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孙子兵法

相关日志

分享 孙子兵法
热度 32 fcboliver 2020-10-27 19:35
在 上篇日记 中,有坛友指出可以用孙子兵法忽悠老外。这点我持保留意见。因为孙子在欧洲的知名度远不如孔子,受众一般是接触过军事培训的人,或者企业的管理人员。你要给美女们说孙子,保准把天聊死。 我有个客户,原来是某500强在中国合资公司的德方总经理。刚派到中国的第一年,极不适应,有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直到有人给他推荐了36计这本书。每次提及此事,这哥们都会大呼:TMD!中方伙伴,当年把这些计谋一个不漏的在我身上用了个遍。 于是苦功孙子兵法。后面任期里,这哥们逐渐游刃有余,为中德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6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孙子兵法(转)
热度 2 gordon 2016-2-3 06:59
注:我并不善于谈论军事,只是想阐述一下 战争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战与之前的战争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弹药消耗量 。普法战争中用到的火炮,据说为1600门,在40年后火炮数量增加到8000门,而且其中有许多炮要大 得多和重得多。普法战争的6个月中,每支步枪仅发射56发子弹,这些子弹在一战中一个星期就能打光。自动武器的出现更是使弹药消耗数疯狂增长。另外,战场 上还出现了武器供给和维修的需要。过去一门火炮可以从战争开始用到结束,顶多维修一下炮架,而一战中一次齐射就可以报销整个炮兵阵地。这些改变事前已有各 种征兆,但直到马恩河会战爆发后,人们才如梦初醒。马恩河会战前,德国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军队携带的弹药足够坚持完成施里芬计划,结果战役还没结束,全 国的弹药储备就已经用完了。 马恩河战役后,战争的形态迅速变化。防御的威力凌驾于进攻之上,维持防线的是以天为单位的火力准备,以英里为 单位的战壕,以及一片连一片的机枪阵地。在这样的战场上,任何企图以轻装步兵和短暂火力准备突破防线的计划都是毫无道理的(法国进攻学派的领袖格朗梅松在 一次进攻中被防御火力打死),因此军队不可能自己携带所需弹药,必然要全数从后方送上去。1914年,一个英国师每天仅需要27个车各类补给品。两年后, 给养、饲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每日耗量仍为20车,而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所需的大车增至约30辆。在野战军队所需补给品总量中,粮草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 的一部分。可想而知,连这一小部分需求都满足不了的公路运输队根本不可能支撑军队的战略运动。因此,运动战在物理层面被判了死刑,阵地战成了唯一符合逻辑 的选择。 在阵地战时期,一切补给都要靠铁路完成,庞大的马车队只负责从火车站向部队各部分发物资。如果军队远离车站或临时仓库,则物资的 运输将越来越难。于是战场上出现了“临界距离”这个概念——即军队离火车站的最大距离,它在过去多数时候只是一个理论而已。以德国的装备水平来说,临界距 离不超过50公里,而且前提是一切组织良好。(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受制于装卸能力,补给物资往往是卸载在终点往后的几个车站上的,所以部队距离物资的距 离要大于部队到终点站的距离)这样军队的移动速度必然等同铁路线的修建速度,而任何企图脱离铁路的作战行动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将遭到失败。反过来说,谁能在 战线后方尽可能多的修筑铁路(不是野战铁路,那时候它还很不可靠),尽可能多的调动车次,尽可能快的装卸物资,谁就能在战场上得到更多的兵力,更强大的火 力支援,虽然不一定能赢得战役,但是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人认为装甲部队是终结堑壕战的功臣,它使得军队能够快速突破敌方防线进行纵深运动。事实上,壕沟和铁丝网只是阵地战的现象,由铁路维持的补给才是阵地 战得以维持的原因。换句话说,依赖铁路的战争只能是阵地战,要想恢复战场运动,比坦克更加核心的要素是汽车运输。 另外,还有一些典型的误解需要澄清。 1 是坦克终结了堑壕 俄国的布鲁希洛夫攻势和德军在后期采用的渗透战术就是不依靠装甲力量的,尤其米歇尔攻势,靠轻装步兵穿越了堑壕阵地,进入了敌军的防线后方。(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临时战术,敌人很容易找到破解方法) 另外,马奇诺和齐格菲防线证明,如果堑壕完善到了要塞化的程度,光靠装甲力量是很难突破的。 2 只要战术合适,靠步兵就可以终结堑壕 依靠步兵只是从一道堑壕前进到另一道堑壕而已。 米歇尔攻势中,德国确实突破了敌军防线,但很快就停滞了,因为士兵再也走不动了,携带的弹药也全都用完了,弹药补给需要靠马车拉上来,相反,协约国士兵正在坐着火车蜂拥到前线。德军越是往前进速度就越慢,相反协约国集中兵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两方再度形成对峙。 要在突破堑壕后取得真正的战略进展,至少要有闪击法国或者苏联的规模,这也就是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和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依靠迅速,长距离的突进,直接破坏敌人援军的集结地,分割包围前线的敌人,这些都是单靠步兵无法完成的。 3 装甲部队可以自己携带弹药燃料完成作战 二战中,德军和苏军一个师的最低补给需求是每天300吨,美军要多一倍,达到600吨,二战后苏军一个摩步师的需求超过700吨。随着装甲车辆的增多,补给需求也会急剧上升。这些补给让坦克自己携带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修建铁路动辄就几个月,德军在二战的每一次行动都证明了——没有摩托化后勤支撑的装甲战是根本不存在的。 另外,在进入敌人大后方之前,装甲部队不能单独行动。从西班牙内战到二战的所有战争都证明,没有步兵随行的坦克很容易就会陷入反坦克部队的火力网。因此步坦协同是装甲战最基本的条件。而步兵的前进,支援火力的跟随,都需要庞大的运输能力。所谓摩托化部队,最早就是指搭乘汽车的步兵。为了方便越野,德国还发明了步兵装甲车来专门运输步兵。 巴巴罗萨失败的根源恰恰就是德国缺少汽车,有人估算,单用汽车一种工具,德军进攻莫斯科所需的后勤车辆将是德军当时车辆数的10倍。而肩负着后勤主要重担的铁路运输,又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德军能进行一场闪电战。结果离铁路终点越远,补给量就越低,所有进攻都是因为补给供给不上而功败垂成。 注: 本文实际上是《补给战——从沃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一九七七年出版。作者马丁·万·克列威尔德,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的缩写,有兴趣请去读原书。 ******************************************************************************** 随着弹药的消耗量的增长,又产生了武器本身的补充的问题,这在1914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在1870-1871年战争中,同过去的各个时代一样,火炮总 是预期要用到整个会战结束。通常也确是如此,炮火很难有足够的威力来彻底摧毁它。 炮架可能被打碎,但炮筒几乎是不可摧毁的 。到1914年,这一情况完全变 了,炮火很容易就能把整连的火炮迅速打成一堆堆破铜烂铁。 注:朝鲜战争是 苏联的汽车在支撑,还有抗日战争中使用汽车的经验。中国不具备 提供汽车的能力。 人口问题,大牲口更提供不了。骡马化也是一个难题 象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中国都打不了。因为中国提供不了那么多骡马 (骡马跟人口 争粮食) 中国就是 7天的 ”星期战争“ ,人扛。所以,它的 战争形式也必然是防御的 。 实际上,正是因为工业化,中国才能更多的供养人口。 参考文献: 《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 ******************************************************************************** 革命战争 拿破仑认识到,正是因为18世纪偏好打围城战,才引起无穷无尽的后勤困难。而他自己正是由于能够摆脱围城战(这要归功于他所率领的军队的庞大数量),才基 本上没有必要搞18世纪那样的后勤机构。这就是下面这个乍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的事实的原因所在:虽然拿破仑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并不优于他的前人(他在这方面 确实有些保守,他拒绝采用新的发明创造,而宁肯继续使用某些旧的东西),但他却能推动庞大的军队横越欧洲,建立起一个从汉堡到西西里的大帝国,不可挽回地 动摇了整个(旧)世界。 注: 必然采用这种形式,它没有其它办法 。 ******************************************************************************** 俄罗斯是对的 人 们很快就发现,单靠掠夺并不能满意地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例如,1812年的俄罗斯行政条例责成军需总监采用“征发、购买以及签订合同诸方法来开发被占领 国家的资源供军队之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动用自己的库存”。但是,实际上俄国指挥官们却不太愿意用这种方法保障自己的部队,结果在 1828-1829年战局(对土耳其)和1831年战局(在波兰)中吃了“很多苦头”。所以,1846年引进了“流动仓库”,以及野战面包房和屠宰场。然 而,这些措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也未收到什么成效,致使数不清的人尸马骸遍布在通往保加利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道路上。    俄国人是为地理环境所迫,不得不在贫困的和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战争 ;奥地利人则不同,1859年, 他们是在意大利北部的富庶地区作战 ,当地的资源足可供养 军队,因此,自然而然采用了就地征粮的方法。但是,部队的建制运输工具未能按时到达,而利用地方车辆组织运输纵队的做法又旷费时日,加之严禁部队自己筹 粮,以至于造成饿饭。此外,在军需总监和各军之间协作不够,时有磨擦。因此,整个补给组织后来被描述为一场“完全的失败”。 注:你懂的,基本上拿破仑式的后勤就跨不过西北。( 根本就不可能 ) 在富裕地区不行,在贫穷地区也不行, 只能在中不溜地区才能呆下来 。(拿破仑在俄罗斯都失败了)
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美女上司外<3>(少儿不宜,慎入)
热度 45 苏双 2014-8-29 17:19
陈鹏(陈):苏哥,你发觉没,Susan的胸越来越大了。 苏:。。。。。。靠,你每天脑子里都想啥啦!!!她不是怀孕了嘛。 陈:不是啊,苏哥,她怀孕了我知道。 可这怀孕了,不应该是肚子大吗? 。。。。。。 苏:。。。…… O 、 O 、 O 、 …… 。。。 美女上司小美(美):苏,你们俩嘀咕啥啦?! 苏:哦,是陈鹏在问个学术问题。。。嗯,你过来点。。。嗯,就是Susan不是怀孕了嘛,为啥她肚子不大,反倒是胸大了呢? 美:且!!!你们俩啊!。。。。。。 美:。。。。。。苏,你把耳朵凑过来。。。这个,不是 孙子兵法说了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笨! 苏:。。。 陈:。。。。。。
65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孙子兵法与数量模型的思考
热度 5 范进中举 2014-4-28 15:58
“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子确实了不起。上面的话翻译成白话,成功靠什么,预测,做好预测,有三不可,一 不能靠求神拜鬼。 二 不能简单的根据历史的事情推理 三 不能简单的用数据去测量。必须来源于人,来源于知道敌人情况的人。 就上面议论一下。成功靠什么,靠先知道,靠预测,有钱难买早知道,对吧 那么这个先知道怎么来?首先否认三种情况 一 不能依靠占卜,求神拜佛,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知道在哪的存在。 二 不能简单的按照所谓历史经验推理。就是所谓犯经验主义错误。比方说以前猪周期3年,姜周期3年,你现在看到猪便宜的养猪的都活不下去了,那么你就赌住会涨价,那你错了。比方说,你看过去十年,人家炒房子挣钱了,现在你还去炒房子,以为自己能像过去一样挣钱,你错了。 三 不能简单的根据你得到的数据去搞预测,就是现在流行的建模,然后搞数据建模。应该说这是很好的学术方案,不过你要靠这个,到真实的世界去玩,基本离死不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面,所有仅仅依靠数据建模解释社会的,比如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等某种意义上面都是仅仅存在于自己学术框框里面的伪科学。好吧,我得罪很多人,砖头啪啪拍死我吧。 这个是大概最有争议的。克鲁格曼老兄还专门讲过所谓非洲地图故事。鼎革大牛讲过经济学逻辑就是盲人摸象,用数据说话,建模模拟推论,现在经济学如此发达,数据来源如此多,大数据时代么,不过鼎导老实的说,这数据大概能接近50%的世界真实。这对于学科来说了不起了,不过对于天天刀头舔血的投机者说,和扔硬币有差吗?打仗的和搞投机的都是一样的,失败结果就是死。所以不能不慎重。学术圈里面的模型推错了没事,又是几篇论文出来修正,多几个博士毕业。心理学、医学是另外两个伪装很深的伪科学。不是说不能玩学术,而是你完全信那些靠数据推导的,你就错了。光是所谓数据取样的偏倚,发表偏倚等等就是专门的学问。所以很多心理学的数量推理的离开实验室就没大意义。人的健康很大程度来源于人的精气神,一个人天天被压抑或者天天要加班,健康很难好。所以这种来源于实验室的很多结果,是重要参考,完全信就错了。 完全依靠模型的人,就是芒格说的锤子人,把所有东西当钉子。最牛的倒下的是长期资本公司。 利文摩尔后来倒下,也是他老了。成功经验和反应跟不上时代变化了。 一句话,人的成功靠什么来,靠早知道。 早知道靠什么,靠你找知道实际情况的人了解情况。依靠自己和别人的经验累积,依靠可以获得的数据的模型预测,不可以偏废。就是不能犯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犯数据主义错误,尤其在现在的大数据刚刚兴起时代。 多说一句对巴老理解。巴老一直强调能力圈,以前理解不深刻。其实巴老很到位的解释了,就是不知道的,不熟悉的不要做决定。这是理性的基础。所以,靠小道消息,靠看图,等等在巴老那边都没有用。巴老强调的投资是当自己生意看,就是你自己去做能做的比人家好吗,做的不如人家好,才买人家股票,就是让比你厉害的打理生意,这个生意还要够便宜才投资。巴老说好生意用计算器就算明白了,大道至简。就是你已经明白这里面的利润点了。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闪吧。 好吧,我们小散愿意娱乐自己,刺激一下,那么你做投机咯。既然投机,那么就要有理性纪律。为什么?因为你干的是有风险的买卖,你干的第一步就已经明确你处于风险中,你要做的是承受你承受的了的风险。那么努力去了解你投机的对象是合理的。那么,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公司很多是老A, 我们必须假设每家公司都是老A并且充斥内幕交易情况家进行投机,那么跟随策略是合理的,于是,看K线的跟庄策略是合理的。不过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获得准确信息,即使是你弟弟在做庄,因为神奇天朝,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你也不能保证一切。那么能做的就是控制仓位就是控制欲望,然后设好止损。 就是不要亏到本金。这是我们战斗的根本。打仗打到啥都没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当然打光了有补充就行,革命总有后来人,所以有稳定的,强大的现金流是最好的。赌博吗,本金源源不断情况下,总会赌对的。
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0 06:46 , Processed in 0.0247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