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焦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胡适、季羡林 —— 真正的大师(转)
热度 3 gordon 2017-4-15 20:58
请问您有长时间处于焦虑、迷茫或者恐慌的时候吗?对于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人有哪些方法可以调节状态? ****************************************************************************** 虽然我现在“心态很好”,但焦虑、迷茫、恐慌,是我以前读书时的常态,最恐慌的时候还曾经流过泪,不敢面对未来。 大多数值得做的难事,都有这么个过程。就算每天混日子,也难免某些时候会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长时间经历困难和负面情绪很不容易,但当你回头看这些经历的时候,它持续的时间和具体的细节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只有三件事: 最开心的时候多开心,最痛苦的时候多痛苦,以及 事情的结局是否圆满 。 所以真正的体验和记忆中的体验是两码事,后者更重要,因为是回忆伴随你的一生,决定了你对自己过去的解读,以及对未来的判断。 知 道这一点后,可能会让你当下好过一点。今天一些感觉很痛苦的经历,并不能真正影响你一生的幸福感。 很多事过去了之后,连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 但活在当下的体验负面情绪中仍然很不愉快 ,怎样摆脱因人而异,但多和喜欢的人以及喜欢你的人在一起,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良药。不一定是恋人,好朋友也 可以,一起扯扯淡喝喝酒吐吐槽,是良药。 说起来虽容易,但大多数的负面情绪源自孤独,源自无人可倾诉。实际上痛苦和孤独很多时候是同义词,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离群索居的时间久了,必然会产生负面情绪,这是进化对你的警告。 所以要警惕孤独,不是什么值得骄傲和牛逼的事儿,多尝试和人接触,从不是每天每顿饭都一个人开始。 行不通的话,还可以接触自然,跑步,旅行都有一定效果。 最后,别瞧不起心灵鸡汤。我从小到现在读过的各类励志鸡汤书不下几百本,现在每年也会读个两三本。 知道很多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都面临和我一样的问题的时候,会让自己觉得不孤单。 否则我还以为你们他妈的都过得有多好呢。
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当代中国社会的身份焦虑
热度 1 gordon 2016-2-2 09:05
中国现在对阶层最敏感的,不是所谓的赵家人,而是那些原本布衣平民,通过努力或者时代赋予的机会,觉得自己终于跻身上层中产并踮着脚仰望着所谓的上流社 会,幻想着再使把劲就能蹬上的那些人,也正是他们急切地想洗掉自己的出身,气喘吁吁地想挤上开往上游的列车,再催促关上车门,以夯实他们的先发优势 这里面最敏感最急切的代表性人物,往往是赚到些钱的小生意人,他们有着最为强烈的阶层划分渴望,也有着最为强烈的身份焦虑,表现出强烈而拧巴的对原本自己也曾属于的那个阶层的不认同以及迫切的隔离期待。 ******************************************************************************** 这是西欧的一个规律,中国不知道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中写道:“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摸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 丝毫的关注。当他出现时,其他的人甚至都不愿稍稍侧身示意;当他讲话时,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他的任何举止。如果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 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推荐图书: 《身份的焦虑》 阿兰
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鸦片战争的迷雾
热度 22 范进中举 2016-1-21 15:15
这两天把“王鼎杰”的《当天朝遭遇帝国:大视野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看完了,本来准备四小时干掉,没想到爱不释手,一口气读了两天把300多页书读完了,对于鸦片战争的很多历史细节,作者做了很好的分析,看得出作者对于史料的掌握还是比较丰富的。 说说感觉 为什么我党能得天下,就是 实事求是 ,偏离这个就走邪路。 历史上的贤君时代最重要的 就是下面的人能说实话,领导人能有常识。 说实话真不容易,领导要能听进去,决定于,一 领导有肚量,二 领导对实际熟悉,所谓良相起于州府,就是有常识,不容易被忽悠 三 永远保持开放心态,对于新情况 新问题不抱成见,让常识限制自己 四 ,对下面的人不要过于苛责,苛责的结果是就报告好听的,换句话说就是说实话不挨板子。 对于官僚体系而而言,实事求是很重要。人人都要说实话,当然搞成明清御史那样,以挨板子为荣,邀名声那就走偏了。 重温老人家的智慧: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54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数学焦虑与疼痛
热度 1 gordon 2016-1-5 06:57
你害怕过数学吗? 对大多数来说,焦虑数学成绩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在学习数学的哪个阶段发生。 高等数学存在的历史并不长,只有几百年,研究人员相信几百年时间大脑不会进化出专门的数学焦虑大脑结构,因此他们利用数学难题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大脑去识别出与数学焦虑相关联的大脑区域。结果发现了数学焦虑和疼痛反应的关联性。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并 不是因为做数学而疼痛,而是数学的期望令人恐惧 ,这种恐惧会让学生远离数学。 注: 不抱那么大期望,数学成绩才会好。 急躁不解决问题,相信科学 ,呵呵 参考文献: When people worry about math, the brain feels the pain http://news.uchicago.edu/article/2012/10/31/when-people-worry-about-math-brain-feels-pain Math Problems Can Be Physically Painful http://www.wired.com/2012/11/painful-math/
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阿兰.德.波顿:论地位焦虑
热度 1 gordon 2015-5-29 05:0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YzMTkwMDEy/v.swf 以前我是不会看这种电视剧的,因为我生在弱国,又是弱民。 弱民 的特征:无勇少谋缺公益心。对自己能左右的事不愿投入主要精力,对自己不能左右的事却热情高涨;以致浪费生命(拳台选手的比赛结果,不会因场下观众的叫嚣而改变) 我爸对这件事理解倒是深刻,因为你是被统治者。 注:我现在心态平和了,能看这种电视剧了,很好 ******************************************************************************** 弱民 政策使 弱民 成为主流,又经数次去强,剩下的就更弱了; 弱民 特征:无勇少谋缺公益心,第一项普遍具备时,就能推动社会进步 一个简单的事实,美国是强国。经常跟村长博弈,“高加林”们都知道这个。 呵呵 ******************************************************************************** 今晚我想谈一下我的新书《地位焦虑》,谈一下地位焦虑的多种成因与解决方法。首先我要定义一下什么是地位焦虑。我认为这个术语是我的发明,可以用来描述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时刻。我想我们都曾经在十分寻常的场合体验过地位焦虑。比方说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听说当年的老同学或者老同事如今比你混得更好,上了更好的大学,买了更好的房子,等等。这些事情都能触发我们的地位焦虑。戈尔.维达尔说得好:“每次我的朋友取得成功,我的内心都会死去一小部分。”(笑声)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地位焦虑有关。 我第一次感到地位焦虑是在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的前夕。当时我碰到了乔治.奥威尔的一句名言:“二十岁之后就没有人关心你为人好不好了。”言外之意是以后人们只会关心你能不能做成事情。我的新书的第一部分检视了地位焦虑的起因。我认为地位焦虑的成因之一在于,无论我们现在地位如何,我们都曾经享有过极高的地位。比方说婴幼儿得到的照料就足以令罗马皇帝眼热不已。在婴儿时期,你饿了以后就会有人把食物送到嘴边,如果你不喜欢就干脆扔在地上,自然会有人清理。你只要冲着玩具摇摇手,所有人都会喜笑颜开。不幸的是,随着我们日渐长大,局面也会变得日渐棘手。如果你长到二十五岁还是只会把晚餐往地上扔,只会冲着玩具摇手,别人对你的印象大概不会太好。 一夜之间你的生活当中出现了全新的元素。仅仅做你自己突然就不够了,你还要取得各种各样的成就。我们对于地位的渴求解释了成人生活当中的许多行为。经济学家曾经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乃至唯一动机就是金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当注意到地位在工作当中起到的作用。许多低收入工作之所以令人不愉快,不仅因为工资低,还因为这些工作地位低下,缺乏尊重。同理,许多高收入工作之所以有趣,也是因为你在积聚财富的时候还顺便收获了体面与尊重。 另一个感到地位焦虑的原因是我们身边围绕着许多势利眼。势利眼往往被人们与旧式贵族阶层体系联系起来。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这套体系早已遭到了淘汰。但是我认为势利眼指的是仅仅以一两项标准衡量一个人,并且仅仅凭借这一两项标准来不留余地地评判此人的人格与人品。比方说音乐圈里就有势利眼。无论你的灵魂多么丰富多彩,只要提一句自己喜欢菲尔.柯林斯的歌,音乐势利眼都不会拿你当一回事。时装界也有着装势利眼,一看你穿的衣服就觉得你这人不咋地。当然现代世界最有势力的势利眼是职业势利眼。两个陌生人一见面第一句话肯定是:“你是干啥的?”你的回答很可能决定对方的反应。他可能很有兴趣与你继续寒暄几句,也可能呵呵两声之后掉头就走(笑声)。这种事是很要紧的。 势利眼的反面是你家令堂(笑声)。当然未必就是你的母亲,而是理想化的完美母亲形象。有些母亲也是势利眼,这个事咱们再另说。但是在理想情况下, 你的母亲并不会关心你干了什么,只会关心你是谁 。但是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我们的母亲,他们只会关心我们干了什么,不会关心我们是谁。这一点很能解释地位焦虑的成因。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如此努力地去获取所谓的地位标志,例如名车豪宅金银首饰之类的东西。 注:实践者的观点,别抱太多期望。 我们经常讥笑那些特别关注某一类地位标志的人,将他们称作“钱串子脑袋”,或者说什么“开好车的未必是好人 。”但是单纯采取讥笑态度或许会使我们错过追求奢侈品行为背后的尖锐情绪。下次你再看见一个开法拉力车的人,要知道他不仅是一个对于意大利引擎技术感兴趣的发烧友,还是一位用汽车来传达深刻情绪信息的人。“请善待我,请对我好一点。”更重要的是,假如你开着法拉利而不是骑着自行车去参加聚会,别人对你的态度的确会好一点。所以我们都认同物质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荣誉。我们经常抱怨这个社会越来越物质,越来越贪婪。这种说法其实有些无的放矢。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于特定的物质财富并没有多少兴趣,只不过社会向物质财富赋予了情感价值。我们想要的往往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财富拥有权带来的体面与尊重。追逐财富行为的背后是情感的脆弱以及关于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我们希望用首饰、服装与职业来保护自己。 几个月以前我与一位心理学家聊天,他说在他看来英国人口当中情感健康者的比例只有10%。 他所谓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不借助任何外物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积极经营友谊与亲情,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他还指出,那些到处作报告开班授课的人生讲师们往往不在10%之内。他们的做法显然体现了自身的脆弱。 今天我们所遭受的地位焦虑可能比过去更严重。这一现象不仅有着心理学上的解释,也有历史与政治层面的解释。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不相信社会地位——包括高等地位与低等地位——可以且应该在亲子之间继承的人。我们相信地位理应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更有甚者, 我们还相信通过努力取得的高等地位不应当存在上限 。美国人的立国哲学就是任何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人的成就没有极限。我在写这本新书的时候研究了好几本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成功学读物。比方说现在加拿大就有一本畅销书名叫《敢于致富》(The Courage to be Rich)(笑声)……这些作品发出的声音我们如今都很熟悉: 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就能实现一切。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理念 ,但是我们也要小心其中暗藏的毒刺。 如今你在书店的成功学专柜大约能见到两类书籍,第一类是《如何在周六之前挣到十亿美元》,第二类则是《如何应对自尊低下》。“自尊低下”是个很丑陋的术语,但是也很有用。我认为这两类书籍的内在关系非常密切,因为 如果到了礼拜六你还没能挣到十亿美元(笑声),那你肯定需要安慰与抚慰 (笑声)。我们的社会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很与众不同,但是社会的本质就决定了不可能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这一来就坑坏了许多人。社会不仅培养了高期望值,也培养了低下的自尊。 今天一般人都不太可能仅仅依靠意志力取得能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财富与成功,就像十七世纪的一般人不太可能仅仅依靠意志力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样。但是我们往往并不这么觉得。公共舆论往往让我们觉得,只要你充满激情,只要你懂得编程,只要你家里有个车库(笑声),你也可以成立一家大型软件公司。期望值太高,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无能。 现代社会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特色是嫉妒。我们不会嫉妒所有人,甚至都不会嫉妒所有比我们更富有的人。今天在座的各位恐怕谁都没有嫉妒过女王,尽管女王比我们更加富有。因为女王离我们的距离太远了,根本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居民。但是我们很容易嫉妒如今比我们混得更好的老同学。他家的房子虽然比白金汉宫小得多,却比你家的房子大一点。任何刺激我们与其他人比较的因素都会加剧地位焦虑。作为一名作家,我恐怕不会去嫉妒一位现年六十岁的澳大利亚女性诗人,而是更可能嫉妒一位三十四五岁的男性英国哲学作家。任何在想象层面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因素都可能增加嫉妒的风险。 十九世纪中期,托克维尔在游历美国之后如此预言:民主制平等主义社会当中最常见的情绪就是嫉妒,因为这样的社会——尤其是美国——一刻不停地告诉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当然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想法,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当中的不平等结合起来,就会极大地加剧嫉妒。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等级制度,只不过更加微妙而已。比尔.盖茨看上去和我们没什么区别,平时也穿牛仔裤,他的家庭生活看上去也平平无奇。 在历史上我们根本无法了解拥有他这样社会地位的人究竟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而如今我们则更容易将他视为与我们一样的人。由于媒体的帮助或者说坑害,我们往往觉得自己与那些整天用成功形象折磨我们的家伙之间毫无距离。 还有一个相当吊诡的理由,也就是我们对于社会公正程度的认知。古代的人们认为社会本来就是不公正的。你看到一位富人,就会想到他的财产可能是杀人越货抢夺来的,或者全靠祖上荫庇。但是在过去二百年里,各种政见的西方政客们都试图打造一个精英主义社会。在精英社会当中,只要你具有真正的才能,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其他相关品质,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现代政治的信条就是我们应当全力实现精英主义社会。精英主义固然造福了无数人。但是精英主义也有黑暗的一面。假如社会真心相信现有的成功者理应成功,那么同时也就必须相信现有的失败者活该失败。社会公正不仅体现在回报的再分配当中,也体现在惩罚的再分配当中。在自认为已经完全实现精英主义的社会当中,人们对于失败者的态度往往更加苛刻。我们的语言就能反映这一点。三百年前英国社会底层贫民被人称作“不幸者”,今天同一批人则被称作“失败者”。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真心相信生活是一场比赛,物质与名声是目标,而且比赛的公平程度可以接受。套用现代社会的严苛说法,“成功者创造自己的命运”。我们的成功完全归功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失败也完全归咎于我们自己…… 不幸的是,相信社会公正的人越多,受到公正理念的负面冲击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的社会已经抛弃了运气决定人生的概念。如果我说我最近开办了一家跨国公司,每天上百万美元的流水,经营情况一片大好,我的运气太好了。你可能会觉得我在故作谦虚,其实是想显摆自己的本事。如果我说最近我被解雇了,可是不是我的错,我只是运气不好而已。你又可能会觉得我是在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回到另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想法是非常奇怪的。在古罗马,假如你取得了某方面的成功,第一件事就是向掌管这方面事务的神灵献祭一只鸡或者一只羊。古罗马人相信你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而是你与神明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感谢神灵。在古代基督教国家,基督徒国王赢得胜利之后也会向上帝祈祷。因为并不是你与你的军队赢得了胜利,而是你与你的军队以及上帝赢得了胜利。以我的行业为例,假如你完成了一首精彩的诗作,功劳不能全归你一个人,还要归功于美丽的缪斯女神。如果今天我对我的出版商说“不好意思我要拖稿了,缪斯女神抛弃了我”,他们大概不会特别同情我的境遇。如今我们都是各自传记的作者,为自己遭遇到的一切事情负责。这一来失败的耻辱就遭到了极大的增强。我接触过许多失业人士,问他们失业生活最糟糕的地方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往往未必是钱,而是耻辱。他们觉得自己是自作自受,因此没脸见人。 如果你们觉得太郁闷的话,万幸的是我花了半本书的篇幅来讨论解决之道,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应对地位焦虑的方法。我这本书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应当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别人的观点,重视外部世界给与我们的地位。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群体,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有些极端的答案。我专门研究了决斗的历史与决斗者的心态。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假如有人贬低了你的地位,骂你是个娘娘腔或者软弱无能,又或者骂你的妻子到处乱搞,那么你的正当反应就是必须向他提出挑战,用手枪或者利剑一决生死。宁可为了追求名誉与地位而杀死对方或者被对方杀死,也不能让别人的心里抱有关于你的负面看法。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他人想法的极端敏感。当然这种做法非常累人。作为一名作家,我要是用这种方法解决所有对我有看法的人(笑声),我的剑刃早就让鲜血糊满了。 但是如果说决斗代表了西方传统的一个极端,那么还存在着另一个极端。西方传统当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与决斗理念截然相反的处事方法。这两种传统认为意见与真相并不是一回事,意见就是别人的想法,真相就是实际情况。我们应当牢记两者的区别,关心真相而非意见。这两种传统的代表都是殉道者,不惜以死亡来捍卫信念的人。其他人针对他们的仇恨丝毫不能动摇他们对于自己事业的独立信念。其一是基督教,其二是苏格拉底哲学。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耶稣与苏格拉底的死亡两相对比。两人都是殉道的烈士,也都坚守了各自的价值观,无论身边的人们对他们做出了怎样的评判。这两种传统对于我们的自我审视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许多哲学家都报有所谓的“智能厌世论”,将他人言语当做耳旁风。在你因为别人对你的想法而感到难过之前,最好先搞清楚他们的脑子里究竟都装了些什么货色。许多哲学家都鼓励我们不要一味尊敬别人,而是不妨把他们都当成弱智。他们并不主张自怨自艾的厌世,而是推崇自我解脱与升华的厌世。或许我用不着整天想着讨别人的欢心,或许我应当理直气壮地讨厌别人,就像别人讨厌你一样。或许这样做正是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或许不必太拿别人当回事,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值得尊重。人性有一个很奇怪的方面:我们在敬佩别人之前就希望这些人敬佩自己,我们希望我们自己都不尊敬的别人来尊敬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最喜欢的哲学家是叔本华。他曾经极尽刻毒地指出,没有必要尊重所有人的意见,因为所有人都是白痴。叔本华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极其厌世,平时几乎不出门。但是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听听这个坏脾气德国人的意见,因为这番话很有鼓舞人心的功效。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身边大部分人肤浅、无谓与愚蠢的本质,了解他们的视野多么狭隘,他们的感情多么卑琐,他们的观点多么扭曲,我们就会逐渐地对于他们脑海中的想法感到无动于衷。人世间挤满了不值得开口交谈的人(笑声)……如果一位音乐家心里清楚,台下听众除了一两人以外全都是聋子,他对于雷鸣般的掌声会作何感想呢?” 如果你和老年人谈一谈,他们往往或告诉你身为老人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不用顾忌别人的看法。这并不是说随便什么人的看法你都不关心了,而是说你的选择性与指向性更强了。并不是所有人上了年纪以后都能自然达到这层境界,我认为这是人生修炼的成果,而且是非常珍贵的成果。 千百年来人们应对地位焦虑的另一种方法是借助艺术。艺术作品往往是针对创作环境下主导社会地位体系的挑战。比方说十九世纪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社会地位往往不高,都是些面包师、织工与石匠之类。但是小说却能让我们注意到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遭到忽视的人们的价值。艺术作品试图纠正我们的势利眼,让我们在从没有注意过的地方发现生活的真正价值。许多此类小说都隐含着近乎政治颠覆性的因素。在小说以外的现实世界享有高地位的人在小说里的地位却非常低下,反之亦然。悲剧艺术尤其专注于描述那些丧失了社会地位的人。在绝大多数悲剧当中,主人公都出于种种原因遭到了侮辱,丧失了财富,不得不用性命抵偿过错,总之都遭遇了地位的骤然下降。但是悲剧作品对于这样的地位下降却显现了深切的同情与理解。换句话说悲剧作品看待失败的方式与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失败的描述大相径庭。现实生活当中的失败者往往会受到特别严苛的对待,他们的故事往往会被浓缩成一两句话。但是在悲剧当中,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体味与尊重失败者。例如,我们一般并不会将哈姆雷特称为失败者。几乎可以说莎士比亚有意识地引导着我们的感情指向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认同的价值观与思想感情。 现代社会对于那些搞砸了自己生活的人们特别不客气。比方说英国小报上就充斥着突然失去地位的人们的故事:某某人搞婚外恋被发现了,某某人把短信发给了不该发的人,等等。他们的悲惨遭遇在小报上得到了连篇累牍的宣扬,笔调粗硬且饱含恶意。我曾经与笔锋最恶毒的《周日体育报》报社的编辑们谈过这个问题。我问他们会怎样描述西方经典悲剧当中的故事情节,假如这些故事的梗概在周五被人送进了新闻编辑室,那么相应的新闻大标题是个什么样子。以《奥瑟罗》为例,这个故事会搭配怎样的标题?他们设想的标题是《为爱迷狂:移民凤凰男怒杀参议员之女》(笑声)。又比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在他们手下就成了《信用诈骗终曝光,购物狂第三者服毒自尽》(笑声)。最后还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他们将其演绎成了《乱伦虐恋酿恶果,奸母孽子自毁双目》(笑声),简直与原作当中的悲悯基调南辕北辙。 还有一种缓解地位焦虑的传统方法,就是好好想想自己的有生之年究竟多么短暂,好好想想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步步紧逼的本质。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们往往会告诉你,死亡往往会促使人们调整自己的优先事项。有些事情变得特别重要,还有一些事情的重要性则大为下降。后者当中往往就包括地位。人们往往会更关注内心感受、友谊以及自行设定的职业目标……假如你觉得自己的人际圈子太大,需要应酬的人太多,不妨想一想万一你要是得了绝症,这些人当中有谁会到医院里探望你。此外死亡还有另一层妙处:你不光可以反省自己的死亡,还应该想到其他人不久以后也要面临死亡,尤其是那些当下让你感到地位焦虑的人(笑声),他们其实也活不了多久。欧洲人一直都有游览废墟的传统,例如古希腊废墟,古罗马废墟以及古埃及废墟等等。置身废墟当中,人们难免想到,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最终都要一视同仁地归于尘土。死亡是维护平等的最伟大力量。这一切关于死亡的反思其实说到底就是视角二字。住在城市里每天翻阅大量报纸,收看大量电视节目,我们往往会过分关注当下。而任何能让你脱离这一环境的事物都能重新塑造你的视角。 走入大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去看看高山、冰川、大海,去看看比任何人都远远更加宏大的存在。这样能使你以有益的方式感到渺小。请允许我从自己的书里挑选一段内容,详细阐述一下大自然转变人类视角的能力。“辽阔的自然风光如同废墟一样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虑,因为它们代表了无限的空间,正好比废墟代表了无限的时间一样。在它们面前,我们这具脆弱而短命的躯体就如同飞蛾或者蜘蛛一样无关紧要。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无论怎样巨大,也根本无法与最伟大的个人与沙漠、高山、冰川以及大海之间的差距相提并论。自然界如此宏大壮阔,相比之下任意两个个人之间的差距简直渺小得可笑。你可能感到自己在社会等级体系里面无足轻重,但是只要身处辽阔的空间当中,你就会如释重负地感到全体人类在宇宙当中同样无足轻重。我们不必通过使自己变得更加重要来改善自我认知,而是应当认识到其实任何人都没那么重要。我们为了谁比谁高一寸而汲汲营营,但是在比我们任何人都要巨大十亿倍的事物面前,不妨暂且搁置这番计较。我们可能会在感动之余将这种感受称为‘无限’,‘永恒’,或者更传统一点,‘上帝’。”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目前生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仅仅崇拜其他人类以及人类成就的社会当中。人类崇拜就是我们的文化核心。与我们大不相同的是,历史上任何社会的崇拜核心都是非人的外物,例如神祇、自然或者精灵等等。我认为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地位焦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书的关键词就是“成功”。我需要在这里说明我想用这个词表达什么意思。我本人对于成功很感兴趣。我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但是在讨论我对成功的理解之前,我们应当注意到一般人对于成功的理解承载了太多的前提,而这些前提未必都能站得住脚。当我提到某人是成功人士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此人挣了大钱或者非常出名。当然这是成功的一种模式或者诠释,但是成功的涵义并未穷尽于此。 追求地位是正常且自然的人类行为,追求成功也是一样。 但是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不加批判地接受外部世界的成功与地位标准,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确认同成功的目标。我们很容易就会不加区分地接受外界对于幸福生活的定义。随便翻开一份报纸杂志,里面都在喋喋不休地告诉你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婚姻、怎样的工作、怎样的假期、怎样的为人才算是幸福的。但是许多此类描述与我们的实际需求以及抱负都相去甚远。或许焦虑的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起码可以为了正确的事物而感到焦虑。如果为了那些即便得到之后也不能使我们更加快乐的东西而感到焦虑,那也未免太悲哀了。谢谢大家。
3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坏人” 是如何产生焦虑的
热度 1 gordon 2015-4-12 15:58
当久已习惯用比较简单化、标签化的固有观念来加以阐释的世界图景与来自别种语境的不同见解发生碰撞 时,我们往往本能地视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而其背后则必潜伏着某种意欲加害于中国的现实政治意图 相当普遍的不满背后,隐然存在一种政治焦虑感。 注:仇恨和 “受威胁的自我” 关系很大。 “当某人心中最喜欢的关于自我形象被别人质疑或打击之后,暴力就产生了。” “ 施暴者 ” 往往会认为自己被别人鄙视或侵害了。
2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ZT -- 傅莹对话基辛格: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热度 28 jerf71 2014-11-21 18:23
N多好料,一定要看。傅姐水准就是高。 傅莹对话基辛格: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今年6月和10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与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博士就中美关系展开了两次精彩对话,本文摘编自6月第一次对话内容,英文原文载于美国《赫芬顿邮报》。】 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兄弟伙伴 基辛格 :你在美国访问,见了许多人,有什么感受? 傅莹: 我的印象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那就是“焦虑”。 尽管美国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也不能掌控一切。美国自身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想要用旧的手法去处理世界上的许多事情,这是做不到的。美国需要尽快适应世界的场景转变,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博士 基辛格: 确实,世界变化了,当前美国处于不寻常的时期。在过去很长历史时期, 美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外交政策也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上。的确,我们处在一个新世纪,不仅对美国,对中国也是挑战,难道不是吗? 傅莹: 是的, 但是中美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 美国的难题也许是,要学习如何与平等伙伴相处。我观察,在美国的传统世界里面,国家关系只有两种, 要么是俯首称臣、寻求帮助和支持的盟友,要么是需要对抗和打倒的敌人。美国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兄弟般的伙伴吧?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 基辛格: 没有吧,我还真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 傅莹: 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在美国人的政治文化里,没有与伙伴进行真正平等合作这一说。这也是为什么, 与像中国这样既不是盟友、又不是敌人,只是希望成为伙伴、一个平等兄弟的国家打交道,让美国感觉不舒服。这并不是说中国想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而是因为根据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大国小国都应该兄弟般相处。 说到挑战, 中国的困难在于,突然被推到如此高的世界中心平台上,被各方赋予如此高的期待,我们许多人对此还未完全适应,就像刚登上舞台还背对着观众的人,常常以为自己仍然是看客。 中国人正在努力学会成为世界公民,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做得更多和更好,还需要时间。外界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甚至用对旧大国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中国也面临加快学习的压力。其实大部分中国人是处于刚刚实现温饱水平。你不能想象,仅仅是20年前中国还是多么贫困,我还记得自己家里每个月发工资之前五六天的窘迫。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条件好于过去,但是在就业的起步阶段也是很艰辛的。 基辛格: 美国的普通人并不了解中国老百姓曾经历过什么,在想些什么,也不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只是觉得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中国也变得更加富裕和强大,因而会越来越像美国。中国年轻的下一代人会认为现有拥有的一切理所当然,对国家和政府的期待也将越来越高。 中日岛屿之争以及中国在南海与相关国家的领土争端近来升温,多数美国人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想要的越来越多。 我个人认为,中国并不是想要取代美国,只是希望获得应有的尊重。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和强大,这种获得尊重的愿望是否也会更加强烈? 中美两国都自认为是独特的。我们这里有“美国特例论”,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实力超群,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中国则有文化优越论,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很长时期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文化优于周边其他国家。要求别国供奉称臣的朝贡制度不就是基于中国的文化优越性吗?所以,中国未来到底会如何?许多人持保留看法。 大国之间战争的风险仍然存在 傅莹: 古代中国即中央之国的观念、以为自己就是天下之中心的想法,应该说主要是受地理知识所限,而不是基于追求世界强权。中国人有文化自豪感,中华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但中国文化中并没有统治整个世界的野心。事实上中国人当时对外界知之甚少,也没有很大的兴趣。中国国内还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难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当奢侈,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要像美国人那样住大房子、开大车,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中国领导人都经受过基层的历练,很清楚国家和人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安全的国家。中国国内问题很多也很严峻,但总体上是可预测和有方案的,而在国际层面上出现的新挑战,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当前中美是否共同面临一个至关重要抉择,是要将21世纪引向和平还是冲突?我们有没有能力保持和平?从有了国际关系历史以来,还没有哪个世纪摆脱过战争的困扰吧? 基辛格: 有过,在1815-1915年的100年间,世界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主要是因为,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主要国家领导人都希望和平相处,他们通过定期会晤、谈判等方式解决了战争风险,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你认为美国与中国会爆发战争吗? 傅莹: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和重要的问题。 理论上讲,我认为大国之间再次发生世界规模的战争的可能性比较小了,因为各国经济高度依赖,利害太大了。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无须诉诸战争手段就可以获得资源、市场、资本和技术。此外,战争的形式也不同于以前,大国之间战争的后果太不可测。 我觉得,现在的危险是仍有人认为战争是解决大国之间问题的一个选项。 (注意小安子) 基辛格: 历史上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有经济上的原因。现在,虽然大国之间相互作战的可能性不大,但战争的风险仍然存在。回顾一战发生前10年的欧洲,虽然没有发生战争,但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危机,人们对危机习以为常了,不去认真处理,导致失控,走向战争。现在如果对危机处理不及时或者不恰当,也有可能失控,引发战争。当前的风险是,国家在发出威胁之后不知道如何体面地下台阶。 根据我的经验,有的国家正在美中之间玩游戏,美中双方都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被利用了。 (OK,收到,鹅滴明白。回去俺基老弄“死”小安子) 中美之间很多问题源于认知偏差 傅莹: 过去就有国家善于游走于大国之间。我觉得矛盾本身是可控的。倒是日本的安倍首相很值得警惕。他拿钓鱼岛争议做了一个大局,夸大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借此调整安全战略甚至修改和平宪法。 美国如果看不清楚其中的风险,因为是盟友而被卷进去,会对局势走向和各方判断产生很大影响。美国一些高层讲话比较情绪化、不慎重。我在美国这些天许多人都在质问中国对海上问题的处理,我做了解释,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去了解事实就下了结论。这表明中国需要对外说得更多。 中美双方对中国地位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过高估计了中国, 认为中国想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因而对中国焦虑。中国民众看到的是,美国在很多中国人关心的问题上都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当中国面临周边问题的挑战时,美国不分青红皂白总是指责中国,这导致民众对美国的负面情绪上升。特别是,在美国一些选举中,政客需要通过批判中国而获得选民支持, 这令中国人费解甚至不满。 基辛格: 这确实让人担心。当前美中双方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明显的冲突。在周边问题上, 尽管中方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挑衅而不得不做出反应,但仍然要避免给外界造成威胁邻国的感觉。 现在,美中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是,能否在一些问题上携手合作?这不仅有利于美中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和中国需要认真考虑能在一起做些什么。正如二战后的美欧之间通过真正的合作而拉紧了跨大西洋纽带,美中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加强联系。当然这种合作也同样要避免使中国的邻国感到不安。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我认为双方还可以做很多。 我理解中国现在所处的困境。领导人不希望和美国发生冲突。但在遭遇挑衅的时候,他们又需要作出反应。 美国同样也处在困境之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那些争议岛屿到底在哪里。 由于网络和媒体的影响,领导人都会受到国内压力的影响。当今,人们都是从电视屏幕和网络上获取信息,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当年从报纸和书本上获取信息的人们很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设法划清问题的界限和降低争议的热度。中美之间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因这些问题而分散注意力。 此外,中美需要就两国的战略考虑进行交流。清楚彼此的战略方向有利于未来的合作。 例如,美方并不需要用南海问题来威胁中国,现代的战略家不会考虑用距离中国几百英里的小岛来遏制中国。 (美帝抛出萝卜,就等兔子还钱。) 傅莹: 21世纪的中美跨太平洋合作应该是平等和双方都有需求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成功不仅需要双方都主动推进,还要求双方在必要的时候都能够妥协,能够照顾对方。我们可以找到共同利益的基线,尝试合作起来。 例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双方就有着共同的利益。关键是不能一方总是要求另一方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有进有退,真正的平等合作。 (看来兔子不上钩)
1211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外界的紧张是内心焦虑的投射
gordon 2014-10-27 00:19
田朴珺《相思树》演吴秀波妹妹片段 http://www.letv.com/ptv/vplay/1784744.html 你穿昂贵的衣服,开好车,自我感觉良好,相信别人看你的眼光也会充满欣赏,反之会觉得别人看你不那么友好。其实实验证明熟悉你的人并不会有明显心理波动, 做了糗事,理个难看的发型,觉得别人目光很刺眼,那全是你自己的臆想,外界的紧张都是内心焦虑的投射。冲突都是你自己假设出来的。 中国由于国家对社会的干预能力太强,确实会造成一些问题。 有很多事是不可控的,比如说宏观调控失败。 据说是真事,1986年的大搜捕期间, 一警察在饭馆吃饭,喝多了。见旁边一人吃饺子不蘸酱油,很生气。警察:吃饺子为什么不蘸酱油?答:吃饺子为什么要蘸酱油!吵了起来。警察:信不 信?你不蘸酱油,我就可以把你抓起来。结果,真的给抓起来了。小伙子在看守所被关了几天。有人问,你是因为什么进来的?小伙子:因为吃饺子没蘸酱油。 ××××××××××××××××××××××××××××××××××××××××××××××××××××××××××× 反而是中国人自己的老经验 对 孬名,好养活。阎王爷会把你忘了吧 康慧的表现很差劲,过于焦虑了。 实际上我是很喜欢康慧这个人物的。 吴秀波才是中国生存的榜样,多少年的生活经验总结。 注:她演了那么多人物,都是内心很焦虑的。也许她真的有这种生活体验。 还有《三更2之饺子》
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针对焦虑 —— 简单粗暴的行为主义疗法(转)
gordon 2014-5-31 01:57
厌恶疗法 治疗时通常采用电击或药物作为非条件刺激手段,也可采用厌恶想象的方法。   以治酒瘾为例,一般用药物的方法,起初在酒瘾者饮酒的同时注射阿朴吗啡,使其饮酒后发生恶心呕吐而厌恶饮酒,后来改用酒中放 入戒酒硫(antabuse)的方法,此药阻止体内乙醇氧化成乙醛后不再继续氧化成乙酸,导至体内乙醛积聚而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出汗、胸痛等痛苦症 状,使酒瘾者厌恶饮酒。也可采用电击的方法,在酒瘾者手腕或脚腕部安置电极,只要一饮酒即遭电击,产生剧烈疼痛不适的感觉,而使其不敢再饮酒。另外也可令酒瘾者饮酒时就想象他酒醉后在大庭广众面前作出丑态百出的表演,这种丢人的无礼行为在酒醒后何以再见亲友同事?这对有一定文化素养并决心戒酒的人来说采用厌恶想象法非常有效。   对性变态者例如同性恋者,采用电击法比较有效。将金属环作为电极套在男同性恋者阴茎上,并令其观看各种裸体人像的录相或幻灯片,每当看到男性裸体形象引起阴茎勃起进就遭电击,产生剧烈的疼痛。反复的疼痛刺激导致男同性恋者对同性不再引起性欲冲动。 ××××××××××××××××××××××××××××××××××××××××××××××××××××××××××××××× 这就有个问题了,这种方法怎么治疗焦虑呢? 其实很简单,同一可引起恐惧的刺激用新的反应(放松)来替代旧的反应(焦虑紧张),恐惧刺激逐步升级,直至最后给予最强的恐惧刺激时病人仍然作出放松反应,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
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冥想 焦虑与大脑
热度 2 gordon 2013-5-5 10:46
http://swf.ws.126.net/openplayer/v01/-0-2_M8I5TK339_M8KTJM4TU-vimg1_ws_126_net//image/snapshot_movie/2013/1/U/M/M8KTJPCUM-.swf
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转>依恋与分离焦虑
gordon 2012-12-16 19:38
依恋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 依恋 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依偎和跟随行为。母婴 依恋 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 依恋 被儿童心理学家看作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根据心理学研究, 依恋 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称为无差别的反应期。这个阶段的宝宝看见或听见任何人都会向那个方向转过去,眼睛会骨碌碌的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一会向这个人靠过去,对他发出微笑和咿呀语等。这个时候的宝宝并没有与妈妈发展起独特的一对一的 依恋 关系。因此,出门时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抱宝宝,宝宝的反应基本上是良性的,不会有明显的哭闹。   第二个阶段(3到6个月),称为有差别的社交期。此时宝宝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照顾者的反应越来越频繁,并会做出专门反应,如张开小手,或眼睛紧盯着妈妈,表现出企盼的样子。   第三阶段(7个月到2岁),宝宝与妈妈的 依恋 关 系进入了明确期。此时宝宝对于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并主动探索环境。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作为一个 “安全基地”,从这个“基地”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他们感到需要安全时,就又返回到妈妈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在这个阶段,宝宝不但形成了 分离焦虑 ——离开妈妈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方式对待与妈妈的分离。 一般2岁以后,宝宝开始能够较好地理解爸爸妈妈愿望、情感和观点了,他们还能够根据这些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迟迟没有注 意自己,也能够忍耐电话铃声或家务暂时吸引了妈妈的注意,还能够忍耐同妈妈的短期分离,因为他相信妈妈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 孩子在九个月之前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对依附对象的需要,从九个月开始,这种愿望就苏醒过来,孩子心智的发展使孩子能够明确地辨别陌生人和自己的亲人的区别,对亲人的 依恋 就变得强烈起来。在这个时候,母亲如果改变了旧有的模式(由阿姨照顾),变成孩子每天和母亲在一起,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肯定和跟阿姨在一起不一样,再加上孩子有天生的对母亲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亲上班时,孩子肯定会感觉到痛苦和焦虑,害怕母亲重又离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在孩子 3 岁后,父亲在 依恋 关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但父亲的作用与角色和妈妈是完全不一样的,爸爸最重要的工作是孩子的 “ 游戏伙伴 ” ,陪伴孩子度过吃饱穿暖之外的时光。随着孩子 ( 尤其是男孩 ) 身体发育逐渐强壮,会更需要爸爸的以肢体为主的玩耍和打打闹闹的游戏活动。 我们曾经发现,拿能给孩子生活上照顾的人和能给孩子精神满足的人相比较,孩子更加喜欢那个能给他精神满足的人,比如能够理解他的,并能够与他非常和谐地在一起玩耍的人。因此孩子喜欢谁,愿意跟谁在一起是孩子内心的需要。
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焦虑和年纪有关系么?
阿拉多 2012-12-10 10:28
焦虑和年纪有关系么,少年不知愁?
个人分类: 杂谈|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6:49 , Processed in 0.0428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