续在海军供职,足迹遍及波罗的海和地中海。1664年,英国海军将领霍尔姆斯奉命保护皇家非洲公司的贸易,在西非大肆劫掠荷兰商船,强夺荷兰据点。德威特立刻派遣德鲁伊特南下大洋还以颜色。德鲁伊特赶到西非,一举收复所有据点,掳获大批皇家非洲公司的商货,其中包括1,420根象牙和3吨胡椒。德鲁伊特随即挥师西向,攻击英国在加勒比海的据点,然后北上纽芬兰掳掠一番,这才满载而归。“我们在几内亚被德鲁伊特打得满地找牙”的消息先于霍尔姆斯的舰队到达英国,时评有云:“很难说这个消息是让人怒火中烧还是让人无地自容,反正两种反应都很恰当。” " P4 w- D; ~6 U1 y
, ]- _1 U9 U+ f- @德鲁伊特绕道北海回国时,荷兰刚刚遭遇罗伊斯托夫特海战的惨败。国难思良将,德鲁伊特众望所归,继任海军总司令。8月底,德鲁伊特率领荷兰海军再次出征,护送东印度公司的一支庞大商船队顺利归航,然后驻扎泰晤士河入海口,掩护穿越英吉利海峡的荷兰商船。皇家海军欠饷数月,人心浮动,无力再战,双方相安无事渡过下半年。1 e/ w7 e# D0 q+ H# K/ j, `" B
4 @# [! L X: y. z
1666年初,战局发生变化。法国与荷兰结盟向英国宣战。为了防止法国海军北上与荷兰海军会合,鲁珀特亲王指挥绿分队20艘战舰封锁多佛海峡,蒙克率领主力舰队留驻唐斯锚地。6月9日,查理二世得知法国海军取消北上计划,立刻命令鲁珀特亲王赶回唐斯与蒙克所部汇合,然而为时已晚,蒙克将率领56艘战舰独自迎击86艘荷兰战舰。6月11日,“四天战役”(Four Day's Battle)爆发,此战被誉为帆船时代最伟大的舰队会战。% o3 y j U* d
( ?4 M+ ^+ _) h* C8 m8 d; H- w罗伊斯托夫特海战之后荷兰国会痛定思痛,批准兴建一批载炮70门以上的战列舰以加强火力。德鲁伊特的旗舰“七省号”载炮80门,堪比英国二等战列舰。蒙克对此一无所知,依然迷信皇家海军的炮火优势,不顾敌众我寡,率领舰队趋前挑战。两支舰队都排成一字纵列向东并行,彼此保持距离以舷炮对轰。炮战持续到傍晚,两支舰队已经逼近弗兰德斯海岸,于是各自向北掉头。转向以后担任英国前卫的白分队落到后面,遭到围攻,分队副司令伯克利(William Berkeley)中弹身亡。入夜,双方脱离接触各自修整。盘点第一天的战斗,英舰三艘被俘,三艘重伤撤离;荷舰则有九艘战损严重回国抢修。4 V% C5 V1 W. V9 S* o* n
& O* C1 {* K4 S9 F: f8 H
次日清晨双方整兵再战,50艘英舰对阵77艘荷舰。蒙克斗志依然旺盛,率领舰队一字排开齐头并进冲向荷兰舰队。英舰一直冲到敌舰数百码距离以外才同时右转掉头,侧身对敌舷炮齐发,这是皇家海军去年才演练的新战法。德鲁伊特针锋相对,率领自己的分队右转,横穿英国舰队的航行路线,以猛烈的炮火重伤突前的三艘英舰。此后十个钟头里两支舰队三次交锋,一位目击者这样写道:“每个舰队都排成一条纵列,彼此保持大致平行,如果一方船头朝北,另一方的船头就朝南。我方纵列的首舰率先与敌方纵列的首舰交火,然后整个舰队依次驶过敌方舰队,不断炮击。待到我方纵列末尾的战舰错过敌方纵列末尾的战舰以后,首舰掉头,后队依次跟上,这样需要一个钟头整个舰队才能掉头,以便进行下一轮交锋。”
& P6 U2 i1 E1 a
& n' j# x: y" F, s1 H( Q7 c夜幕降临,双方再次休战。蒙克的舰队弹创累累,只剩下29艘战舰尚能一搏,形势非常险恶。次日清晨,蒙克亲率15艘战舰断后,掩护舰队且战且退。荷兰舰队紧追不放,英舰慌不择路,闯入加洛普沙洲,白分队司令艾斯科尤的旗舰“皇太子号”(HMS Royal Prince)搁浅。面对蜂拥而来的荷兰战舰,皇太子号官兵乱成一团,逼迫艾斯科尤降旗投降。德鲁伊特遵照荷兰国会的战前指示,下令将皇太子号付之一炬。事后英国评论哀叹道:“我们就这样失去了英国排名第二的主力舰,拥有90门青铜炮和八百名官兵的皇太子号,整个舰队为此痛心疾首。” 艾斯科尤成为皇家海军历史上军衔最高的被俘将领。/ R! v/ f0 h; @: N& p
, u% f* P, S6 @- Z9 T
+ i! m7 K/ e, W! Z皇太子号挂白旗投降9 p- N0 E( t% n$ N7 H
, T6 j. I& k* Q0 Q; _8 X- a
当晚,鲁珀特亲王的舰队终于赶来会师,此外还有拱卫泰晤士河的五艘战舰前来增援,使得蒙克旗下的战舰增至52艘,而三天的激战使德鲁伊特的舰队减至68艘。双方各自修整重组,准备第二天的最后一搏。次日清晨,英舰吹响号角,擂动战鼓,官兵挥舞着帽子,斗志昂扬前来挑战。德鲁伊特率领荷兰舰队占据上风向,顺势冲向敌舰。接下来的激战中双方都成功突破了对方的战列线,彼此犬牙交错杀得昏天黑地。战至下午,英舰弹药将尽,军心开始动摇。德鲁伊特亲率舰队发起最后的冲击,与鲁珀特亲王座舰“皇家詹姆斯号”激烈炮战,击倒了后者的主桅杆。英舰绿分队立刻撤出战场,拖拽着皇家詹姆斯号且战且退。势单力孤的蒙克不敌德鲁伊特的猛攻,率部逃入傍晚升起的浓雾之中。“四天战役”这才落下帷幕。9 q7 U+ l4 a7 I
+ v( G7 \% p3 |. C, j( F
这场史诗般的会战中,皇家海军损失10艘战舰,两位海军上将和十位舰长阵亡,官兵阵亡、受伤、被俘总计4,250人。荷兰海军损失战舰4艘,三位舰队副司令阵亡,官兵伤亡2,800人。英国作家艾弗林(John Evelyn)写道:“请看这悲怆的一幕,王国的海上堡垒半数以上遭受重创,没有一艘完好的战舰,满目都是残骸和空壳,荷兰人如此残忍地把我们撕碎,而皇太子号的损失将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e) A& z7 P1 m3 B
) F- Q5 X# H( |& E
荷兰举国欢庆胜利,以为此战能定输赢,这显然低估了皇家海军的实力和韧性。战役以后蒙克和鲁珀特亲王颁布一系列战术条例,旨在进一步加强舰队的组织纪律性。仅仅一个多月以后的“圣詹姆斯节”,英荷舰队再战海峡,结果荷兰败退,多亏了德鲁伊特指挥有方才避免更大的损失。8月20日,皇家海军再次出击。霍尔姆斯率领一支舰队突袭荷兰弗利河口,烧毁了停泊在此的160艘荷兰商船,造成一百万英镑的经济损失。
% v3 [: O9 }+ X
6 X, w: W6 p% U% b$ W1666年9月中旬的伦敦大火烧毁了港口和商业区,也烧掉了王室一大笔财政收入,查理二世顿感捉襟见肘。开战之初议会批准的250万英镑海军军费,此时已经告罄。年底两国开始和谈,查理二世为了削减军费,下令将皇家海军主力舰封存,解散大批海军官兵,只留下一队巡洋舰游弋海峡。德威特得到消息,决心突袭麦德维河畔的皇家海军基地,以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
) \1 b; k6 o" T0 f$ s
& x v/ j( m0 c4 k1667年6月20日,德鲁伊特奉命指挥24艘战列舰和20艘小船进入泰晤士河入海口,出其不意攻占了麦德维河口的谢尔内斯要塞,然后亲率一队战舰和火船逆流而上,突破英国人设置的铁索和沉船障碍,直抵沙瑟姆(Chatham)的皇家海军基地。英国守军猝不及防,乱成一团,看守战舰的陆军官兵纷纷弃船逃生。德鲁伊特发动火船攻击,结果大获全胜,烧毁8艘战列舰,其中包括3艘75门炮的主力舰,并俘获皇家海军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蒙克为了防止更多战舰落入荷兰人手中,下令凿沉基地内剩余的16艘战列舰。德鲁伊特的神来之笔,致使皇家海军近十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英国海军史专家帕德菲尔德(Peter Padfield)评论道:“这是世界海战史上最辉煌和最成功的奇袭之一。”& A& k' `: e H6 U0 L' x+ |
+ w% _9 B' ^) \, j& |8月10日,英荷签署《布雷达合约》。英国被迫修改《航海法案》,放宽贸易限制。时人评论道:“在智慧、勇气、实力、对英国河道的了解、以及战果等等方面,荷兰人都强过我们,因此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战争。”
6 |. |+ Z- d% D4 t4 W
: \& p3 P: M' d9 a3 k- I0 D: g然而透过历史长镜头看去,英国的前途并非如同麦德维惨败之后那样黯淡渺茫。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耗费一亿一千万荷兰盾(价值1,100万英镑),相当于同期英国海军军费的三倍,赢得的胜利可谓得不偿失。此后的半个世纪荷兰将反复套用这个昂贵的战争模式,直至耗尽国力。查理二世虽然输掉了战争,却没有输掉王位,只因他的对外政策建立在议会支持的基础之上。一位君主的国内统治和海外霸权都取决于筹款能力,无论是查理一世时代还是其后的共和时代,耗资巨大的英国海军都不幸成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查理二世没有重蹈其父的覆辙,终于在英国政治架构里为皇家海军谋得相对稳固的一席之地。
7 Q; ]1 X0 e2 S3 z1 _
, L' E0 ]2 _3 [ {
( Y$ N1 n* s& A. v9 G5 t3 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