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国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我的经历: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热度 24 老平 2014-2-7 18:38
我的经历: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去年11月在广州增城的南华书院参加“书院教育高端论坛”,并作了题为“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的发言,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当时发言的录音文字修改、补充而成的,在此感谢广州南华书院和深圳吉筠书院同道所做的录音整理工作。 这个题目 全名叫做“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题目 有点 长,但它道出了一个 重要问题 ,就是我们现在搞国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这个题目很大,不大好讲,我从 自己的 个人经历切进去,从三个角度来谈。第一个角度 是从 我个人的传承 来谈 , 第二个角度 是从儒家心法的基本原则来展开,第三 个角度 是从《大学》 的三纲八目来谈。 一.从 个人的传承 角度谈国学教育 先讲第一 个角度,从 传承 角度来谈。首先要说的是,我的传承 是被选择的,因为我 出自 曾氏家族,庆字辈 , 曾子的第75代裔孙,这个 身份 没法选择,生出来就这样。另外一个就是变成家族里儒家心法的传人 , 也是被选择的 ,家族 前辈 认为 你孺子可教,慢慢就把你 带 上了。不是说你想学,他 就会 教你, 而 是他想要你学,然后设了 一些 方法, 把 你套进去,后来你发现,哦,原来是这个 啊 。 所以说我 是被选择的。 另外, 我 还喜欢 搞整 体 观研究, 这个 是我 自己 选择 的 。 因此 我现在有两 个 东西,一 个 是儒家心法, 我 是被选择的 ; 另外一 个 是整体观,是我选择的。 从 我个人的经历 来看 ,国学传承 的路子有 三步:家教,师传,自悟 。 1.关于家教 其中第一步的家教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我成长 在 一个比较大的家族里面 , 我在广州出生,老家是梅州 兴 宁, 客家人, 我们整个村落都姓曾,都有血缘关系,这个村的名字就是我太祖的名字, 生活 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自然 要 受到一些 传统 文化 的 熏陶。 曾氏家族里面有个宗圣祖训,宗圣 就是曾子,他是孔子的学生, 祖训 里面写的都是曾子的核心思想。 宗圣祖训 有十六个字:“ 孝悌忠信 , 礼义廉耻 , 三省吾身 , 道 传 一贯。 ” 从小 就受到这个祖训的 熏陶。 先 说 “ 孝悌忠信 ” , 孝 就 是 要求孩子孝顺长辈,不仅仅是父母,比你辈 份高的 都要孝顺。悌 是要听兄长的话,那时候 我在家族里是比较小的一个,只要 别人 年纪比你大,你就要服从他 。当然这是指 小的时候,大 了有时候就 不服从 了 , 但烙印还在 ,到现在 还是这样, 家里面有什么问题,第一 时间问大哥,然后 轮到 二哥,最后才 轮到我发言,不存在好不好 的问题,只是 习惯 而已 。 有一次 大嫂问我 :“ 你们怎么这么奇怪, 明明 你大哥说 得 不对,为什么不反对呀? ” 我 想了一下,觉得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印象中 大伯父 有时候也 说的不对, 连我这个晚辈都能看得出来,但 我 父亲就是 不吭声,慢慢我也 成 这样了。 在 这样一个大氛围里面, 长辈虽然 没有明着叫你孝悌, 但言传身教的结果是 自然而然 了, 这 就 是家教的一部分 。 后来 接触一些朋友,他们比较强调 忠和信,其实儒家的家教是从孝悌进 去 的 ,《 论语 》 里面说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意思是说在家里 孝悌 ,却在外面犯上作乱,这种情况是 不 大 可能出现 的。就是说 孝悌 是 忠 信的 基础, 移 孝 作 忠嘛 。 第二个是 关于“ 礼义廉耻 ” 。 近年 传统文化复兴 ,大家对 礼 说得 比较多, 要恢复 很多礼仪, 比如 见面礼 、婚礼、 冠礼 等 ,这 是礼的 一部分 。我个人理解, 礼 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 秩序 ,对人也好 干事情也 好都 要 讲 秩序 , 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仪,干事情 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都有一定的 秩序, 这个 秩序 是礼 的 重要 内容 。当然,礼 还有 另外一个 重要内容 是 恭敬 ,你 行 礼的时候 要 恭敬,恭敬 不仅指人外在的容貌举止,而且与内心有关, 《周易》 说 “ 君子 敬以直内 , 义以方外”, 说的是外面的恭敬可以引发内心的真诚,内外是一致的。 如果仅仅 有 外面 的 形式,就可能 导致虚伪。比如外表对人 很恭敬,一转头 却 骂娘, 这是 不 应该的 。 如果 你真正尊敬这个人,转过头去 就 不会说他的坏话,不仅不说,内心就没这么想,这才是真正的有礼 ,相反就叫 无礼 。 它要求内外要合一,这 与《大学》里面提到的 慎独功夫 有关,慎独有 行 为 慎独,言语慎独,心意慎独,一层层的进去 , 它是这样来强调礼 的 。 祖训里面第 三 句是 “三 省吾身 ” , “三 省吾身 ”现在成了一句成语,它原来出自《论语》:“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要求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谋忠,交信,传习,这是《论语》三省,后来还有《大学》三省,就是从读书、修身、处事三个方面来反省。要求 每天写日记 , 有事没事 都 得写,写什 么 呢 ? 开始是 让 你记 录 事 情 ,后来 是让你反省事情里面的对与错,错的要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对的要肯定,要保持下去。 不一定每天 反省三 次,反省 的东西也不一定是三 样,它是循序渐进的,但是每天睡觉以前, 回想一天的重要事情,然后把它写下来 是必须的 。长辈 未必看你 写的东西 , 他是要求 你自 己 写自己看 , 自己看看反省过的东西有没有重犯,如果能做到不二过,那 就 很好 。 他希望你最好是事不过 三 ,曾氏家族很强调这个 三 ,一件事不要重复 超过三 次, 超过三 次就 认为 你没 有 用心。 家训里面最后一句 是“ 道 传 一贯 ” 。这个一贯 也出自《 论语 》,《论语·里仁篇》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老祖宗曾子的说法,一贯是指 忠恕 。怎么理解忠恕呢?南宋大儒朱子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思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就是忠, 推己及人 就是 恕 , 恕 的另一种说法是“ 己所不欲勿施 于 人 。”这是关于忠恕的基本理解,进一步可以理解为里外一致,里外一致的实质是心一致。 具体到恕来说,自己 里面 有的 东西才要求别人 有 ,如果 自己 里面没有,就没 有 资格要求别人 有 , 它 是里外合一的东西 。 恕怎 么 去做呢 ?起步 的时候 要求 不夺人所好,不强人所难 。大家都 说 “ 己所不欲勿施 于 人 ” , 道 理不难理解,那该怎 么去 做 呢?就是 人家喜欢的东西,你别 去争 抢 ; 人家做不到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去做 。 这就是恕 , 很落地的 。小时候前辈就 说 这 些东西,说完了 就让 你 去 做 ,他要求的东西都能够 落地,不落地 的东西是 成不了家训的。 从小 生活在 这样一个家族里面,就 会 打下 相应的 烙印。以前没有注意到这 种 薰陶有多大的意义, 认为大家都差不多, 后来长大 在不同的地方 跟 不同的人 接触,发现这 些 家教很有意义,小时候形成的 东西就 变成 习惯 ,习惯成自然了。 比如 有序,干事情 的时候 先做第一步 ,再做 第二步第 三 步, 有了这个概念就会倒回来做。 小时候一进 房子的 门,鞋要放 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走 的时候就会很清楚在那里 取回 鞋子 。 到前辈 家里 ,什么 书都可以看,但 有 一个要求,看完以后 要 放回 原处 。 玩东西也是这样 ,如果玩完以后不收拾好 放回原处 ,下一次就可能玩 不着了。他是 要培养你 一 种 秩序感, 这 就 是一种礼 , 慢慢你就形成一种习惯, 《 大学 》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先后、始终的秩序没有建立起来 , 孩子就会没有规矩,长大后干事情就不容易成功。因此可以说传统家教的目的是让 孩子养 成好的习惯 。 以上是 关 于 家教。 2.关于师传 我出生 在 广州, 小学 五年级的时候 第一次 回老家 过年 , 没有家人陪伴,就一个人回去。过年的时候看见 祠堂边上 有一幅 对联,那是 在 文革期间, 但 对联的内容 不是革命口号 , 而是写着 “春回东亚 , 派衍南丰 。 ”我看 了以后就问:“ 派衍南丰 ”是什么意思? 周围 的 人 都说 不知道 , 最后问到家族 的 一 位 前辈, 他 解释 说: 我们这一支曾氏 , 来自江西南丰。 我听了很新奇: 南丰?我们不是在 兴宁 吗?他说不是,我们 的 老祖宗是从 江西 南丰 过来 的 。小孩喜欢刨根问底:那 南丰 的老祖宗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是江西庐陵,再往前 就是 山东南武。我觉得奇怪了 : 这个东西 您是 怎 么 知道 的? 他说我们有家谱 。 我说我能看 吗 ? 前辈就从 柜子里面拿出一本东西让 我 看。 这个时候 我脑袋动了 一 下,看到家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不简单,除了 父 亲 母 亲 ,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之外, 好像 还 有 一 条线, 不断地往前延伸,自己就是沿着这根线 过来 的。 这一下子兴趣就起来了, 我说 我能抄吗?前辈 盯着我看了一下,点点头。后来前辈就 慢慢给我讲 一些东西 ,抄一些东西, 还要背一些 东西, 这些东西与曾氏家族有关,与《大学》有关。 前辈 教人的方法是 一门深入,举一反 三 ,用的是 三 重门法。从头到尾教 的东西都是围绕着 《大学》 来讲的 ,从 小学 到高中毕业, 反反复复就是讲 《大学》 , 要过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对应的是文法、行法、心法。前辈 的 教 法 体现 了 宗圣祖训 里面 说 的 “ 道 传 一贯 ”,以一来 贯通 别的 东西 。 前辈教完 以后 ,吩咐了几 样 东西,其中一个 是要到外面 学一下佛家和道家的东西, 主要是与 修身 有关 的 内容 。另外一个 是有机会要了 解一下西方的东西, 那时候 改革开放刚开始,他已经这样要求了。这个前辈 有一个特点,就 是 不叩不鸣,他平时 说话不多, 有 问 才有答 , 你 不问 他 不会 主动 跟你说 , 除非是他 决定要教 的 东西 。 后 来我 就跟 外面的 一些 前辈 学道家 和 佛家的东西 ,到那 个时候发现 三 重门法不仅仅是儒门 在用,佛家和道家的前辈也在用, 也强调一门深入,在某一 段 时间 里 不主张甚至不允许你看别的东西, 要求 达到一 定 水 准后才 可以 涉猎 别的东西 , 给人感觉有点封闭。后来发现 这样要求是有道理的 ,因 为 一般人的精力比较 分 散,做不到专 注 ,做不到惟精惟一 。 怎 样才能 把 散乱的精力 专注起来 呢?前人 往往从教法 做起 , 三 重门法 就 是 其中 一 种 。 这种教法 不意味着你一辈子就 学 一个经典, 只是要求 在一个阶段 专注 一个经典, 使它成为 你的本, “ 本立 而 道生 ”。 没有这个本,就 会 飘来飘去, 好像什么 都懂 , 但 什么都 不 精 深 , 这种方法 需要因人而异。以上说的 是师传。 3.关于自悟 不管是 早期曾氏 家族的 前辈 ,还是 后来家族外 的 前辈 ,都有一个特点,你问他 问题,他不会直接给你答案, 往往会反问 :你说呢? 这 跟三 重门 有关系,过文字门的时候有 注解法 , 注解法 先要 自注 , 不管什 么 问题, 也不管 你懂不懂,他 都会 先 要 你 谈自己的看法 。开始我 不习惯,心想 我都没看过这个 东西 , 怎么可能 知道 呢?如果我知道还 需要 找你吗?老师 说 :人家 告诉你的 是人家的东西,如果 你习惯了 这种方式 , 你就只能过 人 家 的门, 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 过自己的门 。 他希望你 从心里面出来一些东西,不要老依赖别人。 老师这样教是希望学生以后能够 有所发现,有所创 新,按照 《周易》 的 说 法是“ 与时偕行 ”,用现在的说法是 与时俱进 , 就是 要 跟着时代一块走。 一方面能够 继承传统的东西, 另一方面能够 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混化, 然后 有新的东西出来。如果没有,这个传统 就 会慢慢衰亡 , 因 为 时代变了 。 从清末开始,我们中华民族面临 的就 不 再 是 传统意义上的 天下问题, 而是东西方 的问题, 人家 几千 支 洋枪就把你从北京打到西安去了。 因此 有些东西 必须 得变,怎 么 去变 ? 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东西是本 是 基础 ,然后需要 融合新的东西 ,需要在 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就像经典里说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后来我跟一 位前辈 学整体观,这个整体观 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它 包括古典和现代 两部分 , 我发现 古典整体观里面的原典, 其实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比如《大学》就是一部关于个体与社会整体性的经典,其中的三纲八目是达到人群合一的原则和路径。中国古典整体观是一个大的体系,包括心身整体,人群整体,人天整体等内容。我认为它们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内容,这些东西 西方 没有,将来中国文化要影响世界, 整体观 是必不可少的。 4.小结 从家教到师传再到自悟 , 我觉得国学教育对我生命成长 的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了根,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懂的东西都是外来的,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文化飘人。第二是发展,要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这个创新其实是一种新的融合。这对 一个人 是这样 , 对 一个团 体、 一 种 文化 也需要 这样 , 这是我的感受。 二.从 儒家心法的 角度谈国学教育 下面 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用儒家心法的原则 来谈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影响。 儒家心法有一个 修身原则 ,叫做小儿修安,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 。这个得 不是道德的德,而是有所得的得,是 《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那个得。 关于 人的成长 阶段 ,现代医学分得比较细 ,有 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前期,成年后期,然后是老年期 。 如果按照《黄帝内经》 就 分得比较简单 : 生长壮老已, 就 五个 , 这个已是衰亡期 。儒家 心法说的 也 是五个 时 期, 从 年龄上 来看, 小儿是到什 么时候 呢 ? 是零岁到七岁 。 少年 时期 是从八岁到十八岁,差不多涵盖了我们现在义务教 育 那九年,过了这一年 就 可以行冠礼了 。 然后 就是 青年,是十九到 三 十五, 中 年 是从三 十六到六十五,不是六十 而是 六十五 , 搞修 身 的六十还是 中 年,六十五以后才进入老年 ,有的前辈划 的 还要靠后 , 说 八十 岁 以后才叫老年。 1.小儿修安 这个心法 原则 要求小儿修安,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这个阶段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朱熹认为:“教小儿,先要安详恭敬。”按照前辈的说法,小儿修 安一个是安详,另外一个 是 安全。这个修安要处理什 么 问题呢?处理的是人 与 物的关系 ,在小儿心里,家长也是一个物,修安的的 过程 就是 心 身 成长 的过程。 先来说安详, 它要求不要压抑 孩子 的天性 ,压抑会产生 情绪,儒家讲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这个中能不能顺利 地 建立起来,关键 在 小儿 阶段的 修安 。 小儿如果压抑太 多 ,情绪扭曲太 大 ,后面的中 就 很难修 。如果孩子的情绪偏了怎么办?就需 要用对 治 法, 比如孩子 急躁 了 , 就 要 用定静来对治, 如果早期 的 安修好了,孩子 的 性格就 比较 平和,不 容易 偏激。如 何 修安 呢?有一个 简单的方法, 就是在自由中加上引导。平时尽量让孩子自由发挥,发现问题就进行引导, 给 孩子 讲道理 。 如果 孩子接受 , 就不要唠叨; 如果 孩子 不愿意做, 就 问他 为 什 么 ,让他 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然后就行 诱导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要让孩子感到压抑和 委屈 ,孩子就容易 安详。 修安的另一个内容是 安全 ,要培养孩子 行 为 上的 安全感 , 这个 很重要 。传统 曾氏家族 很 强调 人生 安全, 为 什 么 ? 因为 曾氏家族 重视 两个经典, 一个是 《大学》 一个是 《孝经》,《大学》 强调修身,《孝经》强调孝顺,《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因此受过这样 教育 的人是不会 轻易去 冒险的 , 不会弄得自己青一块紫一块, 怕父母担心。 有一次去 新西兰 旅游,在南岛去皇后镇的路上有一个景点,它是世界第一个商业蹦极跳台,从桥面往峡谷下面跳,高度超过40米,有一些人掏钱绑腿往下跳 , 当时我也想跳,但最后还是没有跳,因为感觉有 危险 , 父母还在呢 ,不要说是生命危险,就是 你弄疼了,弄不舒服了,父母 知道都会 很 担心很 心疼,这就是不孝,不能干这个 。 回 过头来 看我们的孩子,现在的90后,00后缺的是什 么呢? 缺的是动手的能力,不会跟物打交道,让他煮个水泡个茶,手忙脚乱, 容易烫着自己, 动手能力 差就会带来 不安全 。 我小 的 时候,大概3 、4 岁吧, 就 自个洗小手绢,那个时候没有纸巾,每个小孩都有个小手绢, 得 自个洗,父母不会给你洗 。 然后 就是 扫地,扫帚比 人还 高, 就让 你扫, 大人明 知道 你 扫得不 干 净,但 还是 夸 赞 扫得不错 。等 你扫完转 身 去玩, 大人 还得扫一次。 为 什 么要这样做 ?培养你跟物打交道的感觉,《大学》 八目前两目是“格物”和“致知”, 培养 小孩子 跟物打交道的感觉 ,可以理解为一种“ 格物 ”“致知” 。 《大学》不 一定要等 到了15岁以后 才 学, 除了“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的学问 之外 ,有些 东西可以 放在 小时候用的。 比如 说“ 格物致知 ”,前辈让你干事情 , 通常不会给你很详细的吩咐,有时 就不告诉你 道理是什么 , 只是让你去 做, 等做了以后再来提问题 ,不要不 “ 格物 ” 就想 “ 致知 ” 。所以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自 己 动手 , 也许你干出来的东西不怎 么 样, 但他还是 鼓励 。等 你慢慢大了以后,他的要求 就 有点变 化 ,变什 么 呢 ? 要有结果 , 小时候你干的可能没有结果,大 了以后就 要 求 有始有终 。 记得 小的时候 要 搞航海模型,那时候的航海模型 比较土 ,动力是一 根 橡皮筋,搅搅搅,搅 成 一团然后一放, 螺旋桨就会 嘟嘟 地转起来 ,然后 把小 船 放 在水里 就 可以走了 。大人认为你要买材料没有问题 ,但有一个要求,你的船 最后 要能 动 ,不能 说 我弄不了,然后扔在一边 完事。这个 要求 也算 是 “ 格物 ” ,培养你动手的能力,培养你跟 物 打交道 的 那个感觉 ,让你知道什么 叫 做 成 ,就是成功的那个成。 有 了 这 些 以后,这个人就 会比较 安全,马路什 么 时候可以过,什 么 时候不可以过, 你会自己判断。 游泳的时候,水 不是很 深 的时候 你敢游,大江大河你 就 不敢去,因 为 你知道 自己 没有这个能力 , 这种感觉 与你 从小的“格物”有关系 。 如果没有 这种感觉就容易出问题 ,现在 有 一些十几 、 二十岁的人干事 情不知深浅 , 这不是有没有冒险精神的问题,而是缺乏安全意识,这就有麻烦有 危险, 这与 小时候缺 乏修安有关。 所以我赞成现在的孩子除了 诵 读经典以外, 还要注重 动手能力 的培养,让孩子 自己去干,干不成的时候再 去 指导,不要代替他,这是小儿修安 ,既要安详又要安全,而修安的目的是要达到自控。 2. 少年修诚 《三字经》开篇就说:“ 人之初 ,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如果孩子变得 不善 了,那是受了 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少年时期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要防止孩子的心灵受到污染,就是要保持孩子的“赤子之心”,因此要修诚。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小时候调皮 ,但也比较 诚实 ,那时候是文革期间, 我们不喜欢 学校里的一位 老师,因 为 他老骂我们, 我和几个同学 就把 几块 玻璃碎 片放 在老师坐 的 凳子下 面 ,老师 来上课 一 拉 凳子, 呯呯几下 把他吓 了 一跳,然后我们就很高兴,老师就很 生 气 : 谁干的?站起来! 大家都 不吭声,攻守同盟,小时候 就 懂这个 。 老师一看硬的不 行 , 就换一招 软的 : 我知道你们贪玩,没关系,谁都有贪玩的时候,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老师不会责 怪 的 。于是 我就举手,老师一看 我 脸一板 : 出去!那一堂 课 就罚站了 。 站 在课室 外面, 我心里很 委屈 : 不 是 说不惩罚吗,怎 么说话不算数呢?而 那帮没举手的 损友却 在里面偷着乐 。 回家 后跟父亲坦白 , 说这事首先是我不对,但老师也做得不对,他说话不算数。 你不是说 过 曾子杀猪的故事, 要我们 做 人要 诚 实,曾子为了诚 连猪都杀了, 为什么 我认 错 了老师 还要罚我?父亲顿了一会儿说: 那个老师 可能 没 有 看过曾子杀猪的故事 。哈哈,这叫什么道理,现在就叫大人忽悠孩子。《论语》里有“父为 子隐,子 为 父隐 ”的说法 , 父亲是 怕我 经过这件事情后 不尊 重老师,所以 就 绕 了一下, 变成了 父 为 师隐。 如果 当时家长 没处理好,我就 可能 在这个老师的 影响 下 学会撒谎 , 撒谎是为 了逃避惩罚 。 那时候家 里对我 的 做法 是,你只要讲了 就 不惩罚,错了没关系,承认了就可以了。 其实我 小时候坏事干 得 挺多的, 数不过来, 但 受到的 惩罚 并不多,因为我能承认 ,当然你不 能 老认 错又 老犯 错 ,认了以后 还得有改的表现才 行 。 所以少年修诚要注意这 一点,孩子 错了要指出来, 可以 给 他 一些压力,但这个压力要 有 一个 限度 , 不能 让他 为 了逃避压力而说谎。 一旦 孩子不诚 实 了,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麻烦。关 于 这个我感 受 比较深 , 我 小时候 受的惩罚比较少 , 按我大哥的说法 ,我这人比较 狡猾,什 么 叫狡猾 ? 就 是做 错了就 承认 , 承认了就没什么事了。 他 认为 是狡猾 , 我 认为 是诚 实 , 做 错了就 承认呗 ,就 算你 不承认, 事实已经存在,这是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通过修诚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是要建 立自信,如果小朋友到 读 小学的时候不自信,你会发现他后面的学习 就会有 问题 。 这个自信是怎 样建立起 来的 ? 我 认为 自信是给 父母、长辈和老师 带出来的 。记得小的时候, 逢年过节 父母 就把我带出去 见亲戚朋友,让你跟大人 行礼 打招呼,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身份作出判断,做对了就赞扬肯定。有人来家里拜访,就让你 端 椅子递茶 水, 客人就会夸奖说这个孩子真懂事,慢慢自信就有了。 在学校也是这样,有一位语文老师比较喜欢我,因为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会主动举手回答,答对了他就马上给以肯定,到后来当有几个同学同时举手的时候,他总是把我放到最后一个,就是当别人都答不上来的时候才让我回答,这就给了我很大的自信,结果我就变成班里语文最好的一个。 由此可见,小孩的自信 是 在跟 别人 打交道,通过别人的反馈建立起来 的。 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擅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修诚和自信有关系吗?有,真诚是自信的基础,反过来说,孩子不自信就会撒谎,它是紧密关联的。 3.青年修正 修 诚以后是修正,《 周 易》蒙 卦说 :“蒙以养正,圣功也。” 一般的解释是对小孩子要进行正确的教育,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够到位, “蒙以养正 ”的实质是要培养良好的品行,包括性格、习惯和志向。到了青年阶段这个要求就更加突出,所以青年要修正。 前面说的小儿修安阶段,小儿对应的是物,是在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修安;而少年修诚阶段,少年对应的是人,这个人包括家人、同学和老师,是在跟固定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修诚;接下来就是青年修正,青年面对的是社会,是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环境要比以前复杂,外面的 世界 很 精彩 也很无奈,容易被各种东西诱惑。因此要修正,修正的内容一要正心,二要正气,就是要培养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正心需要立志,要立好的志向、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 青年 人刚 进入社会 的时候诱惑很多, 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有,要达到一个目标 可以选择很多 路径, 这个时候 路 子一定 要正, 宁 愿 脚踏实地走 远 一些也 不要抄近道, 因为 近道 容易通到 邪道 上去。如果 青年 时期路子 走 得 正, 不贪快求多,虽然用的时间 比别人长,但 到 中晚年 的时候 就不会有问题, 就能够 善终 。否则到了 中晚年会吃力 和 后悔。 按照以前的说法,青年才俊要走“大学之道”,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使自己成为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君子。《论语》记载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立志要学“修己以安人”的大学问,这就是立志。 修正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正气,立大志本身就有利于培养“浩然之气”,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行为端正,用行为、形体的端正来正心和养气。 以前家族里有一个 人 ,走路 的时候很特别 , 总是一本正经, 在家里如此,走出去也是如此, 走路的时候 从 来不东张西望,也不怕别人笑话。 他 父亲 不是军人,搞不清楚他 为 什 么 这样 走路, 后来 才知道 他 是 修 身的,炼的是心身相合,因为精神老要注意形体,因此走起路来就显得一板一眼。其实孩子从小就应该注意形体端正,因为形气神是一个整体,形体 不正 就会导致 气不正,气不正 就 会导致心不正 。 所以传统蒙学经典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弟子规》要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看上去有点繁琐,其实是有 必要的, 因为除了礼貌上的需要之外,它还有以形引气,以形正心的作用。如果小时候就养成行为端庄的习惯,到了青年时期对修正就会很有帮助。修正的结果是什么呢?是 自立 ,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三十而立”。 4.中年修明 然后是中年修明, 《 大学 》开篇就提出要“ 明明德 ” , 明有明白、清明,不疑惑的意思。修明一是要从事理上明,二是要从意识上明。 人到 中年 ,家庭有了, 社会 阅历也丰富 了,会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现象, 比如看到有的人 投机取巧 却能够买车买房子,而有的人 刻苦耐劳, 却要 天天挤 公交, 心里 会郁闷,会有很多想法,容易产生情绪。 这个时候需要 从事理上去明 , 要明了一个人当下 的处境, 不仅跟他过去的作为有关,还跟他的 家庭背景 ,所处的地域和时代 有关 ,要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加在一块,从一个大的背景来考虑自己的处境,这样就比较客观,也容易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又 比如 看 中国的 社会 现状, 需要从纵横两个角度来看待,纵的角度需要了解历 史 ,知道 中国 的现状是 几千年 历 史 延续的结果; 横 的角度 是 看 近一百年来的国际环境, 知道 中国 的现状是国内外因素交叉融合的结果。如果能够 从纵横 两个角度来 看问题,就接近 于 中, 看问题就不容易偏激, 不 容易 执着 。 这是一 个 层次的 明,从事理上修明。 另一个层次的明是从意识上去修, 这个明 是要 明 了自己 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哪里, 为 什 么自己 会 产 生这个想法 。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是真正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遇到问题的时候意识不要老往外跑,要反求诸己,通过自我反省回到意识活动的原点,去观察把握自己的意识活动,从而获得新的认知、新的自由。 修明面对的是自身和历史,就像《旧唐书》所说的那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修明的结果是要达到自明,明了自身的处境,明了自己的使命,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明了以后就不会杞人忧天,就不会怨天尤人,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老 年修得 老 年修得,这个 只能从道理上简单讲一讲,因为我自己就没到老年,说多了就是胡扯。老 年修得 ,是指变外得为内得,变旧得为新得,变有形之得为无形之得。 人到老 年的时候, 社会身份变了,生命活动能力也下降了,需要主动放下外在的、旧的、有形的东西,比如名利、地位、恩怨等等,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与利益无关,与名气无关,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精神变得自如,以求看破得失,看破生死,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简单来说,老 年 要面对的是得失和生死的问题, 修得 是为了自主,最终目的是自主生死。 6.小结 从这个儒家五修原则来看,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呢?它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一个人的生命活动水平,从一个自然的、带有盲目性的人,逐步变为自控自觉的人,而且在有效控制自身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基础上,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使自身与环境融为一体。 三 . 从《大学》 三纲八目的角度谈国学教育 第三点,从《大学》的三纲八目来谈 国学教育对 生命 成长 的意义。 《大学》 是儒家四书之一,它的 核心 是三 纲八目 ,三纲八目的内涵很丰富,下面我从修身的角度来谈谈看法。 1.三纲 先谈三纲,《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 明明德 , 在亲民,在止 于 至善。 ”三纲是指“明 明德 ” 、 “ 亲民 ” 、 “ 止 于 至善 ”。“明 明德 ” 说的是什 么 东西 ?简单地来说 是 要往内走,往 自己 的精神境界走,但往内走不是最后的目的, 往 内以后还要往外,那就是“ 亲民 ”, 不管 是早期的“ 亲民 ” 还是 后来的“ 新民 ” , 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以内为基础 , 是“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是 修内而达外,修己而安人 。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的前两纲说的是内和外的问题。 第三纲是“止于 至善 ”,“ 至善 ”是 什 么 意思 ? 从心法的 层面 来看 是指中,从社会的层面来看是指公。因此从“明明德”到“亲民”再到“止于至善”,既是一个从内到外,然后融通内外而达于中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个体到群体进而到社会,达到“天下为公”的过程。从修身的角度来看,“至于至善”既是“明 明德 ” 、 “ 亲民 ”的进阶,又是 “明 明德 ”和“ 亲民 ”的 指导原则 ,三者是一个整体。 2.八目 再来谈 八目, 《大学》八目是指“ 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 按照前人的说法,八目是实现三纲的步骤。如果说三纲给出了一个修内达外止于中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八目给出的就是三步两阶段的实施方案,其中“ 格物 、 致知 ”属于知步,“ 诚意 、 正心 、 修身 ”属于修步,“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属于用步,而知步和修步构成了内圣阶段,行步构成了外王阶段。因此八目是通过从 内到外 、 从近到远 、 从小到大,一步一步 去实现内圣外王的。 具体来说,《大学》论说八目是从“ 明明德 于 天下 ”开始的,就是先要立一个大志,立一个大目标,然后,从大到小来寻找落脚点,然后再反过来从小做起,从“格物”开始 , 而“ 格物 ”是从自己身边 的东西 做 起,然后再往 内走。为什么“ 格物 、 致知 ”以后会导致“诚意、正心”,而不像西方近代科学那样,走“ 格物 、 致知 、再格物、再致知······”的路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涉及到中国古人对心与身、心与物的认知,涉及到整体观的内容,这个问题先搁在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然后来看“ 诚意 、 正心 、 修身 ” , “ 修身 ” 什 么 意思 ?在《大学》里“修身”是以“ 诚意 、 正心 ”为前提的,这个不难理解,但《大学》“修身” 不仅仅 需要 修意识, 还要用 意识 去驾驭身 体,如果不 能驾驭身体,就 叫做 “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大学》这段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以意驭形是基本含义。如果不能做到心身相合,人 的功能就 难以体现 ,虽然器官还在, 却如同 行尸走肉 ,因此“修身”需要 心身相合 。 再来看“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把“修身”的境界往外延展 , 从 小家庭 到 大家族,再 到 诸侯国, 最 后 到周朝 的天下, 使天下太平,古人是这么讲的。 我们现在 可以换一个角度,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管理一个企业就类比于治理一个大家族,就是“齐家”; 企业 做大了 上市, 可以类比于“治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可以类比于“平天下”。这是一种 变通 的说法,不管是在那一个领域,只要想做得出类拔萃,都有一个“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的过程。 3.小结 从《大学》三纲八目的角度来看国学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人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本是内求修身,末是外求处事,本与末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基础和运用的问题。对于先秦儒家来说,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处事,修身的水平需要通过处事来检验,而处事又是修身的扩展和延伸,两者是统一的。通过不断地修身和处事,就能够 变小人成大人 ,所谓大人就是有公心的人。《礼记》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当内心越来越大,从家到国再到天下,能够“止于至善”,就成其为大人了。这个大人不是心里想的事多,而是心量大,能够行善,能够为公。 四.结语 最后来总结一下, 今天讲了 三 点 。 第一点 谈的是 我个人的传承,从家教 、 师传 、 自悟这条路径来看 , 国学教育对 生命成长 的意义就在 于: 国学教育 让 你知道什 么 是中国人 ? 如何成 为 一个中国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国籍,不在于居住地,而在于文化认同,在于思维方式。从小的家教和师传,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这个习惯打上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思维烙印。 第二点,从儒家心法的 原则 来看,传统国学教育对 生命 成长的意义就在 于:它能够把 一个不自觉的人变成一个自觉自控的人。如果我们仅仅是用现代教学体系 来 培养孩子, 掌握 技巧 、 知识没有问题,但对生命的理解,尤其 是 对自己的意识活动的 认知 和把握是不 够 的 。而 人 的主宰 是 精 神,如果你不能有效的认 知 和把握 自己的 意识活动,就 难以 成 为 真正意义 上 的人, 所以 说国学教育 是不能忽视的 。 第 三 点,从 《 大学 》三 纲八目 的角度 来看,通过国学教育能把我们从一个小人变 为 一个大人, 这个小人不一定是贬义,它是相对于 君子 来说的。君子的特征是遇到问题会反求诸己,以内求修身为本,然后修此而知彼,修内而达外,进而成为北宋大儒 张载张子所说 的那样:“为 天地立心, 为 生民立命, 为 往圣继绝学, 为 万世开太平 ”。 关于 国学教育 对生命成长的意义这个问题, 我 就 讲 到这里 ,谢谢大家 ! 老平 2013-11-02 发言 2014-02-07 修订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25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大学》讲读7:格物致知
热度 6 老平 2013-10-29 20:34
《大学》讲读7:格物致知
(王阳明格竹) 前面的讲座曾经对“格物”和“致知”两词做过解释,这一讲是要讲“格物致知”这一章的内容,按照习惯,应该先列出对应的文字,但我们没有找到明确对应的文字。纵观《大学》全文,八目除了“格物致知”外,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如“诚意”会对应“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又如“正心修身”,会对应“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等等。 一 . “格致”章没有经文 为何“格物致知”没有对应经文?可能的原因是: 1. 文字丢失了。 2. 文字散落在其他段落里,或者文字没有散落,只是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3. 作者没有写这段文字。 如果是文字丢失了,有两种对应方法,一种是等待,等以后考古发现。另一种是补写,南宋大儒朱熹就作了一段补充文字。如果是文字散落在其他段落里,就可以重编文字。如果是文字没有散落只是没有给出说明文字,那最有可能是把总纲部分视为“格物致知”的内容,近人伍庸伯就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作者没有写这段文字,那意味着什么呢?可能它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毋庸赘言。 二 . 朱子的“格物致知”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一书里写道:“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然后又补充了一段“格物致知”的文字,对此后人有赞叹也有质疑。 朱子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三 . 王阳明的“格竹事件” 王阳明是明朝大儒,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对朱子的“格物”说不以为然,他在《大学问》里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他认为“格物”不是往外求,而是去除内心不正之念。他的见解是有实践依据的,即后人所说的“格竹事件”。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说: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格竹事件”表明: 1. 别人学朱子的“格物”是只说不做,王阳明是真去做了。 2. 格竹把两人都格病了,但没有说明他们是如何格竹的。 3. 王阳明被贬到贵州,经龙场悟道后才知道,“格物”之功应该内求而不是外求。 四 . 伍庸伯与“格致”说 伍观淇( 1886 — 1952 ),字庸伯,广东番禺人。 6 岁入私塾, 16 岁考入两广高等学堂,继而就读于广州将弁学堂,保定陆军大学。北伐时任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抗战时任四纵队司令,颇有军功。 据《梁漱溟晚年口述》一书记载,梁漱溟平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伍庸伯。书中写道:“假如有人问我,你一生所亲自见到的、最佩服的人是谁?那我就回答就是他。”“伍先生这个人,就我看来,是一个纯正的儒家,脚踏实地的儒家。” 伍庸伯喜欢讲《大学》,学者把它整理成《礼记大学篇解说》一书,书中写道:“我采用《大学》古本。古本《大学》由首至尾是一篇很通顺的文章,段落次序很清楚,不必要改动章句。所以我不取朱子的版本。《十三经注疏》将《大学》全篇分为六大段:《格致》、《诚意》、《正修》、《修齐》、《齐治》、《治平》。” 伍庸伯认为:《格致》章由“大学之道”起,至“此谓知之至也”止,共分五节。以前儒者将《大学》分为三纲领、八条目。我今则在《格致》章亦分作三纲、八目。“明德”、“知止”、“本末”三节为三纲。第四节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末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第五节,我说为此章的总结。 伍庸伯的这种划分是前无古人,值得后人玩味。 五 . 一位儒家前辈的观点 格,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推究,另一层是感通。格物,先是推究事物,进而使心意与事物感应融通。融通之后,就可以获知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使自己的心意与事物相通呢?需要运用《大学》的思得六步心法:知、定、静、安、虑、得。 这个观点具有操作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老平 2013-10-29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哈佛大学国学管理研修班
热度 8 老平 2012-6-14 08:45
哈佛大学国学管理研修班
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办了一个为期六周的国学管理研修班,开课那天由一位中国老头主讲。老头端坐在讲台上,环视讲堂几圈,然后开腔: “刚才校长跟我说,在座各位都是大公司的主管,都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美国商界的佼佼者。这很好,这也是我愿意从中国前来讲课的原因,因为我讲授的内容是管理之道,只有懂得管理之术的人才有可能听懂管理之道。” 台下出现了骚动,老头环视讲堂一圈,讲堂回复安静。老头说:“什么是道?道是无形的。什么是术?术是有形的。中国文化的奥秘就在于以无形胜有形,因此你们应该向中国人学习,学习管理之道。” 台下又出现骚动,老头再次环视讲堂,然后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在正式讲课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个小调查。你们都是高级主管,请问你们有没有与下属发生过冲突?曾经被下属当面骂过的请举手。”台下有人犹豫地举起了手。 “当工间休息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你走进咖啡厅,四处都是人,但过了一会以后,就只剩下你自己一个。有这种情况的请举手。”台下有人迅速举手。 “当生日到来的时候,尽管你没有告诉过公司的任何人,却会收到很多礼物。当你提出一个看法以后,不管这个看法是否符合实情,大家都表示欣赏赞同。有这种情况的请举手。”台下举起了一堆手。 “当上班的时候,不论你走到哪里,都没有人跟你打招呼,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好像你不存在似的。有这种情况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台下没有人举手。 老头说:“上面说的就是管理的四种境界,从前到后逐步高级,其中最后一种就是管理之道。管理之道就是不有意去管,公司仍然可以依理运作。掌握管理之道的人,下属知道他存在,但又看不见他存在。” 这时候台下有人举手说:“我掌握了管理之道。”老头问:“你是哪个公司的?”对方回答:“美国隐身技术有限公司。”(老平 2010-11-26) 附《老子》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8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9 06:59 , Processed in 0.03112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