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沃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鼎革沃顿贴揭起了我心中的伤
热度 66 混天球 2012-11-9 01:07
12年前,我在某汽车公司中国分公司做制造工程师已经第四年,同时申请美国的学校。多数申请是工业工程或者运营管理的博士项目,但也申了几个硕士项目。其中最可心的就是MIT斯隆的“制造领袖”硕士(LFM, Leaders For Manufacturing)。三年两个硕士,包括一个MBA和一个工程类硕士。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免学费。当时MBA的学费在我看来是天文数字,最后我出国时已经工作满四年,一共攒了22万元人民币,当时不少了,按一比八的汇率折算也不够一年的MBA学费,连财务担保书都开不出来。我是抱着买彩票的心态去试的,几十美刀的申请费而已,并没有真的报什么希望。 结果幸运从天而降。我忽然接到一个公司内部邮件,是不认识的职位很高的一个总监发出的。他正代表公司(因为公司是赞助商)做LFM项目的理事,正发愁已经好几年没塞进本公司的学员了。看到我的材料,觉得很合适。但是他要求我找中国分公司开一封函,说明项目结束后,我还会回公司服役。这个要求并不出乎意料,我也乐意,因为能进LFM是大前途,在公司服务三年五年的没问题,人事部以前也干过,还是中国分公司出钱的那种,何况我这不用公司掏钱的。结果卡壳了。我自己的老板没问题,但我老板的老板,制造总监对这个要求不置可否。这位总监是新来中国的,一个拉美裔。他要么说要多了解了解,考虑考虑,要么不见我。最后被我追急了跟我说了一次实话:他来了好几个月了,别的同事都找他亲近,我怎么就不上他的办公室坐坐呢?意思是我不是他的亲信。我冤哪。当时我每周都出差,很少在办公室呆着。另有几次培训开会的机会,我也尽量讨好领导了,但架不住这位喜欢那种特别夸张的马屁,尤其是一逢公司聚餐,这位必要放拉丁舞曲,然后上桌子扭起来,你得跟着扭才算捧场,我实在做不来。这事就这么黄了。 在这个事件中我深刻体会了一次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之间打交道,虽然有时小别扭小冲突不断,但在大事上是热心的,比如涉及人家的孩子,或者某年轻人的大前途,君子成人之美的想法很深。公司的采购总监,跟我没有隶属关系的,是位资格很老的台湾大哥。主动找到我,说如果是钱的问题,他私人可以借给我,可惜这事还真不是钱的问题。我也找过公司的总裁,一个美籍台湾人。他表示真的很可惜,但不可能为了这么个事情跨过我的直接领导。但看得出他的惋惜表达的很真诚。而老美们,都是面热心冷型的。表面上热情,实际上在心里连一点波澜都没留下。当然,这也可能和教育在华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有关。 我带着伤痕,走了其他的路。心中始终有这份深深的惋惜。我这位老板,因为太太突然查出患癌症,又匆匆调回美国了,我还没走,他又走了。前后一年都不到。工地和中方合资单位都没去过两次,头几个月安家,然后把我的事给祸害了,然后搬家回美国。他的中国之行只留下一个淡淡的中文名字:廖瑞铎,还是我给起的。
2175 次阅读|58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14:03 , Processed in 0.01645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