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军事力量

相关日志

分享 迫击炮和掷弹筒、步兵炮的竞争(转)
gordon 2016-5-25 03:07
可以这么说,真正现代的迫击炮应该是 1927 年以后才出现的,之前的迫击炮都属于不完善的轻型臼炮火炮。 有意思的是,在 1927 年之前,中国就有大量不完善的迫击炮出现了。 中国自清末陷入混战,一直杀到 1949 年战争才停止,混战连连,军阀尽一切力量购买的先进武器(前提是财力能够承受),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迫击炮很快在中国落户。 且不谈直接从国外购买的迫击炮,就算我们自己仿制的历史也很长。 1931 年以前,先后有辽宁迫击炮厂、汉阳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山东兵工厂和重庆武器修理所等单位生产 45 ~ 150 毫米等 10 余种口径的轻重迫击炮。 1922 年,张作霖的奉天迫击炮厂制造出中国最早的辽 11 年式 80 毫米、 150 毫米迫击炮。 1923 年,该厂仿英斯托克斯式,试成 75 毫米迫击炮,炮重 612 公斤,最大射程 1500 米。 1924 ~ 1928 年共生产 1055 门。 1925 年该厂又制成英式 83 毫米迫击炮,到 1926 年共生产 107 门。 1924 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日式 75 毫米迫击炮, 1931 年以前共生产 11 门。 1927 年,上海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 75 毫米迫击炮。 1924 年到 1927 年,上海兵工厂和山东兵工厂分别生产 60 毫米、 82 毫米、 84 毫米迫击炮。 1926 ~ 1927 年,上海兵工厂试制并生产 50 毫米迫击炮,两年共生产 274 门。 1928 年重庆武器修理所生产 47 毫米、 137 毫米迫击炮,到 1938 年为止生产 47 毫米迫击炮 2800 门、 137 毫米迫击炮 56 门。 1928 ~ 1929 年,上海兵工厂生产 45 毫米迫击炮,射角 45 ~ 60 度,最大射程达 1600 米,两年共生产 200 门。 1929 年,四川达县兵工厂生产迫击炮,到 1932 年,共生产 300 门。 上述各兵工厂在 20 年代仿制的各种型号迫击炮,全部为老式迫击炮。 有趣的是,迫击炮本来就是先进的玩意, 1915 年才刚发明不久,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呢? 很简单,在于迫击炮自己的三大特性,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需要。 第一, 该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用成本很低。普通火炮零件至少有上百个,多则数百甚至上千,其中颇有一些精度极高的零件,需要小心保养。如果其中几个零件损坏老化,就必须及时更换,不然全炮就废了。而 中国军阀的火炮都是买来的 ,零件配套基本都是不全甚至干脆就是 0 的,所以 火炮经常因为结构复杂,其中一个零件损害而报废 。而迫击炮仅有 3 大部分,一共也没有多少零件,更没有高精度的零件。迫击炮根本不需要像野炮榴弹炮那样,要经常维护。这对于炮兵极差的中国军阀来说,是极其适合的! 远的不说,苏联曾经在 20 年代援助给冯玉祥西北军一批野炮。结果西北军宋哲元部参加长城会战时,曾经连续发炮 13 发落在日军阵地上,居然没有一发爆炸。炮弹维护尚且如此,更精密的火炮又会怎么样呢?西北军一些苏制野炮到了抗战时期,基本没有还能继续使用的,全部都报废了! 第二, 易 于仿造,造价低廉。迫击炮的机构很简单,非常易于制造。以火炮最难以制造的炮管来说, 迫击炮炮管没有膛线,是滑膛结构 ,非常容易造出来。甚至八路军的土造 军工厂也可以胜任!而普通的野炮山炮榴弹炮的炮管加工,需要很高的技术,还需要最优质的特种钢材。这一点,自从民国建立以后到抗战结束之前,中国没有一个 军阀甚至中央军也解决不了。之前所有所谓自产的长身管火炮,除了少数滑膛炮以外,所有线膛炮基本都是从国外购买炮管以后,来料加工的。就是这个炮管限制了 中国大口径火炮的生产!而迫击炮就没有这个问题,中国的大型兵工厂都可以制造,而且是大批量制造。它的造价异常低廉,大家都知道苏联喀秋莎火箭炮以造价低 廉著称,比苏联 122 毫米榴弹炮要便宜近一半。而一辆喀秋莎火箭炮的造价,就可以购买 20 门 82 毫米迫击炮,或者 80 门 60 毫米迫击炮。 第三, 该炮重量轻,又可以分解为多个部件由士兵背运。也就是说,只要士兵能走的地方,迫击炮就能够到,步兵永远都会有迫击炮的火力支援。这对于道路状况奇差,很多还是山地森林沼泽地形的中国来说,是最合适的了!抗战前,国民政府购买了一批 75 毫 米口径的火炮。当时有野炮和山炮两种待选!正常来说,野炮各方面性能都比山炮要强,理应选择野炮。没想到最终国军选择是博福斯山炮!为什么这样,因为野炮 不适合中国的地形,在中国南方的山地,丛林,湖泊,沼泽几乎寸步难行,而山炮可以拆卸由多匹马背负,所以才适合中国。迫击炮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中国仿造斯托克斯 · 勃朗特 81 毫米迫击炮的历史,倒是很久!在 该炮诞生的第一年,北伐军控制的上海兵工厂参照斯托克斯迫击炮,就成功仿制改进生产 82 毫米迫击炮 。该炮的炮管料开始用圆钢钻眼,加工量很大,制造速度很慢,后改用进口特制钢管,内径 79.2 毫米,外径 108.5 毫米,至 1929 年共生产 780 门。 1928 年 3 月,四川军阀控制的重庆武器修理所试造 82.5 毫米迫击炮,至 1938 年 7 月共生产 750 门。 这是中国有记载,最早的现代迫击炮的制造记录 。 随后 3 年都是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还有 1930 年的中原大战,武器的研发工作也就停止了 到了大的战乱结束,国民政府立即开始制式化迫击炮的制造工作 。 1931 年,中国抗战期间两大迫击炮之一的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 诞生。 国民政府控制的金陵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 1930 年式 81 毫米迫击炮,从奥地利买进高质量的炮身钢,在沪造 82 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改制成功 82 毫米迫击炮,定名为 民国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 ,于 1932 年春夏之交开始交付使用。该炮初速 196 米/秒,射速 9 ~ 20 发/分,最大射程 2850 米,全炮重 69 公斤。可拆卸成三个部分,最重的部件为近 30 公斤。 实验性生产迫击炮成功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建立迫击炮厂。 1932 年,金陵兵工厂建立 82 毫米迫击炮厂, 1935 到 1937 年共生产 82 毫米迫击炮 1100 门。 有趣的是,大家一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明明法国的迫击炮是 81 毫米,为什么中国仿造的迫击炮却是 82 毫米! 原因很简单,我们主要敌人,也就是 1931 年 918 事件入侵东北的日军,他们的迫击炮是 81 毫米口径,所以我们不能用 81 毫米。这样万一弹药被敌人在战场上缴获,他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的炮弹来打我们。 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用小一号的炮弹。其实如果我们采用 80 毫米口,日军是 81 毫米,相差其实不到 1 毫米。我军炮弹被缴获以后,日军还是可以使用,因为 81 毫米炮弹是能装入 82 毫米炮管的。同一个道理,而我军如果缴获日军的 81 毫米迫击炮弹,则是勉强可以用于 82 毫米迫击炮的。 我们最后定为 82 毫米,这样日军 81 毫米迫击炮是无论如何装不进去的。其实真的装进去也可以,但那就必须用打磨工具将 82 毫米炮弹的弹体整个打磨一遍。这个需要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平时闲着无聊,由工人慢慢打磨自然没问题,在战时依靠没有专业工具的士兵来打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82迫击炮是八年抗战中唯一全面压倒日军的武器 在抗战之前,国军只有 400 多门长身管火炮,战争中购买了一些苏联货,后来又得到一些美国货,但在 1944 年之前,国军火炮总数尚且不到日军几十分之一,国军一个战区的火炮还不如日军一个师团。就长身管火炮的火力来说,中日天差地远,类似于今天装备重武器的解放军和只装备轻武器武警的差别。 不过,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却还是造成日军伤亡 120 万,其中杀死日军 70 万左右。对于二战来说,火炮造成的伤亡占战场伤亡的九成,那么国军是靠什么造成日军 100 多万的死伤呢?难道是依靠枪械吗? 当然不是,国军还是依靠火炮杀伤日寇,不过我们没有长身管火炮,用的就是迫击炮。 二战后美国经过统计,认为战争中各国士兵有百分之五十伤亡在迫击炮上。在中国,这个迫击炮造成的伤亡率估计还要在六成以上。 挺奇怪的!为什么我们的其他任何一种武器都不是日军对手,造成的伤亡也比日军同类武器要小,迫击炮却有如此辉煌的战果呢? 很简单,别的咱不敢说,就迫击炮这方面,国军在抗战的前期和中期占足了日军上风。 这个占足上风,是好几个方面,包括:炮的性能,装备炮的数量和生产数量,以及对炮的使用。 先说炮的性能! 就性能上来说,金陵兵工厂生产的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的初速、射速、射程略低于法国布朗德式 81 毫米迫击炮,但略高于日本最新式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原名为日本 97 式步兵曲射炮),远远强于日军的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 ,深受兵工署和国军一线部队的好评。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这是日军在二战初期使用的迫击炮。 这种炮虽然射程较远,但重量高达 82 毫米迫击炮近三倍,超过 150 公斤,根本无法由步兵有效携带 ,就这一点足可以判这种炮死刑了。 炮弹口径虽大,威力却和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差不多,精度则比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要差一大截。 即使这样,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也一直使用到二战中期,才由先进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所逐步取代。 日军换装新式迫击炮,我们也没有停步不前。从抗战的第二年开始,国军兵工厂就根据实战中的一些问题,对原有迫击炮进行了改进,性能再次提高。 1938 年以后的 82 迫击炮,性能有所进步,有以下几项主要改进: ①炮箍。将紧炮箍之部位改为方形平面,使之易于同紧,避免炮箍滑动。 ②炮尾。原因球部甚小、颈部细长,后将圆球部加大、颈部改粗,增大了射角,防止了变形。 ③底板。因烧焊不良,时有损环,后改用进口铬锰钢板、马丁钢板,并加小筋二条,保证了质量。 1934 年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评价说:“宁造 20 年式 82 迫击炮,共造 16 门 …… ,谨查此项迫击炮,经由宁厂逐月改良,精密甚佳,携带方便,各部队纷纷请款,现额造仅只每月 5 门,而最大月产量则为 20 门,似有筹款加造之必要。” 1938 年 3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会议《军械工 作经验报告》称:“征诸参战部队主管之称述,均颂射击威力甚为显著,实不在敌人之同种兵器之下,尤以金陵兵工厂的迫击炮、马克沁机枪两项兵器之威力最大, 湘沪三个月之支持,前项步兵武器支撑之力,有相当之实效。” 这样一来,日军在抗战前几年,就迫击炮的质量上来说,是大大不如国军的。倒是 1939 年开始诸如装备日军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才和国军的相差不大,但也有差距。 再说数量上! 国军武器有一个特点,单纯就一对一的武器质量来比较,很多国军武器并不比日军要差。关键在于两军装备武器数量上差别极大,国军有 1 门优秀的山炮,性能比日寇火炮厉害的多,但日寇有 100 门这种炮,国军如何能够对付?这样所谓国军武器质量优势,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就迫击炮装备数量上来说,国军却在整个抗战时期占有绝对的优势,主要是我们可以大量自产这种火炮! 实际上,抗战中由于缺乏炮管的来源,国民政府基本停止了长身管火炮的生产,全部转为生产迫击炮。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陵兵工厂主要负责生产迫击炮。迁往重庆后,该厂于 1938 年 4 月改称第二十一工厂,继续生产 82 毫米迫击炮,至 1945 年共生产 7611 门,迫击炮弹约 550 万发(包括一部分 60 毫米迫击炮弹,其中仅仅 1944 年迫击炮弹产量 110 万发)。 抗战时期历年迫击炮产量如下: 1937 年: 82 毫米迫击炮 710 门 1938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136 门 1939 年: 82 毫米迫击炮 960 门 1940 年: 82 毫米迫击炮 500 门 1941 年: 82 毫米迫击炮 760 门 1942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381 门, 60 毫米迫击炮 200 门 1943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140 门, 60 毫米迫击炮 1100 门 1944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084 门, 60 毫米迫击炮 2000 门 1945 年: 82 毫米迫击炮 500 门, 60 毫米迫击炮 2870 门, 120 毫米迫击炮 94 门 而日军整个二战一共生产了 7800 门迫击炮,不过大多是老式火炮,最先进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整个二战一共才生产 2000 多门,根本无法和中国 82 迫击炮 7000 多门的数量相比。所以在各个抗战的战场,国军迫击炮装备相比日军有着很大优势。 再说装备和使用上 中央军精锐部队,基本可以做到每个营有一个 82 迫击炮排,装备 2 门迫击炮。而团一级还直属 1 个迫击炮连,装备 6 门 82 迫击炮,由团长决定用在哪个最需要炮兵火力的地方。 不过地方军阀部队就不一样的,装备差别很大。 装备较好的宋哲元的 29 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就迫击炮来说也丝毫不比中央军差,如 29 军每个团也有迫击炮连,每个营也装备迫击炮,东北军更是早在 1922 年就开始把迫击炮装备到团。 不过,有的军阀部队就惨了。以川军为例,有的一个团没有一门迫击炮,只有几挺老式机枪。少数川军每个团倒是有 1,2 门迫击炮,但却是仿制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老式炮,同没有一样。 客观来说,大部分国军部队,至少团一级,多少还是有几门迫击炮的。即使抗战最初 1,2 年没有,随后多都增补上来。甚至连打游击的八路军主力团,一般都有 1 到 2 门迫击炮! 而我们的敌人日军呢?在抗战初期中期,日军陆军的大队(大约相当于国军的团)以下根本没有装备迫击炮,只有大队一级装备 2 门 92 步兵炮,而小队(相当于国军的排)则装备 2 个掷弹筒(介于超轻型迫击炮和枪榴弹之间的武器)。 日本人认为, 92 步兵炮理论上可以当做迫击炮使用,这就够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在抗战中,九二步兵炮真正厉害的是作为直瞄炮使用,而不是迫击炮 。因为九二步兵炮是长身管线膛火炮,虽然可以高角度对空开炮作为迫击炮使用,但毕竟不是专业迫击炮, 射速和机动性都无法保证 ,而且炮管很容易被这种发射方式磨损,顶多偶尔客串用一用。 九二步兵炮作为迫击炮来说,性能是平平的。虽然它的精度较高,除此以外却别无优势。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同九二步兵炮大同小异,而 迫击炮的射速很高,远非九二步兵炮可以企及的 。 九二步兵炮射速为每分钟 10 发,而迫击炮普通射速就为每分钟 18 发,必须的时候每分钟更可以高达 36 发。对于迫击炮来说,射击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在精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能短时间发射更多的炮弹,就可以压制住对方。步兵炮如果同迫击炮对射,需要 3 门步兵炮才能压制一门迫击炮,这还搞毛啊! 再从重量上来说,九二步兵炮虽然轻,毕竟还有 200 多公斤的重量,而同口径同威力的迫击炮,重量一般也就是 50 , 60 公斤,比前者轻太多了。 九二式步兵炮需要拆卸成 3 部分由马匹背负,或者拆卸成 10 个部分由 10 个士兵背着。而迫击炮往往就拆卸成 3 个部分,由 3 个人扛着就走了,这一点九二步兵炮根本没法比。 说说装备上,由于九二步兵炮的重量大,需要 11 人的炮兵班,所以大队一级只能装备 2 门。而。日军大队 1000 多人,而国军一个营一般也就 300 到 500 人,也就是说中日两军如果数量相同,理论上国军装备迫击炮的数量是日军的 6 倍。 数量上有 6 倍的优势,射速又高出 3 倍,其他性能参数都差不多,九二步兵炮就曲射来说,如何能够和迫击炮正面对抗呢? 有人说日军有掷弹筒啊,可以弥补迫击炮的缺陷。自然,掷弹筒是可以作为一线超轻型迫击炮或者枪榴弹使用,但它的射程太近,老式掷弹筒射程仅有 175 米,最新式的掷弹筒也仅能在 500 米内使用。这么短的射程,与其说是炮,不如说是枪榴弹了,它除了重量较轻以外,其他任何方面都难以同 82 迫击炮相提并论,不是一回事。 有的朋友很困惑! 这就奇怪了,日军明明有还算先进的迫击炮,又有远远强于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为什么日军不大量装备这种廉价实用的呢? 其实这还是日本军方的作战理念的问题!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陆军就强调枪械火炮的精确射击,厌恶发射弹药多却战果有限的武器。这一来是因为日军都在海外作战,后勤难以支持大量的弹药消耗;二来是因为日本民族的民族性,这个民族强调精确和严谨,对所谓依靠“胡乱”扫射才能击中目标的武器比较讨厌。 所以, 无论是冲锋枪还是迫击炮,都是日军所厌恶的 。 相比起来,日军大队装备的 92 步兵炮的精确度很高,它作为直瞄火炮使用,在有效距离可以做到 1 发击中目标,这是迫击炮所无法达到的。 所以,日本陆军大量装备 92 步兵炮,却不愿意装备迫击炮。 相对老式的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研发以后,没有怎么装备部队,基本都由 92 步兵炮取代。到了 1939 年,性能比较优秀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开始装备部队,却居然没有装备日军一线部队,主要装备海军一派的海军陆战队和中国伪军,以及少数后方卫戍部队。 日本海军陆战队为什么用迫击炮?主要是两栖登陆难以携带什么重武器, 92 步兵炮到滩头肯定会陷入沙滩无法动弹,而迫击炮可以扛着就走,自然比较合适。 这样,在几乎没有迫击炮的情况下, 日本陆军才迎来了二战。到了珍珠港事变爆发,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才开始以较多数量装备部队。 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因为日军重视了迫击炮,不过是因为太平洋的复杂地形确实不适合 92 步兵炮,根本无法机动作战,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几乎是唯一可以跟随步兵前进的火炮。 即使这样,大阪炮兵工厂统计表示 1942 年(昭和 17 年) 10 月以前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也只生产了 1238 门;在 1942 年 10 月到 1943 年 3 月因为相对重视,不到半年内就增造了 888 门。可是就这数量,相比国军来说也不算多。 直到战争结束,日军迫击炮也就生产了 2000 多门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还要兼顾太平洋,东南亚,东亚战场,在中国战场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在中国,该炮主要装备乱七八糟的华北卫治安师团或者独立混成旅团 ,代替 92 步兵炮,一般一个大队装备 2 到 4 门。为什么这些垃圾日军却装备迫击炮?主要是他们作战对象多是八路军游击队,而八路军基本不和日军正面对抗,一遇到日军就跑。日军的 92 步兵炮难以追击八路军,轻便的迫击炮就比较适合了。 相反, 正面战场的国军,几乎没有遭遇日军的什么迫击炮 ,国军官兵众多回忆录中几乎没有提到过这种炮。 整 个抗战期间,日军确实吃了迫击炮的大亏。早在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大部溃逃,不过黑龙江等地还是有义勇军和日寇血战。义勇军其中一部分是东北军正规军, 武器装备较好。可就算是东北军正规军的火炮也远远不如日军,更况且义勇军都是运动战,游击战,山炮野炮也无法携带,所以大口径炮兵火力几乎是 0 。 日军进攻东北的都是精锐部队,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重炮一应俱全,天下有飞机,地上还有坦克,要什么有什么! 就各种火力来说,日军相对东北军有着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优势。双方交火中,只要极短时间时间东北军就会被压制,随后只能转移。 正面硬拼,东北军似乎没有一样武器是日军的对手,好在还有迫击炮。 东北军仿造和购买了大批迫击炮,精锐部队每个团都装备 1 个迫击炮连。自然,这些迫击炮到义勇军手中的不多,却也打了个日军措手不及。这种火炮易于携带,分解后放在几匹马上背着就走。使用时候,准备几分钟就可以开炮! 82 迫击炮架炮之前一般要先挖一个土坑,将座板放置其中,然后将身管、炮尾插入驻臼中定位,安装瞄准器,迫击炮即成战斗状态。必要的时候,连土坑也可以不挖,只要找一块平整的地,用力将座板砸在土里即可,反正打几炮就要撤了,部署非常快捷。 日军虽也有山炮,步兵炮,毕竟重量太大,就算是轻装奔袭也都远远落在步兵后面,况且部署还需要时间,根本比不上迫击炮。 义勇军往往架起迫击炮,猛轰几炮,造成日军损失以后,立即就继续撤退或者转移阵地再开炮。 这样打来打去,日军在一线光被迫击炮打,难以还手。而他们的掷弹筒射程太近,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才 100 多米,八九式掷弹筒也不过 500 ,相比迫击炮 1 到 2 公里的射程,根本不是对手。 此战日军伤亡不大,却对迫击炮特有的发射声,深感恐惧。日军士兵流传着:听到开啤酒瓶(形容迫击炮发射的炮声)的声音,立即就要卧倒。 由于自认为是全世界最精锐的军队,却被胡子(日军蔑称义勇军为胡子)的迫击炮搞的这么狼狈,很多日本官兵大骂:“国内的军工设计师都是窝囊废!大日本帝国军队装备的先进武器,居然连胡子的迫击炮都对付不了!!!” 九一八事变尚且如此,随后的上海一二八事件,又让日军尝到迫击炮的厉害。 可以说, 辽阔的东北,其实并不是迫击炮最适合发挥威力的场所。而城市战中,迫击炮几乎是第一利器 ,大显神威。 在上海的城市战中,由于障碍物众多,日军的火炮难以机动,无法跟随一线步兵前进,而且非常难发现敌人目标。就算发现了,由于房屋建筑物众多,形成很多炮击死角,不容易发挥作用。 而粤军十九路军和中央军第五军却大量使用迫击炮,利用城市建筑物掩护,到处游动,突袭日军。 迫击炮的射速很高,远非其他火炮可以相比。国军 1 门炮往往在几分钟就发射几十发炮弹,然后炮兵扛着炮就跑。等到日军杀到的时候,只剩下一些丢弃的弹药箱。而日军因为没有类似的武器,难以有效反击。 这种模式的作战,随后持续了 13 年之久。 此战日军出兵高达 10 万人,战后自称伤亡 4000 人左右,实际上伤亡大约是 6000 , 7000 人,而国军伤亡 1 万多人,由于双方重武器相差太差,这个伤亡对比已经是很不错了。自然,日军伤亡的这 6000 多人,大部分损失在国军的迫击炮之下。 甚至此战迫击炮还打掉了日军一辆坦克!日军一辆坦克在激战中履带受损,回到后方修理,同时加注燃料。国军一个迫击炮班利用建筑物掩护靠近这辆坦克,然后立即开了几炮。炮弹将日军后勤人员炸死炸伤多人,还点燃了燃料,引发大火,将这辆坦克完全烧毁。 日军真是哭笑不得,一辆坦克居然被国军迫击炮打掉了! 八年抗战中,迫击炮的作用更大了十倍。 由于实力差距太大,国军在抗战中的 22 个大会战中,大部分是处于防御地位,这又给迫击炮提供了很大的舞台。 在抗战一些进攻作战中,迫击炮难以发挥威力,这主要是它几乎没有攻坚能力,只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所以不能击毁日军坚固工事。 附注:为什么迫击炮没有攻坚能力呢?一来迫击炮是高角度发射,然后高角度下落,不能平射,顶多只能将炮弹砸在碉堡之内工事的顶上,而工事顶部一般是最厚 重的;二来迫击炮难以高精度炮击,因为炮弹的初速慢,出膛以后受到风力雨水等作用,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移, 一般不用于精确攻击某个目标,而用于通过连续炮 击覆盖一个区域 。所以 理论上可以打到某个碉堡顶部,但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有耐心连续开上上百炮;三来, 82 迫击炮的威力毕竟有限, 炮弹初速有限,难以穿透工事 。如果依靠炮弹爆炸的威力,它的装药量仅仅半公斤,而且用的引信不是触发就是延时,一般碰到就炸,难以对工事造成很大的损坏! 不过在防御中,迫击炮无往而不利,堪称国军手中最厉害的屠龙宝刀! 八年抗战中,就火炮上,日军相对国军来说,数量都有绝对压倒性优势,所以国军的长身管火炮是难以有效和日军对抗的。淞沪会战中的副旅长郭汝瑰曾经将全旅的十几门大小火炮(包括迫击炮)集中起来,试图和日军火炮正面对抗。谁知道开炮还不到 5 分钟,日军炮弹劈天盖地飞来,险些把全旅火炮一下子打掉,吓得郭汝瑰以后再也不敢这样搞了! 由于敌我炮兵差距太大,国军甚至被迫将炮分散开,一门一门零星使用,打炮兵游击战。或者白天不敢开炮,晚上才开炮,这都是怕被日军火炮压制反击摧毁。 在国军长身管火炮无法有效作战的时候,国军的迫击炮却无往而不利,根本不受影响。它的机动性太高,就像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期一样,日军火炮很难有效压制住它。 迫击炮的部署快,开炮快,转移快,日军想要有效摧毁迫击炮的难度是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迫击炮虽然没有什么攻坚能力,但它对于人员却有相当的杀伤力,弹片也可以播散几十米。尤其多门迫击炮对准一个目标一同开炮,这个目标很难躲避,只能乖乖的等死了。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国军毙伤的大部分日军,都是迫击炮造成的。 整个抗战的 22 次大型会战 1117 次大型战斗,迫击炮都毫无意外的参与了,至于小型战斗 38931 次中,大部分也有迫击炮的影子,所以迫击炮可谓杀倭第一利器。 战争需要近距离使用的迫击炮 自然,八年抗战期间,国军并不是只有 82 迫击炮,他还普遍装备另一种迫击炮,就是 60 毫米迫击炮。 而二战期间,各国军队的轻武器火力要猛烈的多,所以步兵并不在以人海战术作战,而多采用分散突击。一般 15 米内最多 1 到 2 个战士,这让枪械打击这些目标有相当的困难,相比起来,还是可以爆炸的炮弹和手榴弹杀伤力更大。 而且, 步兵在突击的时候,没有人会傻乎乎的照着机枪冲锋,多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这让直射武器命中率有很大降低 ,而迫击炮的曲射特性,可以有效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 一线步兵急需要曲射炮兵火力支援。由于一线作战敌情千变万化,需要火炮极短时间做出反应,也就是迅速开炮。所以这种炮兵不是那种要了半天,才由营长团长下令发射的 82 迫击炮 ,而最好是就配属于连甚至排,和步兵在一起前进,随时随地可以支援步兵的迫击炮。 那么矛盾就来了, 82 迫击炮在有效射程 2800 米内有着很好的精度和威力!不过,它终究属于营一级的支援火炮,由团长或者营长指挥如何使用 ,一般并不直接支援班排一级的作战 ,不能及时提供给步兵连火力支援。显然,研发一种可以归属步兵连,随时可以掩护一线步兵的轻型迫击炮,就非常重要了。 显然,设计这样一种迫击炮很有难度。 步兵连是最前线的作战单位,这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必须非常轻,炮兵携带可以跟随步兵冲锋。 而 82 迫击炮重量也在 50 公斤以上,虽然可以拆卸成 3 个部分(炮身、炮架、座板),但炮管就有 20 多公斤,加上炮手其他的物品,作战时候一个人往往负重在 80 斤以上。 即使今天身体强壮的美军,战斗负重也仅仅只有 29 公斤,而中国宋代强壮的重甲步兵,负重也不过 32 公斤。炮手负重这么大,显然不可能长时间支持。 由于负重大, 82 炮兵班最少也要 4 个人,除了负责扛炮的 3 个部分的人以外,最起码还要 1 个人携带一箱子弹药( 4 发)。 自然,仅仅有 4 个人也是无法作战的,因为炮兵班最需要的其实不是炮,而是炮弹。区区 4 发炮弹,一瞬间就打没了。 班里面还需要大量弹药手,人数不定,但最少要三四人,有的时候五六人,甚至更多。一般来说,由于每发炮弹就有 4 公斤,一个人在作战时,最多可以带 4 到 6 发炮弹。 以迫击炮的高射速,几发炮弹几十秒钟就可以发射完毕。所以炮兵班里面的弹药手是越多越好!所以 82 迫击炮班,一般人数在 8 到 10 人,大部分成员都是负责携带弹药的! 在作战时候,不管班里有多少人,至少要 4 到 5 个人一起行动,其中 3 个人扛着迫击炮的部件, 1 到 2 个人背着弹药,不然根本就无法作战。 这么多人行动,自然是不太方便的,像跟上步兵不太容易。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 82 毫米迫击炮还是重了,部件还是多,这让炮兵班难以跟随步兵前进。 大家也许对迫击炮班的负重,没有直观的了解!红军时期,杨得志是迫击炮连的连长,全连只有 4 门炮。他们选取最强壮的小伙子进入迫击炮部队,为的就是负重。一杆步枪才几斤重,很多士兵长距离行军还受不了。杨得志回忆,全连虽然只有 4 门 炮,但还要携带轻武器,我们负荷量大大超过步兵,体力消耗极大。抬炮的竹竿都是临时砍下来的,含水量大,为了结实,大家还专找粗壮的做抬杠,所以更加沉 重。同志们的双肩,先是被压得发红,发肿,接着就破皮出血,汗水留到伤口里,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钻心的疼。这滋味我体验过,是很难忍受的。 而中印战争中,由于高原作战,炮兵连用尽全力也无法带多少炮弹,几乎所有的步兵连都要为炮兵携带迫击炮弹。而很多战士高原反应严重,加上背着炮弹体力消耗更大,就这样牺牲了。不过,这还是完全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些炮弹,那么战斗伤亡会更大十倍。 我们的敌人日本却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使用的是掷弹筒。日军掷弹筒有两种型号,主要在 200 米到 500 米内使用,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榴弹发射器。掷弹筒是为了弥补手榴弹( 50 米)和 92 步兵炮(最大射程 2800 米,但射速慢)之间的火力空档。 附注:轻型迫击炮,掷弹筒,枪榴弹的区别。它们三者都是所谓的曲射炮火,但却有很大不同。轻型迫击炮的炮弹由炮手从炮管放入,因为自由落体落到炮管底 部,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到撞针,产生的火药推力将炮弹退出炮膛,以一个很大的曲线落地,然后炮弹爆炸。迫击炮的炮弹是有尾翼的,这让炮弹在抛物线动作期间 非常稳定,所以迫击炮的精度很高。 掷 弹筒,则和迫击炮有很大不同。他虽然也是讲炮弹从炮口放入,但并非通过自有落体击发,而是在炮弹落后炮管底部以后,手工操作发射装置,点燃掷弹筒榴弹的底 火,将榴弹推出炮管。这种击发方式的好处是,炮管不需要很长,易于制造,也极大减轻了重量,坏处在于射速较慢,远远比不上轻型迫击炮。掷弹筒的榴弹是没有 尾翼的,就是单纯的一个炮弹外形的弹药。所以掷弹筒精度不高,只能在 200 到 500 米内使用,超过这个距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有意思的是,因为没有尾翼,而炮管又不能太长,又要保证一定精度,所以日军的掷弹筒都是线膛的。榴弹在线膛炮管里面高速旋转出膛,以保证炮击精度。而迫击炮则是滑膛结构! 枪 榴弹则是将榴弹套在或者插入步枪口,然后通过发射空包弹或者实弹,将枪榴弹推出去。枪榴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任何一把步枪发射,只需要额外带榴弹就行 了。缺点在于,枪榴弹精度很差,基本上靠集群发射,然后覆盖一片地方,造成杀伤。由于用步枪弹药发射,枪榴弹射程也很近。 从作战来说,迫击炮才是真正的炮,掷弹筒属于加强的榴弹发射器,而枪榴弹只是单纯的一个榴弹而已。作战威力上,也是迫击炮最强,掷弹筒第二,枪榴弹最差。 日军每个小队装备两个掷弹筒,等于每个排有 2 个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榴弹发射器,主攻的小分队(班)都有曲射炮弹支援。就这一点来说, 日军在 200 米到 500 米内一线曲射火力,是整个二战列强部队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列强没有类似的装备 。 由于掷弹筒仅仅 2 公斤的重量,比步枪还轻,掷弹筒手可以跑得比步兵还快,跟随步兵作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掷弹筒只需要一个炮手携带,另外一个弹药手负责被榴弹即可,区区 2 个人,作战是极为灵活和便捷的。 这一点,是 82 迫击炮班所无法达到的。 在 抗战初期,国军因为没有掷弹筒,更没有超轻型迫击炮,所以吃了日军大亏 。 一线步兵近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归属小队,也就是归属排长指挥,日军步兵随时都有曲射炮弹的支援。一般来说, 日军掷弹筒手都是看到国军的目标以后,由排长指挥开炮攻击,就像轻机枪一样方便,随到随打,是最直接的步兵曲射火炮支援 。 上面说了, 国军的 82 迫 击炮是营所属的武器,作战时候归属连指挥,一般都在相对的后方,受营长指挥。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几门炮同时开炮,打击营长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它难以像 掷弹筒一样,能够直接跟随一线步兵冲锋到最前线 。国军迫击炮虽然很多时候是看到敌人才开炮,但也有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敌人隐藏在哪里,根据一线步兵的指示 才开炮,作为传统的火炮使用。 它无法像掷弹筒那样,随时提供给一线步兵火力支援。从步兵提出迫击炮支援,到迫击炮打来,一般会有一个时差 。 更况且,虽然 82 迫击炮虽然除了重量以外,所有性能都远远强于掷弹筒。仅仅以威力来说, 82 毫米迫击炮重量 4 公斤,装炸药高达 0.5 公斤左右,而掷弹筒的榴弹装药才区区几十克,双方威力相差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 82 迫击炮再厉害,却难以在近距离发挥同样的作用。 82 迫击炮在一个营却只装备 2 门 ,平均分配下去,每个连也不到 1 门。 而日军掷弹筒虽垃圾,每个排却都有 2 门,这样一个中队(也就是国军的连),就有 3 个小队,共 6 个掷弹筒,数量是国军 6 倍以上。 如果说 500 到 2000 米的曲射火力支援上, 82 迫击炮自然比掷弹筒厉害几百倍。不过就 50 米到 500 米上,由于日军装备大量掷弹筒,却占有绝对的曲射炮火优势。 国军一线步兵在近距离作战中,被日军掷弹筒压制的很厉害,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武器。如果用 82 迫击炮去压制掷弹筒,似乎又是大材小用,没什么必要。 更况且一个连还不到 1 门 82 毫米迫击炮,日军却有 6 门,你也压制不了 。 八路军也是这样,他们开始近距离伏击,冲到 50 米左右投掷大量手榴弹,然后肉搏,一度打的日军难以招架。 日军随后总结经验,在八路军刚开始冲锋时候,就使用掷弹筒猛烈开炮拦截 。掷弹筒炮弹威力相当于手榴弹,但射程又比手榴弹远几倍,射速又高。在八路军冲锋到日军 50 米之前,已经被掷弹筒打掉不少人了。 其实说来说去,主要国军在排一级,缺乏有效的曲射炮火支援。 痛定思痛,国军和八路军都开始仿造掷弹筒 ,以对付日军,国军就仿造了 4 万个以上。 万万没想到的是, 用的时间稍久一点,国军官兵就一致认为:掷弹筒并不是一种先进武器 ,对军队的弊大于利,希望将其赶快淘汰。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 横空出世 这 主要在于,掷弹筒有着很多缺陷:设计上的缺陷,让 它必须由炮手一手扶着炮身作为固定。这样炮弹击发时,炮身不可避免的会震动,导致出现精度的偏差;掷弹筒 落单的弹体没有尾翼,炮弹飞出炮管以后无法通过尾翼稳定,所以射程必须很近,远了就打不准 。早期的大正十年掷弹筒,超过 175 米就没有准确度可言! 以上两点如果不算很致命,最可怕的是, 掷弹筒 没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只能概略瞄准 。 日军关于掷弹筒的资料中写道: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 45 °,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 (40 ~ 190 米 ) ,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 (120~650 米 ) 。 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 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很多。 归根到底一句话: 掷弹筒不是一个稳定的发射平台,由于没有精确的瞄准装备,炮弹是否能击中目标,主要看炮手的个人素质或者说经验 。如果炮手富有经验,水平很高,心理素质又好,可能百发百中;一旦他比较紧张或者是个训练不足的菜鸟,可能百发都不中,白白浪费炮弹。 这 对于局部战场也许不算什么,对于世界大战就不行了 。因为部队损失惨重, 兵员经常大换血,老兵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伤殆尽或者提拔为军士或者军官,大部分作战的主力还是新兵。自然新兵无法有效使用掷弹筒,威力自然就等于 0 了 ,还会浪费大量弹药,造成后勤的可怕负担。要知道抗战期间,光是国民政府的掷弹筒榴弹,就生产了 150 万发以上。 所以现在国军明白为什么列强都不搞这种武器,反而只搞轻型迫击炮了。 注:呵呵, 日式的工匠精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美国的质量控制了不起 。 ******************************************************************** 轻型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有一些弱点,综合性能却远在掷弹筒之上。 早在抗战前的 1936 年,国民政府就已经多先进的法国布朗德 1935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调查很久,准备进行仿制。 只是抗战在一年后就爆发,兵工厂全部西迁重庆,期间严重影响了生产。而可怜的重庆兵工厂的工人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满足 82 迫击炮的最基本生产。显然部队可以没有 60 迫击炮,但不能没有 82 迫击炮,加上钢材又严重不足,只能暂时将 60 迫击炮放弃了。 1941 年 7 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开始制造 60 毫米迫击炮。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 60 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重新设计绘制产品图纸,制造工具样板等,于同年 9 月 装出第一门炮。 1942 年,命名为 民国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 ,并投入批量生产。它也是国军抗战中两种主要迫击炮的后一种, 1942 年到 1945 年共生产 60 毫米迫击炮 3400 门,整个抗战时期约生产 60 毫米迫击炮 5000 门。 本来美国许诺,可以提供 60 毫米迫击炮所需要的所有炮钢,共 6000 个炮身。由于美国将领史迪威强令 驼峰航线优先运送航空器材 , 60 毫米迫击炮的钢材迟迟无法运到。国民政府无奈,只能用自产的碳素钢板卷焊。炮架除弹簧钢丝需进口外, 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 ,以减轻重量。而瞄准镜,暂时也是使用 82 毫米迫击炮的替代。 60 毫米迫击炮刚投入抗战战场,立即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性能,它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炮,它可以跟随步兵排作战,随时给予一线步兵提供火力支持。该炮性能很好,初速 148 米/秒,普通射速为 18 发/分,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为 1444 米,全重仅仅 18 公斤。 这种 最大的特点就是轻 !火线作战时,区区 18 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着一门炮走,不需要分成三个部分扛着走。 非火线运输时,则可以拆卸成炮管和炮尾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人背负。平均每个人 9 公斤的重量,对炮兵来说也不算什么! 相比 82 迫击炮8到 10 个人的庞大炮班, 60 迫击炮班仅有 6 人,除了一个炮手,一个副炮手以外,其余 4 人都是弹药手,携带 18 发左右弹药。根据实战来说, 60 毫米迫击炮一次战斗的炮击量基本都在 18 发以内,一个炮兵班携带的炮弹基本就够了。 如果战斗持续很久,则可以由后方后勤人员增运炮弹。 实战的时候, 60 毫米迫击炮只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 ,最多再需要一个人携带弹药即可。这样一个 3 人小组,携带一门炮, 6 发炮弹,就可以做一次有效的炮击覆盖了。 总之,各方面来说,都和掷弹筒班相差不大了,相比 82 迫击炮班又很大优势。 这个特点,让他再也不需要作为营一级的支援火炮,而可以直接跟随一线步兵连作战,甚至可以跟随一线步兵排冲锋。步兵冲锋到哪里,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跟着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步兵需要炮兵火力支援,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国军精锐部队,每个连装备 4 门 60 毫米迫击炮,这样每个排都有 1 到 2 门,这大大提高了国军近距离的曲射炮火。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的大部分性能,均大大强于日军掷弹筒。 该炮相比掷弹筒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又有稳定的炮架,所以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炮击平台,炮击精度是很高的。 同样训练水平下,该炮精度远远高于掷弹筒。普通的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兵班 哪怕再菜鸟,连续 3 发炮弹基本都能击中目标附近 。而掷弹筒则主要通过射手的经验概率炮击,无法有效测算瞄准,如果遇到一个菜鸟,恐怕发射 100,200 发才能击中敌人。 60 毫米炮弹的威力比 82 毫米炮弹要小不少,射程也近得多,但比掷弹筒的榴弹(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要强多了。 60 毫米迫击炮弹重 1.5 公斤左右,装药 100 多克,杀伤半径也有 15 米,实际有效杀伤半径在 20 米左右。而掷弹筒榴弹的杀伤半径一般在 10 米以内,主要是榴弹和手榴弹差不多,装药量小,仅有几十克。 更有趣的是,该炮必要时候,还能和掷弹筒一样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该炮不用通过土地和座板固定炮身,仅用身管手扶发射,这种射击方式一般用于射击 200 米之内的目标,或者在特殊环境下发射。基本上,如果炮手这样发射,都是在近距离突然遭遇了敌人,来不及再部署迫击炮!这种炮击方式是不能精确瞄准的,只能概略覆盖某一块区域,多用于威吓敌人,而不是用于杀伤敌人。 有意思的是, 60 毫米迫击炮并不仅仅在抗战中发挥作用,解放军在内战,朝鲜战争,中印战争,甚至中越战争还在大量使用这种 60 毫米迫击炮。 朝鲜战争中使用的 60 毫米迫击炮,就是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 到了战争快要结束的 1952 年 9 月 24 日,为了加强志愿军步兵部队的火力,总参谋部规定在朝鲜的志愿军 16 个军,,每个步兵连增配 60 毫米迫击炮 1 门,将每个连装备数增加到 3 门。而这 16 个军目前装备 60 毫米迫击炮,就高达 3641 门! 由于 60 毫米迫击炮是第一线的武器,所以战损也很大。在 1952 年 9 月 20 日至 10 月 20 日的秋季战术反击中,仅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志愿军共计损毁各型火炮 240 门,其中 60 毫米迫击炮 87 门,占三分之一。 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损失 60 毫米迫击炮 1841 门,由此可见装备数量之大,对于一线又是多么重要。 中印战争中, 60 毫米迫击炮仍然大量装备解放军的步兵连,成为排的支援火炮。在高原地形, 82 迫击炮重量大,难以有效跟随步兵前进,而且炮弹中,一个步兵最多携带两发 82 毫米炮弹。 而 60 毫米炮和炮弹轻得多,这在高原山地战就是最重要的。一线解放军利用 60 毫米迫击炮,有效的杀伤印军有生力量,拦阻印军逃跑部队,还曾经击毁过日军不少车辆。 不过解放军使用的,就是根据 31 年式稍有改进的 63 式 60 毫米迫击炮了。 甚至直到 1979 年的中越战争,我军还在使用 63 式 60 毫米迫击炮,而且战果不错。 一种火炮略加改进能用长达近 40 年,说明什么?说明它的性能真的很优秀,而且非常使用。 一份资料中写道: 1981 年 5 月 5 日,我军收复法卡山之后,越方于 5 月 5 日、 10 日、 16 日、 19 日及 6 月 7 日发动了数次团规模的反击,我方严守阵地,在战斗中涌现出一批 战斗英雄,某部二等功臣肖某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越方的反击中,越方在炮火掩护下出动一个团规模 的部队向我方发动冲击,两军在狭小的发卡山地区短兵相接,我方重型火炮无法施展,肖某所在的炮班装备的 63 式 60 毫米迫击炮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前方指挥部命令他们立刻投入支援步兵的战斗,在他们投入战斗后不久,越方的一阵炮弹击中了炮班阵地,炮班中的老战士张某、林某等负了重伤,昏迷过去。战斗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5 号阵地上的大量敌人开始向 4 号阵地攻来。面对危急情况,肖某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迫击炮从山洼里扛到高地主峰,直接瞄准敌人射击。当时他所在的炮阵地距离高地主峰还有 70 多米的一段斜坡,肖某腰挂瞄准镜,左肩扛迫击炮,右肩扛一箱炮弹,手拿铁锹和镐头,飞身跃过越方炮火封锁区 冲向高地主峰。冲上主峰阵地后,肖某立刻架炮射击。在肖某炮火的支援下,步兵打退了越方这次向 4 号阵地的进攻。利用越方退下去的时间间隙,肖某又取来了几 箱炮弹,准备继续战斗。这时 5 号阵地上的越方发现了这门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的迫击炮,集中轻、重机枪向肖某猛烈扫射。肖某抱起迫击炮滚入附近的一个弹坑 中,对准越方的轻、重机枪火力点,一口气发射了 10 多发炮弹,摧毁越方两挺重机枪。我方步兵趁机发起反冲击,夺回了 5 号阵地。 以上两种迫击炮以外,国军还生产过 120 毫米, 150 毫米中型迫击炮,这是团一级的的支援火炮。只是前者是 1944 年从美国进口材料生产了 94 门,后者是 1939 年利用以往进口的炮管生产了区区 60 门。虽然火炮性能都还可以,但数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了! -------------------------- 很小巧的60毫米迫击炮。对这种迫击炮,一开始是有争议的。因为这种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来说,仍然需要2个人才能携带,毕竟还有近20公斤重量,掷弹筒才几 斤而已。显然掷弹筒就近战来说,比这种迫击炮更容易携带。国军官兵对重量抱怨尚且其次,关键在于他们用惯了82毫米迫击炮,对60毫米炮弹的威力不满。他 们认为这种炮弹威力较小,而且迫击炮毕竟有一定散布,所以杀伤力较低。自然,再低也比掷弹筒强大多了,直到对越反击战,解放军还在使用这种60毫米迫击 炮!美军也是这样! *********************************************************************** 抗倭第一利器 除了自行制造,中国还从德国购买迫击炮 800 门,从美国购买了 2000 门。 所以,抗战期间,我们自产了 1 万 2000 多门迫击炮,从别国搞到 2800 门,一共是 1 万 5000 门左右了。 自然,相对中国八年自产大口径火炮 100 多门的数量,迫击炮已经极多了。不过相比列强,自然也不算什么。二战的苏联生产迫击炮高达 34.8 万门,是中国的 30 多倍。美国生产 10.21 万门,英国 10.09 万门,德国生产 7.88 万门,都是国军的七八倍。 而且这些列强都有数量极大的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只是其中一种,而国军基本没有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就是唯一的火炮了。 可见中国当年国力和列强差距之大! 为什么迫击炮在抗战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字:自产! 除了我们自行制造 60 毫米迫击炮约 5000 门, 82 毫米迫击炮约 7500 门以外,最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保证迫击炮弹的供应,不需要像其他火炮一样依赖国外。 早在 1927 年,巩县兵工厂首先制造 82 毫米迫击炮弹成功, 1928 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量产。当时炮弹比较简陋,弹体与后管连为一体,用生铁铸成,翼片用铁板直接插入弹尾槽内。 1931 年左右,华阴兵工厂也生产此弹。 1931 年金陵兵工厂参考法国布朗德 1930 年式 81 毫米及上海兵工厂的 82 毫米迫击炮和弹改行设计成新 82 毫米迫击炮和弹,命名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弹,成为中国 82 毫米迫击炮弹的制式品种。 82 毫米迫击炮弹所用引信在 1935 年前分瞬发、延期两种, 1935 年后,将两种功能合为一起,为瞬发延期两用。 1945 年左右,为了减轻引信重量,又将延期机构取消,改为瞬发引信。该弹重 4.15 公斤,装 8 个药包时,最大射程 2500 米。 除一般榴弹外, 1936 年金陵兵工厂还试制成功 82 毫米迫击炮黄磷弹。弹体内装黄磷,引信与尾翼等与 82 毫米迫击炮弹相同。 由于迫击炮弹的结构简单,可以由生铁直接铸造,制造难度低,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加工技术,所以不但国民政府能够大量生产,连新四军八路军的小作坊也可以仿制。 82 迫击炮炮弹唯一难造的是引信,引信必须用较好的钢材,所以还是要从国外引进,好在需要的钢材总数不多。在没有国外进口钢材的时候,只能用中国自己的钢材顶上,导致废品率较高,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著名的金陵兵工厂(后为第二十一工厂)从 1935 年到 1949 年,前后共生产 593 万余发 82 迫击炮弹。 82 毫米迫击炮弹大体可以自产,而 60 毫米自产也比较顺利。 1939 年第五十工厂开始试制,但未获成功。 1941 年重新参照法国布朗德式设计, 由该厂成都分厂试制,年底试制成功,命名为 30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弹。 第十工厂 1942 年也筹造此弹, 1943 年试制成功。由于有了 82 毫米迫击炮弹仿造经验, 60 毫米炮弹研发很迅速,产量也不小。据不完全统计, 1942 年至 1949 年全国共生产 60 毫米迫击炮弹 400 余万发。 总体来说,八年抗战期间,国军一共自产迫击炮弹 550 多万发,而生产迫击炮总数为 1 万 2000 多门,相当于每门可以使用炮弹 500 发,虽不算很充足,就中国军队可怜的弹药供应现状来说,也算是非常优秀了。
4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04:44 , Processed in 0.0377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