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中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20130106 道不远人
喜欢 2014-1-7 12:55
最近一直在听课,用手机听百家讲坛,主要是历史。 今天听了「大学」,又去听「中庸」。(厚厚的两大本啊!哈哈,今天看见的说法。) 竟然不知道这老师是谁,说话有口音,而且听不出来是男是女 ,倾向于是女性。一开始不大喜欢她,可是越听越来劲,越听越觉得亲切。 及至听到「道不远人」,忽然觉得孔老夫子离我们是那么近。他不再是两千多年前的圣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慈祥的长者。 听课,将成为我后半生的每日功课。幸福啊!
个人分类: 读书学习|0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2:四十不动心
热度 4 老平 2013-7-5 16:14
四书与修身2:四十不动心
(1) 修身为本 子薇:《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子薇语:儒家修身的目的是用世。天子修身可治国平天下,百姓修身可修己安人。将本身修好,和周围人相处安乐融洽。人人如此,不待圣人垂治,则国自泰,民自安。以修身为本者或众,而修身成功者或寡。吾亦在修身之路上汲汲以行。 老平:“修己安人”出自《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孔子回答了三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因此“修己安人”不是针对百姓而言的。百姓修身何为?安身立命。 《吕氏春秋•谕大》说:“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孟子·尽心上》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简言之,是为了安居而顺命。 (2) 无所不用其极 子薇:《大学》有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子薇语:张居正解曰:“极,即是至善。”,“无所不用其极”之今义已与之相悖。我的理解是,君子可以用尽一切办法使天下达到至善之境(或使结果走向正途)。能无所不用其极的人,首先是名君子。 老平:关于这句话,朱子在《大学章句》里的注解是:“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也就是说,要用一切方法来完善自己和社会。按照《大学》的功夫路径,是先内求后外用,外王是以内圣为前提的。因此,“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先对自己“用其极”,再对他人“用其极”。 (3) 拙于谋身 子薇:《大学》中的修身句,俯拾皆是。逻辑严整,随处引用《诗经》《帝典》《康诰》等古典例证。近日看了张居正为万历皇帝讲解的《大学》版本,想若帝王从小学习四书经典,不只帝王,为官者入仕科举必考四书,一批圣训在身拥有治国平天下之情怀的士人从旁协助,国家怎还会走向衰败呢? 老平:这是有点沉重的话题。《大学》的修齐治平是宋代以降中国读书人的追求,但效果如何?以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为例,张居正身为帝师和万历首辅,死后却遭万历清算;万历亲政后虽有三大征的作为,但后来却耽于酒色,荒废朝政。海瑞评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明史》评万历:“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4) 休休有容 子薇:《大学》:《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老平:成语“休休有容”即出于此,通常的解释是君子宽容大度。但如何大度却不甚了了,其实《尚书·秦誓》在这里已经给出了路径心法:人有若己有,口惠而实至。 (5) 四十不动心 子薇: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 老平:此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中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含有非常重要的修身内容,它列举了北宮黝、曾子、告子、孟子修不动心的方法,曾子的方法是:“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方法是:“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持其志,无暴其气。” (6) 天命之谓性 子薇:《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子薇语:此皆释慎独也。 老平:是的,《中庸》和《大学》的这些话是针对“慎独”而言的。“慎独”的目的是修诚,《中庸》认为天赋予人的本性是“诚”,因此修身的核心在于修诚。修诚既“能尽人之性”,又“能尽物之性”,进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同参”。 (7) 志壹则动气 子薇:《孟子 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老平:这段话含四个要点: 1. 意对气有统帅关系,是对前面告子说法的纠正,指出要练不动心,需要定心不乱气。 2. 意与气互相影响,给出了产生情绪的两种机制:思维引发情绪和气机引发情绪。 3. 孟子擅长知言和养气。 4. 养气关键在于理直,理直才能气壮。 (8) 喜怒哀乐之未发 子薇:《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 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 , 谓之和 .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子薇语:七情未起,不偏不倚,是中的境界;七情之发,发之有度,而不伤身,是和的境界。达到中和的境界,则人与人便能和谐相处。 老平:从心法的角度看,“中”,在人是指情绪未发,思虑未起的心态;在物是指自然万物的根本存在形式。“和”,在人是指与外界接触时无过无不及的心态;在物是指自然万物通达之道。静时“执中”动时“用和”,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体性,也体现了万物化育之德。 顾瑞荣:“喜怒哀乐之未发 , 谓之中”,此“中”即为无分别或整体之状态,这就是道家讲的道。即使历代大儒,几人能够达到?此“中”未达,“发而皆中节”之“和”,也几乎完全不可能。最多这个“和”是被操作出来的,不是真“和”。人与人和谐相处,不需要这样的中和境界的,只要对自我有所限制与超越就可以了。 (9) 执两用中 子薇:《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薇语:舜善用“中”。隐藏世间之丑陋不使民习恶,宣扬世间之美善使民效法之。善之充盈天地,人居之而何不乐!而今负能量充斥于世,其善心或是敦促官府惩恶扬善,然过犹不及。 老平:这个说得好。“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是古代儒家处事的基本原则,时代变了,“隐恶扬善”需要商榷,但“执两用中”不应丢弃,它需要修养“中和之性”。如今负能量充斥于世,负消息遍布于网,容易诱发人的偏激心态和行为,故有意于儒家修身者应检点身心,不可借机放任。 竹马笃笃:近来越来越不喜欢在微博上转发或者看到涉及个人尤其是孩子的残忍血腥的事件。一是不忍看,二是看后心下大恸,同时觉得此类事件只能让善良的人被恶所伤,却让恶人更有取恶的机会,于人于事均无益。 (老平 2013-7-5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加藤嘉一不懂“中庸之道”
热度 23 老平 2012-7-1 15:18
加藤嘉一不懂“中庸之道”
加藤嘉一,日本人, 2003 年来到中国,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多年来活跃在中国媒体,被人视为中日交流的民间使者。最近,加藤因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言论而备受议论。 有人认为,加藤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和钓鱼岛归属等重大问题持两面派态度,对日本媒体说日本人喜欢听的话,对中国媒体说中国人喜欢听的话,丧失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是一个投机分子。 加藤对自己左右逢源的做法并不否定,而且感觉良好。有记者问他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为什么在中日两边的表达不一样?加藤回答:“我不可能主张这个岛是中国的。如果要让读者好好地思考,就要表达得温和中庸辩证,至少在中国,你不这样表达人家是根本不接受的,那你的表达还有什么意义啊。” 加藤在回答中用了“中庸辩证”来描述自己的处事态度,一些中文媒体在介绍加藤时也说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中庸之道”,从而能够左右逢源。那么加藤是否真地学会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呢? “中庸”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论语》写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大意是孔子说了,“中庸”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德,世人已经很长时间不具备这种品德了。为什么世人难以具备这种品德呢? 儒家的另一经典《中庸》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就一“难”字,你可以管理好天下国家,可以放弃官爵俸禄,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但就是做不到“中庸”。 究竟什么是“中庸”呢?儒家经典《中庸》用了很多文字来描述它,简而言之就是时常保持“中和”的心态。《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因此,“中”是指没有情绪和思维活动时意识的本然状态,“和”是指意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或反应,无过无不及。前者是指不接触事物时内心宁静的状态,后者是指接触事物时内心自然的状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应用,是一体两面。 何谓“庸”?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写道:“庸,常也。”这个“常”是经常、长久的意思。《中庸》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其中的“君子而时中”是指君子要时常保持“中和”的状态。因此,“中庸”一词是指保持“中和”的境界,而“中庸之道”是指保持“中和”境界以及相关的原则和方法。 回过头来看加藤,他那种两面讨好,左右逢源的处事方法并不属于《论语》、《中庸》所说的“中庸之道”,理由如下: 首先,从内含上看,“中庸”是指不管有没有事情,人的内心都要真实自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自身生命活动,也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加藤的导师朱锋曾批评他“爱吹牛,说大话”。加藤的辩解是“我说大话是有根据、有战略的”,“这是一种保护。”且不论加藤的言行是否“有战略”,但说“大话”就意味着不真实,而不真实是违反“中庸”实质的。因此加藤不懂“中庸之道”,他被“大话”绊倒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其次,从原则上看,“中庸”要求无固无我。《论语》写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提倡处事不臆测,不武断,不偏执,不自私,以达到“中庸”的境界,其中不自私是关键。从中文媒体对加藤的采访文字中,可以看到加藤为了出名,不时做出一些勾人眼球、揣摩上意的言行,比如提前离场、故意碰掉椅子上的衣服以引起人家注意等,而且因效果不错而自鸣得意。由此可见,加藤有小聪明不假,但这种小聪明与“中庸”的原则相去甚远。 第三,从方法上看,达到“中庸”有致诚和执善两条途径。致诚是使自己的心意真诚,内外一致。儒家经典《大学》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意思是说诚意就是不自我欺骗,而且要做到像讨厌恶臭和喜欢美色那样自然,这是一种内在的满足。加藤是一个日本人,他对钓鱼岛归属问题有不同看法很正常,然而他一边在日文文章里呼吁“全体国民保卫钓鱼岛”,另一边又在中文专栏里说“双方各有各的立场和说法”,这种在中国人面前模糊立场的做法透出了加藤不真诚的心态。 达到“中庸”的另外一条途径是执善。执善是指行善,并把行善而产生的喜悦安详感受保持在心。《中庸》写道:“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意思是说孔子的学生颜回就是通过执善来达到“中庸”的。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丑恶本质的突出表现。加藤前段时间在南京对此的表态是:“当年在南京所发生的事情我始终不明白。每个人说得不一样,每个历史学家说得不一样。我也不明白,什么叫真相。”加藤的这段言论再次使用了他惯用的模糊手法,然而从中国人的立场来看,加藤这次表态不仅不真诚,而且不善良。这样一个不诚不善的人谈何“中庸之道”? 综上所述,擅长左右逢源的加藤嘉一其实不懂得“中庸之道”。那为什么加藤本人和一些中文媒体都说他懂得“中庸之道”呢?那是因为他们对“中庸”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部分人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或两面讨好,其实是对“中庸”的曲解。在先秦儒家典籍里,把那种没有原则、媚俗趋时的人称为乡愿,孔子在《论语》里明确指出:“乡愿,德之贼也。” 老平 2012-7-1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2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1:17 , Processed in 0.02203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